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艺术之金属胎珐琅器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8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艺术之金属胎珐琅器,     珐琅器即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

 

    珐琅器即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它既具备金属贵重、坚固的特点,又具备珐琅釉料晶莹、光滑及适用于装饰的特点。

    依据金属胎珐琅器在金属加工工艺和珐琅釉料具体处理方法上的不同,一般可将金属胎珐琅器分为画珐琅器、掐丝珐琅器,透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画珐琅器


  画珐琅器,叉称"洋瓷"。从清代蓝滨南在其《景德镇陶录》一书中对画珐琅器的描述可知,画珐琅器是以金属铜做器骨(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珐琅釉)经烧制而成。简单地说,画珐琅器是用珐琅釉料直接在金属胎上作画,经烧制而成,富有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珐琅画"。画珐琅器的制作方法是:先在己制成的红铜胎上涂施薄薄的一层白色珐琅釉,人窑烧结,并使其表面光洁平滑,然后以单色或多彩的珐琅釉料,按照图案纹饰设计要求,绘制花纹图案,再经人窑焙烧显色而成。

  清代康熙年间,中西方贸易禁止被解除后,欧洲的画珐琅器(洋瓷)传人中国,并以贡品、礼品等形式进大清宫廷。这些舶来的画珐琅工艺品,引起了清代皇帝及王公大臣的关注,于是清政府分别在广州和北京宫廷专门设立了珐琅器制造作坊,借鉴掐丝珐琅器、瓷器和料器(玻璃器)的生产,并吸收欧洲画珐琅工艺制作方法,经若干年努力,终于成功地烧制出了在图案题材、器物造型、珐琅色彩以及使用功能等各个方面,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画珐琅器,并且一直影响到现在。

 

  细丝粗釉

  即掐丝珐琅器中的一种类型。此种类型的珐琅器,采用单线勾勒圈案轮廓的掐丝方法,以缠枝莲纹为主题,大花大叶。花朵大的图案装饰特点,均系追仿明代,纹样线条纤细。流畅,掐丝钢筋、有力。器物的色地多为不透明浅蓝色。质地干涩,色彩绘暗无光。

  康熙时期画珐琅器鉴别


  清康熙早期,我国的画珐琅器处于试制阶段,胎璧的制造一般比较厚重,器体较小,造型、品种也比较少,常见的有炉、瓶、盒、盘文类。作品多以及灰白色珐琅为地(也兼有黄色地),并用红、黄、蓝、自、绿、耪、紫等几种颜色的珐琅釉作画,颜色品种不甚丰富。表面光泽度差,釉料施用浓厚,砂眼较多,反映出珐琅釉料质地尚不精细。康熙晚期的画珐琅器,充分显示出了画珐琅器本身所具有的薄、平,光、艳、雅的特点。珐琅釉料质地细腻,涂施均匀,表面光洁平滑,基本无砂眼,色泽艳丽明快,颜色品种也日趋丰富。作品地色除白色以外,盛行以黄色珐琅为地,皇家生活色彩浓重。胎壁的制造较早期轻薄。器型规整,种类也有所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造型,诸如盏托等。画面用笔工致,一丝不苟。有如工笔重彩画,更具图案性效果,早期那种飘逸,洒脱的用笔方法已销声匿迹。作为图案花纹装饰用的珐琅釉料,颜色品种日益丰富,由早期的红,蓝,绿、白,黄、紫,赭等六七种,增加到红、蓝、绿、白、黄、黑、雪青、赭、紫、粉等,达至12种之多。珐琅釉料质地细腻、洁净,表面打磨平整、光滑,色彩艳丽,图案布局对称、规整,用笔工致,画风写实。图案内容题材以表现富贵吉祥的写生花卉为主,并多采用晕染技法绘制。康熙晚期成熟、规范的画珐琅嚣,确立了其开创申国画珐琅器规模化生产,并沿着这种基本的工艺制作方法方向发展的重要地位。

 

  掐丝珐琅器

  掐丝珐琅器是金属胎珐琅器工艺的一个品种。据现存清宫造办处档案材料记载,这一名称的使用,在清代巳于宫内广泛流行。掐丝珐琅器的制作方法是:在己制成的金属胎上,按照图案设计要求描绘图案纹样轮廓线;然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金属主要是铜,也有用金或银的),焊着或者是粘合在纹样轮廓线上;再于金属丝或金属片纹样的空白处,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过焙烧、磨光、镀金等加工制作过程后而成。

  掐丝珐琅器与錾胎珐琅器的表面效果相似,都给人一种似宝石镶嵌的感觉。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掐丝珐琅器和堑胎珐琅器二者在点蓝(填施珐琅釉)、焙烧、磨光和镀金等工艺制作方法上基本是相同的。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金属加工工艺的具体方法上,即图案纹样的起线(制作和形成)方法。掐丝珐琅器是以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焊着或者是粘合在金属胎上组成图案纹样;而堑胎珐琅器则是运用金属錾刻技法起线花纹。因此,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这两种珐琅器,就会发现,掐丝珐琅器的图案线条纤细而婉转,而且在掐丝、焊着及磨光的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线条断裂现象而堑胎珐琅器的图案线条一般比较粗壮,且无接头相焊痕。

