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质朴粗犷的陕北服饰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42
转发:0
评论:0
黄河文化—质朴粗犷的陕北服饰,衣着服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今中外,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人,衣

  衣着服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今中外,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人,衣着服饰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由此构成了衣着服饰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陕北是黄河流域很有代表性的一片土地,这里人们的服饰及其演变过程极富特征。


     绥德、米脂等地出土的一批东汉墓葬画像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秦汉时代,陕北一带经济有较大的发展。那时,达官贵人的衣着显然以丝绸为主,宽袍大袖高冠;农夫着长裤短袍,头顶平冠或葛巾;狩猎者着紧身衣裤;舞女则长舒衣袖,软裙飘逸。宋元之前,众多民族杂居,汉与匈奴、羯、氐、羌、党项、回纥等民族先后共同生息。在喜猎牧骑射的部族中,皮毛以及毛织品的使用比较常见。棉花在我国的引进栽培和兴起,大致是在元代之后,且先见于南方。因此,明代之前,陕北人不会有棉布衣着,一般用麻、绸、皮、毛制装。至于款式花样,我们只能从传统戏剧、古典小说、文史资料中大致领略了。


     到了清代,陕北人的衣料以棉布、丝绸为主,服饰受满族影响较大。官场中是统一例制的针绣蟒袍、顶戴花翎和青衣短袍,足登官靴或吏鞋,以职品身份区别。豪门贵妇穿旗袍者较多,绅士商人多穿长袍马褂,戴瓜壳帽,农民贩夫着长裤短衫。


     近现代,陕北人的衣着服饰注重简朴、实用、大方。县城受外地影响较大,流行服饰很容易传入。出外做官、经商、读书的人把别处的时髦着装带回来,自然会影响绥德、米脂、榆林、府谷、神木等县城中上层人士。20世纪30年代,米脂女校学生着校服,一律白衫黑裙线袜黑鞋,连当时来陕北采访的上海《大公报》记者也感慨米脂的服饰开化,广大农村则长期保留传统服饰。很长一个时期,陕北老百姓的典型着装是家做衣裤。农家用自织自染(或送染房漂染)的黑、蓝、灰褐色的土布(也叫老布或粗布)做衣料,城镇居民用土布或机制布制衣。男人上衣,不论单衫、夹衣、棉袄,一律低领对襟式,方言叫“对门门”,纽扣是布条挽制的“核桃疙瘩”;女人上衣则是低领偏襟式,俗称长襟襟,纽扣也是“核桃疙瘩”。男女裤皆为大裆裤,白布为腰,相当宽大,前不开口,穿时折叠系布带或线织裤带,这种服装通用于男女老幼。后来女孩子开始自己缝衣服,用红布缝成夹层菱形的“红肚兜”,手巧的还在上面绣花,用它挂在身前护腹,代替衬衣,避免腹部受凉,这也是男女老幼通用的。现在,红肚兜只偶尔见于儿童们在舞台上表演用。陕北冬季长,人们有5个多月穿棉袄。小娃儿胸前系帔帔,防口水或食物弄脏棉袄,便于洗换;臀部系棉布“屁帘”,可为穿开裆裤的幼儿遮寒挡潮;农民用山羊皮或绵羊皮缝制老皮袄,虽不漂亮,但很暖和!


       陕北农民从前很少戴帽,通常用一块粗白布或白毛巾包头朝前扎,以巾代帽,称做拢手巾,夏遮晒冬御寒,又可擦汗、洗脸,一举三得。民歌中唱的“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哥哥拢头怪好看……”正是指此。


      陕北人穿的千层底布鞋,美观大方舒适耐用。做鞋是婆姨们的巧拙标志之一。过去女娃娃一长大就要向母亲学做鞋。巧媳妇将平日积攒下的布片,打浆糊在案板上粘成厚片,晒干揭下,叫袼褙。拿事先备好的鞋底、鞋帮纸样照着剪,鞋底袼褙三五层,用白布沿边,上下层蒙白布,摞起来用麻绳密密地纳成鞋底。鞋帮一层袼褙,用黑春服呢、卡叽或条绒布蒙面扎边。然后将帮、底绱合。一双新布鞋,不论方口、圆口或女式长带鞋,都是白底黑帮。过去姑娘要给未婚夫送一双自己亲手做的千层底布鞋,一则盼他心诚意浓,二则显露一下心灵手巧,俗语称送“稳跟鞋”。鞋底袼褙不用白布沿边,叫“毛底鞋”;鞋帮若用蚕丝线密密纳过,叫“实遍纳鞋”。这两种鞋虽不及千层底鞋美观,却更结实耐穿。


