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非物质:民族记忆的背影

2017-05-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7
转发:0
评论:0
非物质:民族记忆的背影,非物质文化在传播上的特点让它们成为了“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如果说现有的古迹

  非物质文化在传播上的特点让它们成为了“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如果说现有的古迹遗迹是国家和民族在演变过程中留下的固化足迹,那么非物质文化则是民族的内心思想。一个民族的延续靠的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延续,而非物质文化是其中最为和深层的部分,充分表达了一个民族的内在品质。

  众所周知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现存只有华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其他三个古文明已经没有实质的踪迹可循,也许数千年前的神庙和宫殿依旧还可见遗存,但文明已经陷落,那些“死”的建筑已无法恢复文明的鲜活和内涵。从世界各地古文明的兴衰来看,即便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可窥当年的盛况,但由于没有文字和史料的佐证,人们只能从一些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中寻找蛛丝马迹。可见,相比宏伟瑰丽的宫殿和陵墓,非物质文化虽然大都散落在民间,而且显得庸俗和司空见惯,但正是这些脱离了权力和征服的文化因子沉淀出了“一个民族记忆的背影”。

  教育是有效保护的前提从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算起,200多年来的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崛起和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变得十分的便利。原本隐藏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也在时代中暴露在世人面前,这种靠身口相传的脆弱的文化形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败下阵来,因此最近的200多年来、不仅是人类历史上自然环境变迁最剧烈的时代,而且也是多样性文明消亡最多严重的时代。许多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民族失去了自己的身份标签和感情认同,这也是直到今天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在此大背景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显得格外重要,国家已经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此外,中国还有“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专家认为,这些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尤其是年轻一代,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出现了一道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题目,这被许多观察家认为是国家意志的表露,是国家在教育领域开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信号。

  全国政协委员王仁杰从上世纪90年代就在为传统文化走入课堂奔走呼告,他一直呼吁应该从儿童时期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他认为,传统文化进入教科书,让孩子们在心灵上有印象,这可能会产生长期的效果,也许一辈子都忘不了。青少年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就意味着他们会成为非物质文化明天的支持者和保护者,正如一些教育学家所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在对下一代的教育,而不是急于去利用它们赚钱。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许多为孩子报暑期辅导班的家长,他们目前还是将对孩子的教育重点放在了应试科目上,或者是对孩子升学有利的其他课程上。记者了解到,就北京而言,英语辅导班连年爆满,钢琴课、舞蹈学校和其他特长班也受到学生和家长青睐。相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培训却是少之又少。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作为家长他也想让孩子多学习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但现在这样的机会太少了,而且费用不菲;另外,学生的升学压力太大,他希望孩子们能在课堂上学到这样的知识。

  在变化中与时俱进无数事实证明,一种民间艺术的消亡,首先是市场的凋亡,艺术的传承没有了勃发的动力,一个失去生命力的事物迟早都会被历史所抛弃。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传承人的危机导致了非物质文化的危机,但实际上还是市场的原因,经济问题是否最根本的因素。

  有关专家指出,现代生活的节奏已经让人们难以介绍千百年前形成的那种既定文化模式,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非物质文化如果不能以现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将很难受到青睐,因为他们可选择的面太广了,除了教育熏陶的方式,如在高考题现非物文化的内容,非物质文化本身也应该反思,需要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现代社会。文化代表的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内涵,并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有利于传承的方式都是可以采用的,但前提是要在实质上保护它。 事实上,不同形式的非物质文化在市场上有着不同的命运,比如,福建的南音经过改变,融入新的音乐元素,受到了当地青年的喜爱。相反,湖北的皮影戏,却走到了消亡的边缘,记者曾经在当地农村观看过这种古老的艺术表演,观众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人已经完全沉溺于流行文化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一些年之后,皮影戏必将失去观众。如果,我们的保护只是要将非物质文化完整地保留下来,而非将其介绍给民众和推向市场,那么,它们依旧摆脱不了消亡的命运。联合国给非物质文化下的定义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韩国人从中国人手中“抢”走了端午节,抛开民族感情不说,韩国人对端午节这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创新确实要好于中国人。如果保护非物质文化,只是要让它存在,就如封存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那这样的保护就毫无意义。非物质文化要“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躺在博物馆里的非物质文化和仅掌控在某个人手里的非物质文化如何去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近年来见诸报端的关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危机的报道中多数是在强调传承的困局,少有关注其创新和如何健康地推向市场,这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要与时俱进,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中,存在许多形式和内容上都难以与现代社会接轨的部分,如果传承者不能加入新的时代元素,恐怕是难以走远的,遑论肩负那样厚重的社会历史责任。

  过度市场化是一种背叛既然非物质文化不是陈列在博物馆的文物,那么它们必须要走向市场和群众见面。按照市场逻辑来说,一种商品失去了市场就失去了生命力,非物质文化失去了欣赏者,传承也就失去了动力。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如果仍然脱离市场,一味以道德标准来要求传承者“无私奉献”,那么现在已经很严重的传承危机可能还将频频上演。

