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论茶文化精神内涵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7
转发:0
评论:0
论茶文化精神内涵,茶文化的发展告诉我们:茶文化总是在满足社会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为精神生活的

茶文化的发展告诉我们:茶文化总是在满足社会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为精神生活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东西被淘汰,但有更多的内容产生和发展。它不但使茶文化的内容得到不断充实和丰富,而且由低级走向高级,得到提高,进而形成自己的个性。茶文化的个性,亦可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表现以下“四个结合”方面。

1. 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茶作为一种物质,它的形体是千姿百态的,茶作为一种文化,又有着深邃的内涵。唐代诗人卢仝认为饮茶可以进入“通仙灵”的奇妙境地;韦应誉茶“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宋代苏东坡将茶比作“从来佳茗似佳人”;杜耒说茶是“寒夜客来茶当酒”;明人顾无庆谓“人不可一日无茶”;近代鲁迅说品茶是一种“清福”伟大的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组织的奥林比亚科学院每晚例会,用边饮茶休息、边学习议论的方式研讨学问,被人称为“茶杯精神”;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赞美茶“精细如拉塔基亚烟丝,色黄如威尼斯金子,未曾品尝即已幽香四溢”;日本高僧荣西禅师称茶“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英国女作家韩素音说“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纯洁的化身”。俗话说:“衣食足而礼义兴。”随着物质的丰富,精神生活的提高,必然促进文化的高涨,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茶文化热,就是很好的证明。

唐代,随着茶业的发展,茶已成为社会经济、社会文化中一重要组成部分。饮茶遍及大江南北,塞外边疆,而唐文成公主嫁藏佛教寺庙出现各种形式茶会;宋代民间饮茶之风大盛,宫廷内外,到处“斗茶”。为此,朝廷重臣蔡襄写了《茶录》以告天下。大宋皇帝徽宗赵佶也乐于茶事,写就《大观茶论》一册。皇帝为茶著书立说,这在中外茶文化发展上是绝无仅有的;明代,明大祖为严肃茶政,斩了贩运私茶出塞的爱婿欧阳伦;清代,八旗子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以茶馆玩鸟消O时间。所有这些,道出了茶在皇室贵族中的重要位置。而历代文人墨客、社会名流,以及宗教界人士,更是以茶洁身自好。他们烹泉煮茗、吟诗作画,高唱“君子之交淡如水”,对推进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至于平民百姓,居家茶饭,不可或缺。即使是粗茶淡饭,茶也是人民生活的必要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以茶为“精神”的文化现象;盛唐茶已成了“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之物。由于唐代物质生活的相对丰富,才使人们有条件以茶为本体,去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和营造美好的生活。随着茶物质文化的发展,使茶的精神和制度文化向着广度延伸和深度发展。逐渐形成了固有道德和民衩袂椋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爱茶文人的加工,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与茶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所以说,茶文化是一物牵动众心,这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2. 高雅与通俗的结合

茶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表现出高雅和通俗两个方面,并在高雅和通俗的统一中向前发展。历史上,宫廷贵族的茶宴,僧侣仕大夫的斗茶,文坛墨客的品茗,是上层社会高雅的精致文化。由此派生茶的诗词、歌舞、戏曲、书画、雕塑,又是具有很高欣赏价格的艺术作品,这是茶文化高雅性的表现。而民间的饮茶习俗,又是非常通俗化的,老少咸宜,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并由此产生了茶的民间故事、传说、谚语等,这是茶文化的通俗性所在。但精致高雅的茶文化,是植根于通俗的茶文化之中的,经过吸收提炼,上升到精致的茶文化。如果没有粗犷、通俗的民间茶文化土壤,高雅茶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3.功能与审美的结合

茶在满足人类物质生活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实用性。在中国,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上,食用、治病、解渴,都需要用到茶。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范围。因此,除了增进人们健康、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简化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1. 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侧重个人的修身养性,通过茶艺活动来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2. 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茶道中的“和”、“敬”、“融”、“理”、“伦”等,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 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商品汹涌,物欲膨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人际关系趋于紧张。而茶文化是各雅静、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们绷紧的心灵之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诚处世,以礼待人,对人多奉献一点爱心,一份理解,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因此,必然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而“琴棋书画烟酒茶”,茶又与文人雅士结缘,在精神生活需求方面,又表现出广泛的审美性。茶叶花色品种的绚丽多姿,茶文学艺术作品的五彩缤纷,茶艺、茶道、茶礼的多姿多彩,都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集装饰、休闲、娱乐于一体,它是艺术的展示,又是民俗的体现。

