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街头抓小偷有哪些绝招?

2017-06-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8
转发:0
评论:0
古代街头抓小偷有哪些绝招?,逛街、旅游,已成了现代人的一大生活行为,特别是现代女性,往往乐此不疲。但

  

  逛街、旅游,已成了现代人的一大生活行为,特别是现代女性,往往乐此不疲。但外出多了,遭盗窃,甚至被明抢的机会也大。小偷可恨极了,在古代中国的街头不法分子也不少,治安同样是个问题。那么,古代街头是如何抓小偷的?

  从史料上来看,小偷自古就是街头的祸害。战国初期著名法学家李悝在其《法经》便称,“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治盗”竟是当时国家领导人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可见那时盗贼不少。当然,古代执政者考虑更多 的可能是窃国大盗。

  因为街头乱,小偷多,早在周代,街上的管理人员要持鞭上岗,此举并不仅仅针对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也是为了对付流氓、窃贼一类人。

  据《周礼·地官》记载,当时的“公务员编制”中设有“司稽”一职,分工是“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之。掌执市之盗贼以徇,且刑之。”大概意思是,司稽负责在街市上治安巡逻,检查是否有违反禁令、行为反常的不端之人,如果觉得可疑,可以随时将其抓起来。此外,司稽的另一重要职责,则是负责抓窃贼,并对他们进行惩罚。

  早年,出于街市买卖交易安全的考虑,一般把市场规划在城中,并建高高的围墙,四周设门,由“城管”拿着执法刑具把守。还专人敲着梆子,高喊类似“防火防盗”的话,小偷、抢劫犯这类不法分子一旦在街头露面,很容易被逮着。《周易·系辞下》所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说的就这意思。

  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周代也并非太平天下。江湖传说中小偷的祖师爷盗跖,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人物。《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称,盗跖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的弟弟,与孔子还是好朋友。有学者认为《庄子》所记不实,但不论是真是假,当时街上有小偷应该是肯定的,不然官方也不需要设司稽来“抓小偷”。

  到了汉代,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买卖交易活跃,逛街的人也多了起来,相应地,小偷也活跃。

  西汉的长安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据《汉书》注引《汉旧仪,“长安城方六十里”,总面积约现代36平方公里。长安城内有9个大市场,相当繁华。班固《赋》称,“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由此可知,当时的长安街头行人熙攘,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因为好混,小偷也都“漂”到了长安,长安的治安秩序一度混乱,偷盗现象严重,市民和商人叫苦不迭,大概比今欧洲巴黎、罗马街头的小偷还要多。为此,朝廷制定了《盗律》,严惩偷盗行为,还创造性地设置了“贼捕掾”这一公务员编制。贼捕掾是什么的?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专门负责抓盗贼的警察。

  因为治安太差,朝廷曾多次撤换市长(京兆尹),甚至出现皇帝直接插手京兆尹的人事安排。

  据《汉书·张敞传》记载,刘询(汉宣帝)当皇帝时(公元前91年-公元前48年),因为小偷太多,治安不好,曾多次调换京兆尹。以抓盗贼出名的胶东相张敞,便曾被刘询调到长安,接任京兆尹。张敞确实有一套,到任后他摸清了长安盗贼的底细,先将几个在长安过得很滋润的“偷长”(贼头)找来责问,令他们抓贼赎罪。

  到底是贼头,鬼点子亦多。他们请张敞暂时任命他们当官,回家后便大办酒席,听说“老板”当官,全城的大贼小偷都前来祝贺,个个喝得大醉。贼头暗中在小偷的衣裙上,染上红褐色标记,而“警察”(官吏)坐在巷子门口等等,见到衣裙上有红褐色的就抓,一天抓到了几百个贼。

  后来审查发现,有的小偷一人一天作案100多起,这些小偷统统被法办。经过这次整顿,长安城的治安一下好转,“市无偷盗”,小偷也不敢再来长安“闯码头”了。

  更绝的是南北朝时一位叫王敬则的官员取的抓小偷手段。

  王敬则是南朝齐人,时与京城建康(今南京)相连的吴兴郡,治安便很不好,盗贼小偷很多,偷抢之事频发。据《南史·王敬则传》,时新到任的郡守王敬则决心“严打”。当时有一个10来岁的小孩子在路上拾到他人丢失的物品,王敬则借此大做文章,把小孩抓来杀掉示众,吓得盗贼不敢露头,从此“路不拾遗,郡无劫盗”。

  为了彻底禁偷,王敬则抓来一个小偷,当着他们亲属的面严加鞭打,然后罚小偷去扫马路。后来王敬则允许小偷“轮岗”:可以举报以前的同伙,来代替代自己扫马路,即所谓“令偷举旧偷自代”。此事一经传开,当地的小偷生怕被认识出来,全都逃走了,当地一度“天下无贼”。

