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
李贽,李贽(1527~1602) 明代思想家、文学评论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宏
李贽(1527~1602) 明代思想家、文学评论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出身航海世家,祖上多与异域交往,通外语。自幼不喜传注帖括,不信仙、释、道学。26岁乡试中举后宦游各地,曾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等职。宦游中研读王阳明著作,师事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之子王襞。所到之处与上司多忤,于是在54岁时辞官,不久出家,于湖北黄安、麻城等地著书立说。他力排世人对孔教之迷信,称儒家经典为"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绝非"万世之至论"(《焚书・童心说》)。他说汉代以下"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尔"(《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公然以异端自命。他倡言"人必有私","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藏书・德业儒臣后论》),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焚书・答邓石阳》),认为历来之"政、刑、德、礼",皆是少数人"强天下使从己",唯有使"天下之民各遂其生,各获其所愿有","好恶从民之欲而不以己之欲",方可谓之礼(《李氏文集・道古录上》)。他一生屡遭而始终顽强不屈,最后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系狱,自刎身死。
李贽文学上的基本主张,可概括为三点:
其一,提倡"童心"与"迩言"。他认为"天下至文"皆出自"童心",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而反对以"闻见道理"、实即孔孟之道为心。他说"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就是"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至于"《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均见《童心说》)因此,他以反抗封建礼教的《西厢》、《拜月》为童心之作,而以标榜全忠全孝的《琵琶记》为"似真非真"(《焚书・杂说》);在古代作家中,他最欣赏不受儒学羁勒的司马迁、李白、苏轼。可见李贽提倡"童心",并不是一般地提倡真心,而是提倡打破孔孟之道的束缚,以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即市民思想,来指导创作。"好察迩言","则得本心"(《焚书・答邓名府》),因此与提倡"童心"相联系,他又热烈赞赏"百姓日用之迩言"。所谓"迩言",就是"街谈巷议,俚言野语,至鄙至俗,极浅极近,上人所不道,君子所不乐闻者"(《道古录下》),亦即下层人民反映"治生产业"之事的日常生活语言。赞赏"迩言",也就是提倡弃雅从俗,以下层人民的口语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他说:"善言即在乎迩言之中","唯以迩言为善,则凡非迩言者必不善"(《道古录下》);"迩言"不待教而后能,"是谓天成,是谓众巧,迩言之所以为妙也"(《焚书・答邓名府》)。总之,唯"迩言"发自本心,绝假纯真,与《六经》、《语》、《孟》无涉,亦即"童心之言"。李贽提倡"童心"与"迩言",都是要求革新文学的内容,表现新的思想和生活。
其二,强调"自然"与"发愤"。李贽极力推崇自然之美,认为"化工"远胜于"画工"。他阐述说:"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有是格,便有是调,皆情性自然之谓也","若有意为自然,则与矫强何异?"(《焚书・谈律肤说》)因此,这种自然不仅不排斥,恰恰是要求大胆地抒写愤懑、批判现实。他说所谓"作者",应当是"兴于有感而志不容己,或情有所激而词不可缓之谓也"(《藏书・史学儒臣・司马迁》);反之,"文非感时发己,或出自经画康济,千古难易者,皆是无病呻吟,不能工"(《续焚书・复焦漪园》)。甚至提出:"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焚书・杂说》)。不过李贽并非鼓吹直肆浅露、一览无余,而是提倡"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举一毛端建宝玉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同前),即将参天地、系人生的浩莽情怀寄寓于具体事物的描绘或咏叹,实现激昂愤慨之情与自然含蓄之美的统一。他强调"自然"与"发愤",旨在打破各种传统清规戒律的桎梏,追求文学的解放和愤世疾俗的风格。
