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艺情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26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艺情,广州人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技术,可以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理论”上

  广州人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技术,可以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理论”上说,泡茶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也就是:其一,从实际需要与条件出发,到底是泡一大杯茶草草了事,还是慢慢地花上很长的时间泡功夫茶;其二,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其三,要选用合适的器皿以及优美的、文明的冲泡程序和方法。
用水 最好是山水
  泡茶的用水是很讲究的,唐代陆羽的《茶经》曰:“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砾乳泉、石池,漫流者上。”也就是说,经地层反复过滤而涌出地面,水质清澈透明、具有矿泉水营养成分的“山水”是沏茶的优质水。但在城市中,最为方便的水源是自来水,自来水比较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但有时处理水质所用的氯化物过多,则有一种异味,对沏茶不利。一般来说,泡茶用水可以有多种,但需要符合下列要求:酸度近中性;水的硬度低于25度;重金属和细菌、真菌指标必须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透明度好,无异味。
茶具 最好是紫砂
  泡茶茶具的选择也很重要。通常,茶具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托等饮茶用具;此外,还有一些配套茶具,如茶船、茶盅、茶海、茶巾、茶匙、茶盘、茶托和茶罐等。广州人对乌龙茶特别喜爱,宜用紫砂茶具。
泡茶 最好是功夫
  好茶、好水、好茶具,如果没有好的泡茶技术,那几乎是无用的。
  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无统一的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饮茶者的习惯而定。
  泡茶水温: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一般以80度(指水烧开后再冷却)左右为宜,这样泡出的茶汤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而在广州,人们比较喜爱的乌龙茶、普洱茶(乌龙茶属于半发酵类,普洱是全发酵类)等,必须用100摄氏度的开水冲泡。
  冲泡时间:这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冲泡时间宜长。
品茶 最好是慢品
  广州人喝功夫茶,一边慢慢品啜、一边又准备冲泡第二壶茶。一杯茶也许不满一口,但此饮法可细细品尝,回味悠长,满口生香。从细节上来看:饮乌龙茶时,拿看茶杯,从鼻端慢慢移到嘴边,趁热闻香,细品其味。若是老广州人爱喝的铁观音,有一种茶香,闻香时不是把茶杯久置鼻端,而是慢慢由远及近,来回往复,即觉阵阵茶香扑面而来,品饮时甘香适口,余韵不绝;若是普洱,最先几杯,尤觉苦味,再饮,枯萎慢慢消失,像坚叔所说的“甘来”(也许“苦尽甘来”正适合于此)。
□ 一般泡法                          赏心悦目每一步
  烫壶: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注水:将水注入壶中至溢出。
  倒茶:
  1.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代表迎客喝茶时要朝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2.将壶中的茶倒入公倒壶(这与潮汕地区不同,彼处一般没有公倒壶),可使茶汤均匀。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艺
我国是茶的故乡。翻开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茶叶生产、饮用几乎与我国文化的发展息息相伴。无论是文学、美术或是音乐、舞蹈,都有大量以茶为题材的作品。在国外,只要是有饮茶习俗的国家,它的文化领域中就会有表现茶的作品问世。这是因为,一方面,茶含有对人的神经系统起良好作用的咖啡碱、芳香物质等成分,能赋予人们以兴奋、清醒、机智;另一方面,由于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茶文化。这里的茶艺栏目就介绍我国传统文化中与茶相关的内容……
· 茶文化―品茶论道―民间茶艺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所产的茶叶不同,地域性的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饮茶习俗也大有不同。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族的香茶、傣族的竹筒茶、纳西族的盐巴茶、傈傈族的雷响茶、布朗族的酸茶、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回族的罐罐茶等等,不胜枚举。就是汉族地区,也有各式茶俗和不同的冲泡方式。从茶艺表演角度来看,除了上面介绍的工夫茶、绿茶、红茶、花茶等形式外,还有融入地方特色的茶艺表演,如擂茶、新娘茶及各地的茶礼表演等。在这些茶艺表演中,归属于徽州文化的婺源茶道则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徽州文化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地位,更多的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文化特征,如徽州的民居,闻名遐尔。徽州地区的饮茶习俗也是一样,不仅有着明清时期的文化特色,甚至保留着唐宋遗风。过去属于徽州地区,现属江西省的婺源地区,一直以来就是著名的产茶区,饮茶之风盛行,不仅富有人家饮茶,...
· 茶文化―品茶论道―边疆茶艺
边强茶文化主要以�d茶为主,为保健而饮茶,因地制宜,全族饮茶,融入礼法。少数民族饮茶,各有不同,但异中有同,加料茶为茶文化特色,依其不同加料,可分奶茶、酥油茶、�d蔬茶、果茶、擂茶、炒茶、熬茶、烤茶、及儿茶等。奶茶是传统�d茶文化远溯至汉魏时代,其民族分布有满、藏、朝鲜、哈萨克、俄罗斯,最具代表者为蒙古奶茶,酥油茶是指把茶与酥油一起搅拌再倒出饮用,中国使用酥油茶主要为藏�u,�d蔬茶指茶与蔬茶共煮,广义指加任何材料之茶粥,果茶起于五代,最著名为干隆的梅、佛手、松子共瀹的三清茶,回族的三炮台,白族三道茶皆是,擂茶是把茶叶和其它食物在钵中研细末冲煮冲饮。熬茶是把茶熬煮成浓汤,烤茶是茶放在空缶中烧烤,儿茶即是竹筒茶,三者皆流行云南的佤族,彝族及傣族。边疆各类饮茶方式,数千年未改变,不只是古代茶文化再现,亦是现代人寻求饮茶新观念的最佳指导。
· 茶文化―品茶论道―近代茶艺
近代饮茶方式主要有三:一是盖碗式,乃近代饮茶最主要的方式,上至朝廷、宫府,下至民间,都以盖碗饮茶,清朝康熙年间画家冷枚的赏月图,最足以代表这种茗饮方式。二是茶娘式,自古以来民间最主要的饮茶方式,即以大茶壶冲泡分饮,乾隆年间画家丁观鹏所绘的“太平春市图”最能表示此种饮茶方式。第三种饮茶法则是功夫茶法,主要流行于闽南广东地区。这种饮茶法是从唐代陆羽茶经中演变而来,饮茶时先将泉水贮藏于茶壶之中,放置烘炉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岩茶投入宜兴壶之中,用水冲之,盖好盖子,再用热水浇壶身,然后倒出来品饮。这种饮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壶身,目的在于发挥茶性,到了后来更使用温润泡,内外双重引发。
· 茶文化―品茶论道―祁红茶艺
祁门工夫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清光绪年间开始仿照闽红试制生产。最终因其内质优异,与闽红、宁红齐名,国外也有将祁门红休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主要用具:瓷质茶壶、茶杯(以青花瓷、白瓷茶具为好),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茶具在表演台上摆放好后,即可进行祁门工夫红茶表演。(一)“宝光”初现祁门工夫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国际通用红茶的名称为“Blacktea”,即因红茶干茶的乌黑色泽而来。请来宾欣赏其色被称之为“宝光”的祁门工夫红茶。(二)清泉初沸热水壶中用来冲泡的泉水经加热,微沸,壶中上浮的水泡,仿佛“蟹眼”已生。(三)温热壶盏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为壶、杯升温。(四)“王子”入宫用茶匙将茶荷或赏茶盘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祁门工夫红茶也被誉为“王子茶”。(五)悬壶高冲这是冲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