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徐霞客:穷游先锋

2017-05-3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5
转发:0
评论:0
徐霞客:穷游先锋,·当他用生命最后4年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壮游时,经济状况已经捉襟见肘。

   ·当他用生命最后4年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壮游时,经济状况已经捉襟见肘。

  ·除了借贷、马牌,让自己的名声发挥最大作用,也是徐霞客解决旅费问题的重要手段。

  ·这种一环套一环的朋友推荐,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徐霞客旅行的可持续性。

  ·徐霞客事母至孝,年轻时不经母亲许可不出游,出游也会如期回来,不让母亲惦记。

  上高中时候,我看过陈建功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初的小说《耍叉》。里面写到一个在五星级酒店看停车场的老头的困惑。老头发现总有背着大包的外国人和住店的外国人搭话,然后住店的外国人就给背包的外国人钱。后来老头打听出来,背包的是来中国旅游的,没钱,跟住店的要钱。老头奇怪,都敢出来旅游还不带钱,这是什么事情。要钱居然还有人给,这更没地方说理去。当年的我也不理解,这都是一帮什么人?放到现在就不新鲜了,只是穷游背包客而已。

  当年的我不知道,明代我国就出了一位穷游的背包客。他常常独自旅行,或者只有一两个旅伴。他倡导徒步出行,喜欢细细慢品,拒绝走马观花,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说,“余谓游不必骑,亦不必同,惟指示之功,胜于追逐。余之欲行者,正恐其同;其不欲同者,正虑其骑也”。这个人是徐弘祖,我们更愿意称呼他为徐霞客。他写的《徐霞客游记》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说徐霞客是穷游背包客有根据吗?咱们看看他的朋友和他自己怎么说。

  徐霞客祖上是江阴望族,他高曾祖还可称巨富,到他爷爷这辈家道已中落。其父徐有勉戮力创业,徐家家业又有所恢复。但这份家业是否多到可以让徐霞客从22岁开始出游到55岁,几十年旅行都不用考虑出行成本?笔者以为恐怕还到不了这个程度。

  徐霞客友人晚明名士钱谦益在《徐霞客传》中写到,霞客“力耕奉母”。需要力耕的人,会有钱长期外出旅游吗?当然,钱谦益这“力耕”的说法可能有所夸张,但作为徐霞客的好友,也绝不可能毫无根据。再假使徐霞客年轻时有徐有勉留下的家底,但他几十年基本不事生产,热衷旅游,到他晚年这份家业也用得差不多了。当他用生命最后4年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壮游时,经济状况已经捉襟见肘。让我们通过《徐霞客游记》的记载,看看他是怎么解决这次出游的旅费问题。

  51岁的徐霞客遇到了静闻和尚,和尚说他用舌血抄了一部《法华经》,要去云南鸡足山供奉,于是徐霞客便和他上路了。崇祯九年九月十九离家,当月三十入杭州。当日徐霞客记到:“是日复借湛融师银十两,以益游资。”出门仅11天就开始借钱,可见他的旅费有多少。但先不要感叹,让我们往后看,还有很多钱等着徐霞客去借。

  崇祯十年,徐霞客旅途中遇到了一次大挫折——湘江遇盗。是年二月十一,徐霞客与静闻泛舟湘江,当晚盗寇来袭,徐霞客将行李抛入江中,赤身跳水逃走。强盗走后,徐霞客除了別发的一枚银耳挖,已经一无所有,只有用银耳挖和邻船戴某换了一套衣服,暂解燃眉之急。“邻州客戴姓者,甚怜余,从身分里衣、单裤各一以畀余。余周身无一物,摸髻中犹存银耳挖一事,遂以酬之,匆匆问其姓名而别”。只有衣服,旅行也没法继续。怎么办?借。

  好在此处离衡阳城不远,那儿有徐的朋友金祥甫。二月十三,弃舟登岸直奔金家。徐霞客本想通过金借几十两银子度过难关,谁想金也没钱。于是一直住在金家想办法,其间还不忘出去玩了几趟。直到当月二十六,金某从互济会得银百余两,这才借给徐霞客二十两,代价是徐家20亩田的田租。“是日忽阄一会。得百余金,予在寓知之,金难再辞,许假二十金,予以田租二十亩立券付之。”至于后来金祥甫有没有拿到田租,就不得而知了。

  有了这二十两,徐霞客又上路了。不幸的是静闻和尚因为这次惊吓,不久便病死了。徐霞客焚化了静闻,决心一定要把骨灰带到鸡足山。

  旅途中并不总是不顺,当年十月在广西,徐霞客得到了一个好东西,帮了他大忙。十月初十,中军唐玉屏给了徐霞客一块马牌,“以马牌相畀”。马牌是什么?马牌是明代军事人员给驿站出示的信物。我国历代都有邮驿制度,驿站要负责供应传递邮件的人员、军事人员以及部分官吏的食宿和出行工具。在徐霞客生活的明朝,驿站负责重要官员及有军事任务人员的食宿、出行。在明初驿站管理非常严格,非军事人员使用驿站是重罪。到晚明各种制度都有所松弛,但徐霞客这种自费旅游人员,一样无权动用驿站资源。可是有了马牌,徐霞客就变身成了任务在身的政府公务员。

  此后的一段时间,徐霞客利用马牌解决了食宿问题。沿途驿站开始为他征用民夫抬轿子,吃饭也有人供应。这个过程中,有民夫不愿为他服务,出现了种种状况。十月二十五,徐霞客来到一个山村,村民为了躲他都逃到山里。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人,这个人还被他追得爬到房梁上。徐霞客强迫他下来,为自己搬行李。之后又勒令一位老妇人为自己做饭。抓到一个跛子为自己寻找抬夫。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他进入南宁。

