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灾害敲响了城市规划的警钟
持各大城市高温持续,恐难在短时间内冷却。虽然气象专家称,造成这种罕见高温的三大成因是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几乎无北上台风。但大范围高温天气显然不只是气象原因造成的,与人类活动破坏环境也有很大关系。比如我国每年的能源消耗都在大幅度增加,且多为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燃煤、燃油排放,不仅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也直接导致高温极端天气更多地介入我们的生活。 今年的高温天气和前段时间的城市内涝也给城市规划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不只是地球变暧造成的。城镇化速度过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不堪重负,汽车、空调、冰箱等热源排放成倍增加不说,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也让城区及其周边的大量湖泊、水田、树林、湿地消失,上述地方原本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也因此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除了大量居民住宅,还有无数玻璃幕墙建筑,因玻璃幕墙存在光污染,且极易爆裂、高空坠落伤人,加之能耗较大,冬天冷得发抖,夏天像蒸笼,类似建筑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被淘汰,但在中国却成了时尚,新建高层建筑多数都采用了玻璃幕墙,结果不仅给所在城市留下了诸多不定时炸弹,也加剧了市内高温,让市民感觉更热。 如果说老天爷我们现在还无法对付的话,那退地还湖、防止非法填湖则是完全能做到的事。以武汉为例,全市湖泊数量已从2002年的200多个减少为今年的166个,减少的1万亩湖泊面积中非法填湖占到46.7%。如果能严格审批、加强监管,“百湖之市”武汉不仅不会逢雨必涝,出现夏天到武汉看海的尴尬,现在的天气也不会这么热。 玻璃幕墙建筑更应限制建造,以减少能耗和光污染。政府还应大力加强绿化,提供更多天然避暑场所的同时让上班族能享受更多绿荫,不必在大太阳底下骑车。城市里的绿色多了,不管是气温还是人的心情,都会转好。 健康安全仅是第一个层面上的直接影响 直观地来看,高温天气影响室外工作的人群以及身体较为脆弱的群体,譬如老人、孩子等等,出现较多的“热射病”(中暑)病例。如何从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的角度出发,来帮助和提高这些人群“战高温”的能力的确不容忽视。但随着高温的延续,体现为“热射病”的健康安全实则仅是其在第一个层面上的直接影响而已。 高温天气紧接着的第二种影响是会向各类基础设施扩散。出于健康安全的要求,无论是否属于上述相对弱势群体,根据常识,人们都会马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避开室外的高温天气,进入有空调的室内纳凉,并及时补充水分,维持身体内的各种物质平衡。除此之外,游泳场所也成为人们消暑纳凉的好去处。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一些举措确实都可以发挥较好的保护效应。但所有个体行为汇总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从用电、用水到用气,再到各种消暑纳凉娱乐场所的各类设施,都会在高温的刺激下不堪重负。要知道,对于非热带地区而言,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各类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基本是按照非极端高温的气象条件设计的,持续高温必将给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带来沉重的负担,其结果是要么供应本身无以为继,要么其稳定性受到威胁。由此,极端高温天气下,有必要考虑和应对的第二种安全风险便是设施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合理的城镇规划规模及其密度 其三,出于高温天气引致的上述安全考虑,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政府一般都会首先确保居民层面上各种资源及服务供应的稳定,譬如,通过限制工业用电用水的方法来为居民用电用水让路等,在城市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这样的一些资源和服务更是易于向城市地区倾斜。诸如此类的一些调整措施固然无可非议,只不过,就气象环境与其他自然生态环境的交互关系来看,其结果将使高温的影响借助于各种相应的应对措施而向更大范围扩散,并逐步渗透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个体系中。 比如,由于当前各地城市人口高度集聚,一方面,城市发展本身就由此而产生热岛效应,使气温高于城郊及乡村地区,另一方面,应对高温额外用电和用水又会进一步产生各种热源和排放,不仅令高温的各种效应雪上加霜,还会对其他的自然生态环境施加压力。其结果是,相对于自然环境发热源和排放源,“城市”成为人为的发热源及排放源,使得包括城市和乡村在内的各类地区都成为高温的次生受害者。就此而言,在当前的短期应对模式下,高温天气的极大危害在于,与不合理的发展模式相叠加,进而将可能波及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安全。由此,“战高温”的深刻寓意在于,在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未雨绸缪地充分考虑包括气象在内的各种生态环境要素间的交互关系,合理规划城镇的规模及其密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