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论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分之难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2
转发:0
评论:0
论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分之难,龙井茶分“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是浙江省的主要名优绿茶,年产量1.4万吨以上

龙井茶分“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是浙江省的主要名优绿茶,年产量1.4万吨以上。其中西湖龙井茶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只有900来吨,只中龙井茶总产量的6.5%。产于浙江其他茶区的为浙江龙井,产量超过13000,占总量的93%以上。

现在,制龙井茶的技术在国内是公开的,“西龙”、“浙龙”的工艺、设备完全相同,这两种龙井茶的外形、内质也十分相近,即使是资深茶叶审评者有时也很难分清其伯仲。但“西湖龙井”的价格和“浙江龙井”高1-5倍,这是历史遗留问题。由此就造成在西湖龙井产区有人把浙江龙井经包装后当西湖龙井出售,从中牟取暴利,坑害消费者。虽然当地工商、质检部门采取抽检、罚款等手段,但问题一直存在。

为此,如将在浙江生产的西湖龙井、浙江龙井统一称之为龙井茶,在销售中分品牌,如“××牌”龙井茶,让市场去鉴别各种牌号的品质、价格。相当于销售彩电,都称彩电让消费者根据其品牌、质量、价格认购,这才是公开合法的竞争,也是今后龙井茶销售必走之路,若仍是分“西龙”、“浙龙”面市,可以肯定地说永远分不清,只能肥了部分茶商,而真正吃亏的是全国消费者;如能统一,顺理成章,龙井茶产销两旺。

龙井茶的产区分布

浙江是龙井茶生产大省。产于杭州市西湖区西湖乡的龙井茶,以往分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近年作了简化,统称为西湖龙井,产区扩大到龙坞乡等整个西湖区,并减少级别,取消分等定分。由于西湖龙井的产量有限,龙井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龙井茶的产区就进一步扩大,以致于除西湖区所产的高档扁形茶都被称为浙江龙井。

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的制法完全相同,外形很相似,内质也十分接近,但由于西湖龙井的产量比浙江龙井少得多,再加上其他历史原因,西湖龙井茶的价格比浙江龙井高出1-5倍甚至十几倍。

在浙江省内,龙井茶的产区分布在表1所列。

表1龙井茶产区单位:吨 

县名1999年龙井茶产量县名1999年龙井茶产量

西湖区940.7新昌县2290.45

萧山市175.2嵊州市2759.4

淳安县1236.78绍兴县1040.35

临安市226磐安县789.4

富阳市656浦江县80.0

建德市345.75义乌市119.2

余杭市927.86东阳市126.1

桐庐县118天台县247.9

上虞市180德清县64.7

诸暨市902合计13225.8

注:西湖龙井春夏秋全年生产龙井茶;其他产区大多只在春茶生产龙井茶。

除浙江省外,全国其他的18个产茶省市中,几乎都有扁茶生产,亦常标称“××龙井”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龙井43”良种已向全国茶区推广3万多亩,制的上档扁茶(龙井)估计超过300吨,若包括其他地方茶树品种炒的扁茶在内,其产量区可能超千吨。

外路扁茶,如使用龙井良种,并向杭州市聘请炒制龙井茶高手炒制的茶叶,其外形与“西湖产区”的制口难分伯仲的很多。这就给判别龙井茶产区带来很大的难度,也是目前市售龙井茶中标称混乱的原因。

若继续分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假西湖龙井难杜绝

造成目前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相混的局面,有社会原因和技术上的原因。从社会原因分析,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茶叶经营者更讲求经济效益,再加上市场放开后,自由贸易,流通渠道畅通便捷,地区性的产销分割格局已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技术上不能保证将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准确地区分开来,产生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相混的局面是很自然的,也是必然的,目前,用物理检验和化学分析手段还不能胜任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的鉴别,唯一有效的办法,是靠懂得龙井茶品质与制作工艺的专业人员进行感官审评。但这也只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且难度很大。

从技术上讲,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在品质上虽有差异,但有不少茶其界线较为模糊,即使是精湛的感官评茶技术,也不易分开来,特别是在下列情况下,更难判断西湖龙井的真假。

1、在异地用相似品种采制的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区的茶园,大多是龙井群体种,其他地方与龙井群体种相似的品种很多,特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育成的“龙井43”品种,已向全国茶区推广,现在龙井茶炒制技术及龙井电炒锅逐年普及,炒茶能手遍及浙江省乃至全国各地,炒制的“龙井茶”外形确具扁平光滑、色泽绿翠、体表无茸毛的特点,与西湖龙井很相似,很难与西湖龙井区分开来。

