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的“腹诽”罪名

2017-07-2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3
转发:0
评论:0
古代的“腹诽”罪名,     腹诽,又称“腹非”。即嘴里不说,心里认为不对。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正常的

      腹诽,又称“腹非”。即嘴里不说,心里认为不对。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在我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之下,不仅有诽谤、妖言、非所宜言等罪名,“腹诽”也是决不允许的。早在汉代,就有了“腹诽”的罪名。
        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期,一向为人刚直的大将军灌夫,因不肯趋炎附势,得罪了丞相武安侯田蚡。田蚡发怒,利用灌夫家乡族人的过失,极力罗织罪名,要诛杀他及其家族。前丞相魏其侯窦婴,为了营救灌夫一家,在朝廷中替灌夫辩解,并揭发了田蚡以国戚身份为非作歹的一些丑行。田蚡更恼羞成怒,反诬说:“天下幸而安乐无事,使田蚡能成为皇帝的贴心大臣。我所爱好的不过是音乐、狗马、田宅;我所养的不过是倡优、巧匠之类人,不象窦婴、灌夫那样,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在皇帝和太后之间挑拨是非,只盼天下有变乱,他们好立大功。我可不知他们居心何在!”汉武帝最怕的就是别人图谋不轨,当即就责令窦婴对簿公堂。魏其侯窦婴面对这“腹诽心谤”罪名,无法解释清楚。于是,不仅灌夫被诛灭九族,魏其侯窦婴也因此获罪,被斩首于街头。
        15年后,到了武帝元狩年间,又出现了一例纯因腹诽罪被杀头的奇案,案犯是当时的大农令颜异。
    当事人颜异原是济南亭长,后来以廉洁耿直,升迁为位至九卿的大农令。而负责审理此案的御史大夫张汤,是个专看皇帝的脸色行事的奸佞之徒,正受到汉武帝的宠信,红极一时,据《资治通鉴》卷十九记载,当时,张汤每次奏事,“天子忘食,丞相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百姓骚动,不安其生,咸指怨汤。”
        当时,朝廷财政困难,为了尽快搞到一笔钱弥补财政亏空,汉武帝与御史大夫张汤决定,以皇家花园中的稀有白鹿剥皮,制作白鹿皮币。每张皮币不过一尺见方,四边绣以五彩,价值却定为40万。又下令天下凡有礼聘朝觐需送礼品者,一律要放在皮币上才行,否则以违法论处。也就是说,不论王侯百官、皇族富绅,必须先从官府赡一张皮币,才能送礼。
        一天,汉武帝与张汤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白鹿皮币,颜异来奏请公事,汉武帝问颜异对造白鹿皮币有何看法,颜异说:“如今王侯朝贺,不过以白玉为礼品,其价值也不过是数千钱,而放置礼品的皮币,价值却要四十万,太不相称了!”汉武帝大为扫兴。
        不久,有人因别的事情告发颜异,汉武帝就让张汤办理此案。在审理中,有人作证时谈到,颜异有一次会客时,客人谈论新令的不便之处,颜异微动嘴唇而不应声。张汤一听,如获至宝,立即上奏:“颜异身为九卿,见法令有不适当之处,不入言而腹诽,应判处死刑!”
        以廉直而著称的颜异,与张汤早有矛盾,就在这次白鹿皮币的问题上,颜异直率地说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惹得汉武帝很不高兴,张汤便借题发挥,落井下石,汉武帝也滥施淫威,颜异竟因此被定为死罪。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颜异以“腹诽罪”被处以死刑。“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此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便援引此例,作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又一个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的“腹诽”罪名
腹诽,又称“腹非”。即嘴里不说,心里认为不对。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在我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之下,不仅有诽谤、妖言、非所宜言等罪名,“腹诽”也是决不允许的。早在汉代,就有了“腹诽”的罪名。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期,一向为人刚直的大将军灌夫,因不肯趋炎附势,得罪了丞相武安侯田蚡。田蚡发怒,利用灌夫家乡族人的过失,极力罗织罪名,要诛杀他及其家族。前丞相魏其侯窦婴,为了营救灌夫一家,在朝廷中替灌夫辩解,并揭发了田蚡以国戚身份为非作歹的一些丑行。田蚡更恼羞成怒,反诬说:“天下幸而安乐无事,使田蚡能成为皇帝的贴心大臣。我所爱好的不过是音乐、狗马、田宅;我所养的不过是倡优、巧匠之类人,不象窦婴、灌夫那样,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在皇帝和太后之间挑拨是非,只盼天下有变乱,他们好立大功。我可不知他们居心何在!”汉武帝最怕的就是别人图谋不轨,当...
