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迷信与社区信仰空间的现代历程——以1934年苏州的求雨仪式为例
反迷信与社区信仰空间的现代历程——以1934年苏州的求雨仪式为例,作者:沈洁【本文摘自】《史林》(沪)2007年2期第44~63页【作者简介】沈洁
作者:沈洁
【本文摘自】《史林》(沪)2007年2期第44~63页
【作者简介】沈洁,助理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200235
【内容提要】本文以1934年发生在苏州城内的一场大规模祈雨仪式为例,分析在此过程中民间信仰、现代政府以及地方各势力群体的互动,并勾勒出变迁时代社区传统如何延续与重构的过程。“反迷信”是作为态度、作为旗帜、作为规训与惩罚的理由和手段,以不同形式在一个社区 故事里先后出场并且互为利用。而在此过程中,民众则依照自身的行为逻辑与实际需求投入并实践其信仰。每一种力量都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历史,国家政治的仪式化运作,民众的日常生活,社区的历 史记忆与现行的权力网络,这多重叠合的信仰空间呈现了一段复杂的社区故事。
【关 键 词】1934年/求雨/多重叠合的信仰空间/社区历史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07)02—0044—20
祈雨是农业文明时代相当典型的仪式实践。中国人将风调雨顺、物阜年丰的人间理想寄托于无数掌管雨水、旱情的神灵,久而久之,天旱求雨和膜拜神灵的行为,逐渐演化成为固定的求雨仪式。从渗透着意识形态的国家化仪式象征,到民众世界日常的期许与崇祀,祈雨仪式连接着政治文化与习俗文化,构成了王朝体制和寻常百姓一致享用的信仰形态。对求雨传统的认识有助于为我们即将进入的那一个历史现场提供某些必要的认知前提。
本文以一个求雨故事——在传统与现代宏大历史转型中,一次波澜壮阔的社区仪式盛典——勾勒出变迁时代社区传统的延续与重构。在弥漫于世的反迷信氛围中,祈祀神灵日益被视为陈旧落后的生活方式而遭到现代国家的批判与追剿。然而当启蒙理想以及文明社会并不能如约兑现许诺,被改造者如何从他们习以为常的传统中寻求摆脱困境的办法?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几乎没有哪一个统治集团可以真正、完全抛掉传统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反迷信”是一个现代化政府的既定国策,而将现代规划实践于社区政治的具体过程则异常复杂。国家政治的仪式化运作、民众的日常生活、社区的历史记忆与现行的权力网络,这多重叠合的信仰空间展演了一段复杂的社区记忆。发生在1934年的这一个“求雨故事”,正是以这些不同的历史主体及其介入历史的不同方式证实了时代的变迁,也为我们在现实的历史与想象的历史(传统)之间建立起印证或者反驳。
一 仪式盛典:多神的社区信仰空间①
1934年,自6月入夏以来直到8月盛夏,在长达三个月的暑热天气中,苏州地区长、元、吴三县连日艳阳高照,滴雨不下。温润明丽的江南水乡遭遇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旱。6月28日,目睹灾旱将至,农民深受苦况,由绅士李印泉发起,邀集城中善男数十人,携举旗帜、锣鼓等仪仗分乘大画舫两艘,赴光福迎接光福寺中的铜观音入苏祈雨。第二日清晨7时,相伴彩旗锣鼓,光福寺的铜观音在仪仗的簇拥下,沿水路浩浩荡荡行至苏州城。铜观音入城,这是此后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苏州城那一场求雨盛事中一个极为简陋的开始,也揭幕了本文所要描绘的,一场社会戏剧如何在高悬其上的反迷信氛围中铺张堂皇地上演、彼此周旋,以及悄然收梢的。
1. 铜观音入城
6月29日上午11时许,烈日依然笼罩着苏州城,来自于近乡光福寺的铜观音终于在苏州人满含期盼的焦虑中盛妆入城了。铜观音外包金叶,身披绣花缎袍,被安置在一个玻璃匣龛中,由乡人抬之而行,仪仗队的前方有行牌和旗伞引路,沿途不断有热心居民尾随其后。远道而来的铜观音接受了一路上隆重虔诚的欢迎仪式,被安置在了三六湾的宝莲寺内。当日下午,苏州人为欢迎铜观音的到来,举行了自6月以来的第一场求雨赛会。队伍由齐门入城,经垮塘桥、北街而折至中市及阊门马路,绕行一周。于第二日再次举行,并且仪仗比前一日又增加了不少。除了这一两天的小规模求雨,苏州人对铜观音寄予厚望的更常见表达方式为树立旗杆,于其上系长飘带或者黑色七星旗,以此昭告上天,寄托祈雨的愿望,这种系旗的高杆在城乡各处都可见到。
