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道教文化及其文化精神的传承
一。儒、释、道、法四家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沉淀和积累,代表着这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归宿,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先人的前瞻和后人的仰望。作为于本土传承至今,从未断遏的中国传统文化,亦不例外。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为骨架,释为血液,道为精气,法为内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生相成,最终协调作用,构建了中华民族戒奢进忍,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广博雄浑的民族气韵和精神内涵,同时造就了中国文化兼容并蓄,不断创新,吸收一切文明成果的精华为我所用的核心特点以及优点,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能长存的原因所在。
其中,儒家是中国政治体系的构建和文化传播的直接承担者,主张以德治国,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其功绩就在于为国家政权提供了最直接的参与者和人才,同时为封建统治者量身打造便于统治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缔造者和传承者,从根本上建立起中华文明的文化体系,犹如人的骨架。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的政治体系一直是“外儒内法”,这就说明,有了儒家的人才和主张,还要有法家的制度作为维护国家秩序的工具。法家主张的是以暴制暴,以严刑峻法来治国,有着现实上最直接的效用,这在客观上补充了儒家优柔寡断和理想主义上的不足,同时也使得统治者注重制度的革新和的建设。最重要的是,通过法家在制度上确立的做原则,保证了文化传承和延续的方向性。所以法家的思想一直是依附于儒家,不能独立出来起作用,犹如人的内脏一样,虽然看不见,但却起着形体核心的作用。
而自从汉明帝时佛教由天竺传入中国,佛教就立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变成了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宗教。佛教追求的是虚无缥缈的轮回和性灵,这就在精神上弥补了儒家在道德追求上过于严苛的缺陷。佛教有愚民和化民的作用,主张人民放弃无谓的反抗,安心接受命理的安排,接受统治者的统治,以换取来生的幸福,这不但让统治者有了精神统治的工具,还有利于教化三千万民,让他们构造起清净求善的心理需求。犹如人的血液循环着从上层统治者到下层被统治者,从今生到来生的追求与理想。所以佛教多为统治者采用了阶级统治的工具,上就是为什么佛教的官方地位一直大于道教的根本原因。
有了儒的政治定位,法的制度构建,佛的循环追求,自然就引出了道家对今生飞升羽化的要求。道教在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在精神上追求清心寡欲,但道教清心寡欲和佛教的万物为空,精神上一朝顿悟的主张又有所区别,佛教的形体只不过是一副臭皮囊,有与无并没什么区别,道教主张的羽化是指形体上不死,精神上永恒,在乎的更多的是今生的成仙的效用。所以道教一直不被统治者所重用,它根植的土壤一直是民间,难登大雅之堂,在历史上,有很多道士炼丹误国,把皇帝吃死的记载,而且在不熟识道教人的意识里,道士总是手执皇符,招摇撞骗的骗子,其实不然。
道教的提升和修炼讲求的人个人的成就,修炼分为两个层次,高的一层面是“道”的层面,那是道教之所以是宗教安身指精神能够羽化,形体能够成仙。但道教之人成仙却很困难,没有一定的机缘巧合和天时地利,一般很难成仙,于是道士总会选择灵山大川作为自己修炼之地,除了吸收日月精华,天地灵气,他们还常常借助丹药和符咒作为成仙的物质辅助,这就引出了道教低一层次修炼的原因。
低的一层是“术”的层面,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捉鬼祭神,画符炼丹,风水选择,看相占卜等等。这主要是因为道教是存在于民间的宗教,讲求的是实用和对老百姓的效用,其次是因为道教之人自己成仙必须要借助这些物质养生立命,所以,道是术积累的结果。还有一层原因,那是因为道教起初兴起和发源为的就是破除巫术中迷信成分,但在破除巫术成分的时候,道教自身却也受到了巫术的影响,这就是道经《化书》“化国者为国所化,化家者为家所化”的原因。于是,这就引出了道教发展的根源。
二。道教的发展史
其实中国的神仙方术在民间由来已久,《山海经》中妖魔鬼怪的传说,各地巫术盛行就是例证,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却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这主要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内涵作为其架构宗教信仰所需要的条件。随着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经》的完成,加上人们对〈易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才为道教的形成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黄老道起名于古代学术上一个主要流派――黄老学,“黄”指黄帝,代表古代“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老”指老子,代表道家的思想。“黄老道”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王涣传》:“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废诸房祀”。但黄老学的根源,可追溯到更早之前的春秋战国时的齐国稷下学派,他们都言黄帝,学黄老道德之术,并将传说中的黄帝与老子相配,同尊为道家创始人。至战国秦汉之际,黄帝在社会上的影响已非常大,“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学术界也“百家言黄帝”。黄老学约发展至东汉,成为黄老道。
