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历史定位问题新探-明非“统一王朝”
一、能将1368年作为“元朝灭亡”的时间吗? 传统至今,所有的史书,较早如《明通鉴》,迟如现代的各种史学著作、教科书等都认为:1368年,明军北伐,“元朝灭亡”。[2]
关于明军北伐,据《明通鉴》和《续资治通鉴》载: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国号大明;随后开始北伐。七月,明北伐军“扼直沽河……元丞相伊苏左次海口,望风而逃,燕都大震。癸亥,大军至河西务,败元平章之兵,擒其知院等三百余人。丙寅,遂克通州,元知枢密院事布颜特穆尔战死之。是日,元主闻报,大惧,集后妃太子议避兵北行,曰:‘今日岂可复作徽、钦!’于是诏淮王特穆尔布哈监国,庆通为中书左丞相,同守京城。”[3]“左丞相实勒们及知枢密院事赫色、宦者赵巴延布哈等谏,以为不可行,不听。巴延布哈恸哭曰:‘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当死守,奈何弃之?臣等愿率军民及诸集赛出城拒战,愿陛下固守京城 。’卒不听。夜半,开健德门北走。”八月,明军进占北京。[4]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明军北伐确实取得了重大利,但认为这是“元朝灭亡”的标志则值得商榷。第一,明军并未俘获或杀死元顺帝。明军北伐,元顺帝主动撤离北京,返还元朝的另一首都――上都。(元朝当时有两个首都,一个是大都,即北京,另一个是上都。)元顺帝撤到上都,有战略退却含义在里边,目的是东山再起。而且,此时明军虽占领了北京,但全国大多数地区如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仍在元朝统治者手中。
第二,1369年,元顺帝还组织了对明军的反攻。1369年,即明军占领元大都的第二年,元顺帝乘明军主力进攻山西之际,派丞相伊苏反攻通州,企图重新夺回北京。元的这次军事行动,被明将曹良以计破之,并用精骑穷追一百余里。[5]可是,顺帝的这次军事行动表明:元并未灭亡。
[ 转自铁血社区 / ]
第三,元朝最后取消国号的时间是1404年。元朝退回上都后,又建都和林(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史称北元,如《简明中国历史》的《中国历史年代简表》(见下表)。
北元:公元1370――1403年,共34年。建都和林。
昭宗爱猷识理达腊 宣光 公元1370――1378年
脱古思帖木儿 天元 公元1379――1388年
恩克卓里克图 公元1388――1391年
额勒伯克 公元1392――1400年
[ 转自铁血社区 / ]
坤帖木儿 公元1401――1403年
鬼力赤帖木儿 本年去元国号 公元1404年
应当指出,《简明中国历史》的《中国历史年代简表》记载不科学。北元是上承元顺帝的,元顺帝逃出北京后,死于1370年。事实上,北元的起点应为1368年,因为1368年闰七月顺帝即逃往上都。即:
顺帝妥帖睦尔 至正 公元1368――1370年
另外,还应指出,从顺帝北逃后,北元到底历经几帝、帝号及在位年数,说法已难于详闻。如《明实录》、《明史》等载:“顺帝后爱猷识理达腊至坤帖木儿,凡六传。瞬息之间,未闻一人善终者”;或言“敌自脱古思帖木儿后,部帅纷��,五代至坤帖木儿,咸被杀,不复知帝号。”[7]不过,北元的存在则是铮铮铁史,不容抹杀。
第四,史论的体例不统一。传统至今,史学界一方面认为元的灭亡时间在顺帝撤离北京之年,另一方面,又认为南宋的灭亡在1279年――宋最后一个小皇帝的投海自杀。如《新华字典》附录的《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见下表)。
[ 转自铁血社区 / ]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元 1279――1368
《简明中国历史》也说:“元军于1276年二月不战进取临安,俘南宋恭帝赵显及谢、全两太后,文武官员人等北去。……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在福州拥立益王赵�g(同是字)为帝(端宗),继续抗元……陆秀夫和张世杰在1279年(祥兴二年)退至广东崖山,被张弘范追及。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赵�m(同丙字,1278年二月�g死,卫王赵�m被拥立为帝)投海而死。……南宋亡。”[9]事实上,1276年,元将伯颜兵临皋亭山,南宋就献上了降表。降表明确说:“……谨奉太皇太后命,削去帝号……。”元人也接授了宋皇室的投降,并谕临安新附府州司县官吏军民人等说:“间者行中书省右丞相巴延遣使来奏,宋母后、幼主暨诸大臣百官,已于正月十八日赍玺绶奉表降附。朕惟自古降王,必有朝觐之礼,已遣使特往迎致,尔等各守职业,其勿妄生疑畏。”[10]后陆秀夫等少数人所拥立的南宋皇室的两个小儿皇帝,至多是个流亡政府,既未得到人民的承认和支持,也未在抗元中有所作为,充其量是苟延残喘。史学界为什么非要将在1368年没有灭亡的元朝强行宣布为“灭亡”,而将明明在1276年就灭亡了的南宋非要拖延到1279年才宣布其“灭亡”?这在史论体例上是前后矛盾,是对元朝不公!
二、1387年的“金山之役”能否标志“中国再度统一”?