      20世纪50年代,干部职工多穿灰色或蓝色中山装,这种八路军穿过的四兜“制服”是公安人的标志,当年很让百姓羡慕。60年代到70年代,土布渐渐退出生活舞台,而机织布、斜纹布、卡叽布、条绒布充满市场,花色品种数不胜数。男青年兴穿不同布料缝制的中山服、工人服、学生服、军便服;姑娘们喜爱圆领服、大翻领。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获得极大解放,衣着服饰上更是紧随潮流、异彩纷呈。服饰的变化缩小了陕北人与外地人的着装差别,原来具有陕北特征的“对门门”、“长襟襟”袄、羊肚子手巾、千层底布鞋、老羊皮袄等越来越少见了。传统服饰渐渐淡化,有的正在消失……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服饰只会更加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黄河文化—陕北民歌
陕北群众爱唱歌,尤其是爱唱民歌。似乎不唱歌,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祖祖辈辈以来,人们吃饭喝酒时唱歌,休息睡觉时唱歌,行道赶脚时唱歌,结婚联姻时唱歌……民歌,从摇篮旁伴随着婴儿长大;民歌,伴随着老年人永久地安息。年深月久,日积月累,旧的不合时宜的民歌被扬弃了,新的具有生命力的民歌又广为流传。整个陕北,就是一片民歌的海洋,歌声弥漫在山川田野,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陕北民歌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谁也回答不了的问题。陕北民歌主要分为六大类,流传较为广泛的是情歌和信天游。情歌是陕北民歌中最精华的部分,在数量上占了压倒多数的地位。陕人俊美,素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美誉(因旧说貂婵是米脂人,吕布是绥德人)。产美女、产勇士的地方自然是才子配佳人,婚姻美满和谐。情歌很多歌唱了男悦女貌、女慕男才。“干妹妹好来实在好,走起来好像水上漂”。“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上哥哥好”。前一首,是小伙唱给姑娘听的,爱慕...
· 黄河文化—陕北“跑驴儿”
国画大师黄胄喜画毛驴,常到新疆采风创作,他也曾到陕北旅行,画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的陕北毛驴。毛驴是农家一宝。陕北佳县、米脂、绥德一带的“佳米驴”是上了金榜的优良品种,每年有数千头引到外省区繁育;定边、靖边、榆林的滚沙驴是适应沙区的好畜种。毛驴温驯老实,体格健壮,宜粗饲,耐役使,少疾病,犁地驮重拉碾推磨,样样能干。因此,农民把它当心肝宝贝一样看待。过去,陕北交通不便,山道弯弯,人们常常骑驴代步。特别是媳妇回娘家,乘驴坐鞍,甭提有多惬意!俗语说“骑驴婆姨赶驴汉”,描绘了这样一幅山区民俗画:蓝蓝的天空,山峁小路上蹄声、铜铃丁当。新媳妇丹唇桃腮,穿红着绿,稳坐驴背,仪态万方。提篮的新女婿美滋滋儿地赶着驴儿,漫步紧随。小两口或悄悄细语,或相视嬉笑,风情嫣然。小后生一高兴,引吭高歌,扬头来几声信天游,逗得媳妇格格直乐。毛驴与农民生活如此密切,它自然要进入群众文艺生活领域。巧媳妇们会用彩纸剪出活泼的...
· 黄河文化—陕北红枣与传统习俗
陕北盛产红枣,以黄河沿岸最多最好,佳县、吴堡、清涧的红枣尤为出名。无定河中下游一带靠近黄河,枣儿好吃。米脂、绥德等县到处栽有枣树。初夏,枣花淡淡飘香,蜂蝶萦绕;秋季,枣红枝头,艳若玛瑙。远来客人常想刨根问底,打听一下枣树起源及栽培史,这可久远哩!《诗经》中有歌:“八月剥枣”;《战国策》中有记:“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细作,枣粟之利,足食于民。”两三千年前,陕北已经有了大枣,而且和小米放在同等位置上。北魏时的农学家贾思勰(480—550)春天下乡采访,见农民用斧背打枣树树干,才知是一种促使红枣丰产技术,叫“嫁枣”,“不斧则花而无实”。这种办法,至今陕北农民依然沿用。陕北红枣有圆枣(团枣)、长枣(马牙枣、狗牙枣、木枣)等品种。枣儿肉厚味甜核小,既是佳美干、湿果品,又是上好滋补品、药品,这就使红枣在当地的食俗和吉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红枣既可鲜食又可干吃,也可以加工多种食品。因为产量高,在当地不算稀...
· 柯尔克孜族习俗粗犷质朴的柯尔克孜族摔跤
摔跤,柯语“谢力西”。是柯尔克孜族古老的一种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对发展人体的力量、技巧、增强意志,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摔跤游戏,粗犷质朴,不择场地,可以随地进行。柯尔克孜族摔跤运动由来已久。很早以前,摔跤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而且是选拔部落首领、决定战争胜负的,甚至争夺汗位的一个主要条件之一。这项摔跤活动很有特色,主要形式为抓腰、抓缠腿带摔跤。在摔跤时,一定要把对方的头部和背部翻倒在地,才算胜利。如果只是下半身倒在地上,而上身不落地,还不能决定胜负。柯尔克孜摔跤运动决不允许抱腿、抓腿。另外,还有一种盘腿摔跤法。这种摔跤主要是摔跤双方盘腿坐在草坪或屋内,用一条腿钩住对方大腿,然后用腿把对方翻倒。进行这种比赛时,严禁用手和用身体其它部位。柯尔克孜族摔跤比赛,民间是采取淘汰制分一二三名,一跤定输赢,膝盖着地为输,赢者继续与下一个参赛者比赛,时间不限,不分体重和年纪,最后以摔赢对方多者为胜,若一人...
· 秦陇文化—陕西—陕北秧歌
分传统秧歌和新秧歌两个阶段,传统秧歌主要流行于子长、延川、志丹、吴起、延安、安塞、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子洲、吴堡等县;新秧歌主要流行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北、关中一部分地区和陇东、宁东等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延安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奔赴全国各地,新秧歌发展到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1953年以后主要活跃于延安、榆林等地。从陕北甘泉县宋金古墓出土的秧歌画像砖雕证明:陕北秧歌(舞蹈形式)早在宋金时代,已在陕北广为流传(见文物条)。入明以后,继有发展。明初弘治本《延安府志》,记载了当时陕北秧歌的盛况:“舞童夸妙手,歌口逞娇容。男女观游戏,性醪献国(皇)”。清代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传统秧歌的繁荣时期,陕北城乡,村村社社都有秧歌队,男女老幼,一齐参加。每遇春节,他们走村串户,四处演出。村社之间互相比赛,红火之极,当地称为“闹秧歌”。清道光《神木县志·艺文》载有刘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