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馆在西安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19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馆在西安,□冷静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常见各种各样的酒巴及咖啡屋等休闲去处,真正以茶入名

□ 冷静

  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常见各种各样的酒巴及咖啡屋等休闲去处,真正以茶入名,堂而皇之称为茶馆的却并不多。但从门前走过,或有日携友而入,发现喝的最多的还是茶,可见中国人在饮品上的习惯,并不象衣着或用品上变迁之快。

  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这可能是茶最早也是最后的功用,如同西方人的咖啡,都是让人解渴提神,而最后从中衍生出许多文化,陆羽又专门写了《茶经》来备述它的种种细节,从制作方法到饮用的程序,从茶具的考究到茶品的考察,那实在是最早发现茶的人所意想不到的了。

  西安最好的茶馆,又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在南大街,短短一段路程,南北共有四家。与朋友相约清谈,遇到彼此家里都不方便时,常感无处可去,最后大概总是约了在茶馆,但所费并不菲,即使最末等的茶叶,也要数十元,如果谈兴甚浓一直延时到晚上,还要另收加时费。一壶茶上来,过不多久即清淡无味,而谈兴不减,不免再来一壶。一来二往,一月薪资中十成去了一成矣。冷眼看那些来品茶斗茗的客人,除有作生意的商人,大概都是西安的高薪白领,一般地工薪层显然少有造访。

  在茗芗茶馆的门头上有唐寅的一幅对联:“为爱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可为拥杯坐谈者的写照。门外车水马龙,何等浮华人世,降阶以下,别有洞天福地,一小桥,几枝绿竹,虽知人为虚设,但也胜似一派噪杂喧嚣。曾与友烹茶长叙,竟夜不眠,于茶间安享人生况味,所谓欣同知已当无虚此言。

  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由此可见,唐时茶品方进入北方民间,而且最早是从修禅的和尚那里来的。而后来一直到“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的胜况,当视为茶馆在古长安城的起始。

  曾在桥梓口周围坊上闲游,其间茶叶店在所多有,门前一只红色的三角旗,上书大概是“厂家直销”“福建名茶”字样,可见茶叶在回民区的需求量。在一家茶叶店中见到墙上悬着一幅字,上书“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玉盏露生液,银瓯雪飞花。”笔致柔软,颇见雅趣。一个年老的婆婆当柜卖茶,精神不凡,问起茶馆说是北院门才有。坊上多饮食,尤其晚上烤肉飘香之际,三朋四友常聚在露天的矮桌旁,主人家总是先泡上一壶热茶上来。春夜清风,如同在自己家中小院闲坐,比之玉宇琼楼大茶馆的豪华气派,更有一番情趣。

  在北院门的北口有一家长安茶艺楼,南口与钟鼓楼广场隔街相望的则是鼓楼茶艺馆,都是古色古香的装饰风格。在鼓楼茶艺馆上得二楼,先看到许多书画挂在墙上,沿窗一溜桌椅,相隔的板壁上不同的手书,都是“茶艺”二字。西头儿有一个月亮门,题头“##轩”,内中置一长案,上有文房四宝。细看案上铺张的毡子墨迹斑斑,显是曾有风雅之士于此戏墨。想象啜一口香茗,再画梅花数朵,书绝句几行,不由心向往之。

  说到茶馆,不可能想不起来老舍先生的名剧,虽说取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甘少苦多,但茶馆多是荟萃市井人物,三教九流,喝喝谈谈,人生的悲喜剧便时时在这里上演,虽有形式上的差异,其中实质古今并无不同。现在的茶馆里,人们或捉对,或聚群,但娓娓细语目不斜视,与老舍笔下混成一片大不相同,想来主要是没有人再将人生中偌大一部分再联结在茶馆里。商品社会,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生计之辛苦未见有今日之甚者,至于品茗斗茶,只可偶一为之,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便愚不可及。

