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七)天地动静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1
转发:0
评论:0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七)天地动静,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七)天地动静   前面分述了“有情天地”与“无声黑白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七)天地动静  
    前面分述了“有情天地”与“无声黑白”。其实二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裂的。谓之“天地动静”吧。  
   (一)  格式塔美学家们认为,美与审美是离不开“力”的。�芍泄�的气论艺术家们,从曹丕到谢赫再到司空图,都强调气韵生动,生气远出的运动美。那么道、玄;释、禅们 “一静了群动”(苏轼语)以静为美的艺术家艺术品中,是不是就排除了这种生命的流动美呢?完全不是。而只是用一种幽隐深沉的形式,充分表现出这种不动之动的气韵(即神韵)美。例如这个“一静了群动”的苏轼,其词却“须关西大汉,绰铁板唱“大江东去”,成了豪放派代表。  艾略特曾说“式的花瓶,虽然是静止的,但看上去却在不断地运动着。” 康定斯基认为它包含的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在我国书法、绘画艺术中,称之为“势”,此“势”,即由物所处的位置或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中外艺术家们普遍认为,这种不动之动的气韵,是艺术品的生命灵魂所在。按达芬奇所说,一幅绘画中看不到这种生命迹象,“它的僵死性就会加倍。由于它是一个虚构的东西,本来就是死的,如果其中连灵魂的运动和肉体的运动都看不到,它的僵死性就会成倍的增加”。  
    视觉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我们在不动的式样中看到的“运动”或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恰恰就是由这样一些生理力的活动和表演造成的。换言之,我们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的“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艺术与视知觉》)。下面让我们结合国外学者们研究成果,来探讨一下古诗中这种不动之动的来源和成因。  
    第一种:当一个物体突然消失时,我们看到的运动,称作“伽玛运动”。王维的“山色有无中”。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给人带来的朦胧、闪烁的运动感就属于这种,不动中之动。  
    第二,通过比例上的改变创造了张力。逐渐变窄的楔形形状,就会大大加强三度空间本身的运动特征,而我们从中心透视画中觉察到的深度,就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距离,而是一种具有方向性的运动。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以孤帆为锥形端点,引人向远方扬州运动。刘长卿的“日暮苍山远”也是这等引人山远意相随,向无尽远方延伸。  第三,定向倾斜会在一种正常位置和偏离之间,造成一种紧张力。“远上寒山石迳斜”“斗折蛇行…犬牙交互”。“斜迳”“蛇形”,因偏离横平竖直正常空间而产生了波浪式前行的运动感。  
    第四,由变形造成的动感。不仅物体的形状看上去具有运动感,就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间隔也具有运动感。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由低到高,从地面到天上,距离可谓大矣,鸡鸣早看天,视觉中焉能不动?  
    第五,由频闪产生的运动效果。如动漫的制作。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两句中,各有三个诗意的跳跃: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读之便产生一种“山一程,水一程”的闪烁运动感。  
    第六,静态的自然物中也可以知觉到强烈的运动。我们在沙滩上看到的波浪形曲线,会使我们知觉到风与海浪的运动。“枯藤老树昏鸦”,三物皆寒暑风霜岁月鞭痕的遗存。已伤痕累累,青黄变换。宋叶梦得以“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杜甫草堂)为截断众流句。能截断大化流行的天地众流者,难道还不可看作动感十足吗?妙就妙在,这些诗句一律不用动词。  
