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想当然”和寓言(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4
转发:0
评论:0
“想当然”和寓言(图), 孔融     “想当然”这个常用词是很有来历的,著名的文人最喜欢“想当然”。 

 

孔融

 

    “想当然”这个常用词是很有来历的,著名的文人最喜欢“想当然”。

    “想当然”一词,按照《辞源》的解释:“凭主观以为如此。”带有明显的贬义。今天我们常讲:“办事情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可以想当然。”“想当然”几乎等同于不切实际甚至是妄想了。但“想当然”的本意并非如此。

    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公元203年,曹操同儿子曹丕率军攻占袁绍的老巢邺城,俘获了袁熙的妻子甄氏,甄氏貌美,被曹丕强占。事情闹得哗然,孔融得知此事后写信给曹操:“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却不知道这个典故的由来,于是特意询问,孔融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便是“想当然”的由来。曹操明白了孔融的讽刺,心里自然不快,以后借口杀孔融,或多或少与这“想当然”有些干系。

    孔融“想当然”惹下了麻烦,后世又有一位大学问家照葫芦画瓢来了个山寨版的想当然。据《石林燕语》卷八:“苏子瞻自在场屋,笔力豪骋,不能屈折于作赋。省试时,欧阳文忠公锐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识。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似孟子。然中引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事不见所据,亟以示文忠,大喜。往取其赋,则已为他考官所落矣,即擢第二。及放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这则故事在宋代有多部笔记记载,可见当时传为美谈。苏东坡想当然的做法不但没有惹祸,反而科场高中,运气比孔融好得太多了。

    从这两个著名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想当然”,其实是一种假借古人为己所用的手法,这种手法有两个要点:“想”是假想、设想,“当然”是按照情理推测存在某种必然。也就是说,故事虽然是编造的,但应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历史背景,是很有讲究的,与一般的胡编乱造大有区别。如此看来,“想当然”并非完全没有依据,与今天我们所批评的“想当然”还是有较大的区别的。

    这种“想当然”的叙述手法其实类似寓言,假借古人尤其是名人编个故事用来说明一定的道理。其实很多寓言都是“想当然”的,比如《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想当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贾瑞之死的道德寓言(图)
新《红楼梦》热播,让人们再次见识了传说中的那面风月宝鉴。读书人贾瑞因这面风月鉴一命呜乎,可怜可叹。不过贾瑞亦算不虚此生,因为他是爽死的。死有很多种方式,除自杀、被杀、横祸之外,大多数人是老死于病榻之上,像贾瑞如此这般爽死的,还真不多见。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贾瑞不合得的正是相思病,这一回的回目,正叫“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然后,道士送来了风月鉴,正面看是凤姐,反面看是骷髅。如你所知,贾瑞二十来岁人,又不曾娶得老婆,哪里把持得住,一个劲地猛照正面,一次次地和凤姐翻云覆雨,终是在飘飘欲仙中爽死了。贾瑞是不想死的,他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所以,他在病榻上听到道士的声音,便大叫“快请进那位菩萨来救我”。谁曾想救命不成,反落得个精尽人亡。人们在叹惜之余往往还要嘲笑其何其不智,枉送了卿卿性命,但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镜外人固然知道这是幻觉,但对于贾瑞而言,镜入,却是巨大的真实,只要...
· 苏轼的“想当然”
北宋嘉祐二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命作文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阅卷中,当副主考将一篇立论新颖、文情并茂的奇文上呈于他,这位文坛领袖在击节赞叹的同时,也记住了文中一个他此前根本不曾见过的典故。试卷拆分后,才知晓此文出自苏轼之手,于是,他就请教这个年轻人:“‘皋陶杀人和帝尧救人’一典出自何处?”闻言,苏轼笑道:“恩师,学生在《三国志》中,曾读到一个‘曹操夺取幽州’的故事。打败袁绍后,曹操就将掳获而来的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赏赐给自己的儿子曹丕,孔融听说这个事甚为不满,随即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编了一个故事说,周武王伐纣获胜,掳获了妲己,便赐给其弟周公旦。曹操见信后大惑不解,因为所有史书都记载妲己为姜子牙所杀,怎会被武王赏赐周公旦?但孔融是当代大儒,该是言而有据。于是见到孔融时就问起此事,孔融说:‘我以今日之事揣测古人,只是想当然,并无出处。’曹操闻之颇为心服。学生文中所说的典故,亦如孔融,也是...
· 寓言
词源及定义中文的“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的英文fable来自拉丁文fabula,意思是小故事。寓言作用往往“意旨遥深”,值得让人细细咀嚼个中道理,这也是寓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由于寓言是象征式的语言艺术,一可寄寓抽象事理,二可明哲保身,,因此寓言在战国时代蓬勃发展,战国时代诸子以著书立说,以干诸侯,虽然可以高谈阔论,但却需要非常谨慎,因为游说的对象都是王侯公卿,如果出语不慎,很可能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要保全自身,又要排难解纷,使君王有所省悟,设寓说理或劝谏便是最好的方式,在孟子、列子、庄子、韩非子或吕氏春秋中都被广泛采用,甚至有人说,“一部战国寓言史便相当于大半部的战国思想史”,研究先秦各家寓言中所寄托的道理,确实便可从中了解各家的思想内容,说它如同“半部战国思想史”其实并非夸大,所以寓言深值探讨。寓言的历史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中包...
· 日月寓言
TheSunandMoonAllegoryisusedtoimageaMedievalpoliticaltheorythatwasespousedbytheRomanCatholicChurchandinstantiatedtosomeextentinMedievalpoliticalpractice.FindingthisimageryintheBookofGenesis,theAllegoryimagesauthenticspiritualauthorityastheSunandanyandallcivil,orpoliticalorsecular,authorityastheMoon.Bydoingso,itillustratesthattheRomanCatholicPope,as"SupremePontiff","VicarofChrist",etcetera,andtheref...
· 伊索寓言
思想《伊索寓言》里面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它们用人的方式来表现行为举止,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观或生活经验,使读者从中得到教育。这些故事有的教导人们要正直、勤勉;有的告诫人不要骄傲、不要说谎;也有的说明办事要按照规律,量力而为;还有不少反映了强者虽然凶残但却常被弱者战胜以及各种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内含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讽刺懦弱、懒惰,赞美勇敢斗争,教人如何处事,辨别是非好坏。反向蚂蚁和促织的故事钱锺书以讽刺的手法,指“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实则借题发挥,借古讽今,有问题的不是《伊索寓言》而是世道人心。钱举“蚂蚁和蟋蟀的故事”为例,蟋蟀饿得半死,向蚂蚁借粮,蚂蚁说:“在夏天唱歌作乐的是你,到现在挨饿,活该!”,钱以为这样的结论有问题。钱又引卢梭在《爱弥儿》(Emile)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