· 腹诽心谤
腹诽心谤腹诽心谤腹诽心谤的意思腹诽心谤是什么意思腹诽心谤什么意思腹诽心谤的近义词腹诽心谤的反义词腹诽心谤的拼音【成语意思】:心怀不满,暗中发泄。【用法分析】:腹诽心谤联合式;作谓语;指心怀不满,暗中发泄。【成语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生僻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fùfěixīnbàng【成语声母】:FFXB【成语造句】:1、有意见就说出来,别把气闷在肚子里,腹诽心谤,于别人丝毫无损,却有损于自己的健康。2、毕竟袁世凯现在并没有做出背叛共和的事情,我们总不能以腹诽心谤的罪名来反对他吧?3、报复的行为是多种多样,可能是恶语相项,可能是飞短流长、腹诽心谤,也可能是暴力冲突。4、轻挑的语气,直接就让黄世仁的脸变成了猪肝色,就连...
· 解密袁崇焕之死的罪名争议:三条罪名均属牵强
冤案主角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明末著名军事家、抗清(后金)名将。他曾多次以少敌多击败强敌,被皇太极称为15年来从未有过的劲敌。崇祯三年(1630年),崇祯帝被后金的反间计迷惑,以通敌谋叛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冤案特点袁崇焕一生在保卫明朝、抗击后金的战场上无一败绩,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广渠门大捷、左安门大捷等胜利,却因后金忌惮被施以反间计,加上本已因袁崇焕自恃尚方宝剑擅杀毛文龙而隐忍在心的崇祯帝也对其有所忌惮,最终被判凌迟,死于北京甘石桥。起伏抗敌路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起兵攻明,逼近山海关。天启二年(1622年),明军广宁大败,13万大军全军覆没,40多座城池失守,明朝边关岌岌可危。在国家危难之时,袁崇焕挺身而出,镇守辽东。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13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袁崇焕的1万守军打得大败而归...
· 宦官刘瑾的主要功绩刘瑾是因为什么罪名而死?
刘瑾是明朝大宦官,专权擅政,鱼肉百姓,最后被凌迟至死。刘瑾虽然是一个危害极大的奸宦,但是刘瑾却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虽然过错比功绩大,但是还是有功绩存在的。刘瑾的主要功绩,便是针对时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改革措施,对当时的政治措施作了符合时代的改动,便是所谓“刘瑾变法”。一、制定补充法律条令。《明史》:“给事中屈铨、祭酒王云凤请编瑾行事,著为律令。”《明通鉴武宗》“‘辛丑,兵科给事中屈拴,请颁行刘谨所定《见行事例》,按六部为序,编集成书,颁布中外,以昭法守。诏’下廷臣议行。‘虽然因为刘瑾是一个宦官,在正史中记载甚少,所以他这个变法最后的结果如何并不能得知。二、执法甚严,打击贪污之风。刘瑾虽然自己就是一个大贪官,但是他偏偏在执法方面极为严峻,对于当时贪污受贿的官员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也许他这方面存在着打击异己的私心在,但到底还是使众多贪官下马,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地百姓的权利。刘瑾为了制止贪污之风...
· 宦官刘瑾的主要功绩刘瑾是因为什么罪名而死?
刘瑾是明朝大宦官,专权擅政,鱼肉百姓,最后被凌迟至死。刘瑾虽然是一个危害极大的奸宦,但是刘瑾却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虽然过错比功绩大,但是还是有功绩存在的。刘瑾的主要功绩,便是针对时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改革措施,对当时的政治措施作了符合时代的改动,便是所谓“刘瑾变法”。一、制定补充法律条令。《明史》:“给事中屈铨、祭酒王云凤请编瑾行事,著为律令。”《明通鉴武宗》“‘辛丑,兵科给事中屈拴,请颁行刘谨所定《见行事例》,按六部为序,编集成书,颁布中外,以昭法守。诏’下廷臣议行。‘虽然因为刘瑾是一个宦官,在正史中记载甚少,所以他这个变法最后的结果如何并不能得知。二、执法甚严,打击贪污之风。刘瑾虽然自己就是一个大贪官,但是他偏偏在执法方面极为严峻,对于当时贪污受贿的官员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也许他这方面存在着打击异己的私心在,但到底还是使众多贪官下马,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地百姓的权利。刘瑾为了制止贪污之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