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茶文化―茶文茶诗―饮茶养生乐陶陶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5
转发:0
评论:0
茶文化―茶文茶诗―饮茶养生乐陶陶,   为了适应广大群众祛病强身的需要与追求,科学地把握“寓健康于日常生活”,湖南

    为了适应广大群众祛病强身的需要与追求,科学地把握“寓健康于日常生活”,湖南科技出 版社最近推出了一套由中科院福州籍的院士陈可冀担任总主编的“自然疗法丛书”。该丛书各 册敦聘各路权威与名家担纲撰写,其中主笔《茶与茶疗》的是首批国家级著名老中医、福建中 医学院副院长盛国荣教授。

    盛老在长达70余个春秋的行医历程里,妙手起沉疴,蜚声海内外,治愈病人无以计数。然而 更令人敬仰是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常年夜夜笔耕,日积月累,发表论文百余,出版论作十 部,可谓著作等身,为中华医学宝库贡献良多,成为行医、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不可多得的 中医大家。他是我们福建的骄傲,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骄傲!今年88岁的盛教授依然红光满面 ,思维敏捷,诊脉问病,毫不含糊,把笔写方,娟秀的草书如行云流水。高寿固然值得称羡, 而生命高质量的高寿最是令人赞叹:于个人,于家庭,于社会,皆功益无量!
    盛老的养身之道首先得益于他持之以恒的饮茶之功。他一生对中国茶推崇备至,中国茶也对 他情有独钟,为其昂扬的生命之舟保驾护航。正如医德高尚的盛老总是毫无保留地把高超的医 道赐于同人与学生,饱受中国茶文化滋润的他也一再将自己饮茶的养生经验与世上的人们,特 别是老年朋友们共同分享。70年代他撰写《茶叶与健康》一书就风行全国各地;80年代他的《 饮茶养生》一书由海内外的商务印书馆一版再版,于东南亚畅销不衰;90年代初他为季刊 《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首卷撰写了长篇宏论――《从现代医学看茶叶与保健的密切关系》 ,于医学科学的角度,全方位地总结了茶对人体的益处,特别透析了茶对防癌抗癌的潜移默化 的功效,在茶叶界引起不小反响,并已入选《中国科技文库》。有“当代茶学泰斗”之誉的庄 晚芳教授拜会了盛老,并欣然书赠“中医为国家之荣,非盛不可”的墨宝,一时在茶学界和医 学界传为佳话。耄耋之年的盛老为国人国茶殚精竭虑,在世纪末年再刮饮茶风,推出这18万字 的《茶与茶疗》,欣慰地完成了他茶书洋洋大观的“三部曲”,形成了他系统的饮茶养生学说 。
    盛老这一学说的完美形成,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相辅相成的因素:1、对中医传统药理的扎实 把握;2、中华茶文化的长期熏陶与滋养;3、数十年身体力行的品饮实践;4、博大而自然的 平民意识:5、不断地关注和吸纳海内外对茶叶药力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时下有关茶文化的 书层出不穷,而几乎或多或少都涉及茶疗这一领域,盛老的新作不但对茶叶传统的保健功能充 分的认识和挖掘,而且更以中医学家的见识对其予以合理和科学的定位,切脉下药的手著书立 说时尤显分寸把握的精到。如所有的茶书都提及“茶为万病之药”一说,盛老则在《引言》中 坦率地认为,这是古人对“茶作为药物多方面功能”的强调。他进而冷静地指出:“世界万病 各有所致之原因,却没有医治百病的奇方。任何治病之药,其功效固有大小显隐之别,但都是 相对的。”由此他既唯物而辨证把茶疗的效果分为三个层次:直接效果、间接效果和作为辅助 治疗手段的特殊疗效,且因茶而异、因病而异、因人而异;进而充满热情又冷静客观对茶疗的 营养健身、防病养身的长久作用给以足够而科学的肯定。


    直接效果主要体现在茶叶与保健的密切关系上,盛老认为茶饮能提高人体的抗病和免疫的能 力,防止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兴奋中枢和强心利尿以及杀菌解毒等明显的功用。长期饮茶对血 脂血压血糖的稳定、对冠心病的防治产生的良好效果,并能及时化解相当一部分人的胸闷不适 、头昏无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盛老从来不知什么叫牙疼,半个世纪来盛老身体力行,坚持睡 前浓茶漱口,至今一口健康的牙齿令多少男女老少羡慕不已。

