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八道湾胡同11号院
寻找八道湾11号,随着胡同的走向转来转去。北京胡同多是直来直去,这里却不然,多出了许多河道一般的弯曲,据说若干年前这里曾经有河流蜿蜒经过。对于胡同里的七拐八绕,11号院的居民们早就习以为常,而八十年前,也就是从1919年到1923年的4年时间里,一生漂泊不定的鲁迅也在八道湾胡同里迂回过不下千百次,当时,他的家就在这儿。
如今,11号院的大门已经挪了位置,院墙东边还能看出改建的痕迹,过去的门楼就在那里。 风沙一起,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们纷纷散去,将记者的视线引入了院内。
能容纳几十户的宽宅大院
从1912年到1917年,鲁迅在绍兴县馆里过了5年古寺僧人一样的生活,除去教育部的工作,每日里与古籍、金石为伍。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希望和失望过于频繁地更替,鲁迅觉得随之而来的寂寞和苦闷也到了极点。他独自辑录了《嵇康集》,又潜心于佛教经典,但玄学和佛学都没能让这位斗士解脱。直到1917年,二弟周作人来京,他才悟出自己觉得寂寞和苦闷不仅是因为国运衰颓,还有一个原因需要正视———他也需要家,需要亲人的照顾和宽慰。1919年,周氏兄弟买下了八道湾胡同的这所宅院,把家从故乡绍兴搬了过来。据说,鲁迅看重这里,是因为空地宽大,适合儿童游玩。当时,周作人和周建人都有孩子,膝下尚无子女的鲁迅很喜欢这几个侄儿。
当年宽大的四合院现在容纳了几十户人家,“大”是名副其实,“宽”却谈不上,地震以后建起来的临时房在院中隔出经纬交错的小路。道只有一米多宽,碰上两个居民站在道上聊天,立刻就有了“一夫当关”之势。幸而,“原装”的老屋大多还在,由此可以推断出院子当年的格局。当初,这里显然是一座标准的三进的四合院,前、后院各一排罩房,中院的正房、厢房相当高大,有点儿名门大户的气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