其三,重视戏曲与小说。李贽坚决反对文学复古思潮,重视一切新的文学样式。他高度评价戏曲、小说的社会意义,说"孰谓传奇不可以兴、不可以观、不可以群、不可以怨乎?饮食宴乐之间起义动慨多矣!今之乐犹古之乐,幸无差别视之其可"(《焚书・红拂》),他赞《拜月记》"自当与天地相始终,有此世界,即离不得此传奇"(《焚书・拜月》),称《水浒传》为对于宋朝"大贤处下,不肖处上"的不合理现象的发愤之作(《焚书・忠义水浒传序》)。李贽是明代最负盛名的戏曲、小说评点家。尝自称:"《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人,《西厢》、《琵琶》涂抹改窜得更妙"(《续焚书・与焦弱侯》)。当时人也说:"人言《水浒》奇,果奇","若无卓老揭出一段精神,则作者与读者千古俱成梦境"(署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署李卓吾评点的戏曲、小说有《西厢记》、《拜月记》、《红拂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多种。《水浒传》又有袁无涯刊百二十回本、容与堂刊百回本两种评点本,但其真伪尚待考辨。
李贽的这些观点,实际上就是从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体裁样式三方面提出了同封建正统文学观念相对立的见解,建立了一个适合当时的新兴文学,主要是市民文学发展需要的理论体系。除此之外,李贽在《琴赋》、《诗画》、《樊敏碑后》(均见《焚书》)等文章中,对言与意、 形与神、 道与技等古代文学理论的传统问题,也发表了有价值的看法。李贽深受老、佛影响,其文学思想亦与崇尚自然之道的老、庄文学观有密切联系。不仅提倡"化工"、反对"画工",同老、庄主张"大巧若拙"、以素朴为美一致,提倡"童心"与"迩言"亦与老、庄返朴归真、"任其性命之情"的思想一脉相承。但是,李贽并没有遵循着老、庄的思路,把自然之美和汪洋淡泊连在一起,而是走向了任其自然的抒写愤激之情,因而他所提倡的自然之美不是阴柔之美,而是阳刚之美;他也没有把"任其性命之情"局限于抒发一己超然之情,而是走向了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反映广泛的、发展的现实生活。这样,李贽就把老、庄反对加于人和文的各种束缚的思想,运用于对束缚人的封建道德观念和束缚文的封建文学观念的积极批判,从而形成了一套推动文学同社会一道前进的文学理论。
李贽的文学理论,集中代表了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发展对文学的要求和文学发展本身的要求,事实上成为明代后期新的文学思潮的纲领,对当时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尤其是对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等进步文学家发生了巨大影响。明代后期的文学,就是以强烈的反封建精神、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戏曲、小说的繁荣载入史册的。明末以后,由于社会形势与社会思潮的变化,李贽的文学理论渐被冷落,但其中某些观点仍为一些有见识的文学理论家所继承。如王夫之"以追光蹑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古诗评选》卷 4)的主张,即与李贽"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之说相通;叶燮论文学创作时提出的"才、识、胆、力"(《原诗・内篇》),实以李贽论学道作事时所说的才、胆、识(《焚书・杂述》)为本;刘熙载"为文宜师农工"(《昨非集・论文》)之论,更与李贽对"百姓日用之迩言"的称赞一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李贽重新受到重视,他的文学理论的反封建精神,也得到充分肯定。
李贽的文学理论也有其局限性。"童心"说及"最初一念之本心",都有唯心色彩。评论《水浒》标榜"忠义",而且以"一意招安、专图报国"的宋江为"忠义"之首,表明他实际上并未完全摆脱封建道德观念。以肯定"创制体格文字"而肯定"今之举子业",即八股文,亦属不当。当代学术界对李贽文学理论的进步意义都是肯定的,但对其中局限性的轻重,估计不尽相同。对明代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及李贽是否代表市民阶层要求,看法也未尽一致。但李贽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则是公认的。
