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唐当代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7
转发:0
评论:0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唐当代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唐―当代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位于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内,共531题,其中唐代4题、宋

唐―当代 肇庆 七星岩摩崖石刻 位于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内,共531题,其中唐代4题、宋代80题、元代13题、明代146题、清代117题、民国10题、当代117题、年代不详44题,分布在石室岩、阆风岩、玉屏岩、阿坡岩、石峒等诸岩壁上,其中石室洞的数量最多,占唐至清360题石刻中的290题。肇庆市地处西江中下游,扼两广水道咽喉,历来是县、郡、州、府治所。风景秀丽的七星岩又是历代文人墨客驻足咏叹之地。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文学家兼书法家李邕在石室洞口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此后唐代李绅、王化清,宋代包拯、周敦颐、黄公度、郭祥正,元代杨庭璧,明代吴桂芳、俞大猷、吴国伦,清代黎简、冯敏昌、屈大均、陈恭尹,以及当代叶剑英、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大批名人在七星岩留下了题诗、题名和题记等。石刻直接或间接记载了风景区建设、寺庙修建、洪水、经济、历代官职、军事等情况,是一幅反映当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水文等内容的长卷。石刻文体多样,计有诗、词、歌、赋、对联、题记,其中最大量的是诗,共有253首,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刻以汉文字为主,还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汉文字的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一应俱全,以楷书为最多,行书次之,还有两幅崖画。不少书法名家留下了佳作,成为书法艺术宝库。唐代李邕的《端州石室记》,明代吴桂芳、朱完的篆书,清代黎简、陈恭尹的隶书等,是石刻中的书法艺术珍品。七星岩摩崖石刻是我国南方保存最多、最集中的一处石刻群。

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唐当代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
唐—当代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位于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内,共531题,其中唐代4题、宋代80题、元代13题、明代146题、清代117题、民国10题、当代117题、年代不详44题,分布在石室岩、阆风岩、玉屏岩、阿坡岩、石峒等诸岩壁上,其中石室洞的数量最多,占唐至清360题石刻中的290题。肇庆市地处西江中下游,扼两广水道咽喉,历来是县、郡、州、府治所。风景秀丽的七星岩又是历代文人墨客驻足咏叹之地。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文学家兼书法家李邕在石室洞口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此后唐代李绅、王化清,宋代包拯、周敦颐、黄公度、郭祥正,元代杨庭璧,明代吴桂芳、俞大猷、吴国伦、陈璘,清代黎简、冯敏昌、屈大均、陈恭尹,以及当代叶剑英、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大批名人在七星岩留下了题诗、题名和题记等。石刻直接或间接记载了风景区建设、寺庙修建、洪水、经济、历代官职、军事等情况,是一幅反映当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清肇庆清风阁摩崖石刻
清肇庆清风阁摩崖石刻位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内西江北岸边的清风阁石壁上。该处存有清人石刻4题,均为楷书,书法俊逸清秀,内容为赞誉山川的秀美及在峡岸修桥事。其中有刻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闽中吴联书的“江上清风”石刻。石刻高3.60米、宽6.50米,“江上清风”4个大字从右至左横一行,每字高宽2米。吴联,清康熙三十年为端江都尉,康熙三十四年钦命协镇广东肇庆,任左都督管副总兵事,在七星岩及梅庵等处有他的石刻。有刻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清人题“裴公十九桥”石刻。石刻高5.10米、宽2.49米,“裴公十九桥”5个大字竖一行,每字高宽0.75米。西江羚羊峡北岸的“峡山旱路”是古代船只逆水而上时,纤夫挽船入峡必经之路,清嘉庆年间,栈道及桥梁已破烂不堪,当时高要县知县裴盛清重修,并筑桥十九座。有刻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山左张泉书的“山川秀美”石刻。石刻高4米、宽7.25米,“山川秀美”4个大...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唐清阳山贤令山摩崖石刻
唐―清阳山贤令山摩崖石刻位于阳山县阳城镇北一公里的贤令山。贤令山原名牧民山,唐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由监察御史贬为阳山县令,任内勤政爱民,后人为纪念他,改牧民山为贤令山。贤令山摩崖石刻分布在打字岩、千岩表、读书台、游息洞、朝阳洞等景点,有唐至清代石刻36题,其中尤以打字岩的石刻最为珍贵。打字岩高约7米,宽约13米,上有韩愈“鸢飞鱼跃”草书题刻,每字长0.50米、宽0.40米,笔力遒劲;另有宋绍熙元年(1190年)阳山令张本中的楷书《皇宋圣传颂诗并序》,刻面宽4米、高3米,全文28行,每行两字至18字不等,共396字,每字长0.13米、宽0.10米,古劲遒秀,是广东杰出的宋刻。还有著名的韩愈手书“千岩表”、《远览诗》,宋米芾“且看山斋”题刻,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连州知州曹镐等刻的韩文公半身石刻像碑等。因时代久远,风化严重,尤其读书台的石刻,因靠近公路,又长期积水,使唐至清代的2...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唐清阳山贤令山摩崖石刻
唐—清阳山贤令山摩崖石刻位于阳山县阳城镇北一公里的贤令山。贤令山原名牧民山,唐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由监察御史贬为阳山县令,任内勤政爱民,后人为纪念他,改牧民山为贤令山。贤令山摩崖石刻分布在打字岩、千岩表、读书台、游息洞、朝阳洞等景点,有唐至清代石刻36题,其中尤以打字岩的石刻最为珍贵。打字岩高约7米,宽约13米,上有韩愈“鸢飞鱼跃”草书题刻,每字长0.50米、宽0.40米,笔力遒劲;另有宋绍熙元年(1190年)阳山令张本中的楷书《皇宋圣传颂诗并序》,刻面宽4米、高3米,全文28行,每行两字至18字不等,共396字,每字长0.13米、宽0.10米,古劲遒秀,是广东杰出的宋刻。还有著名的韩愈手书“千岩表”、《远览诗》,宋米芾“且看山斋”题刻,以及清代书法家符翕的手蹟、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连州知州曹镐等刻的韩文公半身石刻像碑等。因时代久远,风化严重,尤其读书台的石刻,因靠近公路,...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清珠海石溪摩崖石刻
清珠海石溪摩崖石刻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山场村后山上。镌刻在山涧旁的30多题摩崖石刻,其中“鹅”、“石溪”、“莲岛”、“旷观”等大字,书法艺术独具匠心,属鲍俊的手迹。鲍俊(1797-1851年),山场村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官刑部山西司主事。清朝道光年间,鲍俊曾在此地筑亭榭,邀文友前来仿兰亭修禊而聚会。后人也照此相仿,修禊刻石,留与后世。1986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