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国简述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8
转发:0
评论:0
齐国简述,齐国曾经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滨海大国,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齐国曾经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滨海大国,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个大国的出现,却是有源可溯的。 

  齐国的都城临淄,初名为营丘,所以临淄就是营丘。作为周代齐国的故都,汉代齐国的王城,临淄的历史,上与伏羲、神农共始,故为羲农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下比秦京、汉都更盛,故为东方历史文化名城。 

  临淄地处三代东夷地区的轴心地带。因此,临淄、齐国或齐地,都被称为“夷”。《《春秋公羊传.僖公元年》》:“夷者何?齐地也。” 

  作为齐国和齐地的辐辏之地,临淄正是东夷率先开化、建极的中心和源头。伏羲结绳为网,用来渔鱼猎兽,渔猎业由此兴起。神农斫木为耒耜,农业由此兴起。又神农日中立市,招致四方之民,聚集天下之货,使他们交易而归,各足所求,商业贸易由此兴起。所以,齐人初开我们民族生产和生活的端绪,它的自然资源最早得到开发,社会经济也最先得到繁荣,临淄便是这个经济最先繁荣地区的中心。 

  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引起了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伏羲画八卦,刻文字,并兴推演阴阳等术;神农歌丰年,制琴瑟、更开医药本草等源;后稷“种桑麻,致丝麻”,开启制衣蔽体之始;另外蚩尤造冶,夷羿制箭,修兴舟车,舜作《《韶》》乐等,都对古代东方文化和华夏文化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创始垂统的贡献。所以,齐地也是人类文明的肇始之地,临淄则是这个文明肇始之地的中心。 
临淄和齐地作为我国早期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巢楼之制”的肇始及诸多考古发掘材料,均可标明这个远源。 

  史传有巢氏兴起于东夷,栖居在齐地的石楼山。(石娄山又称“石娄”)。构巢筑屋的技术从这里兴起。所以石楼山也称“屋楼山”。从此,人类逐渐脱离了“穴居野处”的时代。 

  有巢氏生活在考古时代的旧石器早期,也就是地质年代的更新世早期,距今约170多万年以前。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临淄区境内的辛店、边河等地曾有更新世晚期的鸵鸟蛋、犀牛角、原始牛下颌骨等化石的考古发现,距今不下四五十万年之久。1981年春天,发现于今淄博市沂源县境内的猿人化石,也是距今40多万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不晚于北京猿人的化育年代。他们当是东夷、齐地的早期土著。 

  20世纪80年代之末到90年代之初,在临淄区齐陵镇后李村一带的古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8000年以前的古陶釜、陶钵等数器,早于北辛文化近千年,被定为山东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称为后李文化陶器,或山东古陶。 

  此外,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淄河、乌河两岸,发现古文化遗址近40处,其中包括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多种文化堆积。仅以后李文化遗址为例,其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以及商、周等文化多种层次,而且大多数又是同期文化的典型。 

  根据以上简述,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临淄的历史可以溯见大概。 

  齐地东滨大海,北临黄河;淄水、济水、时水交流;南望大野,西近雷夏,泽薮遍布。因此,齐地先民有征服水患的历史传统和贡献。 

  相传尧舜之世,洪水泛滥。炎帝的裔子共工氏起而治水,并且发明了筑堤防洪的方法,为后世所沿用。但是共工氏的治水没有达到最后成功,因而遭到舜的惩罚。共工的裔子四丘伯夷助丈禹治水有功,于是复被命为诸侯,并仍被赐为姜氏,使继炎帝神农之祀。这就是周代姜姓齐国之祖。尧又命伯夷“典三礼”,兴教化;立五刑,建礼制,以为诸侯之长,封国于吕。伯夷、共工等一脉相承,都是太公吕望的先人。他们同修、熙、大禹等人,在炎黄氏族的古史上,写下了治水平土的光辉篇章,树立起了齐地先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先例。 

  作为东夷和齐地的土著先民,羲炎氏族开发了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养育着他们世代的文化成果。在部落方国时代,今日临淄即是一个“城邦”或“城国”。据文献可以考知,继羲炎之后,少昊氏的司寇爽鸠领居之地。虞夏之世有季则,殷商之世有逢伯陵氏,殷末有薄姑氏,也先后领居此地。他们开发了齐地原始资源,创造了齐地的早期文化。而后,太公同样封齐建国于此地。 

