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谈滕王阁与王勃

2017-06-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3
转发:0
评论:0
谈滕王阁与王勃,当滕王阁伫立在赣江之滨的那一天起,上天就注定它要与一个人永世牵系在一起,那个人就

当滕王阁伫立在赣江之滨的那一天起,上天就注定它要与一个人永世牵系在一起,那个人就是王勃。 

阁 

滕王阁,位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唐永徽4年(653),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都督洪洲时所建。楼共分九层,楼内宫灯悬挂,名联贴柱,字画满墙。历经兴废28次,最后一次被焚时1926年。1989年按梁思诚生前所绘草图重修至今。 

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十四岁及弟,任过朝教郎,诗文皆有名,诗风清新。南下省亲途中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序成 

从他们二者的经历来看,他们之间本不该发生象今天我们所知的那样深切的联系,但偏偏上苍却促成了这一切。上元二年(675)九月九日,滕王阁重修落成,王勃省父路经南昌,于席间作出了《滕王阁序》。历史的描述总是那么质朴简洁。来换一种讲述的方式吧!传说中王勃乘舟夜经九江马当,听闻滕王阁重修落成典礼第二天召开,正因路程遥远无法及时赶至而焦虑之际,一阵神风送其数百里,清晨直抵南昌,本来不可企及的距离在神话中被超越了。在落成庆典上,王勃用他那饱溢着才华与热情的笔触,为刚刚重修落成的滕王阁点染上了它历史长卷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滕王阁序》。长序甫一草就,席间众人争相传阅,无不为之而倾倒,王勃文名因而播之天下,阁名亦播于天下,至今《滕王阁序》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绝唱之一。让我们来再次重温这熟悉已久的句子吧!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简单的十四个字,却似有万千景象,尽赴眼底。王勃以骈文之笔,行散文之事,依借长序,将胸中之感慨,尽情倾注于笔端。 

在滕王阁未曾遭遇王勃的二十余年的岁月中,很难说是滕王阁在等候王勃,还是王勃在等候滕王阁,仰或二者都在等候、等候唤醒自己的另外一半生命。二者的第一次接触产生如此深层次的爆发,绝非偶然。 

星殒 

王勃是一个异类,十四岁及弟,可谓是少年得志,但却仕途坎坷,多次遭贬。26岁因《滕王阁序》而达到个人成就的鼎盛时期,但只是惊鸿一瞥,27岁即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刚刚在文化长河里绽出人生中最耀目的一束光华,又立刻湮灭在这漫漫长河之中。历史并未给王勃留下很多的表演空间,他的生命太短暂了,但所幸的是,在他生命结束的前一年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作出了《滕王阁序》,这是滕王阁的大幸,也是王勃自己的大幸。他离开人世之际应该是毫无遗憾的。我们今天所能记住王勃,记住滕王阁,有大半原因是因为这篇长序。 

王勃死于水,他一生与水相系,近水成名,遇水而亡。或许王勃本身就是水的精灵,上苍只是暂时召唤他来人间为滕王阁作序,以成就滕王阁的声名。也只有这种解释才能诠释他的长序为何有如此的灵动与恢弘的气韵。 

没有了王勃的滕王阁显得何等的寂寞,虽然之后也有无数以文学为生命终极目标的人登临其上,用他们的文字与行动来丰富这个本身就不平凡的滕王阁,滕王阁依然显得那么哀愁,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 

阁与序 

今天滕王阁的飞檐翘角、画栋雕梁间所流淌出来的诗意与美,除去它本身的建筑艺术价值之外,还有的大半都是由王勃长序所赋予的灵动与大气。登临阁内,那一篇篇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名章,那被禁锢了多年的文章精魂,在那故旧的板壁间向人迎面扑来,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但最气息逼人,最令人感到心神俱醉的当属《滕王阁序》。大哉滕王阁!大哉滕王阁序!是他们给了后来者超乎寻常的人生与情感的体验。 

阁与勃 

王勃为滕王阁作序之际,便是滕王阁获得人之灵性之时,不知道滕王阁在之前的二十多年的岁月中,有没有想过世间早有一个叫王勃的人冥冥之中与它气脉相通。可以想象,在作序之际,他们二者是如何的互相敞开胸怀,感悟对方的呼吸与召唤。或许在这之前,二者之间在思想上已经做了多次跨越空间的心灵对接,方能做到在初次遭遇便能将全部的情感交融。 

天下名楼佳景之多不可胜数,天下文人对名楼佳景的唱和亦多之不可胜数,但唯一能达到人与物相交至如此境界的,唯王勃与滕王阁而已。倘将滕王阁完全人性化,他们之间的关系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之交正可相比。王勃对滕王阁作出的感应与钟子期对俞伯牙的琴道做出的感应,都属同一级数的交流。俞伯牙在钟子期死后因知音难觅而毁琴终身不复操琴,与之相对照,历史又是如此的暗合,在王勃逝后,滕王阁数十次被毁,似乎在暗示着,没有王勃,滕王阁就不应独存于世。作为滕王阁自身而言,假如它能对自己的命运作出最终裁决的话,我想它宁愿选择被毁,因为王勃是它千余年里唯一一个真正知音,除王勃之外,当世再无它人值得它做出如此的牺牲,正如俞伯牙终生厌弃琴道是因钟子期之死。 

