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秦公簋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8
转发:0
评论:0
秦公簋,此器为秦景公时器物,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出土于甘肃天水西南乡,为西县官

  此器为秦景公时器物,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出土于甘肃天水西南乡,为西县官物。铭文均由印模打就,青铜器的此种制作方法,仅见此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公簋
此器为秦景公时器物,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出土于甘肃天水西南乡,为西县官物。铭文均由印模打就,青铜器的此种制作方法,仅见此例。
· 秦公簋铭
铭文字体整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雄风,也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传神写照。
· 秦公簋铭
铭文字体整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雄风,也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传神写照。
· 秦史研究:秦公簋与秦源
庙山,乃秦州区西南秦岭乡梨树坡、董集寨两村与礼县红河乡六、八图村相交处的一座大山,海拔1914米。因1919年在其顶端处出土了驰名中外的秦公簋而声名大震。其地因高寒坡陡不能耕种,成为相邻数村放牧牛羊的天然场所。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放羊娃在其端处掘地玩耍时无意挖出此物,当地有“死铁烂铜,拿回家死人”迷信俗语故而概不搬回家。此后当做废铜卖给了横河(今红河)“聚源当”。因无识货者,流传至兰州南关商肆,在厨中盛残浆。后有识者发现并非普通古物,以高价收购,名声大著。后被甘肃督军安徽人张广建占为己有,张离开甘肃时又将此物带至天津。1923年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北京见到此物,为其撰写《秦公敦跋》(当时称簋为“敦”)。秦公簋之所以引起学界的注意,首先归功于王国维的这篇文章。1931年、1933年,著名学者尚承祚在北京见到秦公簋,研究并撰写了《秦公簋跋》;随后郭沫若撰写了《秦公簋韵读》;马叙伦著文《石鼓...
· 簋
图集乳钉纹簋,商代晚期,1976年岐山县蒲村孔头沟大队出土乳钉纹簋,商代晚期,1973年扶风法门镇美阳村出土兽面纹带铃簋,商代晚期,1983年宝鸡县硖石出土兽面纹带铃簋,商代晚期,1983年宝鸡县硖石出土宰兽簋,西周中期,1997年扶风县段家镇大同村出土?簋,1976年12月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伯四耳方座簋,西周早期,1981年宝鸡纸坊头出土鸟纹方座簋,西周早期,1998年陇县东南镇纸沟村出土鸟纹簋,西周早期?伯四耳方座簋,西周早期,1981年宝鸡纸坊头出土夨王簋盖,西周中期夨王簋盖,西周中期夨叔簋,西周晚期,1984年岐山县丁童村出土铜簋,西周早期,2003年金台区长青村出土兽面纹双耳簋,西周早期,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十三号墓出土作旅簋,共两件,西周,1977年扶风县齐家村出土双耳弦纹簋。西周中期,1974年宝鸡市茹家庄一号墓出土?伯作双耳簋,西周中期,1974...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