  逢伯陵是继共工、回岳等部族之后而立的商代诸侯,是殷商时代东夷、齐地姜姓氏族的首领。姬周皇妣姜原就是出自逢伯陵氏。所以周人自称“我姬氏出自天鼋”按“天鼋”就是玄枵,也就是二十八宿中的女、虚、危三宿,统指齐地。 

  姜原生于名“弃”,能继承神农后稷的事业,死后被奉为“神农”,继称“后稷”。这里的“神农”是尊称能光大农业的人。临淄城南郊有稷山,相传后人为尊崇后稷的功业,而为之立祠在临淄近郊东南山上,因而名山为稷山。又相传稷山四周就是当年后稷“列封疆、画畔界、辟土殖谷”的农业“开发区”之一。 

  姜姓氏族繁衍众盛,分布在东夷各地以及关中、江淮之间,而以齐地和临淄一带为聚居中心。夏代方国申、吕、齐、许等姜姓四岳的裔国,历夏代、殷商而不衰,由此可知:周代齐国原是沿袭夏、商旧封的故国,不是周人初命名、始封建的邦国。因此应当说,姜太公是周代齐国的始祖,是继商代故齐而立的周代齐国的开国君主。 

  齐国所以称“齐”,古今多说:或说因为临淄城郊有“天齐渊”而得齐国之名;或说齐通“脐”,引申为中央,因地处“天之中央”而得齐国之名;或说因为齐地最先种植禾麦,以禾麦吐穗的形状而成齐国之名;或说因为齐地人夷羿最先制造弓箭,取箭头的形状而成齐国之名,各有所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楚国简述
楚,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江苏部分地方。楚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它在周朝初期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楚国由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地开始,居楚地丹阳(今湖北秭归),从一个附庸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强国。前704年,楚君熊通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战事。通过战争,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後...
· 姓氏简述
逢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古代,缝和逢是通用的两个字,而逢姓也是起源于缝姓。逢姓本是两个姓,分别读作féng和páng。逢(páng)姓起源于夏朝时候的逢蒙。逢蒙是后羿的徒弟,很善于射箭。后来到了商朝的时候,逢蒙的后代被朝廷封在逢地,建立了逢国。逢国的王族的后代有一支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逢氏,而从逢氏里面后来又分离出来了逄姓。逢(féng)姓起源于商代时候的诸侯逢伯陵。逢伯陵的后来以缝为姓氏,而从缝姓中后来又发展出来了逢姓。
· 简述 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
· 古今李姓名人简述
赵钱孙李,李姓排名第四,李姓作为国姓,名人众多,下面来简单的阐述一下:李牧: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四大名将,数次击败匈奴,是当时的赵国名将。李斯:秦朝的丞相,辅佐嬴政打败六国,建立大秦帝国。有“千古第一相”之称。李广:射石如射虎将军,著名的“飞将军”。匈奴都非常敬重的。李时珍:明朝“药圣”。著作《本草纲目》,至今仍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李靖:隋唐军事家,开国将领,被封为卫国公。李世民:唐朝皇帝,开创“贞观之治”,被称之为“天可汗”。李白: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作品《静夜思》,《送汪伦》,《将近酒》等。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著名的才女。作品《如梦令》,《一剪梅》等。李鸿章:清朝晚期四大名臣,开创洋务运动,兴办北洋水师,至今比较有争议。李嘉诚:香港首富,在房地产等行业成果丰硕。李小龙:功夫巨星,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功夫。李彦宏:开创了百度搜索...
· 战国诸国简述
战国(前403年-前221年)是我国继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其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的界限,只是依照今天的习惯,以“三家分晋”(前403年)为起始标志,到前二二一年秦统一六国这一段时间称为战国时期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局面已发生了变化:其中,诸多中小诸侯国家已被吞并,余下的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成为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家,它们通常被后人称为“战国七雄”。秦秦国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较弱的国家之一,所以秦统治者一直力图改变这种局面。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下令求贤,魏国人商鞅应暮入秦,自此,秦国进入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商鞅在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实行组织民户、奖励军功及变领主制为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改革,使秦国国富民强,成为战国第一大国。但商鞅的变法遭到了其他旧势力的反对,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车裂之刑,而他所设立的新法却广泛被秦人接受,成为此后秦国政策的基础。就在商鞅变法的同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