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象形文字“韭”字溯源(图)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91
转发:0
评论:0
象形文字“韭”字溯源(图),     韭,即韭菜,草本植物,叶子细长,是普通的蔬菜。小篆的“韭”字,像一棵两

 

    韭,即韭菜,草本植物,叶子细长,是普通的蔬菜。小篆的“韭”字,像一棵两边开叶整齐的韭菜之形,下面的一横则代表地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类型安那托利亚象形文字(英语:Anatolianhieroglyphs)阿芝特克象形文字克里特岛象形文字(英语:Cretanhieroglyphs)埃及象形文字玛雅象形文字米克马克象形文字(英语:Mi"kmaqhieroglyphs)奥尔梅克象形文字(英语:Olmechieroglyphs)相关象形文字中的鹅妈妈(英语:MotherGooseinHieroglyphics)参考相关阅读Allen,JamesP.MiddleEgyptian:AnIntroductiontotheLanguageandCultureofHieroglyph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ISBN9780521774833.OCLC51226851.Brewer,DouglasJ.;Teeter,Emily.EgyptandtheEgyptians.Cam...
· 汉字溯源:金文“瓜”字的变迁(图)
“瓜”指的是蔓生植物所结的子实,有蔬瓜、果瓜之分。金文“瓜”字,像藤蔓分叉处悬结一瓜的形状。由于瓜的形状不易辨认,所以为了表示“瓜”,就连带把瓜蔓也画了出来。
· 象形文字的起源是什么?象形文字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各国(地区)象形文字象形文字都是从原始的图画发展而来,古埃及的原始岩画虽然没有欧洲岩画古老,但却比大洋洲岩画流传得长久,时间在一万年以上,是世界上岩画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根据风格艺术、石垢的色泽、所表现的动物种类、服饰及武器等差别,可分为四期:(1)古代水牛时期(约公元前9000一前3500年)。(2)牧养公牛时期(约公元前3500一前1500年)。(3)马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2世纪)。(4)骆驼时期(约始于2世纪)。非洲的撒哈拉岩画,位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边界不远的撒哈拉中部阿尔杰尔高原,是世界各国学者公认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史前艺术博物馆”。古印度的象形文字同样来源于图画发展,主要分布于印度中部文迪亚山脉的丘陵地带。最古的岩画可追溯到距今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根据风格,印度岩画大致分为:自然主义的岩画,以描绘单独的野生动物为主,造型古朴写实。风格化的岩画,开始从色块中...
· 象形文字: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学习和使用难度较表音文字大,但信息密集度高于单纯的表音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象形文、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早期象形文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译。后来随着罗塞塔石碑的出土,今天的我们才得以辩认这种文字。由于象形文字复杂与学习难度高的固有属性,在大部分地区渐渐被更容易学习和初步掌握的拼音文字取代。(但拼音文字由于地域性及历史性的口音差别,其传承难度反而更大)。象形文字(Hieroglyphic),又称表意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
· “韭房”渊源
“韭房”渊源在皎口水库大坝东南边有座山叫密岩山,在山北面有个村叫密岩村,在密岩村的东面有座桥叫万安桥。山是清山,村是老村,桥是古桥。蜜岩村的村名就因村南之山,形如屏幛,岩石嶙峋,群蜂筑巢酿蜜于其上,曰密岩。而村也因岩因蜂而得名,千年未改其号。密岩古村建村于宋朝,已有近千年,村中百姓多为应姓。查宋、明、清、民历代所修《蜜岩应氏宗谱》中所载,四明的应氏,本是河南省汝南县南顿(现项城县忠顺乡)的名门望族。而鄞州的应氏,则起源于唐长庆年间(约公元820年)的应彪公,官拜明州刺史时,其子肃跟随一同上任到鄞州,后便定居于鄞江。到了刺史的第十二世孙(约1120年宋始南迁时)应高时,迁到了风景秀美的蜜岩村定居。密岩古村前横着光溪,在水库建造前,四明山的水汇聚而下,水流遄急,要走向鄞江,只有沿山南边而行。所以在村南就修建了石桥――万安桥。万安桥为石质单孔高拱桥,建于清代,形似半月。桥长20米,宽2.8米,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