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端午节喝什么酒?雄黄酒驱虫菖蒲酒辟邪(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4
转发:0
评论:0
端午节喝什么酒?雄黄酒驱虫菖蒲酒辟邪(图),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即将来临。在我们的餐桌上,有两样东西总是必不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即将来临。在我们的餐桌上,有两样东西总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粽子和酒。依照旧时民间风俗,端午节这天饮酒,可以辟邪、驱虫。于是,关于端午饮酒的佳话从古至今,一直绵延不绝。

    雄黄老酒庆端阳

    端午饮雄黄酒,一直自古代传承下来。

    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雄黄酒是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风俗里满含着人们平安过日子的愿望,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喝雄黄酒对人体是极有害的,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黄酒涂在孩子的头上、身上,也不可取。如果为了应端午节令,一定要用雄黄酒,可将其喷一点在墙角,驱夏日里的毒虫。     

    祈蒲酒话升平

    菖蒲酒是用菖蒲、艾叶泡制的酒。《荆楚岁时记》有“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的记载。既是“恶月”,便要寻求辟恶祛邪毒的方法。到了宋代,名贵药材菖蒲被道家视为“辟邪之物”,故明清之际,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

    随着时代的变迁,黄酒搭配粽子也成了人们长年积累的习惯。喝黄酒有那么一点神秘和正式,似乎只有在“孔乙己”就着茴香豆才能把黄酒喝出味道来。

    黄酒其实是种米酒,是用各种米来酿造的。

    在古代,人们无法用科学理论来解释“黄酒驱邪”一说。如今,人们已用科学证明黄酒具有营养丰富、强身健体等功效。近年来,国内的专家对黄酒的营养保健功能作了深层次研究,证明黄酒能降低胆固醇及血脂、降低血压,还有提高记忆力、免疫力等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酒文化—中国名酒—山西菖蒲酒
初创期:后汉时期,系我国传统时令饮料酒,尤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用,明代入御酒,中医将其列为治病药酒。原料:清香型舜皇大曲酒,菖蒲、党参、当归、陈皮、黄芪、砂仁、天麻等。工艺:以清香型舜皇大曲酒为酒基,辅以菖蒲、党参、当归、陈皮、黄芪、砂仁、天麻等20余种名贵中草药,以历山脚下“舜王泉”为酿造用水,经浸泡、封缸、过滤、加糖液、调配勾兑、过滤、装瓶等工序。特点:酒质金黄微绿,药材味芳香浓郁,系竹叶青类滋补性配制酒。功用:通脉去痹,清爽精神,补脑益智,强身益寿。酒度:45度、37度。商标:“中条山”、“菖蒲”。最高获奖:1980年、1984年、1988年山西省优质产品。
· 酒文化―中国名酒―山西菖蒲酒
初创期:后汉时期,系我国传统时令饮料酒,尤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用,明代入御酒,中医将其列为治病药酒。原料:清香型舜皇大曲酒,菖蒲、党参、当归、陈皮、黄芪、砂仁、天麻等。工艺:以清香型舜皇大曲酒为酒基,辅以菖蒲、党参、当归、陈皮、黄芪、砂仁、天麻等20余种名贵中草药,以历山脚下“舜王泉”为酿造用水,经浸泡、封缸、过滤、加糖液、调配勾兑、过滤、装瓶等工序。特点:酒质金黄微绿,药材味芳香浓郁,系竹叶青类滋补性配制酒。功用:通脉去痹,清爽精神,补脑益智,强身益寿。酒度:45度、37度。商标:“中条山”、“菖蒲”。最高获奖:1980年、1984年、1988年山西省优质产品。
· 为什么明知道雄黄酒有毒,古人还是要喝?
也许,历史不是你认为是那样的就是那样的。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当事人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个事件是如何发展出来的。这篇文章“为什么明知道雄黄酒有毒,古人还是要喝?”或许能够给您答案。《白蛇传》里有一个桥段大家都记得清楚,到了端午节,白娘子和许仙喝了雄黄酒,结果现出蛇身,把许仙吓得不轻。很奇怪白娘子那么高的道行竟然不知道喝雄黄酒会穿帮。从古至今,杭州一带的谚语就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看来这酒江南一带一直还是要喝一点的。当然,只限于大人,妇女和儿童则不能沾。前人也知道这酒是有毒的,但他们认为雄黄酒可以灭五毒,所以在端午节这天以毒攻毒。那孩子怎么办呢?“惟有儿时不能忘,持爻簪蒲额头王。”意思是家里的大人拿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再涂在耳、鼻、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免受蛇虫的伤害,也避免“疫疠”之气,寄托着“驱避百邪”...
· 酒文化―酒与保建―雄黄酒应慎用
雄黄酒灭五毒。“惟有儿时不能忘,持爻簪蒲额头王”。额头王,即指每逢端午节时,用雄黄酒在孩子额上画个“王”字。也有的在鼻尖、耳垂上涂上一些,还有的将雄黄调入白酒加热后直接下肚或抹身,说这样可以驱邪,避免“疫疠”之气。雄黄酒是有毒的。可是至今,每当端午节来临,有些人总要喝杯雄黄酒。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以为雄黄能“驱避百邪”的想法在作怪。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硫化砷。雄黄加热经过化学反应会转变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剧毒品砒霜。由此可见,饮用加热的雄黄酒实际上是在服毒。以雄黄酒涂在小孩头部、鼻尖、耳垂或抹在身上驱邪避疫,是没有科学道理的。酒可以扩张血管,加速砷在消化道和皮肤的吸收,时间短者十几分钟、长者4一5小时即会中毒,轻者表现为脑骨后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大便呈“米泔样”,重者至死亡。雄黄酒有很强的除害作用。我国古代,夏季除害灭病的主要消毒药剂,雄黄酒便是其中之一。经常将它喷洒在床下、墙角等...
· 古人喝酒为什么都要先“温酒”或“煮酒”呢?
我们知道三国里有煮酒论英雄,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吃饭都先烫一壶好酒。难道热酒比冷酒味道更好吗?不然古人为什么喝酒前要先“温酒”呢?酒精酿造过程中,会产生乙醇、甲醇、和各类微量酯(主要是乙酸乙酯)。网络配图乙醇就是要喝的酒了,但是只有乙醇的酒是不会好喝的,之所以有酒香,不同窖酿的酒酒香不同,就是因为指类物质不同。这就是为什么老窖酿的酒好喝,因为老窖各类微生物丰富,微量脂类也丰富。同时,长时间存储,酒中发生醇酸酯化反应产生酯,这就是“酒是陈的香”的原因。网络配图而甲醇俗称工业酒精,有毒性,误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所以酒中最要不得的就是甲醇。但是古人蒸馏技术有限,甲醇很难彻底分离干净。而甲醇沸点64.7度,乙醇沸点78度,水的沸点100度,脂类沸点普遍高于水。网络配图沸点越低越易挥发,所以给酒加热,甲醇最易挥发。喝酒也就不容易中毒了。此外,温酒不伤脾胃,能够起到保健作用,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