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平衡与选择——对五四文化保守主义的反思
历史的平衡与选择——对五四文化保守主义的反思,作者:贾振勇【本文摘自】《《淄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第48~53
作者:贾振勇
【本文摘自】《《淄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第48~53页
【英文标题】The Balance and Selection of History
——Pondering over the Cultural Conservatism in May 4th Period
JIA Zhen-yong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Shandong NormalUniversity,Jinan 250014,China)
【作者简介】贾振勇(1970-),男,山东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齐鲁文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山东 济南 250014
【内容提要】文化保守主义者和新文化主流派,同属掌握了现代知识话语权力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的论争基本奠定了新文化运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场景,构成了五四文化思想系统最重要的对立互补两极。其最主要分歧在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渐进的文化改造策略。论争双方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和精神,支持着五四文化生态圈的良性运行。
Both the cultural conservatives and the main current of newculture are modern intellectuals grasping the modern knowledgepower.Their debate established the base of New Culture Movementand constructed the important system of May 4th thoughts.Theirdistinction lay in the attitudes to traditional culture.Thecultural conservatives agreed to the reforming of traditionalculture.Both sides followed the principle and spirit of "FreeThinking and All-Embracing".They all made the May 4th culturalecosphere operate well.
【关 键 词】渐进的文化改造策略/态度/五四文化生态圈gradual cultural reforming strategy/attitude/May 4th culturalecosphere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435(2001)01-0048-06
马克思有段著名论述:“黑格尔在某些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1]当历史以“新时期”这一政治术语为标志,掀开新轮回时,我们仿佛又站在五四的历史逻辑支点上:人道主义的吁求、科学与民主的呼喊、文化热、译介热、国学热、知识分子分化热……,一切都仿佛延续着五四的未竟之业。当90年代以一场巨大政治风波为背景反思过去时,直面我们的文学和文化,难以说清这是悲剧还是喜剧。90年代一位青年作家以尴尬和愤激的语调讽刺文坛现状:
……从某种程度上讲,1985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就是一种被影响下的当代西方的汉语变种文字,1985年以后中国作家们的很多努力,在今天看来更多的应该算是在西方的大师的阴影下匍匐前进的现实,几乎每“走红”的“现代派”、“笑脸作家”、“前卫作家”的背后,都站着一个西方的文学大师,而这些作家们则像个侏儒一样站在大师的前面,费力但悲壮地贡献出了他们的杂交汉语文学变种文本,而可悲的在于,这种纯模仿意义上的侏儒表演却得到了尤其是评论家的一派叫好。从而构成了“后现代”文学及其书面的文学史。
而这正是我们的处境,一种处于从属的被遮蔽的文化地位的反映,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没有!确实没有。在影响之下,除了模仿与焦虑,我们可能真正地发出我们民族的大陆人民的心声吗?[2]这自然不无偏激,然而偏激下面蕴含着多么令人刺目的无奈。其实何止1985年以后,纵观20世纪的文化和文学,我们不是一直被笼罩在西方这个强大的阴影下吗?新文化运动固然创建了一种迥异于古典的文化与文学系统,但却无法摆脱影响的焦虑;文化保守主义者捍卫传统,力图以民族文学为渊源会通西学,又何尝不受西方文化强人的支配,甚至是一种反刺激反模仿。我们的20世纪文学与文化患了失语症。从这个意义看,五四仍然是我们最根本的历史逻辑支点,一切仍需从五四谈起。与五四历史境遇不同的是,“亡国灭种”的危机已经淡化,我们拥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拥有了更多的知识资源与价值选择。学界进入90年代以来,对文化激进主义的反思蔚然成风。显然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从知识归类和价值定位双重角度,对已逝时代的一种学理探求与历史批判,是对产生任何完全共时模式的诸种可能性历史因素进行叙事重构。文化保守主义自然成为高调理论。这既可喜又堪忧。
一、文化托命: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历史心态
1927年6月2日上午,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山泰斗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对王国维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怀抱知之甚深的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云:
【本文摘自】《《淄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第48~53页
【英文标题】The Balance and Selection of History
——Pondering over the Cultural Conservatism in May 4th Period
JIA Zhen-yong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Shandong NormalUniversity,Jinan 250014,China)
【作者简介】贾振勇(1970-),男,山东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齐鲁文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山东 济南 250014
【内容提要】文化保守主义者和新文化主流派,同属掌握了现代知识话语权力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的论争基本奠定了新文化运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场景,构成了五四文化思想系统最重要的对立互补两极。其最主要分歧在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渐进的文化改造策略。论争双方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和精神,支持着五四文化生态圈的良性运行。
Both the cultural conservatives and the main current of newculture are modern intellectuals grasping the modern knowledgepower.Their debate established the base of New Culture Movementand constructed the important system of May 4th thoughts.Theirdistinction lay in the attitudes to traditional culture.Thecultural conservatives agreed to the reforming of traditionalculture.Both sides followed the principle and spirit of "FreeThinking and All-Embracing".They all made the May 4th culturalecosphere operate well.