    第七,一件作品富有动感,只有当其所有细节部分的运动与整个构图的运动严格一致时,才能产生。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围绕一个主要的运动旋律组织起来的,而其余活动则以此为基础向周围各个角落发射,就象血液从主动脉流向毛细血管一样。“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围绕瓜州渡与大散关东西两番抗击金兵胜利的豪壮之举,展示了抗战派的民族潜在实力。一以高高战船为中心形象,一以铁马为骠悍主轴。其形昭然,其“势”的然,夜雪、渡口,秋风,雄关皆构成楼船、铁马大动作的背景及烘托。  
    第八,在知觉活动中不仅存在偏爱简化和平衡的倾向,还存在着一种通过加强不平衡性和偏离简单式样来增加张力的趋向。�讶缋隙�<秋兴>其八  “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语序的偏离、颠倒,充斥视觉,产生强烈动感。   《狂夫》:“风含翠�q娟娟净,雨�藕燹∪饺较恪薄7纭⒂甏砦唬�属互文。于错位中“娟娟”“冉冉”,天地溢香流光,生脉勃动  要想弄懂一件作品能动性的主题,仅仅靠分析它的形式是不够的,者,往往只谈作品的平衡和统一。而事实上,任何作品的运动感,同样也要取决于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必须首先分析那种将作品的主题建立起来,并指出作品存在的理由的紧张力式样,而这又必须与作者力图表达的主题联系起来。   (二)  汉语言文字真好,其象形表意特点,天生俱艺术细胞、审美基因、人性化情感结构。偏爱搞艺术的人使用。其审美特征成就了多少艺术大家,这些艺术大师又充分发展了汉语言文字的审美特征。  
    一,直感。不用象英语那样以声音符号为中介,而直感意象。如甲骨、金石文的“月”字,一见就知是个月牙儿,使年轻人想到美的弯眉。  
    有些动词的使用,十分灵活传神。孤灯“燃”客梦;砧杵“敲”残深巷月;闲“敲”棋子落灯花;红杏枝头春意“闹”带引号的几个动词,都特出彩、有料;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原本就不是动词,也借来反串,演得有声有色。小托尔斯泰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这不用多说。因为全部生活就是运动。”(《语言即思维》)诗词的气脉流转,作为一种动态美,它与动词在诗词中的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最小单位为词。汉语词构成十分玄妙。如有些词只要把读音声调变一下,就成了另一个词,而且把非动的名词、形容词变成了动词。古汉语的“解衣衣之”、“推食食之”、“春风风人”、“夏雨雪”,第二个衣、食、风由第一声改读成第四声就由名词变成了动词,不动变成了动。“雨雪”的雨,也不是名词,而是落下来的意思。现代网络用语:“雷人”“真牛”,雷与牛也早已不再是表物名词了,而被赋予远为生动的新含义。有的词,连声调都不用改,只重音不同,就成了另一个含义。如“以刃刃之”,“以目目之”,“绳之以法”,“刃、目、绳”三个名词,声调并未变,只于读时用点力,就都成了及物动词。�止�去东北山区“打野鸡”三字,重音在野上,是打猎;而重音放鸡上,“野鸡”就成了妓女了。  
    为了直观,毛主席曾写“关山阵阵苍”,“苍”为形容词, “黄洋界上炮声隆”,“隆”比“响”直感多了。是形容词意动用法吧?“水拍云崖暧”“桥横铁锁寒”,中的“暖”“寒”都是形容词,这等震撼人心,我看把它们理解为形容词使动用法该更传神些。
    李白的“人烟寒桔柚,秋风老梧桐。”中的“寒”与“老”也是这样,给人的是直感体验。“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悦”与“空”两个形容词,使动为动词用法,那就传神多了。  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唐严维《酬刘员外见寄》,“慢”与“迟”,皆形容词意动用法。  《诗话总龟》引用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段赞语:“余曰:‘状难写之景,舍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清代学者吴乔《答万季�甘�问》也说:“寄情于景,如严维之‘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哀乐之意宛然,斯尽善矣!”  为何能如此神奇?这与“慢”“迟”这二个形容词的动词化是分不开的。  通过构词,也能达到直感效果。动宾关系的主从结构名词“兜肚”、“围脖”、“盖头、”“枕头”,由于动词“兜、围、盖、枕”的加盟,都变得鲜明直感。并列组成的“领袖”、“手足”,“心腹”、偏正“足下”、“目前”也都有着人的感情体验。’ 
   二,直达。不用依赖语法结构,直达意境。并无主谓宾表定,只将几个名词摆在那,心里就入境了。类此无动词句多有。  
