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标新立异和清华的抱残守阙
北大的标新立异和清华的抱残守阙,作者:李劼【本文摘自】《东方文化》(广州)1998年01期第4~12页【作者简介
作者:李劼
【本文摘自】《东方文化》(广州)1998年01期第4~12页
【作者简介】李劼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当我们论及胡适、陈独秀、周作人这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时,我们必须说到北大;而当我们论说北大时,又不能不提起清华。这种关联并不仅仅指这两所高等学府之于“五四”时代是如何不可或缺的历史背景,而且还因为当时的北大和清华直接标记着历史本身。在整个中国晚近历史上,作为一个从天下转化为社会的演变过程, 曾国藩代表的一代精英的崛起是这个过程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变帝制为共和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初步成型的象征,而这一过程在文化上的划时代体现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此,北大标出了历史的方向,清华则显示了历史的底蕴。论说“五四”新文化运动若仅止于北大,只是论及了一半,因为清华构成了新的历史文化的另一半;正如北大以标新立异的方式展示了历史的方向一样,清华则以抱残守阙的精神体现了历史的底蕴。北大清华有如太极图式中的阴阳两仪,北大为阳,清华为阴;前者体现了历史进程的阳刚之气,后者展示了历史作为生命的阴柔之脉;北大为中国历史构建出新兴的理性因素或曰科学文化,而清华为中国历史承接了传统的香火或曰文化的命脉;当北大在为中国历史接生一个文化婴儿的时候,清华为中国历史扮演的是一个文化守灵人的角色。好比北大有胡适、陈独秀、周作人这样的新派教授那样,清华有国学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必须指出的是,北大由陈独秀风风火火地扮演了主角,清华是王国维不声不响地成了灵魂。读中国晚近历史的“五四”部分不读陈独秀是不可思议的,但如忽略了王国维却也同样的无知。唯有同时关注到北大和清华,同样读懂了陈独秀和王国维,人们才真正读懂了“五四”时代;陈独秀和王国维是整个时代的两极,彼此构成一部完整的历史,宛如一个全然的生命;陈独秀之于历史文化的意义在于头脑的确立,王国维之于历史文化的意义在于内心的恪守。整个“五四”时代,连同北大的激进和清华的平和,就是在这样两极的标画下展开的。
将陈独秀这样激进的教授作为北大的象征性标画,仅仅限定于北大之于中国晚近历史的独特意味。因为当人们将当时的北大作为一个高等学府谈论时,历历可数的名流就显然不止于陈独秀他们那些以《新青年》为旗帜的教授。且不说其他,即便作为这些激进教授的对立面,也可举出一批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大师级人材,诸如白话文运动的死硬反对派代表林琴南,曾为张之洞幕僚的辜鸿铭,在政治上一度声名狼藉的刘师培,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同为章门弟子但选择了不同文化立场的黄季刚,等等。北大对于历史的贡献当然以领导“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但北大作为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其精彩之处则在于在学术上和思想上的兼容并蓄,真可谓江海之大,不择细流。由此,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的领袖人物乃是当年的光复会核心成员蔡元培。
在中国晚近历史的社会化过程中,蔡元培与较前的维新派人物张元济一样是从文化上推进这个过程的划时代人物。与张元济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是商务印书馆,而与蔡元培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则是北京大学。正如张元济的努力确立了图书出版的社会化的里程碑一样,蔡元培却奠定了整个中国现代社会的教育事业。蔡元培的贡献在于:他最终完成了中国旧式学堂向现代学校的蜕变,换句话说,中国从天下转化为社会的历史在教育事业上是以蔡元培的名字为标志的。蔡元培之于教育的标志是如此的深刻,以致他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天造地设般的大本营。学校经由蔡元培的改造和组建,成了整个社会的神经中枢,具有了名副其实的头脑意味。这种头脑意味不仅意味着为社会培育出大量的文化精英,而且意味着学校直接成为整个社会及其历史趋势的指导者和发言人。事实上,“五四”时期的时代中心,既不在于中央政府,也不在于地方军阀,而就见诸北大和《新青年》。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央集权和多多少少带有江湖色彩的暴力集团,由于北大的崛起而黯然失色。在这样的时代,历史开始被诉诸新兴的令人瞩目的文化运动和同样令人瞩目的高等学府。相形之下,专制政府和暴力集团成了历史舞台上颇具讽刺意味的陪衬性背景。正因如此,“五四”和当时的北大是使中国知识分子引为骄傲和自豪的,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现象,即文化不再通过权力和暴力而是向历史直接显示了它的主导力量。文化的这种威力不仅在汉末党锢集团中是不可思议的,即便在先秦诸子百家也是匪夷所思的。想当年先贤们奔波终生,也不过是想让雄踞各方的 帝王们采纳自己的主张,然而到了“五四”时代,文化精英不需要四出奔走,仅据一所高等学府,拥有一个刊物,便可唤醒民众,乃至号召天下。当年主宰天下的权力和暴力,在学校和刊物这样的现代社会组织系统面前,丧失了原有的主宰优势,从而不得不让主导地位落到现代社会组织手中;虽然这种被迫的出让充满了文化和权力、社会组织和天下结构的激烈对抗,但由权力和暴力的局面是毕竟被打破了;而且不仅如此,即便是传统权力和话语权威也遭到了挑战和颠覆。这场变革的彻底性在于,社会的头脑阶层不再需要暴力权威的支撑而可以独立地承担起自己的头脑使命。由此,北大及其《新青年》杂志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历史座标,这个座标标画出了天下蜕变为社会的历史,标画出了具有西方头脑文化意味的头脑阶层之于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正式介入。