李贽著述甚富,但因明清两代数被禁毁,故多有亡佚,存者亦遭改窜,间有伪作。现存较可信者主要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氏文集》等。正续《焚书》、《藏书》有中华书局新校本,《李氏文集》有明刻本。
李贽文学上的基本主张,可概括为三点:
其一,提倡"童心"与"迩言"。他认为"天下至文"皆出自"童心",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而反对以"闻见道理"、实即孔孟之道为心。他说"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就是"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至于"《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均见《童心说》)因此,他以反抗封建礼教的《西厢》、《拜月》为童心之作,而以标榜全忠全孝的《琵琶记》为"似真非真"(《焚书・杂说》);在古代作家中,他最欣赏不受儒学羁勒的司马迁、李白、苏轼。可见李贽提倡"童心",并不是一般地提倡真心,而是提倡打破孔孟之道的束缚,以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即市民思想,来指导创作。"好察迩言","则得本心"(《焚书・答邓名府》),因此与提倡"童心"相联系,他又热烈赞赏"百姓日用之迩言"。所谓"迩言",就是"街谈巷议,俚言野语,至鄙至俗,极浅极近,上人所不道,君子所不乐闻者"(《道古录下》),亦即下层人民反映"治生产业"之事的日常生活语言。赞赏"迩言",也就是提倡弃雅从俗,以下层人民的口语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他说:"善言即在乎迩言之中","唯以迩言为善,则凡非迩言者必不善"(《道古录下》);"迩言"不待教而后能,"是谓天成,是谓众巧,迩言之所以为妙也"(《焚书・答邓名府》)。总之,唯"迩言"发自本心,绝假纯真,与《六经》、《语》、《孟》无涉,亦即"童心之言"。李贽提倡"童心"与"迩言",都是要求革新文学的内容,表现新的思想和生活。
其二,强调"自然"与"发愤"。李贽极力推崇自然之美,认为"化工"远胜于"画工"。他阐述说:"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有是格,便有是调,皆情性自然之谓也","若有意为自然,则与矫强何异?"(《焚书・谈律肤说》)因此,这种自然不仅不排斥,恰恰是要求大胆地抒写愤懑、批判现实。他说所谓"作者",应当是"兴于有感而志不容己,或情有所激而词不可缓之谓也"(《藏书・史学儒臣・司马迁》);反之,"文非感时发己,或出自经画康济,千古难易者,皆是无病呻吟,不能工"(《续焚书・复焦漪园》)。甚至提出:"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焚书・杂说》)。不过李贽并非鼓吹直肆浅露、一览无余,而是提倡"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举一毛端建宝玉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同前),即将参天地、系人生的浩莽情怀寄寓于具体事物的描绘或咏叹,实现激昂愤慨之情与自然含蓄之美的统一。他强调"自然"与"发愤",旨在打破各种传统清规戒律的桎梏,追求文学的解放和愤世疾俗的风格。
其三,重视戏曲与小说。李贽坚决反对文学复古思潮,重视一切新的文学样式。他高度评价戏曲、小说的社会意义,说"孰谓传奇不可以兴、不可以观、不可以群、不可以怨乎?饮食宴乐之间起义动慨多矣!今之乐犹古之乐,幸无差别视之其可"(《焚书・红拂》),他赞《拜月记》"自当与天地相始终,有此世界,即离不得此传奇"(《焚书・拜月》),称《水浒传》为对于宋朝"大贤处下,不肖处上"的不合理现象的发愤之作(《焚书・忠义水浒传序》)。李贽是明代最负盛名的戏曲、小说评点家。尝自称:"《水浒传》批点得甚快活人,《西厢》、《琵琶》涂抹改窜得更妙"(《续焚书・与焦弱侯》)。当时人也说:"人言《水浒》奇,果奇","若无卓老揭出一段精神,则作者与读者千古俱成梦境"(署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署李卓吾评点的戏曲、小说有《西厢记》、《拜月记》、《红拂记》、《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多种。《水浒传》又有袁无涯刊百二十回本、容与堂刊百回本两种评点本,但其真伪尚待考辨。
