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清时期戏剧的兴盛发展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3
转发:0
评论:0
明清时期戏剧的兴盛发展, 明刊海盐腔演出图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它的晚期。商业经济相对发达,社

明刊海盐腔演出图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它的晚期。商业经济相对发达,社会生活奢糜腐化,加上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阶层追求享乐社会思潮的兴起,戏曲获得了更为便利的生存发展条件。

  明初,南方的戏文已经扩布到东南沿海各省,并以强力的势头向内地和西南发展,及至明万历年间,已经成为广布全国的戏曲声腔,其中的昆曲更由于士大夫阶层的垂青而流传广远。杂剧的势力虽然逐渐消减,但在北方民间仍然长期演出不衰。明代中期以后,北方各地又在民间小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起的戏曲声腔――弦索和梆子,它们的兴起影响了清代全国戏曲的面貌。清代以后,这些戏曲声腔在全国各地到处流播繁衍,随处形成新的地方剧种,衍为中国戏剧文化的壮观。

  明清戏曲的兴盛与士大夫阶层对之推波助澜有密切关系。明代以后士风颓糜,诸多士大夫放诞佻、狂荡不羁、纵情享受、沉溺声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迷恋于戏曲。明末东南著名文人张岱自称一生“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就是一个绝妙的写照。明清文人还串戏风行,例如屠隆“每剧场,辄阑入群优中作技”(沈德符《顾曲杂言・昙花记》),汤显祖“自掐檀槽教小伶”(《醉答东君二首》之一),甚至一些文人轻贱科举,把身躬排场作为自己的乐趣。明・陈琬《旷园杂记》说,嘉靖四年(1525年)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门外呼周解元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明清文人很多都养有自己的家庭戏班,著名者如李开先、屠隆、张岱、阮大铖、冒辟疆、查继佐、李渔、尤侗等等。有时官府里也养戏子,使得政府部门不得不一再发布禁令。清嘉庆四年(1799年)曾有皇帝谕旨曰:“闻近年各省督抚两司署内教演优人之事……俱不许自养戏班。”(清・明亮等编《中枢政考》卷十三“禁令”条)清代小说《歧路灯》第九十五回也写到,开封巡抚说:“近日访得不肖州县,竟有豢养戏班以图自娱者。”

  上述这种风气造成文人空前地投入到戏曲创作和戏曲活动中来。明清时期涌现了大量的文人戏曲作家,创作出数量浩翰的作品,繁荣了戏曲的生命。明清文人从事戏曲创作的动机和目的都与元人不同,如果说元杂剧作家更多为了口腹之虞而投入戏曲创作的话,那么明清传奇作者则主要是出于游戏辞藻,播玩音律,兴之所至,吟咏歌唱,把戏曲作为寄情寓意的工具。

  由于戏曲与民俗文化广泛而紧密的结合,戏曲得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去。例如它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戏曲对于下层民众历史知识的传播和文化性格的塑造,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他们的教科书和启蒙物。因此,戏曲受到普通小民的普遍爱戴就不奇怪了。清・刘继庄《广阳杂记》卷二说:“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歌唱看戏者。”欣赏戏曲对于文化水平的要求不高,甚至略有修养就可以模仿,清・聂敦观《呵呵道人诗草・观剧》曰:“就中闺门初识字,听词能诵《鸾凤记》。”就描写了这种情况,因此看戏成为明清平民百姓生活中的一项最流行和风靡的事。清・焦循《花部农谭》自序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

