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论粤剧电影的发展概况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8
转发:1
评论:0
论粤剧电影的发展概况,粤剧电影是指影片的内容和形式与粤剧有关的电影,包括粤剧故事片、粤剧戏曲片,粤剧纪

粤剧电影是指影片的内容和形式与粤剧有关的电影,包括粤剧故事片、粤剧戏曲片,粤剧纪录片、粤剧杂锦片等,其中以粤剧故事片、粤剧戏曲片为主。粤剧电影是电影和粤剧舞台艺术结合的产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自1913年起粤剧电影共拍摄了超过1000部,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一、粤剧电影的形成基础

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南国红豆”的粤剧,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最璀璨、最多姿多彩的一支,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流行于亚、欧、非、澳、美洲),剧目种类最多(11369个剧目)的大型戏曲剧种。粤剧的渊源和形成,历来众说纷纭、情况复杂。根据明成化17年(1481年)《太原霍氏族谱》的记载:“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良家子弟不以学习其事。”;乾隆版《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有琼花会馆的位置;竖立于佛山大基尾的“大明万历琼花水埠”碑石;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25年)祖庙万福台等史料和事物,可以认为粤剧起源可追溯至明代中叶时期,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弋阳腔、昆腔、西秦戏的影响,并不断吸收粤讴、南音、木鱼、龙舟等广东地方民间说唱艺术和西洋音乐、西洋乐器等艺术表现手法,取百家之长、融古今中西之妙而自成一体。粤剧在清中期大致成熟,到了光绪末年,伴随着社会经济急剧发展和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化,一场声势浩大的戏剧改革运动席卷全国。针对粤剧的剧目题材窄、表演时间冗长、假嗓演唱、表现方式陈旧等陋习,黄鲁逸、陈少白等一批有志改良粤剧之士,组成“志士班”锐意粤剧改良运动,其后的“省港班”和“薛马争雄”更是把粤剧推向现代化改革的振兴道路上,逐步完成了由戏棚官话变成广州方言、假嗓演唱变成真声、旦角由女子担任、改“十大行当”为“六柱制”(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大台柱)等多项重大改革,在艺术上、体制上趋于成熟和完备,为粤剧赢得了市场,也为粤剧电影的拍摄奠定了基础。

二、电影与戏剧的关系

1895年3月22日,在法国巴黎“本国工业提倡协会”上,放映了世界第一部电影片《工人放工回去》。这部短短几十秒的黑白电影,给人类的视觉感官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从此看电影逐渐成为人们的娱乐休闲的首选。世界第一部电影产生十年后即1905年,中国也出品了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

中国电影的出现一开始便和戏剧结下紧密的联系:第一部国产电影,由著名京剧老生、慈嬉的御用演员,人称“伶界大王”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1931年诞生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描述戏曲艺人的悲欢生涯,而且还穿插了四个演唱片断的《歌女红牡丹》;1948年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根据同名京剧改编并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主演的《生死恨》;香港拍摄的第一部岭南电影《庄子试妻》;1933年由粤剧名伶薛觉先自编自演的第一部粤语电影《白金龙》;台湾出品的第一部台语片,改编自“歌仔戏”的《六才子西厢记》等,都是由戏剧改编的,可以说中国电影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和它的各个重大转型期的影片,都是与戏剧密不可分的。为什么中国的电影和戏剧的关系那么密切呢?这固然与早期电影的拍摄题材范围窄、编导的经验不多有关,更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戏剧――特别是北方的京剧和南方的粤剧已经深入到寻常平民老百姓的生活中,看戏听曲就好像买菜吃饭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电影导演把自己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引起社会共鸣的、最能吸引观众兴趣的戏剧从舞台搬上银幕也就顺理成章而顺手拈来了。