【本文摘自】《东方文化》(广州)1998年01期第4~12页
【作者简介】李劼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当我们论及胡适、陈独秀、周作人这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时,我们必须说到北大;而当我们论说北大时,又不能不提起清华。这种关联并不仅仅指这两所高等学府之于“五四”时代是如何不可或缺的历史背景,而且还因为当时的北大和清华直接标记着历史本身。在整个中国晚近历史上,作为一个从天下转化为社会的演变过程, 曾国藩代表的一代精英的崛起是这个过程开始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变帝制为共和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初步成型的象征,而这一过程在文化上的划时代体现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此,北大标出了历史的方向,清华则显示了历史的底蕴。论说“五四”新文化运动若仅止于北大,只是论及了一半,因为清华构成了新的历史文化的另一半;正如北大以标新立异的方式展示了历史的方向一样,清华则以抱残守阙的精神体现了历史的底蕴。北大清华有如太极图式中的阴阳两仪,北大为阳,清华为阴;前者体现了历史进程的阳刚之气,后者展示了历史作为生命的阴柔之脉;北大为中国历史构建出新兴的理性因素或曰科学文化,而清华为中国历史承接了传统的香火或曰文化的命脉;当北大在为中国历史接生一个文化婴儿的时候,清华为中国历史扮演的是一个文化守灵人的角色。好比北大有胡适、陈独秀、周作人这样的新派教授那样,清华有国学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必须指出的是,北大由陈独秀风风火火地扮演了主角,清华是王国维不声不响地成了灵魂。读中国晚近历史的“五四”部分不读陈独秀是不可思议的,但如忽略了王国维却也同样的无知。唯有同时关注到北大和清华,同样读懂了陈独秀和王国维,人们才真正读懂了“五四”时代;陈独秀和王国维是整个时代的两极,彼此构成一部完整的历史,宛如一个全然的生命;陈独秀之于历史文化的意义在于头脑的确立,王国维之于历史文化的意义在于内心的恪守。整个“五四”时代,连同北大的激进和清华的平和,就是在这样两极的标画下展开的。
将陈独秀这样激进的教授作为北大的象征性标画,仅仅限定于北大之于中国晚近历史的独特意味。因为当人们将当时的北大作为一个高等学府谈论时,历历可数的名流就显然不止于陈独秀他们那些以《新青年》为旗帜的教授。且不说其他,即便作为这些激进教授的对立面,也可举出一批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大师级人材,诸如白话文运动的死硬反对派代表林琴南,曾为张之洞幕僚的辜鸿铭,在政治上一度声名狼藉的刘师培,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同为章门弟子但选择了不同文化立场的黄季刚,等等。北大对于历史的贡献当然以领导“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但北大作为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其精彩之处则在于在学术上和思想上的兼容并蓄,真可谓江海之大,不择细流。由此,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的领袖人物乃是当年的光复会核心成员蔡元培。
在中国晚近历史的社会化过程中,蔡元培与较前的维新派人物张元济一样是从文化上推进这个过程的划时代人物。与张元济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是商务印书馆,而与蔡元培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则是北京大学。正如张元济的努力确立了图书出版的社会化的里程碑一样,蔡元培却奠定了整个中国现代社会的教育事业。蔡元培的贡献在于:他最终完成了中国旧式学堂向现代学校的蜕变,换句话说,中国从天下转化为社会的历史在教育事业上是以蔡元培的名字为标志的。蔡元培之于教育的标志是如此的深刻,以致他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天造地设般的大本营。学校经由蔡元培的改造和组建,成了整个社会的神经中枢,具有了名副其实的头脑意味。这种头脑意味不仅意味着为社会培育出大量的文化精英,而且意味着学校直接成为整个社会及其历史趋势的指导者和发言人。事实上,“五四”时期的时代中心,既不在于中央政府,也不在于地方军阀,而就见诸北大和《新青年》。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央集权和多多少少带有江湖色彩的暴力集团,由于北大的崛起而黯然失色。在这样的时代,历史开始被诉诸新兴的令人瞩目的文化运动和同样令人瞩目的高等学府。相形之下,专制政府和暴力集团成了历史舞台上颇具讽刺意味的陪衬性背景。正因如此,“五四”和当时的北大是使中国知识分子引为骄傲和自豪的,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现象,即文化不再通过权力和暴力而是向历史直接显示了它的主导力量。文化的这种威力不仅在汉末党锢集团中是不可思议的,即便在先秦诸子百家也是匪夷所思的。想当年先贤们奔波终生,也不过是想让雄踞各方的 帝王们采纳自己的主张,然而到了“五四”时代,文化精英不需要四出奔走,仅据一所高等学府,拥有一个刊物,便可唤醒民众,乃至号召天下。当年主宰天下的权力和暴力,在学校和刊物这样的现代社会组织系统面前,丧失了原有的主宰优势,从而不得不让主导地位落到现代社会组织手中;虽然这种被迫的出让充满了文化和权力、社会组织和天下结构的激烈对抗,但由权力和暴力的局面是毕竟被打破了;而且不仅如此,即便是传统权力和话语权威也遭到了挑战和颠覆。这场变革的彻底性在于,社会的头脑阶层不再需要暴力权威的支撑而可以独立地承担起自己的头脑使命。由此,北大及其《新青年》杂志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历史座标,这个座标标画出了天下蜕变为社会的历史,标画出了具有西方头脑文化意味的头脑阶层之于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的正式介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饶家鼎-13岁男孩被北大清华争抢
