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微文化―徽商―从合同书看徽商经营的特点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4
转发:0
评论:0
微文化―徽商―从合同书看徽商经营的特点,徽州文书,原件藏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大学珍藏有康熙年间“新安人”谢

  徽州文书,原件藏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珍藏有康熙年间“新安人”谢胪一的一份商业经营合同书,原文如下:
    立议合同汪元长、谢胪一,向因两家各有绸布店业开立汉镇,历年收看客货,以致获利艰难。今两家情同志合,议请谢占武兄坐庄苏州,置买绸布等货。开单下苏,公同酌议:各开各店应用之货,以便配搭发卖;所买之货来汉,照单均分,毋得推诿;在汉置粮等货下苏,得利照本分息。在苏对会亲友银两置货,倘货未到,两会票先至,各照来信会票应付。其有货来,或要多收者,照苏原价加利三厘钱,以补少收之家。又,在汉两店来往,议定现兑银两,加利五厘钱。庶彼此通融而攸远矣。但两地买卖货物,不得徇私肥己,倘有此情,神明鉴察。今欲有凭,立此合同二纸,各执一纸存据。
    计开:
    一议谢占武兄俸金九五色银三十两
    一议公账之银无得代亲友买物
    这份合同书文字不长,却内容丰富,从中可以看到,康熙年间徽商在经营上已有以下特点:
    吴楚贸易成为徽商重要的贸易活动。吴楚之间,除了有长江中下游天然黄金水道的便利交通运输外,更有极大的物货盈缺互补。入清以后,苏浙的经济已主要是盐业和棉布业,尤其是作为吴地重镇的苏州,在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棉布是其主要的商品资源,粮食却不能自给;而位于长江中游的楚地则早已是天下公认的粮仓,是长江下游地区粮食的主要供给地,两地的粮价之差高达50%―100%。因此,两地互通有无,开展贸易,获利巨大。本合同书所反映的正是这种贸易。
    行商坐贾结合,经营方式日趋成熟。徽商的经营,最初多是家无定居的行商,明以后,寓籍或寄籍的坐贾才大量出现。在清以前,行商和坐贾在徽商中基本上是分离的,行商、坐贾结合一体,相依而用、相附而成,主要是入清以后的事情,本合同书就是典型的一例。行商和坐贾由同一个经营主体、在同一时间内、于同一经营过程中实现了内在有机地结合,坐贾的利微因接受了行商的大利而为之改;行商的风险则因分解消化在坐贾的稳定之中而无存。这种变革,反映了徽商在经营方式运用上的成熟,由之带来的必将是经营规模和业绩的大幅攀升。
    讲求众志协和,注重建立商业联系。徽州是个宗族社会,徽商宗族观念很重。但徽州又是“礼仪之邦”,徽商乡谊观念又很强,不同族人在共同的经商道路上,讲求“众志协和”,“合志同方,营道同术”,本合同书就是对此的一个典型说明。
    合同书上的两位当事人,在汉口的同一条街上开同一种的店,本身就该有同行相斥的嫌疑,更何况又彼此存在了“历年”“获利艰难”的现实。对此,他们两人考虑的不是如何相互排斥、作对,而是怎样团结协作,寻找出路。于是,他们先是将两个本是相互分离、独立的店号并联起来,构成一个联合体;再由此联合体派生出一个属两家共有的易地经营机构,负责人由两家共聘,给予俸金,既承担货物采购、供应站的职责,又担负货物受纳、经销站的任务,当然这其中必然还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及反馈等;最后是构建一个三点组成的商业经营热线联系,扩大经营的范围和内容,提高经营的质量。可见徽商在经营形式上的成熟。
    有比较完善的商业合同,契约意识很强。徽州本是个契约社会,历史上留存至今的各种契约文书就达二十余万件,其中就有不少商业方面的协议合同书。但就目前已发现的商业合同书看,清以前的主要是有关资本合作入股的合同书,所要解决的只是资本的来源问题,议定的也主要是股利关系原则。而本合同书则是就如何开展经营上的合作而制定出的,协议面广,内容具体细化,既全面贯彻了理性严肃的商业原则,又不乏通融灵活的人情常理。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徽商在制定商业合同问题上的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合同书上就如何保证“两地买卖货物,不得徇私肥己”问题,只用了“神明鉴察”4个字,深切透露了徽商对契约合同的神圣性及自觉遵守的必然性的充分确认与理解,反映了徽商一种极强的契约价值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徽文化—徽商—从合同书看徽商经营的特点
徽州文书,原件藏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大学珍藏有康熙年间“新安人”谢胪一的一份商业经营合同书,原文如下:立议合同汪元长、谢胪一,向因两家各有绸布店业开立汉镇,历年收看客货,以致获利艰难。今两家情同志合,议请谢占武兄坐庄苏州,置买绸布等货。开单下苏,公同酌议:各开各店应用之货,以便配搭发卖;所买之货来汉,照单均分,毋得推诿;在汉置粮等货下苏,得利照本分息。在苏对会亲友银两置货,倘货未到,两会票先至,各照来信会票应付。其有货来,或要多收者,照苏原价加利三厘钱,以补少收之家。又,在汉两店来往,议定现兑银两,加利五厘钱。庶彼此通融而攸远矣。但两地买卖货物,不得徇私肥己,倘有此情,神明鉴察。今欲有凭,立此合同二纸,各执一纸存据。计开:一议谢占武兄俸金九五色银三十两一议公账之银无得代亲友买物这份合同书文字不长,却内容丰富,从中可以看到,康熙年间徽商在经营上已有以下特点:吴楚贸易成为徽商重要的贸易活...