人们投身于仪式,并对神明的力量抱之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其实是一种愿望的表达。在此过程中,动机与情绪以及关于存在秩序的一般观念是相互满足和补充的。对雨水的渴望,究竟只是令无能为力的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揪心的大事件,还是同样能够引发城中各界的关注和参与?这场祈雨戏剧的开幕,及至盛演、狂迷,谁在其中参与、组织,谁是彻头彻尾的观看者,谁又从旁观转向关注、进而径直走上舞台?据苏州城中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官方报纸《吴县日报》的报导,作为这一场求雨戏剧最初的旁观者和记录者,《吴县日报》的记者评论说,如此求雨,事固属迷信,然而农民渴望大雨的苦况,于此亦可见,“若辈此举,固愚不可及,其心殊亦苦已。”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俯视者的口吻:将希望寄托于铜塑木雕的偶像,这自然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行为;然而大旱望云霓,在没有找到其他有效途径的情况下,农民依靠这种“愚昧的虔诚”缓解压力、表达苦楚,这仍然是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计,因同情所以值得谅解。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民国政府在此之前已有明令禁止各类迎神赛会,但当时的苏州地方政府以及城中有关权威人士并没有在求雨仪式的一开始就贸然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在社区场景,以地方政府作为表征的“国家”在这一场求雨戏剧开始的地方,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存在。在场而不出场的姿态,本身就意蕴丰富,这表明“现代”的持有者在置身于实践场合时的一种暧昧不明。民众、与地方政府,在这出求雨戏剧刚刚开幕的时候,我们已经大略可以看到他们各自的角色定位了。
【本文摘自】《史林》(沪)2007年2期第44~63页
【作者简介】沈洁,助理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200235
【内容提要】本文以1934年发生在苏州城内的一场大规模祈雨仪式为例,分析在此过程中民间信仰、现代政府以及地方各势力群体的互动,并勾勒出变迁时代社区传统如何延续与重构的过程。“反迷信”是作为态度、作为旗帜、作为规训与惩罚的理由和手段,以不同形式在一个社区 故事里先后出场并且互为利用。而在此过程中,民众则依照自身的行为逻辑与实际需求投入并实践其信仰。每一种力量都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历史,国家政治的仪式化运作,民众的日常生活,社区的历 史记忆与现行的权力网络,这多重叠合的信仰空间呈现了一段复杂的社区故事。
【关 键 词】1934年/求雨/多重叠合的信仰空间/社区历史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07)02—0044—20
祈雨是农业文明时代相当典型的仪式实践。中国人将风调雨顺、物阜年丰的人间理想寄托于无数掌管雨水、旱情的神灵,久而久之,天旱求雨和膜拜神灵的行为,逐渐演化成为固定的求雨仪式。从渗透着意识形态的国家化仪式象征,到民众世界日常的期许与崇祀,祈雨仪式连接着政治文化与习俗文化,构成了王朝体制和寻常百姓一致享用的信仰形态。对求雨传统的认识有助于为我们即将进入的那一个历史现场提供某些必要的认知前提。
本文以一个求雨故事——在传统与现代宏大历史转型中,一次波澜壮阔的社区仪式盛典——勾勒出变迁时代社区传统的延续与重构。在弥漫于世的反迷信氛围中,祈祀神灵日益被视为陈旧落后的生活方式而遭到现代国家的批判与追剿。然而当启蒙理想以及文明社会并不能如约兑现许诺,被改造者如何从他们习以为常的传统中寻求摆脱困境的办法?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几乎没有哪一个统治集团可以真正、完全抛掉传统去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反迷信”是一个现代化政府的既定国策,而将现代规划实践于社区政治的具体过程则异常复杂。国家政治的仪式化运作、民众的日常生活、社区的历史记忆与现行的权力网络,这多重叠合的信仰空间展演了一段复杂的社区记忆。发生在1934年的这一个“求雨故事”,正是以这些不同的历史主体及其介入历史的不同方式证实了时代的变迁,也为我们在现实的历史与想象的历史(传统)之间建立起印证或者反驳。
一 仪式盛典:多神的社区信仰空间①
1934年,自6月入夏以来直到8月盛夏,在长达三个月的暑热天气中,苏州地区长、元、吴三县连日艳阳高照,滴雨不下。温润明丽的江南水乡遭遇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旱。6月28日,目睹灾旱将至,农民深受苦况,由绅士李印泉发起,邀集城中善男数十人,携举旗帜、锣鼓等仪仗分乘大画舫两艘,赴光福迎接光福寺中的铜观音入苏祈雨。第二日清晨7时,相伴彩旗锣鼓,光福寺的铜观音在仪仗的簇拥下,沿水路浩浩荡荡行至苏州城。铜观音入城,这是此后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苏州城那一场求雨盛事中一个极为简陋的开始,也揭幕了本文所要描绘的,一场社会戏剧如何在高悬其上的反迷信氛围中铺张堂皇地上演、彼此周旋,以及悄然收梢的。