随着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天下大乱,水旱灾害不断,土地荒芜,饥民遍野,人们为了寻找到一种精神的依托和组织的力量,加上有了西汉佛教的刺激,于是吸收了神仙方术和道家思想,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道教。
对于道教在体系上兴起的具体年代,各有所论,但普遍以东汉末年张陵在蜀中青城山创立“五斗米”教和张角在中原创立“太平道”为标志。《太平经》和《道德经》一起,是当时道教的主要经典。那时道教的主神是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朝代更替不断,儒家思想不太受到统治者青睐,于是佛教和道教的玄学在此时同时兴盛了起来。此时,对道教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是东晋时期的葛洪,他把道教改造成了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工具,这在无形中提高了道教的地位,传说中他得道成仙,其主要著作是〈抱扑子〉。其次是萧量时期的陶弘景,他吸收了佛教的教义,创立了比较完整的神仙体系。这时候道教的主神为原始天尊,灵宝道君和太上老君。此时的五斗米道更名为天师道。
到了唐朝时期,是道教在官方兴盛的重要时期。受到统治者的运用,此时天师道又更名为正一道,所以正一教的势力主要是在南方,而道教两大圣山的清城山主要是正一教的圣地,正一教在清朝和民国时期逐渐衰落,但依然和全真教延续至今。
至宋朝,王重阳在钟南山创立了全真教,全真教积极引入儒和佛家的思想,对门徒的戒律要求相对严格,全真教徒不能娶妻,而正一教徒却可以,所以正一教徒多为兼职道士,而全真教徒却是职业的道士。在后来的道教发展中,一直是全真教和正一教主导。全真教继承了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外,更将符录、丹药等及思想以外的内容重新整理,确立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道教思想的整体样貌。
道教从发展到后来,一直教派纷程,划分不一,主要分为符派和丹鼎派,这种分别的方法其实和正一以及全真的分法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例如正一教就是符派,还有著名的茅山道也属于符派。而丹鼎的主要代表则为全真教,但后来亦融合了,界限不是那么清楚。符派主要的贡献和作用是用符驱鬼敬神,注重外在的提升,而丹鼎派则多为用内丹和外丹养生驻颜,为医生的发展做了出了巨大的贡献。
道教经典浩瀚如山,数不胜数,但主要的有三玄〈道德经〉、〈南华经〉也就是〈庄子〉以及〈玉皇经〉〈清静经〉和〈素女心经〉等等。
有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素女心经〉是专门讲述男女交合“房中术”的经典,用男女之间的事情来阐述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
三。道教的精神内涵和本本
道教是一门大文化,小宗教。这算是道教区别于其他宗教最大的特点,道教的和继嗣的没有统一的定式,各地都有自己地方的特色。的主神信仰是多元化的,不像其他宗教,永远只有一个唯一的主神。只是因为道教在成立之初吸收的精华除了道家学说外,还有杂家,阴阳家,墨家等学派关于社会和自然成就方面的主张,到后来经过陶弘景的改造,又系统吸收了佛教教义,及至全真教的建立,更是吸收了儒佛两家的经典和主张,在道教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宣扬教义的经典基本没有,那些经典和书籍记录的一般都是关于哲学,文学和医学,星相学的典籍,比如〈周易〉重理数占相,《老子》重理,《庄子》重文,《抱仆子》重医等等。道教也从不去宣扬自己的主张,积极鼓动非教徒皈依我道,这点和佛教遂缘的主张是一致的。
佛道两家虽然时刻有矛盾,但从长久的发展来看,他们并不对立,甚至开明的佛道之人,把这两门宗教说成是殊途同归的两位一体,在佛道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也是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其中,道教对佛教吸收的最大的思想内涵就是“非无非有”。
至于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那更是两个互补和相生的典范,可以说儒道两家就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只脚。〈道德经〉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指的是精神层面的“道”,而名指的应该是制度方面的“名教”。正是因为有了儒家在现实社会中的指导,才使道教把佛教吸收而来的“非无非有”变成了“亦无亦有”,毕竟在我们先人的眼中,世界还是存在的物质性的实体。
从道教对佛教和儒家文化的吸收,就可以看出了道教的本真。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下册的审查报告里面提出来的。就什么叫做道教之真精神,道教的本真,那就是一方面尽量吸收外来之文化、外来之思想学说,另一个方面又坚持本来民族学说之之地位,融化吸收,为我所用。
对于道教来说,这是它给我们最大的思想启迪和认识。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缔造,我们是否也要坚持这样的理论呢。
四。道教文化及其本真对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现在文化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