  这种抓盗贼的的手段,可以叫“贼帮捉贼”法,既绝,又灵,深为后世推崇,无有不灵,贼喊捉贼,想蒙混过关是没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街头抓小偷有哪些绝招?
逛街、旅游,已成了现代人的一大生活行为,特别是现代女性,往往乐此不疲。但外出多了,遭盗窃,甚至被明抢的机会也大。小偷可恨极了,在古代中国的街头不法分子也不少,治安同样是个问题。那么,古代街头是如何抓小偷的?从史料上来看,小偷自古就是街头的祸害。战国初期著名法学家李悝在其《法经》便称,“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治盗”竟是当时国家领导人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可见那时盗贼不少。当然,古代执政者考虑更多的可能是窃国大盗。因为街头乱,小偷多,早在周代,街上的管理人员要持鞭上岗,此举并不仅仅针对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也是为了对付流氓、窃贼一类人。据《周礼·地官》记载,当时的“公务员编制”中设有“司稽”一职,分工是“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之。掌执市之盗贼以徇,且刑之。”大概意思是,司稽负责在街市上治安巡逻,检查是否有违反禁令、行为反常的不端之人,如果觉得可疑,可以随时将其抓起来。...
· 中国古代是如何抓小偷的?
小偷古已有之。战国初期著名法学家李悝的《法经》中已有记载,“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治盗”竟是当时朝廷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可见那时小偷不少。那么,古代是如何抓小偷的?又是怎样惩治小偷的呢?周代设“司稽”“掌执市之盗贼以徇”且“刑之”因为街头乱,小偷多,早在周代,街上的管理人员要持鞭上岗,此举并不仅仅针对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也是为了对付流氓、窃贼一类人。据《周礼·地官》记载,当时的“公务员编制”中设有“司稽”一职,分工是“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之。掌执市之盗贼以徇,且刑之。”大概意思是,司稽负责在街市上治安巡逻,检查是否有违反禁令、行为反常的不端之人,如果觉得可疑,可以随时将其抓起来。此外,司稽的另一重要职责,则是负责抓窃贼,并对他们进行惩罚。早年,出于街市买卖交易安全的考虑,一般把市场规划在城中,并建高高的围墙,四周设门,由“城管”拿着执法刑具把守。还专人敲着梆...
· 古代皇帝如何避暑古代避暑有绝招
现在到了夏季,酷暑难耐,很多人都躲在空调底下,但是在古代,天气同样,但是古人如何才能祛暑呢?盛夏之际,皇宫里要设置必要的避暑设施。那么,皇宫里有哪些避暑的措施呢?来过北京的人都该知道,夏天的北京,酷暑难耐,热浪袭人。乾隆皇帝就曾以《热》为题,专门作诗来形容北京炎热的盛夏。“岂无九重居,广厦莲垂湘。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在那没有电扇、空调和冰箱的年代里,在重重宫院的紫禁城里,皇帝是怎么避暑的呢?每到酷暑,皇宫里就想尽了种种办法。这些传统的方法虽然没有现在的设备效果显著,却也是巧妙利用自然之物的奇思妙想。他们具体是如何来进行防暑降温的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暗藏玄机的房檐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却有大奥妙。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就是今天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北京地区冬至正...
· 隋唐英雄罗成到底有哪些看家绝招?
罗成简介比较简单,他是隋唐众多英雄里面的一个。起初听到罗成这个名字,感觉还是很模糊的,但只要一提程咬金想必就知道了罗成是哪个时代的人了。罗成又名罗公然,他是隋唐时期的一名勇将。根据历史记载,罗成只活了二十几岁就去世了,但他不是因为在战场上武力不够被杀掉的,而是因为遭到了暗算。这个结局说明能力很强的人也很难防别人陷下的圈套。罗成生性勇猛,但他的长相却和他的性格截然不同。他长得十分清秀,也很帅。因为罗成的外貌让人很难相信他的武力这么强,罗成的武器重达二百多斤,罗成因为他善于作战,而且从来不失败,所以还登上了隋唐英雄榜,排名也很前。罗成曾经还考中了武状元,这个对他以后久经战场而且多次取胜做了很好的铺垫。而且罗成的父亲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将领。罗成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会经常给人一种猜不透的感觉,所以让罗成的亲信对对罗成有一种畏惧感,害怕有一天罗成会背叛自己的部队。这仅仅源于对罗成内心的猜不透,而不是...
· 女孩街头遇红薯刺客:称完18块,古代有没有红薯?
现在天气渐渐转冷,街上就出现了卖烤红薯的,香喷喷的味道非常吸引人,其中就有一个女孩听到有人在卖烤红薯的,8块钱一斤,就上前选了一个,结果一称要18块,她又果断走人了。要说这红薯,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有些人还将红薯作为主食来吃,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吃上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大概会感到非常开心,那么古代有没有红薯?红薯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红薯又被称之为番薯,可能有人认为这红薯最早大概是源于西汉时期,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红薯的历史远没有我们想的这么早,最早的红薯大概是在明朝时期才被传入我国的,也就是说红薯的历史也就几百年。红薯的原产地是在美洲,在大航海时期,红薯才被带到东方的。而红薯能进入中国,应该要讲到两个人,一个是陈益,一个是陈振龙,陈益是广东东莞人,在明万历八年的时候跟着人前往安南做生意,当他抵达安南之后,安南当地人就用红薯招待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