三、粤剧电影的诞生和发展的初级阶段

中国内地电影戏曲片自诞生之日起,经历军阀混战、日本侵略、内战等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成长缓慢,几十年间也只是出品了包括由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生死恨》、《游园惊梦》、《贵妃醉酒》、《断桥》在内的等十数部戏曲片。到了新中国成立,迎来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时候,广大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悄然发生变化,传统戏剧已经式微,电影电视成为普罗大众消闲娱乐的首选。这一点可以从俗语“看戏”一词的词义转变可以清楚知道――“看戏”,原意是指观看传统大戏,现在已变成专指看电影。反而香港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并吸收了大量因为逃避战乱的内地专才,30年代后香港逐渐取代了上海“中国电影中心”的地位,和美国好莱坞、印度并称“世界三大电影中心”,并适应市场需求拍摄了大量粤剧电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从1913年到1933年,是粤剧电影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时期出品了《庄子试妻》、《客途秋恨》、《呆佬拜寿》三部默语粤剧电影。1913年广东人黎民伟与其兄黎北海拍摄的《庄子试妻》在电影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原创多元意义――它是第一部粤剧故事片;第一次由黎民伟反串庄子妻;黎民伟的妻子严姗姗在片中扮演庄妻婢女,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演员;黎北海则是中国第一个兼演主角庄子的电影导演,同时,它还是第一部到外国放映的影片,是岭南电影和粤剧电影的开山之作。因为影片效果差、节奏缓慢、影音不同步,在色彩灯光效果、场面气氛、观众投入程度等多方位和舞台粤剧比较完全落于下风。此时的电影只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为迎合观众喜欢新尝试的需求而出现的,与粤剧相比这时期的电影还显得很稚嫩,但是在粤剧界和电影界的共同努力下,粤剧电影还是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它的出现给观众带来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和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当时的戏院主要有广州的海珠、太平、河南、乐善、宝华、民乐六家和香港的高升、普庆二家,其中海珠、太平、河南兼放电影。戏院兼营电影,主要是由于光演粤剧在经济上难以维持,据说“全市各大戏院,能有盈余者,只乐善一家”。盈利难是因为:一、戏班人员臃肿,大型戏班人数多达160人以上;二、大老倌年薪高,达10000-60000元,而10000元在当年可以买下整个戏院。以1933年为例:电影的票价在0.2-1.2元之间,粤剧票价3.3元,相比之下粤剧的票价太贵,不是每个升斗小民可以经常承受的。于是看大戏的人愈少看电影的人愈多,导致戏班组建困难、人员流失、水平下降、粗制滥造等一系列骨牌效应,粤剧发展受到严重打击。而电影具有鲜明活泼的民间气息,完全顺乎市场的供求规律,剧情集中、节奏紧凑、强调感情冲突、重视感官刺激,这些都是戏曲所不能比拟的。但是电影要马上取代粤剧的位置是不可能的,粤剧在广阔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粤剧大老倌更是像现在的影视明星一样受到观众热烈的追捧,是上座率的保证。于是一种由粤剧红伶主演,故事情节套用粤剧模式的粤剧电影在原有无声的、由普通演员主演的基础上大量涌现,满足了当时观众既能看明星又能看大戏的愿望、而且节省了金钱和时间,受到普通市民和知识分子的欢迎。

四、粤剧电影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以1933年薛觉演的《白金龙》掀起了粤剧电影的第一个高潮。这是香港第一部有声电影,也是第一部有声粤剧电影,从此粤剧电影告别沉默时代。《白金龙》改编自美国电影《郡主与侍者》,描述的是歌颂爱情和正义战胜的故事,该剧手法新奇、集古今中外各种艺术表演手法之大成,在音乐唱腔、舞台美术作了多方革新尝试,既保留粤剧的风格,又给人以新鲜感和真实感。影片不但连破当时的香港和广州的票房纪录,而且带动起拍摄粤剧电影的潮流。顺应这股热潮,30-40年代一共推出了250多部粤剧电影。在今天看来,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似乎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当时,声情并茂的电影对观众来说是个新鲜事,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都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更有观众把放映机砸开看是否有人躲在里面,以致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放映机。

《白金龙》的成功也带起了粤剧红伶拍电影的热潮。薛觉演的《俏郎君》(1935年)、《姑缘嫂劫》(1939年);马师曾主演的《龙城飞将》(1938年)、《洪承畴》(1940年);白驹荣主演的《泣荆花》(1934年)、《客途秋恨》(1936年);桂名扬主演的《夜吊白芙蓉》(1935年)、《火烧阿房宫》(1935年);廖侠怀主演的《傻子洞房》(1933年);曾三多主演的《包公夜审郭槐》(1939年);文觉非主演的《梁天来》(1949年);李雪芳主演的《林黛玉》(1946年);楚岫云主演的《刘金定斩四门》(1948年);徐柳仙主演的《再折长亭柳》(1948年)红线女主演的《刁蛮公主》(1948年)等等,都是广大观众所熟悉的经典粤剧电影。粤剧红伶大拍电影引发了“伶星分家”事件,粤剧名伶应否将主要事业放在电影的拍摄上一度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粤剧和电影是当时主要的大众娱乐媒体,粤剧红伶拍电影一来可以名利双收;二来电影片源广、前景好,更容易出名,但是也有不少人担心粤剧名伶拍戏有投机成分、对粤剧发展不利。因为有更多的名伶投入电影圈,“伶星分家”事件没有维持多久,到后来连曲艺界的歌星张月儿、徐柳仙、小燕飞也不甘寂寞,拍摄了粤剧电影《养孤儿》、《再折长亭柳》、《归来燕》等。