· 微文化―徽商―从上海汪姓分布看徽商足迹
��汪姓是江南大族。源出有二:一为汪芒氏后人,以国为氏,汪芒,商时小国,位今杭州西、湖州南,相传由夏代防风氏所改;一为鲁成公庶子之后,以邑为姓,系出姬姓。东汉末,孙策南渡,部将汪文和累建战功,封为龙骤将军,先后为会稽、新安太守。南北两汪,合而为一。隋未汪华,拥族众割据,有歙、宣、杭等6州之地,后举地归唐,封越国公。故天下汪氏,多以皖南为辐射中心,兼及浙西、赣东北地区。明清,徽商足迹走全国,汪姓亦遍布天下。����上海为八方云集之地,由此而来的汪姓,主要是皖南,但近代也有由浙东宁波浮海而至的。从宁波来的汪姓,察其所源,仍来自皖南。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导、作家沈寂(原姓汪)曾谈及,他虽现籍是浙江奉化,但据《汪氏族谱》,他们家族源自皖南,他就是随父祖从宁波来上海居住的。����上海于元代前,是否见有汪姓,史无明载。现就所知的当始于元。元有松江知府汪从善、宣慰副使汪世英两人留仕,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汪姓...
· 微文化—徽商—徽商文化与新徽商的崛起
一、徽商的历史概况1、何为徽商?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称“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朝喜靖至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徽州自古以来,山多田少,土地瘠薄,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这种生存条件的不足使他们只有经商一条路。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是与它“贾而好儒”的特点分不开的。植根于厚实新安文化土壤之上的徽商,为了获得与经济地位相称的社会地位需要以"儒"为外...
· 微文化―徽商―徽商文化与新徽商的崛起
一、徽商的历史概况1、何为徽商?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称“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朝喜靖至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徽州自古以来,山多田少,土地瘠薄,农业收入不足以自给,这种生存条件的不足使他们只有经商一条路。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是与它“贾而好儒”的特点分不开的。植根于厚实新安文化土壤之上的徽商,为了获得与经济地位相称的社会地位需要以"...
· 微文化―徽商―亦贾亦儒的徽商
徽州文化以灿烂多姿、博大精深而著称于世。解读徽州文化,应该首先认识它的始作俑者―――称雄明清时期商界300余年的徽商。徽商,指以乡族关系为纽带所结成的徽州商人群体。徽州与长江三角洲相毗邻,处于万山丛中,四面险阻,既是避难的安全所,也是外出经商的理想之地。徽州的自然环境,虽有利于种植和因地制宜地发展手工业生产,但山多田少的格局,几乎无发展农业的潜力。受当地经济资源的局限,促使徽州人利用自身的优势从外出经商中寻找生活出路。“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民谣,正是这种经商习俗的真实写照。尽管在晋以后,徽州渐萌经商习俗,但主要还是散兵游勇,真正形成人众资巨、颇具特色的商业集团是从明中叶开始的。明成化、弘治年间,中国东南地区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城镇日趋繁荣,中国的传统商业随之发生转型,其标志是从以贩运奢侈品和土特产为社会上层集团为主的商业,向贩卖日用百货、面向庶民百姓的商业转化。正在这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