  茶讲色香味形,围绕着它有许多文化演绎,象是和风雅有着某些天然的联系。除了上述鼓楼茶艺馆备文房四宝外,其它寻常茶馆甚至咖啡屋里都备有围棋象棋等。纹枰对坐,闹中取静,坐隐入神,相忘于江湖,老板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茶既如此,和文人雅士的关系甚大。想来古时体力劳动者忙了一天,回到家吃过饭,便剩下倒头大睡,虽有余力也付在其它诸事上,需要提神的时候并不多。喝茶也需用大器具,解渴,但却没有更多的感想。况且除非自家所种,茶总是一种商品,需要钱币来购,所以在都市里更加被人津津乐道便不奇怪。而文人笔墨之间,或因为常经夜不眠,或文思枯竭,需要提神的时候总是多些。一杯在手,看着茶叶在杯里纷落,不由得要发些感想。关于茶有许多佳句流传下来,如“花间渴思卢仝露,竹下闲参陆羽经。”“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香有浓情。”“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等。这些可以说是茶对艺术的贡献。从书院门走过,卖文房四宝与字画的最多,茶叶店也不在少数,可见弄墨之人常将纸笔与茶叶同时购入家中,以备不时之需。只是这里竟无一家茶馆,倒令人有些奇怪。

  茶馆始于唐,而盛于宋,长安城里的茶馆并未长盛发展下去。中国的古代史是一部混战史,文化中心也总是在转移之中,人民既不得安生,弄茶的闲情逸致也就不能持久。宋时的茶文化可以算得上兴盛,而杭州的“径山茶宴”被日本人学去,终于形成今天日本的茶道。而今日古城茶馆之盛行,虽说称“茶秀”者只是从南方来的仿制品,但也未尝不可视之为茶文化的复兴,即使这复兴的内容早已有些走形,早已被今人付予了时代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馆
茶馆:是国人专门用作饮茶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娱乐,买卖交易,问讯议事的地方,可谓老小咸宜,男女毕至的好去处。客人们来到茶馆,泡上一壶茶,"摆开龙门阵",啜茗清淡,好不安逸。在茶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们不论职位高低,不分财产多少,大家一起喝茶,国事、家事、心头事,无所不谈。茶馆可称得上是一个"浓缩了的小社会"。茶馆,这种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一带;在两广及海南等地,多称为茶楼;北方的京津等地,也有称作茶亭的。在历史上,还有茶寮、茶坊、茶肆、茶园、茶社、茶屋、茶室等称谓。虽然称呼有别,但形式和内容大抵相同。我国的茶馆,由来已久。在《广陵耆老传》中曾谈到一个神话故事。"晋元帝时(317-322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这与现今的茶摊十分相似。南北朝时,又出现供喝茶住宿的茶...
· 茶文化―茶馆茶楼―茶寮、茶馆、茶楼