勃之诗 

关于滕王阁,其实王勃作序之时还作了一首《滕王阁诗》,让我们来温习一下吧!诗云: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稍为替换一下其中的人物,“阁中才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意境竟也这般贴切,王勃当日未曾料到,这首诗可以用在他自己身上,而且如此合适。 

今日重修后的滕王阁依然巍峨的矗立在赣江之滨的原址上,恢弘更胜往昔,然而盛举难再,它也只能寂寞的俯瞰着面前亘古不易的流水黄沙、那槛外依然象当年一样静静流淌的长江,去久远的记忆中追索让它成就千古声名的王勃的身影和那段历史的残间断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勃《滕王阁序》他是怎么死的?
唐代大诗人王勃,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但是英年早逝,仅仅活了二十七个春秋,但是即便时间如此之短,但他的创作量还是很高,他的诗今存8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送别诗之名作。《别薛华》、《重别薛华》等五律都以感情真挚动人。《山中》、《羁春》、《春游》、《临江二首》等五言绝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怀乡之情。他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其代表作便是《滕王阁序》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据传,关于《滕王阁序》还有一段凄美的故事,那时候王勃刚刚被贬谪,游荡于在山水舟...
· 腾王阁与腾王阁文化
一提起“滕王阁”,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雄踞赣水之滨的“滕王阁”,因“序”而名扬天下,声威古今。其实“滕王阁”不止江西南昌有,四川阆中也有一座“滕王阁”,而这两处的“滕王阁”都渊源于山东滕州。为何在中华大地上会出现一字不差的两座飞檐翘翘,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呢?据《旧唐书》载:“滕王李元婴、高祖第二十二子也。贞观十三年受封。”据明代万历年间《滕县志》载:“李元婴贞观十三年始王实封千户。”因李元婴在滕地为滕王时骄纵淫逸,行为失度,逾越典章而被朝廷谪贬,由实封千户改赐八百户,授金州刺史。唐贞观23年太宗李世民卒,李元婴在太宗丧服期间,召集僚属宴饮歌舞,狎昵厮养,新继位皇帝高宗李治知道后非常生气,对他的上述行为御书严词切责,并警告他说:“人之有过,贵在能改。国有,私恩难再。”于永徽三年将李元婴调往苏州仍为刺史。不久转洪州(今南昌)都督。于永徽四年(653年)滕王李元婴兴土木,纵娱游,...
· 为滕王阁写序的王勃究竟是怎么死的
唐高宗李治时期的第二位太子,李弘,因为他的母亲武则天怀孕的时候,和皇帝的关系,属于不正当的偷情,而感业寺的伙食,明显不能提供一个孕妇的营养,导致李弘从小体质偏弱。公元675年,李弘跟着父亲唐高宗,去洛阳,参加国际会议,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年仅23岁,就死了,甚至没留下一个传宗接代的儿子,直到692年,在李弘去世17年后,由武则天做主,把弟弟的儿子,过继给他,才算没断了香火。这个继子,后来也成了皇帝,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网络配图在历史上,对于李弘的记载,是偏正面的,因为他孝顺,也因为善良,给母亲情敌的女儿求情,为犯罪的哥哥开脱,更对严苛的立法,进行改革,当然由于武则天的存在,处于对立面的人物,史书上的评价都不错。包括下一位出场的太子,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李贤。李贤是20岁继任的太子,但是今天要讲的人物,是在李贤11岁时,招募的侍读,能当王子的老师,这人来头肯定不小,他就是在唐高宗时期,相当有名...
· 王安石与永城芝阁亭
来源:大河论坛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与永城的关系跟一棵奇异的灵芝有关。灵芝又是如何引起王安石关注的呢?这得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说起。话说在北宋宋真宗时代,檀渊之盟后,宋真宗偏信奸臣和旁门左道,日渐趋于迷信。首都开封皇城出现了所谓的天书事件,宋真宗自诩为神仙。紧接着兴师动众,率领文武百官大搞泰山封禅。这期间,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仙异时件,什么仙鹤飞翔,苍龙现身,灵芝显异,麦穗双歧等等,人们为迎合皇帝,争言祥瑞,竞相邀宠。一时被皇帝赐官和金帛而飞黄腾达者不少。全国搞的乌烟瘴气。这股邪异之风虽然随着宋真宗的退位而消亡,但民间的祥瑞异端却并未消失。到宋神宗时代,永城县城内有一户姓陈的,饱读诗书,性格颇好奇。他的庭院里长出一棵灵芝,一派仙气,十分奇异。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闻名天下。传得神乎其神,远近都来争相观看,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为保护灵芝,陈某专门盖了一座阁楼,将灵芝罩在里面。那阁楼青...
· 王勃
生平永徽元年(650年)出生。王勃出身世家,是隋炀帝时经学大儒王通的孙子,诗人王绩的侄孙。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天下目为神童。《旧唐书》载:“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杨炯《王勃集序》上也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王勃写文章往往前先磨墨数升,然后畅饮酒酣,引被覆面卧,待酒醒时“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稿”。麟德元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曰“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刘祥道大为赞赏,向朝廷表荐,麟德三年(666年),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王勃恃才傲物,经常得罪人。后任虢州参军。王勃私匿罪奴曹达,被告发。王勃惧事泄,杀曹达,以“擅杀官奴”论死。其父受牵连贬官交趾(今越南北部)县令。不久,王勃遇大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