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浅谈土族文学艺术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89
转发:0
评论:0
浅谈土族文学艺术,[摘要]土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土族人民用“花儿”、宴席曲、安召、叙事诗、

   [摘要]土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土族人民用“花儿”、宴席曲、安召、叙事诗、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谜语、谚语等民间文学形式,反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土族人民同大自然、同旧制度、同反动统治阶级所作的斗争,表达了土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显示了土族人民生产劳动的场景和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土族文学有了新的发展,赞颂新人新事的文艺新作不断涌现。
  [关键词]土族 文学艺术 详解
  
  “花儿”是甘、青、宁三省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甘肃河川、青海湟水流域的“花儿”,曲调高亢嘹亮、节奏明快奔放、比兴运用自如、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土族“花儿”独具一格。它既不与汉族的“花儿”类同,又与藏族“拉依”有别。土族“花儿”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如“土族令”、“互助令”、“尕马儿令”、“绕三令”等,颇为流行。另外,土族还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传统情歌,“嘎达古道”,唱起来亲昵委婉、曲折悠扬、倾诉男女青年相互爱慕的心声和愿望,如“玛森格”、“蒙古尔孔尼阿姑”、“阿甲哟”、“阿柔洛洛”“阿吾烈”等。土族人民不论男女老少,人人爱唱,不论田间地头,还是在庙会山岗,都是“花儿”赛场。演唱者自编自唱的能力很强,一般都能触景生情,即兴编词。解放前,土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男女把“花儿”作为爱情的媒介和桥梁,也把“花儿”作为评击反动统治的有力武器。
  长诗在土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祁家延西》、《拉仁布和琪门索》、《土族垦荒歌》、《登登玛秀》等。其中《拉仁布与琪门索》堪称土族长诗的明珠,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悲壮的曲调,优美动听的诗句,道出了他们纯真的爱情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向往,向万恶的封建社会控出了强烈的控诉。《祁家延西》则歌颂了德高望重的延西将军,不顾年迈体弱,率众击退入侵之政的勇敢精神,充分体现了土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安定和谐的强烈愿望。
  宴席曲是土族人民在喜庆婚嫁时,邻里亲戚前来庆贺,表达他们对主人的祝福所唱的歌。土族也把宴席曲称为酒曲、喜曲。主要分以下几种:
  一是赞歌、赞词。是宾主之间相互赞颂的歌。歌词以华丽的词藻来宣染夸张,如主人赞颂客人德高如兰天,恩深似大海,意志象雄鹰一样坚强,知识象大海一样渊博;客人赞颂主人的殷情款待:檀木的桌子,放了宝贝般的酒具,吃了肥美味醇的羊肉,喝了醇香的美酒。宾主互相赞颂,增添了喜庆、热烈而欢乐的气氛。
  土族人民举行婚礼时,不论新郎冠戴、拜天地、还是款待宾客、谢媒人等,都有整套整套的赞颂词,语言精炼、比喻优美、贴切,仪式庄重。
  二是对答歌或对唱歌。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又有生产、宗教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类型。对答歌含蓄而生动,曲调悠扬而多变。它是宴席曲的主要组成部分,流行的对答歌主要有《腾德尔格玛》、《霍尼》、《青蛙》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浅谈土族文学艺术
[摘要]土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土族人民用“花儿”、宴席曲、安召、叙事诗、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谜语、谚语等民间文学形式,反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土族人民同大自然、同旧制度、同反动统治阶级所作的斗争,表达了土族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显示了土族人民生产劳动的场景和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土族文学有了新的发展,赞颂新人新事的文艺新作不断涌现。[关键词]土族文学艺术详解“花儿”是甘、青、宁三省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甘肃河川、青海湟水流域的“花儿”,曲调高亢嘹亮、节奏明快奔放、比兴运用自如、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土族“花儿”独具一格。它既不与汉族的“花儿”类同,又与藏族“拉依”有别。土族“花儿”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如“土族令”、“互助令”、“尕马儿令”、“绕三令”等,颇为流行。另外,土族还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传统情歌,“嘎达古道”,唱起来亲昵委婉、曲折悠扬、倾诉男女青年相互爱慕的心声...