自古以来,品茗场所称之为“茶寮”、“茶室”、“茶肆”、“茶坊”、“茶屋”、“茶楼”、“茶摊”,以及如今盛名称呼的“茶馆”。各谓各异,但内容却大同小异。“茶寮”,也可叫“茶室”。一般是指个人专辟的煎茶、品茶,乃至于读书的“斗室”。这种“茶寮”,唐代已有。唐宣宗年间,洛阳有一和尚活到130岁,平时特别爱饮茶。宣宗问何药能如此长寿,僧答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惟嗜茶,凡履处惟茶是求,或遇百碗不以为厌。”(《旧唐书・宣宗本纪》)宣宗将他留下,住在京城保寿寺。他日常煎茶、饮茶的小房子,就称之为“茶寮”。明代杨慎《艺林伐山》:“僧寺茗所曰茶寮”。“茶馆”,追其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开元年间,乡镇中有煎茶出卖的店铺,投钱取饮,这是“茶馆”的初级形式。到了宋代,以卖茶水为业的茶场以十分普及,特别是南宋京城的临安(今杭州市),茶坊林立,且大的茶坊陈设讲究,挂有名人书画,插有四时鲜花,同时兼卖“擂茶”和...
· 茶文化―茶馆茶楼―在茶馆中体验生活
茶应该算得上中国百姓的家常便饭,听起来喝起来都没什么新鲜;一定要说到文化层面,又好像多了一种凝重,对于这种叶子承载的历史,还是会有几分望而生畏,这就是为什么我虽常常自个在家摆弄一些各样的茶,但从不敢说我爱茶,也从不敢轻易去茶馆。而眼前的这本《吃茶去》彻底改变了我的心态,原来去茶馆可以有如此这般的体验,原来去茶馆喝茶可以成全这么美的心情,原来文化和生活本就是相融相契的。“吃茶去”是赵州禅师的一则著名的公案。据《景德录》卷十所载,赵州从谂禅师在南泉和尚那里彻悟以后,曾杖锡云游,“芒鞋踏破岭头云”,直至晚年方驻锡赵州观音院。有一天,一位禅僧来向赵州参学,赵州问他:“曾到过这里没有”其僧云:“到过。”赵州说:“吃茶去。”那僧去后,赵州又问另一位禅僧:“到过这里没有”这位新到禅僧说:“不曾到。”赵州同样说:“吃茶去。”院主听见后便疑惑不解,他问赵州:“为什么曾到这里的吃茶,不曾到这里的也吃茶”赵州立...
· 茶文化―茶馆茶楼―成都茶馆
我国历来有"最大的茶馆在四川、四川最大的茶馆在成都"的说法。旧时成都最大的茶馆有三厅、四院之巨,设茶位达一千余只之多,蔚为壮观。成都人喜爱喝茶,茶民之普及、嗜茶之程度超过了驰名中外的产茶大省、四川的紧邻--云南省。成都人早起清肺润喉清茶一碗;酒后饭余消食除腻清茶一碗;劳作之余解乏提神还是清茶一碗;三二至好海阔天空也是清茶一碗;亲朋邻里消释纠纷当然也是清茶一碗。成都无论市区、乡镇、闹市、野外,大者茶馆,小者茶摊,比比皆是。仅有音乐伴茶的"音乐茶座"就有数百家之多。直至现代生活快节奏的今天,成都人的"闲气"仍在,"好茗"依旧。据说每年消耗的茶叶数量就达数万吨之多。(1)旧成都的老茶馆成部旧有很多老茶馆,大多为老年人占据。清晨就有顾客光顾,有的老人一边喝茶,一边还叨着一米长的烟杆。烟头熄了,将打火机揿在地上,似钓鱼似...
· 茶文化―茶馆茶楼―成都茶馆:文轩茶楼
文轩茶楼位于高尚社区,学府一条街环境优雅,气派,泊车方便。本茶房内设美容、浴足、保健、棋牌、包间、中餐各类集休闲于一体。本茶房茶水一律享受折扣优惠。本茶楼尽善尽美的优质服务,给您带来一个健康的休闲好去处。文轩茶楼在红瓦寺一带的茶楼中挺有名气,特色有三:舒适的喝茶环境,很有特色的茶品;正宗的中式、泰式按摩和浴足;下围棋的好地方。位于二楼的文轩一上楼就给你个惊讶,长达两米的一个大鱼缸,漂亮的金鱼在里面欢快的游来游去,侯客小厅就在鱼缸前面,等侯朋友之时坐在长长的软软的藤椅上,看看金鱼的游泳姿态,评论一下这条的眼睛真够鼓,那条的肚子长的够胖,头上的肉球真大…倒也不觉得烦闷无聊!文轩茶楼在红瓦寺一带的茶楼中挺有名气,特色有三:舒适的喝茶环境,很有特色的茶品;正宗的中式、泰式按摩和浴足;下围棋的好地方。位于二楼的文轩一上楼就给你个惊讶,长达两米的一个大鱼缸,漂亮的金鱼在里面欢快的游来游去,侯客小厅就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