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末文学家罗隐诗赞“望梅止渴”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2
转发:0
评论:0
唐末文学家罗隐诗赞“望梅止渴”,早春时分漫步庭院,种植在这里的梅花都已经开放。 梅花,是我国自古以来常见

  早春时分漫步庭院,种植在这里的梅花都已经开放。 

  梅花,是我国自古以来常见的审美意象之花。它那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得到诗人的反复吟唱。诗人们借助它的形象,融进自己的主观意志,又赋予其各种美好的品格:有象征隐者、高士的;也有象征仙女、美人的,而且有关梅果的“意象”,在史上战争中还发生过特殊作用。据南宋刘义庆的《世语新说·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三国时,魏武帝曹操带兵在行军途中,因天气炎热找不到水源,将士们口渴难忍,影响行军。于是,曹操想了一个办法,传令三军:“前方有一片大梅林,长有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将士们听了,口中的酸水都流了出来,精神也振作起来,并加快步伐。大军终于赶到了有水源的地方,从而重振军威。

罗隐


  唐朝有位曾经流落永嘉的诗人,名叫罗隐,为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他还专门写了赞诗:“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为将军止渴来。”由于梅富含有机酸,所以味道极酸。当我们还没有吃到梅子,只要提到梅果之名,联想到梅子之酸,唾液就分泌出来了。这是人体条件反射所致,所以能达到望梅止渴的效果。 

  诗赞“望梅止渴”的罗隐(833—909)和温州有着一段缘分。他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浙江新登(今富阳)人,唐末文学家。貌甚丑,十举进士不第,光启中(887)为钱塘令,入镇海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因不接受后梁太祖朱温征召,改名罗隐流落到永嘉,到处题咏,至今留有许多诗篇,并与唐昭宗(889—904)时永嘉高僧光有交。罗隐所作的诗多用口语,所以有些作品能流传于民间。其散文作品笔力锋利,有义愤之情。著作有《罗昭谏集》、《谗书》60篇、《甲乙集》、《淮海寓言》等。另外专写温州人事的《江东外记》,孙仲容先生辨为温处间人之伪作。相传大罗山有罗隐洞,是他的隐居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罗隐
罗隐(833年-909年),唐朝诗人、文学家,本命横,字昭谏,生于浙江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本名横,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27岁时入京应进士试,从此拉开了其漫长的科考征途。从公元859年至公元877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唐僖宗乾符四年)的十八年间,罗隐在长安参加了十次考试,均无果,史称“十不上第”。因此改名罗隐,自号“江东生”。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附吴越王钱缪,经历了唐末与后梁两个时期,官身二十二年。先后任钱塘县令、镇海军节度掌书记、镇海军节度判官、吴越给事中(后梁梁太祖开平二年,最后一项官职是盐铁发运使(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并终于此任上。开平三年(909年)卒于钱塘,享年77岁,世称罗给事。罗隐为人傲气,不惧威权,经常议论时政,讽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末文学家罗隐诗赞“望梅止渴”
早春时分漫步庭院,种植在这里的梅花都已经开放。梅花,是我国自古以来常见的审美意象之花。它那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得到诗人的反复吟唱。诗人们借助它的形象,融进自己的主观意志,又赋予其各种美好的品格:有象征隐者、高士的;也有象征仙女、美人的,而且有关梅果的“意象”,在史上战争中还发生过特殊作用。据南宋刘义庆的《世语新说·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三国时,魏武帝曹操带兵在行军途中,因天气炎热找不到水源,将士们口渴难忍,影响行军。于是,曹操想了一个办法,传令三军:“前方有一片大梅林,长有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将士们听了,口中的酸水都流了出来,精神也振作起来,并加快步伐。大军终于赶到了有水源的地方,从而重振军威。罗隐唐朝有位曾经流落...
· 隐没于唐末的诗人罗隐,其事迹你有听说过吗?
唐朝是一个诗歌盛鼎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诗人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出现了很多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比如说有着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有着现实主义的诗人白居易;还有跟李白合称“李杜”的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的杜牧......唐代的诗人可谓是非常多,就跟现在的明星一样,算是群星璀璨了。图源自网络而在唐朝末期的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诗人,你也许知道他的诗,但是他这个人你可能并不了解,就像是现在的“十八线明星”一样,会让你觉得很陌生,看到这个人你只能知道他所演的角色,却叫不出来他的名字,那就是罗隐。比如说“今朝有酒今朝醉”这句话其实就是出自于罗隐,并且这句话也时常被生活失意的人拿来自遣,;还有就是被很多小朋友拿来诵读的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些流传比较广泛的诗句,都是来自于罗隐笔下。罗隐出生于唐末,卒于五代,算是见证了唐代的腐败没落,并且他跟很多人一样,也都想通过科举的考试,踏入仕途,只是...
· 礼赞唐华越(唱诗)
礼赞唐华越(唱诗)序中华唐氏古闻名,英雄豪杰耀门庭。才子佳丽写春秋,名人大家铸族魂。一衡南云集保合村,出了一位好老人。大名鼎鼎唐华越,诗词歌赋惊四邻。二华老年已过七旬,合府老少最重情。可歌可泣几多事,行善积德不为名。三祖祖辈辈是农民,饱经风霜一世勤。职级不高阅历丰,听我一一说分明。四虽说文化是初中,勤奋自学却未停。函授培训四年整,终成大器出大名。五教育战线十五春,任劳任怨任驰骋。硕果累累桃李丰,勤勤恳恳乐无穷。六爱好广泛样样行,吹拉弹唱赛优伶。画画堪称一高手,文坛艺苑抒豪情。七几易工作屡立功,兢兢业业获好评。计生征兵显身手,个协主任勇担承。八退休至今不歇停,唐氏联宗忙不赢。湘赣苏晋勤奔走,献计南策献文银。九有口皆碑齐称颂,华老夫妇皆英雄。高风亮节为大家,一腔热血一腔情。十“两会”成立喜盈盈,费心费力更费神。带头捐款一万元,其情其义实感人。跋泱泱唐氏大家庭,好人好事出不穷。华越老翁实堪夸,平...
· 唐末、五代后梁官员翁承赞
翁承赞(859~932)字文尧(一作文饶),晚年号狎鸥翁,莆阳兴福里竹啸庄(今北高镇竹庄村)人。翁氏为礼乐名家,东南茂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何,官检校右散骑常侍;祖则,官大理司直;父巨隅,荣王府咨议参军,赠光禄少卿,累迁少府监,居兴福里,见其地“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名其乡“竹啸翁庄”。人生平唐乾宁三年(896年),翁承赞以进士第三名被选为探花使,擢博学宏词科,授京兆尹参军,累迁右拾遗,户部员外郎。天v元年(904年),翁承赞奉昭回闽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备受王审知礼待。天v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自立,国号梁,以翁承赞为右谏议大夫。开平四年(910年),朱全忠以翁承赞为册礼副使,册封王审知为闽王。后朱全忠任命翁承赞为福建盐铁副使,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因朱全忠日渐骄恣,翁承赞辞官回闽。翁承赞回闽后,王审知拜他为同平章事,封晋国公,其故里被命名为文秀乡光贤里昼锦庄。为闽相期间...
· 唐末诗人聂夷中
简要介绍:聂夷中[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咏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发邺北经古城》、《杂怨》等,其中以《咏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传最广(《田家二首》(其二)后人多认定为李绅的作品,故不提)。中文名聂夷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东,河南职业诗人代表作品《公子行二首》、《公子家》、《咏田家》等字坦之人物简介聂夷中[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代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出身贫寒,备尝艰辛。咸通十二年(871)中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