胡同文化—刘兰塑胡同名称的来历
北京西城区西安门大街路北,有一条小胡同叫刘兰塑胡同。从这里经过的人们常常要问:刘兰塑是人的名字吗,这条胡同为什么以此命名?让我们循着史籍提供的材料进行一番探索吧!
清人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卷上)说:“刘銮塑,俗讹琉璃塑,井一。天庆宫旧为元都胜境,详寺观。”据此可知,这条胡同的名称当与元代寺观“元都胜境”有关,而这里的塑像可能是刘銮塑造的。
元都胜境的塑像究竟塑于何人之手?清人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载此事说:“玄(元)都胜境在宏仁寺之西。建于元,相传为刘元塑像。正殿乃玉皇大帝。右殿塑三清像,仪容肃穆,道气深沉。左殿塑三元帝君像,上元执簿侧首而问,若有所疑;一吏跪而答,甚战慄;一堂之中,皆若悚听严肃者。神情动止,恍如闻其謦欬,真称绝艺。”这说明,刘元是元代的一位技艺超群的塑像专家,元都胜境中精美的塑像,便是他的作品。这些姿态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受到人民的喜爱。故该书又说:“礼旃檀佛者,无不便道看刘兰塑云。盖误元为兰也。”即是说,元都胜境中的人物群像虽然本是刘元塑,但因“元”与“兰”音近而误,众口相传,便将刘元塑说成了刘兰塑。于是这里遂以刘兰塑为地名,约定俗成,历时数百年,至今用之。
按宏仁寺,一名弘仁寺,在太液池西南。清初因移鹫峰寺旃檀佛像于弘仁寺中,故又名旃檀寺,其位置去元都胜境不远。当年人们在旃檀寺礼佛之后,都要顺便到元都胜境观看出自刘元之手的塑像,以饱眼福。
记载刘元生平事迹的书,以元人陶宗仪写的《南村辍耕录》为最早。该书记述了刘元一生的主要经历及其塑像的方法。因其为原始材料,弥足珍贵,故照录于此:
“刘元,字秉元,蓟之宝坻人,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监卿。元尝为黄冠,师事青州☆道录,传其艺非一,而独长于塑。至元七年,世祖建大护国仁王寺,严设梵天佛像,特求奇工为之。有以元荐者,及被召,又从阿尼哥国公学西天梵相,神思妙合,遂为绝艺。凡两都名刹,有塑土范金,抟换为佛,一出元之手,天下无与比。所谓抟换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俨然像也。昔人尝为之,至元尤妙。抟丸又曰脱活,京师语如此。”
《元史·工艺传》中也纪载刘元的事迹,然多取材于此,但又云:(刘元)“由是命以官,长其属,行幸必从。仁宗尝敕元,非有旨不许为人造它神像。”可见他当时是如何受到元朝政府的器重。刘元的塑像技艺是在继承传统的“抟换”的基础上,吸取了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之所长,而又有所创新。阿尼哥在年轻时,曾应元朝帝师八思巴之聘,带领工匠到吐蕃建造黄金塔,两年告竣,颇受帝师赞赏,收为弟子,又被推荐到元世祖的御座前,受到器重,至元十九年授工匠总管。刘元向他学习“西天梵相”,融会贯通,遂使自己的塑像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在我国艺术史中堪称独步。除元都胜境外,刘元还曾为元大都的东岳庙塑过像。刘元既注重从我国古代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又吸收外来文化之长,把二者熔为一炉,为我所用。这也许是他在人物塑像艺术方面大获成功的原因吧。
当年的元都胜境,清代易名天庆宫,其位置在刘兰塑胡同北口。然而今已无存,只是在刘兰塑胡同北端,留下了天庆胡同一处地名。它为探幽访古的人们提供了追寻遗迹的线索。清人前因居士《日下新讴》有诗写道:“天庆神模哲匠心,仪容肃穆殿森沉。古传绝艺刘銮塑,元代称名直至今。”注云:“天庆宫神像,系元时刘銮模塑、古穆之中,神情欲活,为古今第一名手。至今其地即以刘銮塑名之。”但诗注有误,刘銮当是刘元的转音,此种“銮”、“元”音误的情形,前人已有辨正,周筼《析津日记》:“京师设像奇古者,曰刘銮塑。说者疑銮与元音近而误。”(《京师坊巷志稿》)故此处之刘銮当是刘元无疑。更多的则是“兰”、“元”相误,王士祯说:“玄(元)都胜境在弘仁寺西,有元人刘兰塑三清像甚奇。”(《池北偶谈》)此即一例。
刘元是我国古代塑像艺术的一代大师,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事迹。以这位塑像艺术大师而得名的刘兰塑胡同,是在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是人民对他的纪念,同时也是元大都灿烂文化的历史见证。有关刘元的资料目前保留下来的不多,继续收集和整理这些资料,宣传他的艺术成就,这对于开展北京文化史的研究以及对青少年进行热爱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教育,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