五、粤剧电影的鼎盛时期

如果说粤剧和电影在30年代早期是“分庭抗礼”、各领风骚时代,那么30年代晚期粤剧开始走向衰落,电影全面超越粤剧,粤剧电影慢慢兴起,到了50年代粤剧电影迎来鼎盛时期、黄金时代,不少粤剧伶人改向电影圈发展,甚至把粤剧作为副业了。粤剧电影在50年代拍摄超过500部,单是1958年就出品了89部,我国电影产量(不包括港台地区)最多的2003年也不过140部,可见当年的粤剧电影产量是多么的惊人。《人海万花筒》(1950年)、《十奏严嵩》(1952年)、《万花锦绣》(1953年)、《危城鹣�》(1955年)、《宝莲灯》(1956年)、《洛神》(1957年)、《红娘》(1958年)、《帝女花》(1959年)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957年出品了第一部彩色粤剧电影《关公月下释貂蝉》。这时期的粤剧电影还兴起了歌唱片,就是把梆黄、小曲、国语流行曲、粤语流行曲、外语歌曲等都谱写入粤曲,使粤剧电影中的歌曲更加多姿多彩。不少歌唱片是直接在片名前加“歌唱”二字,如《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粤剧
历史元朝以前粤剧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至先秦的《诗经》,但齐言体民歌也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等的共同起源。中国齐言体民歌,发展至中古时代,即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峯,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学体式──唐诗。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庙的俗讲表演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可是,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低层,加上受外来音乐影响的宴乐〔或称燕乐〕,在唐代一直为统治阶层所欣赏,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元朝到了元朝,杂剧成了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是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之冠)、《窦娥冤》、《踏雪寻梅》、《倩女离魂》、《赵氏孤...
· 先秦时期张姓发展概况
先秦张姓发展在张姓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张姓朋友们都知道张姓在历史上没有建立过封建王朝,也没有受封或创建过比较有影响力的诸候国,但张姓却发展成为当今中国的第三大姓是与一时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正是因为有了先秦时期的发展基础才奠定了两汉时期张姓的望族地位。先秦时期是张姓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春秋时期各大诸侯国连年战争,互相攻伐,都想吞掉其他的国家,从而统一中国。为此各国统治阶级极力笼络人才为自己服务。张姓便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历史的舞台,先秦时期张姓涌现出很杰出的人物,如以孝友著称的张仲,以谦让著称的张老,雄辩六国的张仪等等。下面根据《史记》《庄子》《旬子》《吕士春秋》《战国策》《左传》等史书及一些考古发现的资料记载对先秦张姓的发展情况进行初步探索。春秋初期疆域图据《庄子.杂篇.徐无鬼.二十四》有“黄帝将见大隗乎俱茨之山,方明为御,张若、谐朋前马”的记载。其大意是:黄帝要见大隗于具茨山,方明...
· 城市建筑发展概况
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当西方城市科学尚处于粗放阶段,我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业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富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理论、建设体制、规划制度及规划方法。随着社会的演进,这套体系传统不断得到革新与发展。因此,历代名城辈出,如商都“殷”、西周“洛邑”、汉“长安”、隋唐“长安”与“洛阳”、宋“东京”与“临安”、元“大都”与明“北京”等,都是当时居于世界前列的大城市。其规划之先进,城市之宏伟,影响之绚丽多姿,一直为世人所称颂。从不同时代的一些外国人士的记述中使可窥知一二。例如唐时日本僧人圆仁对当时扬州城市之赞许,元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认为杭州(南宋临安)城市之庄严秀丽,堪为世界之冠。在原始社会漫长岁月中,人类达着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当时以家居、巢居为主要形式,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才逐渐形...
· 广东-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及港澳、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唱念均用广州方言。它以“梆簧”为基本曲调,同时又保留昆、戈、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粤剧原分十大行当,后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等独特的行当。传统剧目有五六千个,著名演员有马师曾、红线女等。粤剧《搜书院》剧照
· 论由来与发展
论郓城田氏由来与发展郓城田氏现包括居住在郓城县城关镇田家庄,郓城县黄集乡程家垓,梁山县安山湖田家庄(现划归东平县)。成武县城西北三十里党楼、徐州府桐芝县城北六十里朱九店,以及由安山湖田家庄迁入东北三省(黑、吉、辽)、河南安阳、山西榆次居住,有失序多年在黄河北白阳官庄居住的九世祖字中兴一支。还有清光绪23年随巨野田庄田状元田在田定居在济宁田家公馆的安山湖田庄田廷扬一支,等等田氏宗亲。现传至二十三代。我郓城田氏,由来久矣。溯其本源,始祖自明洪武4年,(1371年)由山西迁于河南归德府田老家(现河南商丘地区)。数十年后,我祖讳如滋又从河南归德府田老家迁居郓城,遂为郓人也。《根据清道光25年11月(1846年11月)郓城田氏第一次谱序和河南田老家谱序记载》。自清道光25年以来,经世代口传,我祖如滋公以上失序两代。因当时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又距如滋公离田老家出走400余年,而一直没有与河南归德府田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