  客观地讲,目前许多非物质文化出现“人亡艺死”,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问题。在经济元素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缝隙中的现代中国,不和市场挂钩就难获得经济效益,就算得到国家的扶持,也非长久之计。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都是人,脱离了人,文化就没有了归依。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民众的重视,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发掘和保护本地的非物质文化,但是在这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中,许多地方政府的行为却暴露了严重的利益取向。最近几年在媒体上炒得很火爆的“名人故里之争”便是典型,争得“名份”的背后是大兴土木的伪文化建设,塑像越建越高、广场越建越大、开山劈石在所不惜;举办文化节、搞祭祀、劳民伤财乐此不疲,为的只是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

  记者了解到,一些富有地域和民族风情的歌舞被大众流行文化的形式所取代,变得徒有其名;有的手工艺术被机器批量生产,美其名曰是普及文化;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原本隐蔽的古老村落被过度开发,成了嘈杂的商品市场,原先的文化意味被浓浓的商业气息所取代,而更为可悲是,当地民众长久以来独特的风俗习惯逐渐被它们自己所遗忘,非物质文化中所包含的反叛和创新因子消失殆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应该遵循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市场原则,但这种市场化只能是适可而止,变与不变的尺度如何把握,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心的课题。市场化的目的是推广和保护,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可能异化非物质文化的本质,导致民族“失忆”和国家蒙羞,那种竭泽而渔的疯狂行为是对民族文明的背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安石的背影
演讲人:安德义《德义堂国学》总编、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逆序类聚古汉语辞典》《论语解读》等。我的题目是“王安石的背影”,失败过后,王安石反身离开朝廷后,落寞、寂寥的样子,所以我用“背影”作为题目,侧重从伦理学角度探讨他失败的原因。王安石新法有这么多,但是,他的改革却失败了。我想结合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把社会的食品、环境问题等和王安石改革失败放在一起来思索,归结起来就是诚信的问题、道德缺失的问题。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把人的信誉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百姓没有信誉就不能站立。国家政府在百姓中间没有信誉,国家就不能获得成功。王安石的改革,严格来说,首先他应该做的一件事是“立信”。历史上,改革成功的不乏其人,比如管仲改革成功,商鞅改革成功。他们改革成功,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把自己本身的信誉确立起来,在朝廷上立信,在同僚中立信,在天下百姓中立信。改革能否...
· 炎黄子孙是谁?——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
虽然在中国历史记忆中炎黄是同时代的人,但炎帝被画成蛮荒时代豪酋,而黄帝则是文明帝王之像。这两幅画像表现战国时人处在一个华夏刚形成的时代;在此新时代﹑新认同下﹐他们以炎帝时代的原始﹑崩乱来衬托黄帝时代的文明﹑统一,以黄帝打败炎帝来表现“当代”与“过去”间的断裂。炎黄的历史形像留在中国文化记忆中,巧妙的表现在《三才图会》的这两幅画像里。
· 非汉民族中国化的契机
以国家权力之名义进行的大讨伐战在上一节讲到的山越活动的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福建、四川盆地等地区,如今几乎看不到非汉民族的踪影(参考图62)。那么,自然就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广泛存在的非汉民族此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述了与此相关的其中一个侧面,即在国家的讨伐下非汉民族集团解体,被纳入南朝国家体制下。孙吴对山越的讨伐、在长江流域展开的大讨伐战、在福建地区对蛮族的讨伐并设置新的州县、在四川地区对獠族的讨伐后设置新的州县等,便是其具体表现。受到讨伐的非汉民族所面临的遭遇,除了在战争中被杀害以外,就是被编入中央统治下的郡县,成为士兵或奴隶,受人驱使。前面我们讲到道州的人民作为“矮奴”被进贡到朝廷、山越被赐给罗马的使节等,这些都是其中的例子。就这样被编入国家的户籍、被征为士兵或奴隶而从自己的家乡和共同体中被孤立出来的非汉族,逐渐地失去了自我的主体性,被迫中国化。那么,最初这...
· 中国南方的非汉民族
长江中游的非汉民族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中游,作为中华文明的中坚力量,汉民族向周边的非汉民族步步紧逼,不断扩张,一直持续到今天——这是我们现在形成的对所谓汉民族的一般形象。上一节我们提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非汉民族,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此展开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与汉民族的一般形象颇为不同的当时的实际情况。现在,我们以长江中游、江南以南的福建地区、四川地区等为例,具体考察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活于长江中游的非汉民族,在这一时期的中段即五世纪中叶,发动了大叛乱,对此汉族王朝采取了残酷的镇压,记述这段历史的文字流传到今天。自元嘉将半,寇慝弥广,遂盘结数州,摇乱邦邑。于是命将出师,恣行诛讨,自江汉以北,庐江以南,搜山荡谷,穷兵罄武,系颈囚俘,盖以数百万计。至于孩年耋齿,执讯所遗,将卒申好杀之愤,干戈穷酸惨之用,虽云积怨,为报亦甚。(《宋书·夷蛮传》)这里有“系颈囚俘,盖以数百万计”的描述,也...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相关的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此做了许多工作,开展了各项计划,并通过了一些相关的文件。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2届会议在巴黎举行。10月17日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一项关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的国际公约,也为各成员国制定相关国内法提供了国际法依据。公约的宗旨如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有关群体、团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国家和国际一级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鉴赏的重要性的意识;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公约规定,在满30个国家申请加入公约后,公约才能生效。2006年1月20日,罗马尼亚成为第30个缔约国。根据公约34款,它于3个月后生效。[1]6月29日,与会的45个缔约国经投票选举产生了由18...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