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好事送礼要成双,歉事送礼可奇数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686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好事送礼要成双,歉事送礼可奇数,  普宁县军埠镇一带,一般赠送礼物,数量要偶数。俗称“好事成双”。如过年给长辈和

   普宁县军埠镇一带,一般赠送礼物,数量要偶数。俗称“好事成双”。如过年给长辈和小孩送压岁钱,节日农家亲友互送�@品,给友人送水果,给产妇送猪肉鸡蛋等营养品,多寡不论,数量必定要偶数,不取奇数。但如果是贺歉喜即贺过运,如送一条猪肉加上一粒鸡蛋却可去慰问刚刚康复的病人。一粒鸡蛋象征被慰问的友人已经过了一个倒霉的运气,走上了一个好运。送奇数的礼品贺歉喜,但不能有“九”数,潮州音“九”与“狗”同。因此,是一大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好事送礼要成双,歉事送礼可奇数
普宁县军埠镇一带,一般赠送礼物,数量要偶数。俗称“好事成双”。如过年给长辈和小孩送压岁钱,节日农家亲友互送粿品,给友人送水果,给产妇送猪肉鸡蛋等营养品,多寡不论,数量必定要偶数,不取奇数。但如果是贺歉喜即贺过运,如送一条猪肉加上一粒鸡蛋却可去慰问刚刚康复的病人。一粒鸡蛋象征被慰问的友人已经过了一个倒霉的运气,走上了一个好运。送奇数的礼品贺歉喜,但不能有“九”数,潮州音“九”与“狗”同。因此,是一大忌。
· 吴文化—吴地习俗—外甥娘舅送礼
在很久以前,宜兴山区居住着一对吝啬的外甥娘舅。有一年,外甥把选定结婚的吉日用请帖告诉了娘舅,娘舅想,就这么个外甥,结婚是一生之大喜事,这送礼是少不了的。他琢磨许久,便用1张巴掌大的红纸包上礼金,提前几天送到外甥家中,外甥见舅舅来送礼,感动地说:“谢谢舅舅,那天你可一定要来喝喜酒呀!”“那当然,我还上座头呢!”“那是,那是。”两人寒暄一阵,娘舅便告辞了。外甥打开红包一看,发现里面只有1元钱。红纸的反面写着:“薄礼2元,内装1元,今送1元,欠你1元。”外甥暗暗发笑。过了一年,娘舅家中砌新屋,按照习俗,新房上梁那天,亲朋好友要来抛梁庆贺,有带糕粽团子的,有带炮仗烟花的,还有送钱的。外甥得知这一消息后,想,砌屋造房是舅舅一家几代的大喜事,理应去恭贺。他也用红纸包了起来当作礼金送到娘舅家。娘舅笑嘻嘻接过红包,装进口袋,就去忙乎接待客人,进行抛梁仪式。忙过一阵后,娘舅想起外甥送的礼,便从口袋里拿出拆开...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潮人“歉喜”之贺
喜事有两类:结婚、育儿、高中、荣升、丰收、得利,皆是好事之喜;病愈、出狱、得救、申雪,为歉事之喜,雅称“歉喜”,俗称“过运”。遇歉喜,亲朋世交必带礼品致贺“压惊”,俗称“贺过运”。礼品必有鸡蛋,其数为五、七、十一等奇数。事主应将礼品全收,以白糖、糖丸等回礼,称为“回甜”。
· 潮汕文化—礼节习俗—潮人“歉喜”之贺
喜事有两类:结婚、育儿、高中、荣升、丰收、得利,皆是好事之喜;病愈、出狱、得救、申雪,为歉事之喜,雅称“歉喜”,俗称“过运”。遇歉喜,亲朋世交必带礼品致贺“压惊”,俗称“贺过运”。礼品必有鸡蛋,其数为五、七、十一等奇数。事主应将礼品全收,以白糖、糖丸等回礼,称为“回甜”。
· 元明送礼风俗
核心提示:官员送礼,不会这样寒酸,即使送物品,也大抵为稀罕玩意,比如鹿脯、飞龙什么的,一般都是直接送银子,清代已经有钱庄了,一张银票就够了。过年是大日子,送礼皇帝不禁,平日专门找人茬儿的御史,此时也不好说什么,因此借这个日子巴结上司,是大好的机会。反过来,这个时候,也是上司大捞一票的好时机。元朝的蒙古上司,喜欢讨礼,明清的汉人官儿不好明讨,改成骂,小骂则皮袍来,大骂则古玩来。对于相当多在乎仕运的官员来说,其实不用骂,礼都会奉上。最大的问题是送什么才能讨上司的欢心,直接送钱当然好,但数目太大,则有贿赂之嫌,送别的就得看上司的喜好了,万一人家讨厌的偏送上去了,不仅花钱费力没讨好,弄不好把现在的官也给丢了。style="text-align:center">本文摘自:《中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作者:张鸣,出版:重庆出版社春节是中国人的大日子。过去,一过就是半个月,正月里从初一到十五,都是过年。有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