【关 键 词】渐进的文化改造策略/态度/五四文化生态圈gradual cultural reforming strategy/attitude/May 4th culturalecosphere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435(2001)01-0048-06
马克思有段著名论述:“黑格尔在某些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1]当历史以“新时期”这一政治术语为标志,掀开新轮回时,我们仿佛又站在五四的历史逻辑支点上:人道主义的吁求、科学与民主的呼喊、文化热、译介热、国学热、知识分子分化热……,一切都仿佛延续着五四的未竟之业。当90年代以一场巨大政治风波为背景反思过去时,直面我们的文学和文化,难以说清这是悲剧还是喜剧。90年代一位青年作家以尴尬和愤激的语调讽刺文坛现状:
……从某种程度上讲,1985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就是一种被影响下的当代西方的汉语变种文字,1985年以后中国作家们的很多努力,在今天看来更多的应该算是在西方的大师的阴影下匍匐前进的现实,几乎每“走红”的“现代派”、“笑脸作家”、“前卫作家”的背后,都站着一个西方的文学大师,而这些作家们则像个侏儒一样站在大师的前面,费力但悲壮地贡献出了他们的杂交汉语文学变种文本,而可悲的在于,这种纯模仿意义上的侏儒表演却得到了尤其是评论家的一派叫好。从而构成了“后现代”文学及其书面的文学史。
而这正是我们的处境,一种处于从属的被遮蔽的文化地位的反映,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没有!确实没有。在影响之下,除了模仿与焦虑,我们可能真正地发出我们民族的大陆人民的心声吗?[2]这自然不无偏激,然而偏激下面蕴含着多么令人刺目的无奈。其实何止1985年以后,纵观20世纪的文化和文学,我们不是一直被笼罩在西方这个强大的阴影下吗?新文化运动固然创建了一种迥异于古典的文化与文学系统,但却无法摆脱影响的焦虑;文化保守主义者捍卫传统,力图以民族文学为渊源会通西学,又何尝不受西方文化强人的支配,甚至是一种反刺激反模仿。我们的20世纪文学与文化患了失语症。从这个意义看,五四仍然是我们最根本的历史逻辑支点,一切仍需从五四谈起。与五四历史境遇不同的是,“亡国灭种”的危机已经淡化,我们拥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拥有了更多的知识资源与价值选择。学界进入90年代以来,对文化激进主义的反思蔚然成风。显然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从知识归类和价值定位双重角度,对已逝时代的一种学理探求与历史批判,是对产生任何完全共时模式的诸种可能性历史因素进行叙事重构。文化保守主义自然成为高调理论。这既可喜又堪忧。
一、文化托命: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历史心态
1927年6月2日上午,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山泰斗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对王国维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怀抱知之甚深的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五四时期进化论的变迁与文化保守主义
作者:刘黎红【本文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4期第137~140页【作者简介】刘黎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一进化论是19世纪人类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之一,它“放出烈日一般的强光,照着思想界,登时改变了颜色,许多观念,都换了样式了”(注:周建人:《达尔文主义》,《新青年》第8卷第5号。)。以赫胥黎为代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在不同程度上把“物竞天择”的有机界进化规律应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现象,带来了人类历史观的大变革。在近代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形势下,严复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法则所震撼,遂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择要翻译,并与1898年2月结集为《天演论》出版。但在以下两个方面,严复并不同意赫胥黎的观点。第一,赫胥黎把竞争看做的根源,认为太平盛世是不存在的,“天下之生”的生存状态是“一治而一乱”,“周而复始,循若无端”,而且人天生有“欲”有“私”,所以“以天演言之,则善固演也...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随州的无奈与反思