李贽的这些观点,实际上就是从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体裁样式三方面提出了同封建正统文学观念相对立的见解,建立了一个适合当时的新兴文学,主要是市民文学发展需要的理论体系。除此之外,李贽在《琴赋》、《诗画》、《樊敏碑后》(均见《焚书》)等文章中,对言与意、 形与神、 道与技等古代文学理论的传统问题,也发表了有价值的看法。李贽深受老、佛影响,其文学思想亦与崇尚自然之道的老、庄文学观有密切联系。不仅提倡"化工"、反对"画工",同老、庄主张"大巧若拙"、以素朴为美一致,提倡"童心"与"迩言"亦与老、庄返朴归真、"任其性命之情"的思想一脉相承。但是,李贽并没有遵循着老、庄的思路,把自然之美和汪洋淡泊连在一起,而是走向了任其自然的抒写愤激之情,因而他所提倡的自然之美不是阴柔之美,而是阳刚之美;他也没有把"任其性命之情"局限于抒发一己超然之情,而是走向了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反映广泛的、发展的现实生活。这样,李贽就把老、庄反对加于人和文的各种束缚的思想,运用于对束缚人的封建道德观念和束缚文的封建文学观念的积极批判,从而形成了一套推动文学同社会一道前进的文学理论。
李贽的文学理论,集中代表了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发展对文学的要求和文学发展本身的要求,事实上成为明代后期新的文学思潮的纲领,对当时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尤其是对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等进步文学家发生了巨大影响。明代后期的文学,就是以强烈的反封建精神、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戏曲、小说的繁荣载入史册的。明末以后,由于社会形势与社会思潮的变化,李贽的文学理论渐被冷落,但其中某些观点仍为一些有见识的文学理论家所继承。如王夫之"以追光蹑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古诗评选》卷 4)的主张,即与李贽"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之说相通;叶燮论文学创作时提出的"才、识、胆、力"(《原诗・内篇》),实以李贽论学道作事时所说的才、胆、识(《焚书・杂述》)为本;刘熙载"为文宜师农工"(《昨非集・论文》)之论,更与李贽对"百姓日用之迩言"的称赞一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李贽重新受到重视,他的文学理论的反封建精神,也得到充分肯定。
李贽的文学理论也有其局限性。"童心"说及"最初一念之本心",都有唯心色彩。评论《水浒》标榜"忠义",而且以"一意招安、专图报国"的宋江为"忠义"之首,表明他实际上并未完全摆脱封建道德观念。以肯定"创制体格文字"而肯定"今之举子业",即八股文,亦属不当。当代学术界对李贽文学理论的进步意义都是肯定的,但对其中局限性的轻重,估计不尽相同。对明代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及李贽是否代表市民阶层要求,看法也未尽一致。但李贽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则是公认的。
李贽著述甚富,但因明清两代数被禁毁,故多有亡佚,存者亦遭改窜,间有伪作。现存较可信者主要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氏文集》等。正续《焚书》、《藏书》有中华书局新校本,《李氏文集》有明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贽
生平河南乡试第七十九名,后参加会试第一百七十名。万历五年,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八名。曾祖父李福;祖父李进;父亲李义,曾任教谕。母宋氏。参考文献
· 李贽是怎么死的?李贽的思想主张
思想家李贽(lizhi),原名林载贽,嘉靖三十一年也就是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他是明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李贽家里世代都是巨商,从事海上贸易,到了他祖父那代家境才开始渐渐衰落。?到李贽的父亲李白斋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加上李白斋为人乐善好施且不善理财,家庭也时常出现困窘的时候。李贽六岁时,母亲徐氏去世。母亲的去世,让李贽过早的成熟。作为家里的长子,李贽身上要担负很多东西。过早独立,自身要强,让他自然而然就养成了孤僻倔强的性格,这是他叛逆性格的性格基础。李贽从徐氏去世后就跟随自己的父亲读书,他从小就对书本的知识有自己的看法,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敢于去质疑书中的观点。他十分讨厌朱熹给《四书》作的注,十二岁他自己作了一篇《老农老圃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他把《论语》中樊迟问稼和子路遇荷蓧杖人两件事综合起来,提出了自己反对孔子鄙夷农事的思想。学有所得后,自然要...
