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禹精神
大禹,名文命,字高密,生于甲子(公元前2277年),卒于戊辰(公元前2213年)。他不仅是中国古化的治水英雄,而且是中国社会由部落联盟进入国家阶段的立国始祖。他的业绩,他的精神,曾在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进程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的鼓舞和激励。
为民治水 劳身焦思
帝尧之时,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鲧奉尧命,治理洪水,九年不成,被杀于羽山。助尧摄位行政的舜,荐禹治水,禹23岁继父治水,受命于危难之时。当时,四方部落首领曾对禹说,舜以你父治水无功,“举尔嗣考之勋”。大禹出于忧民之心,不顾自身安危,认为这是应该的。他对四方部落首领说:“小子敢悉考绩以统天意”。他受命以后,循河溯江,尽济暨淮,劳身焦思,三十不娶,倾心于同人民生死存亡相关的事业上。据《吴越春秋》载,他在带领民众治水过程中,“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即使在取涂山氏女娇为妻时,也“仅四日,复往治水”。在女娇生儿时,他正率臣在外,竭力以劳万民。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就出在他娶涂山氏女以后。经过13年的艰苦奋斗,危害民众的天下之灾消除了,然而大禹却手足胼胝,手掌和足底都长起了厚厚的老茧。
大禹为民治水的功绩,为历代所传颂。《墨子・兼爱中》:“古者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于越与南夷之民。”《吕氏春秋》说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不以私害公”。《左传・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如果不是大禹治水,我们这些地方只有鱼,那里还会有人!
因水之力 科学创新
大禹吸取鲧9年功不成的教训,察六扈,脉地理,“畅八极之广,旋天地之数”,勤调查,善思考,改堵为导,导堵结合,“写流沙于西隅,决弱水于北漠,青泉、赤渊分入洞穴,通江东流至于碣石;疏九河于渊;开五水于东北;凿龙门,辟伊阙。平易相土,观地分州。”《吕氏春秋・贵因》说:“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正是这种“因水之力”、导堵相宜的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才得以除天下之灾。故后世称大禹为中国工程师的始祖。《吕氏春秋・乐成》:“禹之决江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禹之所见者远也,而民莫之知。”在当时,人们虽然不知禹为什么要改堵为导的道理,更不理解利于全局的决江水带来的暂时损失,但禹改堵为导,导堵结合,得以除天下之灾的事实,终于赢得了人们的赞颂。
大禹治水的成功,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泰伯》:禹“尽力乎沟洫”。由于大禹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农业产品也有了一定的剩余,这就为社会分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从古代文献对大禹治水和整理沟洫的记载看,那时已经有了原始的灌溉技术,人们不仅能设法避免水患,而且逐渐知道利用水利,从而在农业生产上赢得了更多的主动。
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天文历法知识也逐渐积累了起来。夏禹时制订的适合于农业需要的《夏正》,在较长时期内为人们所遵用。保存至今的《夏小正》就是曾经在春秋战国时通行过的一本农历。
造井示民,赏功诛恶
中华文明起源至今,终7000多年。到炎帝、黄帝时代,产食经济取代采食经济,已经历了2000年左右的演进和发展。从社会形态看,如果说黄帝是氏族部落进入部落联盟的第一位联盟领袖,那么,大禹在公元前2222年建立夏王朝,就是部落联盟进入国家阶段的立国始祖,梁启超曾经评说,中国“在唐虞之前,仅能谓之有民族史,夏以后始可谓之有国史矣。”
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在“天下万国”之时崛起,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制社会的开端。立国之后,如何治国?大禹认为一要“造井示民”,二要举贤任能。他说“天下有道,民不罹艰;天下无道,罪及善人。”为此,他纳言听谏,“造井示民,以为法度”。井,法也。他制订法规,告示民众,依法实行“封有功,爵有德,恶无细而不诛,功无微而不赏。”正因为有这样严明的、公示于众的法度,才出现了“凤凰栖于树,鸾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大禹的“造井示民,以为法度”可说是我国国家立法、司法的起源。
纳言听谏 举贤任能
《吕氏春秋・听言》说大禹“目不失其明,而见白黑之珠;耳不失其听,而闻清浊之声。”如果说大禹“造井示民”之举决策于纳言听谏,那么他坚持举贤任能更与纳言听谏紧密相边。《尚书・皋陶谟》记载了大禹与皋陶的一段精彩的对话:
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这段话的意识是:一个人不仅要“慎厥身”,不能失去知觉,而且要重于“修思永”,保持清醒的头脑。治国之道,其要“在知人,在安民”。知人则聪敏,要了解人的智慧,让有才能的人为官;安民重在为人民谋利益,使人民得到实惠,这样才会受到人民的拥护。
大禹在治水中,就重用善于畜牧和狩猎的东夷人伯益,并与伯益共谋治水之策。即帝位后,在继承人问题上,大禹同尧舜一样传贤不传子。他曾把富有才能、掌管司法的皋陶选为继承人。因皋陶早死,未继位;他又选定助他治水有功的伯益为继承人。禹崩后,由于“诸侯去益而朝启”,禹之子启才即天子之位。诸侯之所以“朝启”,是因为启是禹之子,更因为启在当时也是一个贤者。《孟子・万章上》:“启贤,能敬重继禹之道。”
正因为大禹“知人则哲”,“安民则惠”,治国有方,就被史家称为中国古代“三代圣王”之一。《墨子・非命下》:“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曰:必务举孝子而劝之事亲,尊贤良之人而教之为善,是故出政施教,赏善罚暴。”《墨子・尚同中》:“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尚同为政”,即大禹所说的“知人则哲,能官人。”《庄子・天运》:“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大禹“造井示民,以为法度”,明善恶,重赏罚,使民心发生了变化。
沐首捉发 严以律己
大禹治水忘我献身,“竭力以劳万民。”治水成功后,又不居功自傲。《史记・夏本纪》曰:他“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主;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勤勉严肃,“为纲为纪。”正因为这样,他被四方部落首领所荐,定为舜的继承人。
《吕氏春秋・谨听》:“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通乎己之不足,则不与物争矣。”沐,即用冷水洗头发,意思是保持清醒的头脑,“为纲为纪”以“身为度”。禹即帝位后,在为政问题上,纳言听谏,请教有识之士,“通乎己之不足”;在享受上,“则不与物争”。《史记・夏本纪》说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至费于沟洫。”这就是说,他节俭无华,把省下来的财物用于祭祀祖先和发展农业。
大禹与尧舜一样喜欢饮酒。相传“尧舜千钟”,禹也有饮酒的嗜好。《战国策・魏策二》所说的“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据考证,起源于距今7000多年的越族米酿造业,经过3000年左右的演进,到尧、舜、禹时,已有一定的规模。“作酒而美”的仪狄,就是当时分管酿酒之事的禹臣。《中国史稿》说:“在夏初饮酒已经是一个引人注意的社会问题了。”禹即帝位后,恐饮酒多了误国事,遂疏“作酒而美”的仪狄,并绝旨酒,曰:“今后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大禹主张饮酒要适度重德,不能以酗酒为事。《史记・殷本纪》所说的纣王听信妲己“以酒为池,县肉为林”,朝纲不整,民怨载道,与大禹的严于律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行为政之道,取决于为政者能否以“身为度”,严于律己。大禹作为夏朝开国帝王虽只10年,但他严于律己的精神却赢得后世的称颂。古代文献对大禹作重点评价的就在这一方面。《墨子・所染》篇以染丝者“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为理,颂扬大禹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育人有方,治国有道:“非独染丝者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论语・尧曰》记述孔子总结尧舜禹为政的经验:“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为政者要谨慎地行使权力,严格礼乐法制,整修官署机构,使政令通行天下。“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孔子认为尊崇五种美德,屏弃四种被人厌恶的毛病,就可以从政了。所谓“尊五美”,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所谓“四恶”,即“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政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大禹实行“恶无细而不诛”,事先“造井示民”,教育百姓,而且自己以“声为律”,以“身为度”。
《论语・泰伯》:“子曰: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论语・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说,修养自己而使百姓安乐,尧舜也难以做到。情况正是如此,鲧奉命治水,9年不成,但并非无功,而尧却不教而诛之;舜荐禹治水,是因鲧治水无功“举尔嗣考之勋”,万一不成,也有可能遭到鲧的同样下场。治理滔滔洪水,消除天下之灾,是大禹“劳身焦思”与民一起艰苦奋斗的结果。
大禹的旗帜,不仅同炎帝、黄帝、唐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