    杜甫的“细雨芭蕉叶,浊灯古人书”,使用了几个特定的名词。就可使人体味到杜甫身世、遭遇,心理凄楚意绪之流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商山早行》)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此五句,不用一个动词,不成一句主谓宾表句形。都反而比用动词某些完整句型更容易引人进入物我为一的自然神韵境界。 
   三,直觉。包括潜意识在内的全息性。在文字、词汇、语法之外,别能指奥意。李义山的“蓝田日暖玉生烟”,表圣在《与极浦书》中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其实并不在什么象外、景外,而是在显意识之外,潜意识之内,还在你心底。  李义山写出 “蓝田日暖玉生烟”,主要是心里可望,眼里不见。是一种积淀意象。诗经有句 “庭燎有��”,王夫之谓:“乡晨之景莫妙于此。晨色渐明,赤光杂烟而��Γ�但以“有��”二字写之。”赤日杂炊烟,紫气氤氲,亦无非心底印象而已。经二千年积淀,到唐代:“日照香炉生紫烟”,不止香炉生烟之谐音比拟,亦情景交融,意象再现。从色彩看,红十蓝两原色相混,产生紫色,为间色。红日、蓝天、青山叠加,烟云聚散,视觉中自是紫烟�a�^,恍入九天之境。李诗的“日暧玉生烟”大约也是紫烟吧?因为红日加蓝玉是紫色。感觉如何?暖色遭逢寒色,由近已远,岂可置“眉睫之前也”?  清人方玉润说“�]�q”: “恍听田家妇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  汉语中这个“恍”字,与 “宛”、“似”、“依稀”、“仿佛”等等一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词,皆可勾起潜意象再现,这可称之为汉语的全息性。  著名英语语言学字叶斯伯森在《论英语单音节》一文中指出:“原来认为汉语是原始语言,落后语言,儿童语言。现在才知道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汉语仅用四百个音节作为基础,然后加以四声,最多不过一千六百左右。居然以这样少的单音节,颠来倒去,反复使用,就能完整无缺、毫无瑕疵地把意义表达得一清二楚。这是英语望尘莫及而又望洋兴叹的。也是英语语言学家所感到神秘莫测而又欣羡无量的。”      阿恩海姆说:“那推动我们情感活动起来的力,与那些作用于宇宙的普遍性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只有这样去看问题,我们才能意识到自身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这个整体的内在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八)天地有情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八)天地有情说天地有情,是指山川日月,风花雪月,花鸟虫鱼皆为人类崇拜的灵物,劳动实践的对象,情感的载体,人类生存、生活中之密友。山形水势,风情雨意,鸟魄花魂,百万年下来,日久生情,天人、物我焉能无情?中国的文人学士,虽没能提出人与自然互为对象化的生成理论,然而却早两三千年就提出了二者的统一关系:情相感、声相应、神相通、势相倚(书画力律结构相同)、气相生、形相成的认识。皆可归之于“天人合一”。现从如下三点试谈一下:人与大自然神相通,情相依,体相合。一,神相通。寓人于物,寓物于人。涉及艺术美学形神关系。前者可归为人的自然化,后者为自然的人化。倘谓:“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蒹葭”、“蔓草”诗经时代,人与山水花草关系、情意尚处于隐而不显,朦胧、自在阶段,而到了魏晋南北朝,则此等关爱、融和已清晰、明朗化了:寓人于物。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
·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一)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春雪读土鲁番,使我联想起王御史劳边的大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红楼梦》苦命丫头香菱悟出这两句诗的神理,口里有说不出来的好处。两个比人都精的黛玉、宝玉,也只是默许而不曾直说其所以然。我今不揣鄙陋,且试为之通天地之情款,别无声之黑白。一,从主体视觉审美形式看,此对象结构合于完形心理学对视知觉“最简”、“最佳”结构要求,能得到审美愉悦。结构形式:从“图―底”关系看,大漠简化为底,烽烟为图,突显孤烟,烟直,亦为最求简。孤,空寂无物,背景为大寥天。直,视觉由底基向上无限延伸,径与天通。烟直成竖1,漠简取其平,为横一。一竖一横,烟与天地间形成直角,为视觉空间最简、最佳式样。第二句。长河,延伸大地,简化为平直,为底边、背景,突出落日。大河奔流而下,反衬圆日静穆庄严。落日,大而圆,亦视觉之最简美者。“视觉对圆形形状的优先把握,依照的是同一个原则,...