    间接效果很大程度体现在茶叶富含的有益成份上,如对视力的养护(对老年性青光眼、白内 障的防治),维护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转(防治老年前列腺肥大及前列腺炎) ,抑制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减少老人癍),冲淡形成结石的尿酸盐、草酸盐等,增强血管的强 韧性,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平喘和缓解胆绞痛等等。

    辅助效果则极为广泛,比如经常喝茶的群体中,痢疾、胃癌、流行感冒、乙型肝炎的发病率 较低;在受原子辐射的群体中,经常喝茶者的存活率明显为高;缓解急慢性肾炎和肾盂肾炎的 短赤等等,不胜枚举。

    盛老对福建乌龙茶于老年人口的保健作用有特别的推介,由此写到:“乌龙茶介于红茶绿茶 之间,既不寒凉,又不温燥,对神经系统无副作用,久喝无碍,且可提神益脑,生津止渴,健 脾和胃,化痰利尿、防衰抗老。”但他又极为中肯地指出:“喝好茶对身体有利,而且利多弊 少,但人的体质不同,嗜好各异,故饮茶也应根据个人的情况,以合适为宜。”“对于年老血 弱、脾胃虚寒者,过多饮用或嗜饮浓茶,会导致不良影响。”

    盛老的茶书,特别是新作《茶与茶疗》极为实在,从对“茶知识”的娓娓细述拉开大幕,现 身说法;进而在“茶文化”的侃侃而谈里深入浅出,给人以精神境界的滋润;最后是“茶药方 ”的单方复方的列举,对症下药。通篇结构简捷明快,文字老道而朴实,集学术性、知识性、 可读性和实用性与一炉,面对千家万户,真知灼见,无所不在。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平民百姓 来认识茶疗这一方便易行、功效独特的祛病保健方式。

    盛老在他的《喝茶偶成》一诗中乐呵呵地写到:“生来性癖嗜新茶,伴我诗书度岁华。自笑 劳劳为底事,前尘回首似流霞。开门七件茶为先,薄饮清谈乐自然。人海苍茫谁得似,一杯在 手可忘年。”让人想起了八闽城乡慈爱的老榕,浓荫去暑,榕绿生风,树下纳凉,心旷神怡。 手捧盛先生的茶书,一如从浮躁灸热遁入老榕敦厚绵密的叶影里,那自然的感觉真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戏说饮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编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仆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这中国古人对茶的钟爱可不得了,将好茶比做佳人;而那与我们一衣带水的大和民族日本甚至把喝茶演化为一种道――茶道。茶道在日本其实已经不再是喝茶的艺术了,而是一种哲学,一种将精神修练至奥妙高深境界的禅了。它把以茶待客的程序规则化、严肃化、艺术化,整个环境及过程都得符合茶道的基本精神――四规,即“和”(和平和好)、“敬”(尊敬长辈、敬爱朋友及晚辈)、“清”(洁净、幽静)、“寂”(闲寂幽雅),缺一则为不敬。然后还对居室、布景、工具以及泡茶的姿势、茶水的温度、浓淡、水源,炉子的位置、大小,茶具的规格形貌也一一规定,不得有错;再就是敬茶的方式、受茶的方式同样要求严格。也就是说,你若有幸前往品茶,你就不得不忍着嗓子冒烟的干渴,一面还得与主人一起...
· 茶文化―茶文茶诗―饮茶悟道
陆羽的一生专心茶道。后人称陆羽:卖茶者敬为茶神;饮茶者颂为茶仙;事茶者奉为茶圣。饮茶的感悟使人们认识到:茶是一种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这是一种大自然的杰作。因为,茶水为精,茶香为气,茶叶为神。善于饮茶的人,可使文化人多几分文人的雅趣。淡淡的茶香,可使人们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向人生的千姿百态,走向的净化,走向大彻大悟的生活理念。不仅如此,善于饮茶的人,往往在心灵的深处,充满着一种清淡、静雅的意趣。最终,使茶心、人心、道心,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超凡脱俗的茶文化灵性。古人云:茶是儒,是仁、义、礼、智、信;茶是佛,是来世净土的精神寄托;茶是道,是乐天知足的自我心灵安慰;茶是和,充满着怡情温柔,至善至美,茶是静,充满着清淡天和,养精蓄锐。唐宋时代,文人墨客往往在品茗中,作诗作画,蔚然成风。唐代品茶高手李德裕(身居宰相高位)在《忆茗诗》中曾这样写道:“谷中春日暖,渐...
· 茶文化―茶文茶诗―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 茶文化―茶文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诗
《尝茶》[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峡中尝茶》[唐]郑谷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尝云芝茶》[元]刘秉忠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舌根未得天真味。算观先通圣妙香。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对茶》[唐]孙淑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