史学界一直认为:1387年,明军的“金山之役”,标志“中国再度统一”。如《简明中国历史》明确说:“1387年(洪武二十年),冯胜、傅友德、蓝玉诸奉命北上,包围金山,纳哈出势穷请降,辽东全部平定,中国再度统一”;[11]《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第四卷也说:“自朱元璋起义至纳哈楚降,前后三十五年,全国方统一。”[12]
[ 转自铁血社区 / ]
明军的“金山之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明通鉴》对此有较详细的记载:1387年“春,正月癸丑,上以元故将纳克楚拥众数十万屯金山,数为边患,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二十万众征之。”
二月,“甲申,冯胜等兵至通州,遣逻骑出松亭关,侦知敌骑有屯庆州者,右副将军蓝玉乘大雪帅轻骑袭破之,斩其平章郭勒,擒其子布喇奇,获人马而还”;
“三月,辛亥,冯胜等师出松亭关,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驻兵大宁。……冯胜等谋趋金山,留兵五万守大宁,自率大军至辽河东,获纳克楚屯卒三百人,马四百余匹。”
六月,“进师驻金山之西。临江侯陈镛率所部与大军异道相失,陷敌死。癸卯,大军压金山。先是鼐喇固北还至松花河,纳克楚见之,惊曰:‘尔尚存乎?’鼐喇固因谕以朝廷德意。纳克楚喜,遣其左丞刘特默齐来胜军献马,且觇我军。胜受而送之京师,趣率师逾金山,至女直苦屯,降纳克楚之将庆国公和通。于是纳克楚见大军奄至,度不敌,丁未,因鼐喇固请降,胜使蓝玉轻骑往受之。先是纳克楚分兵为三营:一曰榆林深处,一曰养鹅庄,一曰龙安一秃河,畜牧繁盛。至是为大军所逼,遣使阳纳款而阴觇兵势。洎蓝玉至一秃河,纳克楚所遣使亦还报,极言大将军兵盛。纳克楚大惧,仰天叹曰:‘天不复使我有此众矣!’遂率数百骑诣玉,……都督耿忠……亟拥纳克楚见胜,胜曲加拊慰……凡降士卒四万余,羊马驼驴辎重亘百余里。”[13]
应当指出,明军的“金山之役”确实取得了成功,也降服了故元将纳哈楚,但不能以此作为“中国再度统一”的标志。第一,不要过高估计纳哈楚降明的意义。历史明载,纳哈楚是元故将。北元衰微后,原元朝统治区出现了多个蒙古割据政权,纳哈楚只是其中的一个。纳哈楚降明,只能说明朝降服了一支最有实力的蒙古割据政权,解除了其对明朝的威胁,但不代表蒙古诸部都已降明。事实上,除纳哈楚外,蒙古诸部仍在反明。而且,此时北元政权还健在,纳哈楚也代表不了北元政权,北元也仍在反明。
第二,纳哈楚降明能否说明“辽东全部平定”?明军的“金山之役”,在军事上采取的是奔袭的方针,奔袭胜利后,立即回师,并未对辽东进行直接管理。就是说,明军这次行动的战略方针,旨在解除纳哈楚对大明的军事威胁,并未真正平定辽东。不要忘记,纳哈楚是蒙古部落,辽东是契丹和女真族聚居地。降服纳哈楚,只是把契丹和女真族从蒙古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了,但要使契丹和女真族正归顺明朝,还尚需时日。直到1403年,明才在东北设奴儿干卫,对女真等少数民族进行统治。尤其是,虽然纳哈楚降明了,但辽东的其他蒙古部落仍在反明。就在明军撤退时,殿后的明军将领濮英,还遭遇蒙军的伏击,被俘后自杀身亡。[14]
[ 转自铁血社区 / ]
第三,即使“辽东全部平定”了,能否说明“中国再度统一”?从以上分析可知,辽东为契丹和女真聚居地,其地理在政治上无特殊意义,即使“辽东全部平定”为真,也不代表蒙古地区全部平定,不能说“中国再度统一”。因为“中国再度统一”的根本在蒙古诸部,因为蒙古诸部是明的前政权,不平定蒙古诸部,很难说“中国再度统一”。
第四,“金山之役”后,北元和蒙古诸部仍在对明进行反攻,而明亦仍在对蒙古进行统一战争。如:1387年底,朱元璋以故元帝孙脱古思贴木儿“屡屡扰边”,遣蓝玉为大将军攻之。蓝玉率军至捕鱼儿海(今内蒙古呼盟巴尔虎左旗西南之贝尔湖),俘元皇次子地保奴(又作迪保努)及妃嫔公主百二十余人,官属三千,男女七万,马牛驼羊十五万。元君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及臣属数十骑逃走,将依丞相耀珠于和林。[15]又如,1390年,朱元璋以元故丞相耀珠等尚为边患,命晋王朱��、燕王朱棣率师北伐,并命傅友德率北平兵从燕王,王弼率山西兵从晋王,受二王节制。又命齐王朱�_率护卫及山东、徐、邳诸军从燕王北伐。……傅友德、燕王出古北口,乃尔不花、耀珠等降。[16]朱元璋去世后,明成祖朱棣除派将进攻蒙古外,还五次亲征。第一次:1410年,成祖经兴和,过大伯颜山、小伯颜山,到清水源(即今内蒙马塔八海子)一带,败本雅失里于斡难河;又经阔滦海子(今内蒙呼伦湖)败阿鲁台。[17]第二次:1414年,成祖至饮马河(今克鲁伦河),前锋刘江败瓦刺兵于康哈里孩;到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附近),又败瓦刺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部,穷追至图拉河(今蒙古境内)。[18]第三次:1422年,成祖经鸡哆山、云州、独石、度偏岭,至开平(今内蒙多伦),出应昌、威远至沙珲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