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燕赵文化―节日习俗―满族的祭索拨杆子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43
转发:0
评论:0
燕赵文化―节日习俗―满族的祭索拨杆子,    在河北省的承德市区,居住着30多万满族人。过去,满族人家的院子里,都竖立

    在河北省的承德市区,居住着30多万满族人。过去,满族人家的院子里,都竖立着一根一丈多高的木杆子。满族人叫这杆子为“索查”,也就是“还愿杆子”。祭祀的时候,在杆子顶上放一个像浅碗一样的锡斗,里边放上猪的肚肠,让乌鸦、喜鹊们来啄食,叫“神享”。

    为什么要竖这杆子?传说这杆子是清太祖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当皇帝前,曾用来挖人参的索拨棍。据说在努尔哈赤还是个小罕子的时候,有一次被明朝将领李成梁追赶。先是李成梁的小夫人救了他,后来又有乌鸦和喜鹊帮忙掩护,他才逃出了虎口。努尔哈赤跑进长白山里,与8名挖参的女真人结拜成兄弟。他们历尽艰险,一共挖出了八八六十四个大山参。他们又用这山参换来马匹、兵器、粮草,人也越聚越多。努尔哈赤和他的8位兄弟东奔西走,南征北战。经过几年的磨炼,他成为一个能骑善射、有勇有谋的将领。

    后来,他们统一了东北一带,又从东北入关,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努尔哈赤当了皇帝,他的8位兄弟成了八旗首领。 满族百姓为了纪念曾在长白山挖参的开国祖先,就在院子里竖起一根木杆。祭“索拨杆子”报答乌鸦、喜鹊的恩德,也就成为一种生活习俗沿袭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燕赵文化—节日习俗—满族的祭索拨杆子
在河北省的承德市区,居住着30多万满族人。过去,满族人家的院子里,都竖立着一根一丈多高的木杆子。满族人叫这杆子为“索查”,也就是“还愿杆子”。祭祀的时候,在杆子顶上放一个像浅碗一样的锡斗,里边放上猪的肚肠,让乌鸦、喜鹊们来啄食,叫“神享”。为什么要竖这杆子?传说这杆子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当皇帝前,曾用来挖人参的索拨棍。据说在努尔哈赤还是个小罕子的时候,有一次被明朝将领李成梁追赶。先是李成梁的小夫人救了他,后来又有乌鸦和喜鹊帮忙掩护,他才逃出了虎口。努尔哈赤跑进长白山里,与8名挖参的女真人结拜成兄弟。他们历尽艰险,一共挖出了八八六十四个大山参。他们又用这山参换来马匹、兵器、粮草,人也越聚越多。努尔哈赤和他的8位兄弟东奔西走,南征北战。经过几年的磨炼,他成为一个能骑善射、有勇有谋的将领。后来,他们统一了东北一带,又从东北入关,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建立了清朝。努尔哈赤当了皇帝,他的8位兄...
· 燕赵文化—节日习俗—冬至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
· 燕赵文化―节日习俗―冬至
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
· 燕赵文化—节日习俗—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附:扫尘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
· 燕赵文化―节日习俗―除夕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