1. 铜观音入城
6月29日上午11时许,烈日依然笼罩着苏州城,来自于近乡光福寺的铜观音终于在苏州人满含期盼的焦虑中盛妆入城了。铜观音外包金叶,身披绣花缎袍,被安置在一个玻璃匣龛中,由乡人抬之而行,仪仗队的前方有行牌和旗伞引路,沿途不断有热心居民尾随其后。远道而来的铜观音接受了一路上隆重虔诚的欢迎仪式,被安置在了三六湾的宝莲寺内。当日下午,苏州人为欢迎铜观音的到来,举行了自6月以来的第一场求雨赛会。队伍由齐门入城,经垮塘桥、北街而折至中市及阊门马路,绕行一周。于第二日再次举行,并且仪仗比前一日又增加了不少。除了这一两天的小规模求雨,苏州人对铜观音寄予厚望的更常见表达方式为树立旗杆,于其上系长飘带或者黑色七星旗,以此昭告上天,寄托祈雨的愿望,这种系旗的高杆在城乡各处都可见到。
人们投身于仪式,并对神明的力量抱之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其实是一种愿望的表达。在此过程中,动机与情绪以及关于存在秩序的一般观念是相互满足和补充的。对雨水的渴望,究竟只是令无能为力的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揪心的大事件,还是同样能够引发城中各界的关注和参与?这场祈雨戏剧的开幕,及至盛演、狂迷,谁在其中参与、组织,谁是彻头彻尾的观看者,谁又从旁观转向关注、进而径直走上舞台?据苏州城中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官方报纸《吴县日报》的报导,作为这一场求雨戏剧最初的旁观者和记录者,《吴县日报》的记者评论说,如此求雨,事固属迷信,然而农民渴望大雨的苦况,于此亦可见,“若辈此举,固愚不可及,其心殊亦苦已。”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俯视者的口吻:将希望寄托于铜塑木雕的偶像,这自然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行为;然而大旱望云霓,在没有找到其他有效途径的情况下,农民依靠这种“愚昧的虔诚”缓解压力、表达苦楚,这仍然是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计,因同情所以值得谅解。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民国政府在此之前已有明令禁止各类迎神赛会,但当时的苏州地方政府以及城中有关权威人士并没有在求雨仪式的一开始就贸然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在社区场景,以地方政府作为表征的“国家”在这一场求雨戏剧开始的地方,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存在。在场而不出场的姿态,本身就意蕴丰富,这表明“现代”的持有者在置身于实践场合时的一种暧昧不明。民众、与地方政府,在这出求雨戏剧刚刚开幕的时候,我们已经大略可以看到他们各自的角色定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截然相反的审美: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为什么会出现“环肥燕瘦”截然相反的审美标准的呢?原因就在于唐朝皇族与历代华夏朝代的民族血统不同。中国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朝,实际上也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达到了古代华夏文明之巅。就像“汉承秦制”那样,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继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统的强悍鲜卑性格。从性格血统上,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胡化了的汉人和鲜卑贵族女性的混血儿。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此民族以胖为美。唐朝“以胖为美”,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鲜卑族的血统和印记。弄清了李唐王朝的鲜卑血统以后才明白,再联想到在草原上的生活就一下子通了。当初咱们刚到草原的时候,就发现蒙古人以胖为美。在额仑被牧民公认为美人的蒙古女人绝大多数是丰满女人。而鲜卑族和蒙古族是两个有着亲缘关系的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鲜卑族一定是把狼图腾和“以胖为美”的审美标...