湖北随州曾出土了曾侯乙编钟,而最近再一次名声大噪,当地正在开展发掘的叶家山墓地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西周考古发现”。然而,另一方面,这座历史文化遗存丰富、1994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不久之前,却由于名城保护工作不力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面对“黄牌”,随州人似乎并没有感到很意外,同时,也多少有些无奈。1994年,随州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初,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不力,随州被通报批评。此前的2011年7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检查评估专家组到随州检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时认为,随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物保护工作突出,但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保护规划得不够理想,历史古迹、护城河等保护还有待加强,地方文化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在随州现存唯一一条老街――草店子街考察时,甚至认为很难将其与什么历史遗迹联系起来。2013年7月,笔者在草店子街看到,1...
· 对急于执行“锺姓一源论”的反思
在“锺氏天空网”上,有一篇《<中华鍾氏宗谱>编纂工作会议纪要(转帖)》的文章,它的内容就是“《中华鍾氏宗谱》編辑部办公室”于2014-5-10发出的《<中华鍾氏宗谱>编纂工作会议纪要》的原文。为叙述方便我在后面简称它为《会议纪要》,将产生《会议纪要》的2014-4-17在广州花都召开的“《中华鍾氏宗谱》编纂工作会议”简称为“花都会议”。“花都会议”产生的《会议纪要》其精神是“双认定”(见下述)就是要按“锺姓一源论”来编宗谱。在近段时间里,我常常会想,“锺姓一源论”是怎样冒出来而且还要急着执行的呢?从而引发了我对产生“锺姓一源论”的反思。先看看《会议纪要》,其中说到“会议的主要收获”时,写道:这次会议“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会议通过心平气和的热烈争议,在大家讲透史实、考证老谱、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最终在鍾氏源头和源流的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致的观点:一是郧公鍾仪是最早史书...
· 古代修谱的混乱与真实:谱匠的利弊与反思
随着对传统文化和家族历史的重视,修谱师这一职业逐渐兴起,他们一般在重修家谱中提供资料收集、编写等工作,并给家谱的编撰提供专业指导。修谱师还有一些共同点就是爱好文学历史,喜欢挖掘家族的迁移和传承,手头上搜集了大量地方史志资料。相较于一般的宗族成员,他们的优势就在于对修谱有系统且细致的认知和经验,而且他们本身掌握的地方志或其他家谱的资料能够为他们接下来的修谱工作提供一定帮助。那么古代有修谱师这个职业吗?古代修谱如何寻找先祖?古代的修谱师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谱匠”,在明、清、民国时期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的谱匠。他们事先准备好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姓氏的通用族谱,每当有人请他修写族谱,他直接填上姓氏即可,但这样修写的族谱都是一个模子,几乎每一本上都有名人题字。更离谱的是,只要是范姓之人都是范仲淹的后代,而王姓之人都是王羲之的后代。由于这种模式化的修谱还发生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宋以后有人冒充是林和靖的后...
· 儒学智慧的开显与社会及其文化的双重反思
一、宇宙和自然之统一所显现的“道”1>2>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