2、用外地鲜叶炒制的龙井茶

每年早春,西湖龙井茶区部分茶农从外地购买鲜叶,在西湖龙井的产地炒制龙井,也有部分西湖龙井茶区的茶农到外地承包茶园,自炒龙井茶,运回西湖龙井产地,晕些龙井茶常由于出自西湖龙井茶区或由西湖龙井茶区的炒茶是由傅炒制而被当作正宗的西湖龙井出售。

3、外地扁茶炒而成的龙井茶

部分茶叶经营者从外地购进浙江龙井,运至西湖龙井产地,再行锅复炒整形,撩头割末,修整形态,便将其作为西湖龙井售。

4、产地正宗但炒制技术差的西湖龙井

炒制龙井茶的鲜叶的确来自正宗的西湖龙井产地,但炒制龙井茶的技术不过关或雇请外地炒制技术差的人员炒制的龙井茶,条索紧狭,扁而不光滑。西湖龙井固然有其特殊的香味,但对外形也有特殊的要求,虽然出自正宗的西湖龙井产地,也有西湖龙井特有内质,但由于其外形不符合西湖龙井的要求,在审评过程中易被评定为假西湖龙井。

5、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混拼

部分茶叶经营者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将价格较低的浙江龙井掺到西湖龙井中一并销售,掺并后的茶在外形上似像非像西湖龙井,感官审评时“看紧,作浙江龙井;看宽,作西湖龙井”。从内质上看,由于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的品质界线常较模糊,即使采用感官审评,也难判断出真假西湖龙井。

6、梅雨季节过后面市的龙井茶

一般面市的小包装龙井茶水率大于7%,经过梅雨季节后,大多数茶叶品质陈化,色泽变暗,汤色趋黄深,香味变钝,失去龙井茶清香爽口的特点。对已陈化的龙井茶进行鉴定,只能根据外形进行判别,如果外形相似,靠开汤审评香味或审评叶底,几乎不能分出真假西湖龙井。

7、呈老火的龙井茶

有不少西湖龙井茶在炒制过程中片面追求糙火色(特级西湖龙井特有的外形色泽),锅时锅温过高,出现老火香味,呈老火的西湖龙井已失去了清爽鲜醇的香味。即使开汤审评,往往也不能与同样带老火味的浙江龙井区分开来。

8、夏季炒制的龙井茶

以往,西湖龙井茶区春季采制西湖龙井,夏秋季采制机制长炒青,但近年来夏秋季不生产炒青茶而转制龙井茶。夏秋季采制西湖龙井,外形即使扁平无茸毛,但色泽与体型显夏(秋)茶特征,香气带粗青,味浓偏涩,味感较差,无西湖龙井春茶的品质风格,与夏秋季的浙江龙井无本质上的差别。

9、多功能机炒制的龙井茶

目前,浙江有不少茶机厂生产“多功能炒茶机”,用于炒制龙井茶,并已向全国茶区推广,西湖龙井茶区了同样使用这种炒茶机制西湖龙。机制的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在色香味形上更相似,如果硬要将两者区分,一是不易,二是没有意义。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西湖龙井,确实存在着“真真假假,真假难辩”的问题,有关部门虽作了多年的整改,但实质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统称龙井茶按各自品牌生产龙井茶产销两旺

既然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不易区分,假西湖龙井也屡杜不绝,那就不妨不分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将两茶统称为龙井茶,再按各自的品牌生产。

有人认为,西湖龙井名气大,品质好,销售面广,价格高,经济效益好,这一名茶“瑰宝”不能丢。这种想法与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统称龙井茶的提法实际上并不矛盾,两茶统称龙井茶后西湖龙井茶并没有消失,而龙井茶的产量会进一步提高,龙井茶可进一步上升为全国性的一大类商品名茶,杭州将成为全国龙井茶的交易中心和集散地,完善产供销的配套设施,各地茶商去集杭城,杭州就可真正成为龙井茶的主市场。如果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维持现状,西湖龙井只好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翻烧饼”--自产自销,并处在异地龙井茶的包围之中,在“寡不敌众”的势态下难突重围。

有人主张用“证明商标”来保护西湖龙井,只有杭州西湖区生产的龙井茶才能称作西湖龙井。这种提法当然很好,但在实际动作中,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还是混淆不清,因为在当今茶叶市场开放的情况下,要外地龙井茶不进入西湖龙井的产地是不可能的。外地龙井茶与西湖龙井“井水不犯河水”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使用“证明商标”,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作“明分暗合”,则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国际技术监督局明定,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属伪劣产品,须科以罚款、没收、销毁等处理。所以说有“证明商标”来分清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是不现实的,反而为两茶的“明分暗合”创造条件。若是西湖龙井贴上“防伪标签”,这想来可行,但西湖龙井与浙江(外路)龙井相混的是特级和一、二级茶,中低档龙井价格,混与不混也无多大关系。而西湖龙井的“防伪标签”不分茶叶级别,把全年能用的标签贴在外路高档茶上,“门外人”看了“行”而“门内人”认为仍防不可伪。2001年5月13日《杭州日报》也报道:“防伪标识难防伪”。