  珐琅器的保护

  珐琅器一般会出现的损坏情况有:操作不当而损伤器物,珐琅釉料部分或全部脱落,釉料粉化、变色、炸裂、失去光泽和透明度。要做好珐琅器的保护,首先要防止人为的损坏。人们在观赏、取拿器物时,往往因一时的疏忽或操作不当,而使珐琅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撞击或置放器物的周边环境不适(与硬物、含酸碱性放在一起)等。其次要防止珐琅器出现腐蚀现象。注意存放器物的环境空间,环境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温度,不适当的温湿度都会侵蚀珐琅器。另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高也会造成对金属抬珐琅器的损坏。因此,金属抬珐琅器要避免过多地暴露在外,应放置在干燥低温环境中,保持空气洁净无污染,尽可能避免阳光直射。最后在处理珐琅器物上的尘埃时,应使用柔软的毛刷轻轻拂拭,切忌甩粗糙的物品擦拭或以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金属探测器
使用场合加工业金属探测器在加工业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目的是防止金属污染物与原材料一起进入设备对设备造成损害,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检测出被金属污染的制品,提高产品质量,杜绝因为产品中金属杂质给使用者带来潜在的人身伤害或者直接的人身伤害。考古学金属探测器在考古学上,也为考古学家用作寻找古物。一些欧洲国家如法国、瑞典等,使用金属探测器是需要申请牌照,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防止夜盗,而是为了保护未被发掘的考古景点。政府机关各国的立法机关、中央政府办公大楼、大使馆、法院、监狱等场所,由于需要高度保安,出入口会设置金属探测器查验违禁品。娱乐场所部分地区的剧院、球场、音乐厅、电影院、赌场等娱乐行业场所,为安全起见,有时会安装金属探测器,或工作人员手持金属探测器。出入境口岸世界各地的机场、港口、陆上边界关卡,普遍设置金属探测器、X光扫描仪和红外线扫描仪,当作重要的出入境及安全把关措施。各
· 珐琅彩瓷
工艺特点珐琅彩瓷所用珐琅,最初被用于金属胎珐琅器,即景泰蓝。其成分为含铝硅酸盐与铅、锡等重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所用原料多数来自天然矿石,釉料呈现带有光泽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状。参与人员由于珐琅彩瓷祇生产过400件,并且全程在皇帝控制之下,所以参与人员可以考证。朱家缙整理如下烧炼珐琅料的人员:主管是怡亲王;经办人为郎中海望、员外郎沈喻和唐英;宋七格负责全部炼制工作;邓八格具体操作;胡大有吹釉;太监吴书也是主要的技术人员。画珐琅的画家:宋三吉、张琦、邝丽南、贺金昆、谭荣、林朝楷、郎士宁品种珐琅彩瓷一直收藏于故宫端凝殿左右屋内,全部造册登录。康熙分为10种,共计16件。另有宜兴胎画珐琅13种、18件,玻璃胎1种、1件。瓷胎画珐琅五彩西番花黄地大碗,康熙年制。(2件)瓷胎画珐琅五彩西番花红地茶碗,康熙御制。(2件)瓷胎画珐琅西番花红地盒,康熙御制。(1件)瓷胎画珐琅菱盘,康熙御制款。(1件)瓷胎画珐琅...
· 中国古代香器
在佛教传入中国用香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同时大量引进各种重要的香料,及用香的观念和方法,于是,香从生活中的附属用品,一跃而成为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场景。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在室内薰香的习俗,焚烧的香料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其实薰香源自古人薰烟以趋灭蚊虫,并消除秽气。在《周礼》中记载:“剪氏掌除蚕物,以攻攻之,以莽草薰之,凡庶虫之事。”古人燃香也可以说是清净环境,中国在尚未产生专用的香器之前,先使用一般的铜炭炉来薰香。中国人在室内焚香自战国时代就已开始了,但是专门为焚香而设计的香具,却迟至汉代才出现。中国香炉的形制始于战国时期铜炉,以后历代出现各种式样的香炉。材质有陶器、瓷器、铜器、鎏金银器、掐丝瑵珐琅、画珐琅、竹木器及玉石等,种类丰富。在春秋时期,已出现专供室内取暖的铜炭的“王子婴次炉”。而这类铜炭炉后世仍然沿用。汉代开始,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香炉——博山炉。博山,相...
· 商周青铜艺术之“青铜器纹饰”(图)
青铜器艺术所具有的强烈的感情因素主要来自那些为商周时代所特有的装饰纹饰。从兽面、夔龙、凤鸟等纹饰可以见出它们与原始社会陶、玉器纹饰的渊源关系。在青铜器艺术中,它们被熔铸,重构成充分体现奴隶制社会精神面貌的新形象,与造型结合,所产生出的精神威慑力度是早先的艺术所不能比拟的。兽面·夔龙·凤鸟商代工匠艺术家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青铜器纹饰──兽面纹。在商代社会生活中,它无所不在。兽面纹名称出自《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兽面,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主要特征是它的主体部分为正面的兽头形象,两眼非常突出,口裂很大,有角与耳。有的两侧连着爪与尾,也有的两侧作长身卷尾之形,实际上是由两条夔龙纹以鼻梁为中心,侧身相对组成的,夔龙纹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纹饰。多用作辅助花纹。兽面纹的鼻、角、口部变化很多,从角、耳的不同形态可以认出其生活原型多是牛、羊、虎等动物。牛、羊是祭祀活...
· 济阴纲目―第十章胎前门(上)之候胎法
脉经曰:妇人怀躯七月,而不可知,时时恤血而转筋者,此为躯也;恤时嚏而动者,非躯也。(素问以足少阴脉动甚为有妊脉经,以手少阴脉动甚为有妊岂心肾同一诊耶,此只言素问盖亦有见)素问曰:妇人足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阴搏阳别,谓之有子。脉经曰:妊脉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数也。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己三月也。脉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尺脉左偏大为男,上偏大为女,左上俱大,产二子,大者如实状。(实字妙)(诊在尺脉的是至论,然于王子亨之说亦为禀厚者言)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为男,上疾为女,俱疾为生二子。遣妊娠人面南行,还复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首者是女。看上圊时,夫从后急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苜者是女也。此处少若干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