  除了借贷、马牌,让自己的名声发挥最大作用,也是徐霞客解决旅费问题的重要手段。比如通过好友陈眉公介绍,在他入滇之后认识了昆明名士唐大来。唐大来和徐霞客很谈得来,不仅资助了他旅费,还为他写了不少“介绍信”,保证他在后面的旅程有人接待。这种一环套一环的朋友推荐,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徐霞客旅行的可持续性。

  这种帮助一直延续到他旅行的最后一足山。在鸡足山徐霞客全身发疹块,两足俱废,由仰慕他的丽江木土官资助路费并派人护送回家,归家半年后死去。如果没有木土官,徐霞客恐怕要客死他乡。

  能想到这么多办法,坚持旅行不辍,徐霞客算得上穷游界的楷模了。现在社会发达,人出行比古时不知便利了多少。选择背包穷游的人也不在少数,据说也颇有些人要做当代徐霞客。这固然是很好的,但我想徐霞客除了作为旅行家,还有一点极可贵。徐霞客事母至孝,年轻时不经母亲许可不出游,出游也会如期回来,不让母亲惦记。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我们去实现自我,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时,也该尽到对家庭、对社会的义务,起码不要让父母担心才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徐霞客游记
年表1607年,开始旅游,母亲为他制远游冠,游历太湖泛舟,登东西洞庭山,游记缺失;1609年,“历齐、鲁、燕、冀间,上泰岱,拜孔林,谒孟庙三迁故里,峄山吊枯桐”,游记缺失;1613年,入浙,从曹娥江独走宁波,渡海游落迦山,游记缺失。从3月30日开始是游记第一卷,游天台山,游雁荡山。1614年冬,游金陵(南京),游记缺失;1616年,游白岳、黄山、武夷山、九曲溪、杭州西湖;1617年,第一位妻子病逝,没有旅行;1618年,再游黄山,庐山;过波阳湖;年底续娶第二位妻子;1619年,妻子生子,没有旅行;1620年,游浙江仙游九鲤湖,试钱塘江潮;1621年-1622年,母病危,没有旅行;1623年,游嵩山、华山、太和山(武当山),开始游记第二卷;1624年,陪母亲游荆溪、勾曲(在浙江),没有游记;1625年-1627年,母亲去世,守孝,没有旅行;1628年,游福建;1629年,游北京、天津蓟县盘山...
· 《徐霞客游记》作者徐霞客简介徐霞客是怎么死的?
徐霞客这个名字大家绝对不陌生,一本以他之名命名的《徐霞客游记》,在中国地理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本书即便放在今日也是十分重要的地理学著作,因为这本书,徐霞客名垂青史,时隔几百年大家对他的名字仍然耳熟能详。作为中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用双脚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今天许多人将徐霞客称之为游圣,许多旅行爱好者,甚至顺着他曾经的脚步一路向前,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明朝万历十四年,也就是明神宗时期。徐霞客在南直隶江阴的富庶之家出生,祖上都是读书人,也算是书香世家。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徐霞客幼年好学,少时即博览群书,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基础。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也是一位旅游爱好者,他一生不愿为官,也不喜欢与权势交往,反而喜好四处游历,沉迷于山水景观之中。也许是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徐霞客少时就喜欢看地经图志,甚至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万历二十九年,十五岁的徐...
· 244 徐霞客远游探险
当明王朝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在江阴地方有个青年,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老师督促他读儒家经书,他往往背着老师,把地理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时候,禁不住眉飞色舞。十几岁那年,他的父亲死去,他决心亲自到名山大川去游历考察一番。但是他想到母亲年纪老了,家里没人照顾,没敢提这件事。他的心事毕竟被母亲觉察到了。当母亲了解到他有这样的愿望,跟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了我留在家里,做篱笆下的小鸡、马圈里的小马呢!”母亲为他准备行装,还给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有了母亲的热情支持,徐霞客远游的决心更坚定了。徐霞客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开始离家外出游历。他先后游历了太湖、洞庭山、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和北方的五台山、...
· 《徐霞客游记》主要内容
《徐霞客游记》是详细描述和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的地理著作。明徐宏祖撰。徐宏祖不仅是我国对石灰地貌进行大规模考察研究的第一人,而且也是世界上研究石灰岩地貌的先躯。他在本书中,用了五分之四的篇幅描述和研究我国西南地区的岩溶地貌。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统记述和研究岩溶地貌的科学文献。《游记》在作者生前未及整理成书,去世后,由季梦良整理成篇。最早的抄本是崇祯十五年(1642)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的稿本。后来,作者家乡遭受清兵浩劫,加以辗转传抄,原稿缺失很多。乾隆四十一年(1776),族孙徐镇才将其刊刻成书,此时距作者去世已130多年,原稿已经所剩无几。《游记》的抄本很多,刻本和校本也不少,如嘉庆十三年(1808)叶廷甲的刻本、1928年丁文江增绘36幅旅行路线图的《睛山堂贴》本、集成图书公司印本、扫叶山房印本、万有文库本和国学丛书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诸绍唐、吴应寿整理的...
·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解读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徐霞客(1586一1641),明代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属今江苏)人。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年二十二弃科举,遍游名山大川,足迹所到,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等十七省,备尝艰险,将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志在考其形成、水文、地质、植物。死后由季梦良整理成《徐霞客游记》。徐霞客生活在缙绅富贵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特别喜爱看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是徐霞客迈向旅游生涯的开端。这时的徐霞客血气方刚,年仅22岁。至此以后,徐霞客差不多每年都要外出旅游考察,历时30余年。他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及当时14个省,即现在的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16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徐霞客游记》中涉及到很多古地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