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品茶论道―清代饮茶观
中国茶一共有两次外销记录,影响其它民族饮茶文化可说至深且钜,一次在唐朝,造就了日本茶文化,次在明末清初,茶叶远征欧洲,不仅造成文化侵略还造成了经济侵略。
当英国人从荷兰人手中接触到茶,惊讶于树叶怎么可能制造出如此芬芳味美,然后研究它的成份,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单宁酸;与咖啡相同的咖啡因及其它有益人体的物质,于是大量向采购,不只从荷兰人手中直接取得采购权,并挑剔中国茶的品质不稳,向清政府购买茶种在印度殖民地种茶,改良乌龙茶制造法,开始自制自销,成立东印度公司,销售范围包括全世界,茶叶在英国人手中从农产品变成经济利器东印度公司茶叶所创造的利润,足以供养英国亚洲舰队的军需,反观茶叶原产地的中国,它一直是生活用品之一,从唐宋明如此至清也是如此。
中国茶叶从唐朝就已归国营,至清仍属国营,国营目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茶叶一直是中原王朝制边工具,承平时管得更松,边疆不平靖时管得严,历代政府从未有茶叶生产制造管理政策指导制茶,奖励投资闻所未闻,政府一直扮演蜜蜂的角色,发现某一地区茶好,就拚命求献,甚至垄断独享,几千年了,也没有那一个王朝想过这种农产品可以创造利润,即使英国已取代中国茶仍浑不自觉。
清朝的政权是北方外来政权,汉化后王室偏爱香片及盖碗饮茶,民间则分成好几个区域饮茶,边疆如蒙、新、藏及云南煮茶加料,已形成习惯,至清朝也没有改变,在雍正时期,普洱茶入贡,影响了宫廷饮茶,北方流行饮绿茶类,加料调味亦不少,中原则纯喝绿茶,五岭以南,福建广东两省,研发晒菁后制茶,焙火后饮茶,壶泡的方式从大变小,从淡变浓,外销减少后,百姓反而有更多选择,要求茶区分门别类,出现茶的新名词「包种」,流传在民间的饮茶,开始精致而多彩多姿,小壶泡流行的福建、闽南地区,由而出现了工夫茶,工夫茶是普及于民间的半N酵饮茶法,中国历代饮茶,因人饮茶,为事饮茶,只有清朝民间工夫茶,不为人不论事,纯为饮茶而饮茶,讲究茶叶、讲究水质、讲究茶壶、以茶汤为媒介,只要懂茶,乞丐可以与富商为友,知己瞬间建立,茶山制茶,日益追求奇品,茶种改良尽心费心,清朝国势每况愈下,民间饮茶如火如荼,工夫茶在整个清朝大概分成四个时期,第一期萌芽期,以寺庙出家人为主导,因茶是香火外稳定的收入来源,制出好茶,可卖好价,各寺庙用心研制大放异彩;第二期为流行期,以地区富商为主导,生活优渥的富商,追求奇种异种,彼此试较,引以为荣,所谓「千金散尽不为家,只为宋种三两茶」即指此。第一期的茶具因地取材,特色并不明显;第二期即出现了,适合小壶泡的小火炉、宜兴小壶、山水瓷杯、煮水器,茶盘、鹅毛扇等茶具一应具全,这些用来泡精心制作的茗茶,相得益彰;第三期为精致期,长久来的制茶泡茶经验,不但茶山出现了名牌,茶器也出现了名牌,在茶区,各个岩区产生自己特色茶,闽北的武夷山区即一岩一茗茶品目繁多,美不胜收,闽南安溪更制造N酵较足,焙火较足的铁观音茶类,与武夷岩茶而分庭抗礼,在茶具上则流行潮汕小火炉,潘玉书所制的烧水器(轻薄耐火)、孟臣所做的红泥小壶(上化妆土的泥壶)、若琛和尚的山水青花杯是为珍品,合称泡茶四宝;第四期为普及期,饮茶习俗流行在民间劳动阶级都受感染,没有佳茗一般茶叶也聊胜于无,没有名器、红泥红杯、粗炉、铜壶不也可以组成一套,在讲究饮食的潮汕地区,吃饭与泡茶结成一体,在餐馆,饭前先奉一壶茶开胃,饭后再奉一壶茶消食,民间饮茶既已成俗,穷
如海外移民,竹篓中都不会忘记塞进一壶四杯,台湾先民的贫苦生活中再穷都没忘记这一壶四杯,祖先遗产孟臣壶最为珍贵,没有盘盛壶杯,碗公也可以,没有安溪铁观音,就在家后山坡种两棵,采来炒一炒不也是茶。
山后地名叫木栅的就叫木栅铁观音;山后地名叫坪林的就叫坪林包种茶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