4.实用与娱乐的结合

茶文化的实用性,决定了茶文化的功利性。随着茶综合利用开发的进展,茶的利用已渗透到多种行业。近年来,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如茶文化节、茶艺表演、茶文化旅游、茶文化休闲等,就是以茶文化活动为主体,满足人们品茗、休闲、观光、旅游和、饱览山河美景的需求,同时与茶文化活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又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同样也体现实用与娱乐相结合。总之,在茶文化中,蕴含着进步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它以健康、向上及平和的心态,去鼓励人类实现社会进步的理想和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禹精神内涵
大禹精神内涵大禹精神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人定胜天的信念,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地球上在远古时代发生的不可抗御的大洪水,几乎灭绝了所有人类,而只有在中国的神话中,才有滔天洪水被大禹制服的记载。这种人定胜天的民族信念,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与洪水等自然灾害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久而久之,这种信念沉淀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性格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就是靠着这种人定胜天的信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顽强地繁衍生息,并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二)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禹的父亲鲧,曾用“湮”、“障”之法治理洪水,历时九年而未果。鲧死后,禹被任命接替父亲治理洪水的重任。禹以为民造福为己任,既无畏惧,也无怨恨,义不容辞地挑起了这副重担。为完成治水任务,他远离家乡、亲人,结婚第四天就上了治水第一线,在外面奔波了十三年,曾有三次路过家门,也没有顾得上进屋去看一看。大禹治水表现出来...
· 论茶文化的定义、内涵与功能
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唐代陆羽《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书。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影响功能显著。一、茶文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三、茶文化体系茶史学:茶的起...
· 茶文化―品茶论道―论茶文化的定义、内涵与功能
一、茶文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三、茶文化体系茶史学:茶的起源,发现和利用,茶文化形成、发展、演变、特点及表现形式;茶文化社会学:茶文化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发展与进步对茶文化的作用和社会各阶层与茶文化关系;饮茶民俗学:历史和现代,各个地区和民族,城市和农村饮茶习俗;茶的美学:成品茶外形设...
· 茶文化―品茶论道―长安茶道精神
茶道精神是一个较为严肃的话题,因为中国人轻易不言“道”,但“道”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么中国茶道精神是什么呢?目前明确提出的有很多,如台湾茶学家林馥泉先生最先提出“敬、雅、洁”三字;台湾茶艺协会提出“清、敬、怡、真”四字;范曾平先生提出“和、俭、静、洁”四字等。大陆方面,庄晚芳先生提出“廉、美、和、敬”四字;程启坤、姚国坤先生提出“理、敬、清、融”四字;陈香白先生提出“七义一心”说,认为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林治先生提出“和、敬、怡、真”四字;作者本人也提出“清、和、空、真”四字(见拙作《冷香斋煎茶日记》),并认为长安茶道的精神核心是一个“真”字。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茶道的精神实质。下面对长安茶道精神“清、和、空、真”四字作一些简单的剖析。清:长安茶道体现自然法则。《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饮茶而言道...
· “味”论内涵的延展
摘要:“味”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独特的范畴。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出发,结合中国哲学思想和礼乐制度考察味论的起源。以历史为线,勾画“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涵的延展,注意到“味”与其他概念范畴的联系。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语境中,是对古代诗性理论传统的重新总结和评价。一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如,谈论饮食文化时,每每将中国誉为“烹饪王国”;而谈论到文学作品之时,又常常将中国喻为“诗的王国”。两个王国,一个是维系人生存需要的必需品,一个是维系人精神需要的必需品;一个平凡,一个高贵,看似泾渭分明。然而“泾水”和“渭水”在中国文化中汇合到了一处,味论就是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不能否认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孕育、产生和形成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深厚土壤。从中国古代烹饪方法注重宏观把握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思维方法模糊性、体悟性、整体性的特征,从而造就一种内向型的心态。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