·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九)一白一黑一天地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九)一白一黑一天地。黑白二字在中华文化的书法、绘画、立象(太极)等方面,被运用的淋漓尽至,出神入化。白纸黑字,不仅墨分五色,刚柔、浓淡、燥湿,尽展宇宙人间万象,抒地势坤承载万物之德。而且通常被作为“底”背景用的“白”,在文化艺术里更几乎是无所不能的。那用处可不仅是“计白当黑”那么简单。其原因大概是1,“白”与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关系至为密切。由于太阳的向背、阴阳,“白”构成宇宙、人生主要的一半。白天、黑夜把人的生命分作两半,白旦,人的新陈代谢加快,生存劳动加强,生活节奏加速,创造力出新。人们希望止住或追上太阳,多留些“白”,多干点活;而夜晚,黑甜一梦,养精蓄锐,基础代谢,生命活动放慢。所以黑白相比,人们更偏爱“白”。宇宙之半,白为阳,为天;黑为阴,为地。天遥地远,同为无限之象。不同其它杂色物象。《淮南子.原道训》谓: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也杂糅者也。...
·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二)数点梅花天地心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二)数点梅花天地心。三尺剑先生谓:康节先生有10首梅花诗,是预言诗。其解释各有不同。按老先生的思维逻辑,定会有独到的见解。请先生对第十首作一注解如何?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风尘先生:我与尧夫不熟,没喝过酒。倘谈梅花或梅花诗,我还能应付一二。谈梅花予言诗可真是勉为其难了。八年前我从舟山抱回东北一盆腊梅,明天就是廿四节的“大寒”了。枝头花蕾不是数点,而是数十点。今年春脖子短,春节前十几天就立春了。到那时,我的梅花就该开了:“虬枝铁干啸西风,香魂不染半点青。昨夜一树黄金梦,爆坠今晨满天星”。尧夫的“数点梅花天地春”,到宋末元初的翁森,作诗改成:“数点梅花天地心”。把“春”换作“心”,似更廓大不着痕迹,更富哲理。对邵雍但知他是北宋大家,经世大儒,《易》学大师,兼具宇宙意识与人文情怀大学者。朱熹吹捧他:“天挺人豪,英迈盖世。驾风鞭霆,...
·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三)“碧瓦初寒外”
读有情天地,听无声黑白(三)“碧瓦初寒外”我写《中华神韵》缘起于对杜甫“碧瓦初寒外”的领悟,当时看的是叶燮的《原诗.内篇》。叶燮(1627~1703)。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为宝应知县。不久因耿直不附上官意,被借故落职。小小县官虽没当好,诗的神韵理论却高于、深于鼎鼎大名的王渔洋。叶燮评杜甫的“碧瓦初寒外”时说“设身而处当时之境会,觉此五字之情景,恍如天造地设,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中之言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可解。”今天看来,“口不能言”“意不可解”,似把语言文字作用看得太低了些。能不能言,可不可解,在于人的观察和思维认识能力,不在语言文字。中国文字的象形、会意,是汉语言文字,极大优势。以言传象,以象尽意,好些只能凭意会的潜沉奥义,都可得到绘形绘神大体准确表达。现在试就“碧瓦初寒外”,做一点读解。一,悟对通神;(二,结构得意;三,全息见精神。)悟对通神,是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