  戏曲与民众生活的紧密结合,造成各类戏曲文物的大量出现。明清时期戏曲文物与宋元显著有别的特点是:宋元戏曲文物大多与墓葬结合,保存于地下,作为陪葬品或冥世生活环境的装饰而出现。明清则大多与人民生活结合,传存于地上,作为世俗生活的装饰品而出现。当我们看到遍布全国各地民间的明清屋舍中镶饰的众多华丽而精美的戏曲砖雕、木雕、石刻、壁画,看到大量平素用于生活装饰的明清瓷器、年画、剪纸、织绣、泥塑里的戏曲内容,我们不是深刻感受到了戏曲对于社会生活渗透力之强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家谱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家谱是怎么样的?
家谱是一个记载家族世系繁衍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可以说,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其实家谱在宋朝以前,基本上都是以官修为主,直到宋朝以后,私修成为了主流,家谱逐渐从官府,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而随着修谱的普及和人口的增加,在明清时期,家谱编修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那么明清时期的家谱是怎么样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在宋朝的时候,朝廷就已经开始提倡人人编修家谱了,明清时期更甚。明清时期的皇帝认为家谱是有“尊祖、敬宗、收族”的功能的,是可以加强社会教化服务,而社会教化服务也是明清时期的统治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所以在朝廷的提倡下,各级官员的劝说下,编修家谱就成为了明清时期的各大家族的头等大事。明清时期以来编修的家谱,大部分采用的是“大宗之法”,也就是追溯世系的时候可能会追溯几十世,往往将历史上的本姓将相名人一网打尽,甚至还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家谱都是...
· 明清茶具的发展
明清废团茶,散茶大兴,烹煮过程简单化,甚至直接用冲泡法,因而烹茶器皿亦随之简化。但简化不等于粗制滥造,尤其对壶与碗的要求,更为精美、别致,出现各种新奇造型。由于中国瓷器到明代有一个高度发展,壶具不但造型美,花色、质地、釉彩、窑品高下也更为讲究,茶器向简而精的方向发展。壶、碗历代皆出现珍品,如明代宜德宝石红、青花、成化青花、斗彩等皆为上乘茶具。壶的造型也千姿百态。有提梁式、把手式、长身、扁身等各种形状。图案则以花鸟居多。人物山水也各呈异彩。我国唐代茶碗重古朴,而宋代由于斗茶的出现,以茶花沫饽较品质高低,需要碗色与茶色和谐或,所以重瓷器色泽,而明清以后,茶之种类日益增多,茶汤色泽不一,壶重便利、典稚或朴拙、奇巧,碗则争妍斗彩,百花齐放。所以,仅明清壶碗组成一个大型展览亦并不费难。x明代时,品茶瓷色尚白,器形贵小,当时许多的瓷窑多生产小而精巧、色白的茶具。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茶洗”,形状如碗和孟,...
· 慎姓地名考释,明清时期的慎姓迁徙发展概述
考我愼氏,人数虽不多,但分布极广。在历次的大迁徙过程当中又衍生出谨姓同宗,并在各地发展生息中以愼氏建村命名,这是典型的明朝移民文化——以姓氏命村名。一,广东省查广东省内有愼姓,但他们不知祖上事迹,已无从知晓从何处迁来。1,慎田村慎田村位于紫金县龙窝镇,据查《紫金县地名志》,慎田村,据传很久很久以前有愼姓在此开荒造田,故名,解放后更名为光明村。据查《紫金县志·姓氏》,未有统计愼姓。二,宁夏回族自治区1,愼家庄愼家庄位于银川市,据查《银川市地名志》,愼家庄,以姓氏得名。今有愼姓在此一带居住。三,四川省1,慎家湾(青川县)慎家湾又分上愼家湾、下愼家湾,据查《青川县地名录》,愼家湾,曾有愼姓居于此,故名。今有无愼姓在此,未知。2,愼家湾(峨眉山市)愼家湾位于原峨眉县双龙公社,据查《峨眉山市地名录》,此处山湾为愼姓聚居,故名,今此地有愼姓居住。四,湖南省1,愼家桥愼家桥位于湖南省望城县东城镇,据查《...
· 明清时期的临时戏台
清代皇帝和王室很多都是戏迷,特别是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等人,所以在紫禁城及其旁边的花园里建有多座戏台。清代皇帝又都喜欢在北京周围建立行宫,用以避夏或游玩,于是在北京周围的一些宫廷苑囿里也建有和紫禁城里面形制一样的宫廷戏台。这些戏台中有一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使我们看到宫廷戏台的实际样式。清宫戏台一般说来可以分为三类:一,较为普通的戏台,即在建筑规模和建筑形制上与一般民间戏台近似的戏台。如故宫重华宫漱芳斋庭院戏台、北海漪澜堂东侧晴栏花韵院里的戏台、南海中央的纯一斋戏台(又名“水座”)、热河行宫如意洲的“一片云”戏台、圆明园里的敷春堂和武陵春色附近的戏台、颐和园里的听鹂馆戏台以及京城中的南府(升平署)戏台等等,供平时的年节、初一、十五等日常承应演出用。二,有着特殊构造的三层大戏台,如故宫宁寿宫畅音阁戏台和寿安宫戏台、热河行宫福寿园清音阁戏台(已毁)、圆明园里同乐园清音阁戏台和寿康宫戏台(已毁于英法...
· 族谱网为您详细解说中华谢氏之明清时期的发展史
明时期开国功臣谢赐荣是福建明溪县人,国史院编修谢徽是长州(苏州)人,进士文学家谢铎、进士宝庆知府谢省、诗人谢绩、进士六部侍郎谢铎是台州太平(温岭)人,文学家谢肃、进士御史谢瑜是浙江上虞人,宫廷画师谢环是永嘉(温州)人,画家谢缙是吴县(苏州)人,进士御史谢增是江苏仪征人进士六部侍郎谢琏是福建龙溪人,进士六部尚书谢绶是山东乐安人,进士兵部侍郎谢存儒是蒲圻(湖北)人,女诗人谢五娘是潮州人,状元一品大学士谢迁、进士谢丕是浙江余姚人,诗人谢榛是山东临清人,进士河南布政司参政谢少南是南京人,进士文学家谢文瓘是陈州(淮阳)人,进士御史谢佑是安徽桐城人,进士六部尚书谢杰、进士六部侍郎谢肇淛是福建长乐人,清官谢子襄江西新淦(峡江)人,文学家谢声鹤、书画家谢颖苏、女诗人谢浣湘是福建诏安人,进士诗人谢三宾是鄞(宁波)人,进士六部尚书谢升是山东德州人,状元谢一夔是江西抚州人,抗清义军领袖谢迁是山东高苑(高青)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