有人担心西湖龙井与浙江龙井统称龙井茶后,茶叶质量会降低,这种担心也是不必要的,市场上任何商品茶都有质量的好次,西湖龙井也不例外。无论产于何地的龙井茶,只要符合饮用卫生标准,有产地、牌号、不冒充别的品牌,茶叶质量与价格相符,都会有自己的消费者。如果西湖龙井茶区生产的龙井茶,确实是货真价实,为名牌产品,别外的伪劣龙井就不击自倒,反过来还能衬托出西湖龙井茶区生产的龙井茶,看来只要大家做好自己品牌的龙井茶,不必担心外地假冒伪劣的龙井茶。

根据以上分析,在目前茶叶市场放开,自由贸易活跃,流通渠道畅通、便捷的形势下,倒不如顺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西湖龙井的传说
民间故事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
·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
杭州西湖群山皆产茶。西湖种茶始于何代何人,其说不一。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已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述。至北宋苏东坡知杭州时,对西湖种茶的历史曾有考证,他认为西湖最早的茶树,在灵隐下天竺香林洞一带,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在下天竺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的。东坡此说和《茶经》之记载正相吻合。如以此说推断,西湖种茶最迟始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饮茶而讲究茶叶,始于唐代。推崇何处出产之茶,则因年代而不相同。如唐代重阳羡(近江苏宜兴)茶,宋重建州(今福建建瓯)茶,清代则重武夷茶、龙井茶。可见西湖龙井茶之名重于世比较晚的。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在最早见到的元代虞集《游龙井》诗中说:“徘徊龙井上,云气起睛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明代,龙井茶崭露头角,已颇负盛名。据《嘉靖通志...
· 茶文化―品茶论道―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茶是绿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龙井茶以狮峰山、梅家坞、虎跑村、龙井村所产为最佳。表演用具:优质龙井茶、透明玻璃杯、水壶、清水罐、水勺、赏泉杯、赏茶盘、茶匙、干净的硬币等。(一)初识仙姿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盛誉。优质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明人田艺衡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语。(二)再赏甘霖“龙井茶、虎跑水”是为杭州西湖双绝,冲泡龙井茶必用虎跑水,如此才能茶水交融,相得益彰。虎跑泉的泉水是从砂岩、石英砂中渗出,流量为43.286.4立方米/日。现在将硬币轻轻置于盛满虎跑泉水的赏泉杯中,硬币置于水上而不沉,水面高于杯口而不外溢,表明该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碳酸钙含量低。请来宾品赏这甘霖清冽的佳泉。(三)静心备具冲泡高档绿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便更好...
· 十大名茶--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明高濂《四时幽赏录》)“龙井茶,虎跑水”,这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杭州西湖的双绝。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前一句是咏西湖之美,后一句是咏茶叶之美。西湖龙井茶就产在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历史悠久。清代,康熙皇帝在杭州创设“行官”,把龙井茶列为“贡茶”。另据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品饮龙井茶,饮后赞不绝口,兴之所至,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如今仍生机盎然,供游人观赏。西湖龙井茶集中产地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灵隐等地,处处林木茂密、翠竹婆娑,一片片茶园就处在云雾缭绕、浓荫笼罩之中。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尤其春茶季节,细雨蒙蒙,溪涧常流。土壤深厚,多为沙质壤土。龙井茶区的茶树品种,芽叶柔嫩而细...
· 茶文化―典故传说―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而得名。习惯上称为西湖龙井,有简而化之,索性称这种色香味形别具风格的茶叶为龙井。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龙井茶,向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誉。西湖龙井,正是〔三名〕巧合,〔四绝〕俱佳。龙井茶采摘十分细致,要求苛刻。高级龙井茶,在清明前后采摘。清明采制的龙井茶,称为〔明前〕。〔明前〕龙井,为龙井茶极品,产量很少,异常珍贵,常成的龙井茶,历史上又分〔莲心〕,〔旗枪〕,〔雀舌〕等花色。西湖山区各地所的龙井茶,由于生长条件不同,自然品质和炒制技巧略有差异,形成不同的品质风格。历史上按产地分为四个花色品目,即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最富盛誉。现在调整为狮,龙,梅三个品目,仍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龙井属炒青绿茶,好茶还需好水泡。「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为杭州双绝。虎跑水中有机的氮化物含量较多,而可溶性矿物质较少,因而更利于龙井茶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