饶家鼎同学。邓小群摄深圳新闻网讯他年仅13岁,当同龄人还在读初一、初二的时候,他今年已经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提前预录取,并入选2012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广东省数学代表队。这个“小牛人”叫饶家鼎。记者昨天从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获悉,饶家鼎是该校高二年级学生。这个男孩子1998年2月出生。去年,12岁的高一学生饶家鼎参加全国高中数赛,与高三顶尖学生同台竞技,获得全国三等奖。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记者采访了饶家鼎的父亲饶浩雁。呀呀学语时就会背唐诗饶浩雁告诉记者,饶家鼎是个比较特别的孩子,“还不怎么会说话,就先会背诗。”他爸爸说,饶家鼎1岁半时,还不会说成句的话,但是已经可以背70多首唐诗,唐诗只要你开个头,他就能跟着背下去。其实父母并没有教过他唐诗,只是保姆在给他喂奶的时候放过录音,录音机里的内容好像已经在他的小脑袋瓜里打下烙印。奇怪的事还在后面。有...
· 标新立异
【成语】标新立异【成语】标新立异【拼音】biāoxīnlìyì【解释】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近义词】独树一帜、另起炉灶、别出心裁、标新取异、独出心裁、独具匠心、革故鼎新、领异标新、独辟蹊径、标新领异【反义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人云亦云、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胶柱鼓瑟【成语典故】东晋时期,在建康白马寺有一个叫支道林的和尚。这个支道林俗姓关,出家后就改姓支,名遁,道林是他的字。支道林是河南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人,也有人说他是河东林虑(今河南南林县)人。深受老庄影响。《庄子》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周的代表作,其中既继承了老子道家文化思想的传统,又阐述了他自己不同于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包藏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晋代的名家向秀和郭象都曾为《庄子》作注,并且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后来人们一谈起《庄子》,都纷纷引用向秀和郭象的注解。《逍遥游》是...
· 抱残守阙
抱残守阙【成语意思】: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用法分析】:抱残守阙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成语来源】: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阙,一本作“缺”。【褒贬解析】:贬义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bàocánshǒuquè【英语翻译】:stickinthemud【成语声母】:BCSQ【抱残守阙的近义词】:抱残守缺【抱残守阙的反义词】:推陈出新【近似成语】:缺月再圆:比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缺衣少食: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缺口镊子: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缺吃少穿:指衣食困乏。亦作“缺吃短穿”。缺吃短穿: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成语造句】:...
· 清华家
七家九清华(上面7家加上下面的两家)关连项目华族(日本)摄家藤原北家源氏太政大臣
· 清华简
历程“清华简”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有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此批竹简应是盗墓者掠卖而流散海外的,后来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从香港购回竹简,2008年7月15日捐予清华大学收藏。按惯例,这批由清华收藏的竹简被称为“清华简”。同年10月初,对竹简的第一阶段保护清理完成,其年代估计为公元前约三至四世纪;据清华大学宣布,它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大多在迄今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还没有见到过,其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同年12月受清华委托,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的无字残片样品作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年份是公元前305±30年,即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一致。第二阶段工作由2008年11月起至2009年1月12日清点保护,并于同年3月开始初步释读研究的第三阶段工作。为进一步整理研究,清华大学2009年4月25日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