· 揭秘李贽为何被称为明朝第一思想犯?
李贽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在现代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当时他是因为思想是“异端邪说”而被捕入狱,所以被称之为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塑像《李贽:明朝第一思想犯》是一篇介绍讲述李贽一生的文章,在网上颇为有名,还被多家媒体转载过。作者名叫彭勇,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教授,研究方向是明清的历史。文章标题就把李贽评价为明朝第一思想犯,内容里更是在小标题上依次评价他为傲慢清官、学术和尚以及剃刀下的亡魂,分别讲述李贽为官时、寓居研究学术时以及最后被捕入狱时的经历。文章最为出彩的地方就是作者诙谐幽默的文风,仿佛他不需要顾及历史的严肃性。文中对李贽以及他人的调侃和讽刺无处不在,比如他说李贽出畅销书是大众偶像,说顾炎武嫉妒得说话酸溜溜,说李贽不要天上掉下的馅饼等。此外,作者在文章里用词也十分现代还有不少网络用语,他用“小样”、“粉丝”、“幸福像花儿一样”等。《李贽:明朝第一思想犯》不是一篇正统的历史文章,更像是故事...
· 东林党的幸灾乐祸――李贽的历史悲剧
万历三十年(1602)早春,北京城内波诡云谲,暗伏杀机,一场清除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异端、株连李贽的追随者,并驱逐西方传教士的政治密谋,在紫禁城内外悄然酝酿着。以往的说法是,李贽是被“封建统治者”而死的。不错,是万历皇帝亲自下令将他逮捕治罪的。他的主谋是东林党人的、著名的大奸臣、内阁首辅沈一贯。但仔细一考究,就觉得这种说法不完全对了。受沈一贯的指使向万历皇帝告发李贽的,是被人们称之为“早期市民阶层的经济政治利益代言人”的东林党人张问达;在李贽被而死后,东林党人的领袖人物顾宪成对李贽之死持一种幸灾乐祸的冷嘲热讽的态度,这不是大可令人惊异吗?而这些东林党人,作为晚明历史舞台上的一支主张改革的政治力量,在李贽的同时或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也纷纷被专制统治者而死。先害人,接着又被害。究竟东林党人与李贽有什么深仇大恨,定要将李贽置于死地而后快呢?问题还是出在要不要维护儒家纲常名教和道德伦理至上主义上。李贽...
· 明代思想家李贽因为什么被称为“怪老头”?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李贽画像李贽生于1527年,本身是回族人,祖上在明初就搬迁到福建泉州。他原姓林,后改名李贽,字宏甫,号卓吾。李贽从小聪颖非常,12岁开始写文,26岁就高中举人。他在朝为官二十几载,从一个县的教官做到了知府,不过在他55岁的时候辞去了官职。辞官后,李贽先后在湖北、北京、南京等地居住,大多是在朋友家或者寺庙里。期间,李贽一方面研读经典,一方面著书讲学。虽然他的讲学在当地颇受欢迎,但因为“离经叛道”也常遭到官府等保守势力的反对而要被驱逐。1602年,李贽被捕入狱,他那些被认为“异端邪说”的著作也被一并烧毁。之后不久,李贽就在狱中自刎而死,当时已七十有六,死后被好友安葬。李贽一生著书良多,主要包括《藏书》、《续藏书》、《焚书》等,此外他十分推崇《水浒传》和《西厢记》并都做过自己的评点。在他的著作和讲学中,他时常针砭时事,评述历史。他反对反对儒家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