· 土族
族源土族衣服“土族”族名源于部分土族人自称“土昆”、“蒙古尔”,“察罕蒙古尔”,蒙古族称土族为“白鞑靼”,藏族称其为“霍尔”。藏族很早就知道蒙古尔人,东胡有一部分人前往青海游牧,藏族称为霍尔。土族是东胡一部分,因此称为霍尔。沙陀与汪古及吐谷浑是最主要的族源。土族的祖先是古代的鲜卑人一个支系,隋朝时曾在青海一带建立强大的吐谷浑国,在唐朝时受到吐蕃的挤压,沦为唐的附庸。宋代时和羌族、党项人联合建立西夏帝国。西夏被蒙古人灭亡后,吐谷浑人加入到蒙古的军队,在元朝时地位较高,和西域色目人同等待遇。他们其实是吐谷浑人与不同时间来到的蒙古与汪古军人混血种,明代以后逐渐定居,改为从事农业生产,并逐渐和汉族、蒙古族等融合,简称为“土人”,清朝因为土司服从,不用土族改土归流,清政府大力推崇藏传佛教,导致土族人口减少。到了清朝末年只余下不到两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执行了鼓励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人口迅速...
· 土族历史简介土族的来源与由来
土族是民和地区的土着民族,但土族之“土”字,并非土着的意思,而是特定的民族称呼。长期以来当地土族自称“土昆”、“忙古”,汉族称土族为“土人”,“土昆”,藏族称土族为“霍尔”。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土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其族源可追溯到西晋时期西迁的吐谷浑,其族名也由“吐谷浑”之“吐”字逐步演化而来。这一说法为民和大部分土族群众所认同。民和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们已在此繁衍生息。秦汉以前为羌人居地,西汉时纳入中央版籍。汉武帝昭和时期,在包括民和地区的湟水流域设郡建县。金城郡治(允吾),就设在今民和下川口一带,自此,民和成为青藏高原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汉宣帝时,赵充国屯兵河湟,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始传入青海。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今中川、官亭一带设白土县。(《民和县志》1-2页)两晋南北朝时的“土谷浑”,中唐而后语谬为“退浑”,(《新唐书·土谷浑》),《新五代史...
· 土族舞蹈土族的“安昭舞”怎样跳
安昭舞是一种古老的土族舞蹈,流行于互助,安昭亦称“转安昭”,它与蒙古族的“安代舞”相近。表演时,在场院中间燃起篝火,老少皆着盛装,按男在前女在后的顺序围火堆成圈,由一人领唱,众人唱和,翩翩起舞,直至深夜。“安昭”一词并无实际含义,它是唱歌衬词“安昭索罗罗”的简称,现在已演化成为民间歌舞安昭的专用名称。安召舞是土族人世代相传的一种集体歌舞形式,每当欢度佳节、庆祝丰收和举行婚礼时,人们聚集到庭院里或打麦场上跳安昭舞,呈现出一片喜庆景象。“安昭”歌舞的唱词涉及广泛,从问答形式到庆贺丰年以及送旧迎新、赞颂祝福、祈求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边歌边舞,歌舞结合,舞姿古朴内在且优美、平稳,一首歌一个跳法,歌名就是舞名,脍炙人口的有“安昭索罗罗”、“占昭什责”、“辛中布什索”、“拉热勒”、“昭音昭”、“新玛罗”、“拉热拉莫”等几种歌舞曲,节奏欢快,带有抒情色彩,无乐器伴奏。女性舞蹈动作优雅、秀气...
· 土族习俗简介土族都有啥禁忌
1、土族忌讳过中秋节。中秋之夜人们要朝月亮撒一把草灰。但是现在的土族人也随着大众过起了中秋节,土族地区的月饼是土族群众自家蒸出来的,又大又圆,花样繁多,月饼上的花纹五颜六色,别具一格。2、土族忌讳吃驴、骡、马、狗肉。到土族人家作客。3、忌讳到牲畜圈里大。4、同时忌讳数主人家的牛羊,认为这会影响畜群的发展。5、上炕就坐时忌讳坐到主人家的枕头、被子上。6、土族还有忌门的习惯,如生孩子、安新门、或家中有重病人时,要在大门旁边贴一方红纸,或在大门旁煨一堆火,外人不得进入庭院。7、年轻妇女的卧室不得随意进入,不能同未婚姑娘开玩笑。8、佛堂、大殿内忌吸烟、吐痰、乱翻乱摸和大声喧哗。9、忌从僧侣的跪垫和其他物品上跨过。10、对酥油灯打喷嚏和咳嗽。11、佛堂里转经轮时,必须从左向右,不可逆转。12、寺院附近禁止打猎和随地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