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年-909年),唐朝诗人、文学家,本命横,字昭谏,生于浙江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本名横,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27岁时入京应进士试,从此拉开了其漫长的科考征途。从公元859年至公元877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唐僖宗乾符四年)的十八年间,罗隐在长安参加了十次考试,均无果,史称“十不上第”。因此改名罗隐,自号“江东生”。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附吴越王钱缪,经历了唐末与后梁两个时期,官身二十二年。先后任钱塘县令、镇海军节度掌书记、镇海军节度判官、吴越给事中(后梁梁太祖开平二年,最后一项官职是盐铁发运使(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并终于此任上。开平三年(909年)卒于钱塘,享年77岁,世称罗给事。
罗隐为人傲气,不惧威权,经常议论时政,讽刺公卿,加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