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留住民间口头文学
夏天的晚上,稻场上,槐树下,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摇着蒲扇,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D?D这是许多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印象。这种印象,这种风景,如同刻印在脑海中的画卷,随岁月流逝而一页页翻过。
口头民间故事曾经是最为鲜活、最有生命活力和原生态性质的文化景观,千百年来不胫而走,与每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像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凝聚着异常丰富、令人惊叹的民族精神,透露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美好的心灵,蕴含着发人深思的社会哲理。
斗转星移,世事巨变。由于现代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电视网络媒体的冲击,农业文明向着工业文明快速转型,与农耕文明相伴而生的民间文艺,尤其是口头文学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槐树、茅屋被崭新的楼房所取代,土堆上的月亮也早已不是“秦时的身影”。乡村会讲故事的“外婆”老了、少了,听故事的人更少了、散了。
民间故事的生态环境令人焦虑,民间艺人后继无人的现状令人担忧。民间艺人曾用口述的方式延续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生命,他们大都是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者或是惟一传人。我们如何握住他们的手,给以温暖和呵护,不让口传心授的民间口头文学成了断线的风筝?
在古老的手工生产氛围中编织起来的讲故事艺术,在现代渐渐经散纬脱。许多民间故事家相继过世,后继者却寥若晨星。每一位口头文艺家,都是一座无形的口头文学图书馆,他们的存续关系着口头艺术的传承,他们的身上兼具着双重生命。如果散落于全国各地的民间故事家相继离去,也就意味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走到生命的尽头,那些珍贵的口头艺术珍宝将人亡音消。
我们不能漠视民间艺人的当代命运。民间故事给了芸芸众生最为鲜活的文化滋养,口头文学内包含有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记忆,浓缩着已经和正在消失的时代侧影,凝聚着民族的精神追求与情感,这是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
现在,虽然我们有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创建了国家级和省一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了民间故事乡、民间故事讲述家、民间艺术大师评选,开始了民间文化普查登记整理,资金、机制有了一定保证,等等,但很多时候我们终究还是缺少民间文化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还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去延续民间艺人活泼的生命。尽管我们知道,保住民间艺人才可能留住岌岌可危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脉,民间文化薪火才可能活态传承。可是很多时候,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从我们身边飞速流走,看着一座座“书库”烟消云散,看着口头文学自生自灭,而我们又无法挽住他们的手,无法让它们鲜活地生存。
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历史与当下的时差。如果不能统筹规划、思考和解决,有朝一日,身处趋同时代的民族文化,个性符号将越来越少。只有当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后人的生活、血液中鲜活流动之际,人们欢欣蓬勃的态度本身才是对民族文化根脉的最忠诚守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