· 凡例的意义与内容
1.凡例的意义凡例是谱书中说明编修家谱的指导思想、编纂体例、篇章结构、材料选用考订、编修规则等具有纲领性的文字。历代编修家谱都同时有序言、凡例,也有序言和凡例合在一起的,称序例。凡例是编纂家谱必须遵循的准则,具有“法”的性质,对偏修家谱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1)凡例是编修家谱的纲领和规则一部家谱内容庞杂,又出自众人之手,谱书要成为一部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如出一人之手,编修谱书就得有编修人员共同遵守的规则。凡例就是编修家谱的规则,为编修取材提供依据,使编纂有准则,行文有规格和要求。篇目是编纂谱书的蓝图,凡例就是对谱书进行施工的总方案,编纂工作必须按照凡例这个总方案有序进行。(2)便于读者读谱用谱凡例内容广泛,涉及到编修谱书指导思想、体例、篇章纳构、选材来源、家谱断限、入谱标准、图表编排及编写中的有关技术,甚至下一轮修谱时需要提供的有关问题,对这些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是阅读谱书...
· 林觉民《与妻书》:爱与信仰的交织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闪耀,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林觉民的《与妻书》,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信仰的力量。“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封信,是林觉民在参加黄花岗起义前夕,留给妻子陈意映的绝笔。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对妻子深沉的爱,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思。林觉民,一位热血青年,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自由,毅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在这封信中,他以最真挚的情感,向妻子诉说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抉择。他深知,投身革命意味着可能无法再与家人团聚,但他更明白,只有国家强大,小家的幸福才有保障。信中,林觉民表达了对妻子的歉疚与不舍,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无限憧憬。他将个人的小爱,融入了对国家的大爱之中,这种超...
· 吴文化—文化行旅—雪浪山下的反迷信对联
锡南雪浪山下的一些寺庙里,由乡贤肖涤时(1882-1947)撰写的一些对联,以“神”的口吻,谴责了某些人的贪婪和愚昧,很有些反迷信味道。现举二例:壁墩关帝殿上的戏联在雪浪山北麓,原有一条东西流向笔直的许舍浜,流向长广溪。在封建社会,许舍浜两岸勤劳的百姓,一年忙到头,难以温饱。其中有些人迷信起风水来了,认为是许舍浜太直,影响了当地百姓聚财,主张把笔直的许舍浜改造成曲尺形,使许舍浜两岸的百姓能聚财致富。便动工改造许舍浜,在雪浪山横山下,转了4个角尺弯,再流入长广溪。河道改造挖出了大量泥土,便堆积在河道的转弯处,形成一个大土墩,状如一座照壁(照壁按风水迷信有镇邪的作用)。待改造完工后,当地百姓就把这里起名为壁墩。后来,又筹款在这壁墩上建了一座佛殿,座北朝南,背傍许舍浜,面朝雪浪山横山渚,与雪浪山南麓的大帝殿相对应,里面供奉着一尊三国时代名将关羽的座像。俗称关帝殿。这关帝殿不同于雪浪山周围其他庵观...
· 以国为氏邹姓的发源与发祥地——东鲁
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发源地。判定一个姓氏的发源地,大致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这个姓氏的开姓祖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否在此地;(2)开姓祖的直系先祖是否与该地有较深的渊源关系;(3)开姓祖的直系后裔是否在该地生存和繁衍不低于五世以上;(4)这个姓氏的特色文化是否在该地的文化遗存有明显的表现。根据以上几点,我们便可以认定国姓邹氏的发源地为东鲁。鲁,乃今山东省的简称。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在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和鲁国所踞,故后世又称齐鲁大地。商周鼎革,周公东征,成王将殷六族和旧奄国(今山东曲阜旧城东)地,连同奄民,分封给伯禽所建的鲁国。鲁国实行周公典章制度最为彻底,成为“礼乐”之邦,备受诸侯各国景仰。故后世为宣示对周礼和儒家学说的推崇和景仰,遂将山东统称之为鲁。又因鲁国在中原之东,故又将鲁称之为“东鲁”。朱东润先生说得简洁明了:“鲁国在东方,故称东鲁。”(《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二分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