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的兵役制度

2017-05-2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0
转发:0
评论:0
清朝的兵役制度,绿营兵是参照明朝军卫制度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
  绿营兵是参照明朝军卫制度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因而得名。有马兵(亦称 骑兵)、步兵、守兵之分。马兵、步兵亦称战兵。沿江、 海设有水师。绿营兵籍,皆注于册,由兵部管理。“骑兵 拔于步战兵,步战兵拔于守兵,守兵拔于余丁,无余丁 乃募于民”(《乾隆大清会典》卷六十七)。将官归兵 部选任,“凡直省武职副将以上,列名具疏请补,参将 以下,按月升选”(同上书卷六十)。绿营仅有极少数 驻京师,称巡捕营,隶属八旗步军营统领。其余分屯各省, 依所辖地域之大小、远近、险要和人口的多少确定兵额, 列汛分营,“以慎巡守,备征调”。绿营兵以“镇”为 基本单位,作为全国各大镇戍区的基础,设总兵1员,为 镇的主将。在总兵之上设有提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 区域内的各镇总兵;又有巡抚,其兼提督者有权节制各 镇。在巡抚提督之上,又设总督,用以节制一省或数省 区域内的巡抚、提督和总兵,为该区域的最高军事长官。 各镇绿营兵按协、标、营、汛编制。总督、巡抚、提督 和总兵,都各有直属亲兵,统称本标,分称总督标、巡 抚标、提督标、总兵标。标辖2~5营,分称中、左、右、 前、后营,居中镇守,以备征调。凡副将所属之兵称协, 是协守要地的部队,按防守地的重要程度编配数十至千 余人规模不等的营,以守备地名命名,由参将、游击、都 司、守备分别统领。次要地区设汛。每汛数人至数十人 不等,由千总、把总统带。自提督以下,仅有统兵权,而 无调兵权,其军令寄于总督和巡抚,兵权归于中央。遇 有征伐,皇帝另简经略、参赞大臣统兵,调集各地绿营 出战,事毕即解大臣兵柄。

  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实行薪给制,按年或月发一定的 银饷和米粮。武器装备主要有弓、箭、刀、矛等冷兵器, 炮、鸟枪、铳枪、抬枪及火箭(见中国古代火箭)、火 □、火罐、喷筒等火器,此外还有云梯、藤牌、鹿角等。 八旗兵的薪饷和武器装备均优于绿营兵。

  勇营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八旗兵与绿营兵已腐 败不堪用。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清廷谕令各省举 办团练“助剿”。曾国藩在湖南募团丁为官勇,订营哨 之制,粮饷取自公家,称湘勇或湘军,是乡团改勇营之 始。继之,又有仿湘军制度建立的淮军和各省勇营。及 战事既毕,除曾国藩直辖的湘军和其他一部分勇营遣散 外,各省险要处仍以勇营留屯,称为防军。防军之外,又 有练军。它从绿营选练而来,其营制饷章也全仿湘军,任 务与防军同。这样,自同治至光绪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时, 防军与练军成为清朝的主要武装力量,它们的营制皆源 自湘军。湘军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500人为营,营辖4 哨,哨辖8队,分由营官、哨官、什长率领,从两营至数十 营设统领。兵必自召,将必自选,训练、指挥自主,粮秣 薪饷自筹。每营只服从营官一人,每军只服从统将一人, 营、军彼此独立,互不统属,都只服从曾国藩,兵部无权 管辖。湘军制度之盛行,成为清朝兵制的一大变革。从 此,“兵为将有”,中央兵权移于将帅。这个时期,清军 的武器装备和训练制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清廷在一 部分洋务派官僚的主持下,购买和仿制洋枪洋炮、轮船 铁舰,雇用外籍教习和顾问,举办武备学堂,开始采用 西式武器和操典训练军队,并建起了近代海军。但是,这 种变化既是初步的,又是畸形的。旧有的大刀、长矛并 未废除,集兵方式没有改变,军队建制仍维持勇营制和 其他旧的组织形式。军队的主要新式武器和教习都依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反映了清军的近代化具有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特点。

  新军 1894年,清廷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湘军、淮 军、防军、练军又相继腐败不堪用,于是又有“新建陆 军”、“自强军”代之而起。因其武器装备全用洋枪洋 炮,编制和训练尽仿西方军队,故称新军。《辛丑条约》 签订后,清政府决定进行军事制度改革,在中央设练兵 处,在各省设督练公所,并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以 北洋新军作为中央军(亦称国军),以各省新军为地方 军,将原有的防军、练军和其他旧军(旗兵除外)汰弱 留强,一律改为巡防营。新军以镇为基本建制单位,每 镇官兵定额12512人,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 成,设统制率领。镇下分协、标、营、队、排、棚,分 由协统、标统、管带、队官、排长和正、副目率领。平 时以2镇为1军,战时则根据情况,或以3镇为1军,或合 数军为 1大军,由总统或军统率领。新军的中、下级军 官多为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间有少数学习军事的 留学生。集兵方式采用募兵制,在体格、嗜好及文化程 度上有严格规定。新军的品德教育以“忠义要旨”为中 心,技术训练“以实用易学为主”。清政府本想通过军 事制度改革收回全国兵权,但召募、发饷等操于将帅手 中,武器装备有赖于外国,军队的私属性质毫无变更。至 宣统末年,新军只练成13镇(另说14镇),由于辛亥革 命爆发,便随清亡而终。

  参考书目

  孟森著:《八旗制度考实》,载《明清论著集刊》,中 华书局,北京,1959。

  周远廉著:《清代前期的八旗制度》,载《社会科学 辑刊》1981年第6期,沈阳。


  罗尔纲著:《绿营兵志》,中华书局,北京,1984 。  王□运著:《湘军志》,岳麓书社,长沙,19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的兵役制度
屯田制卫军实行屯田制度。按规定,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征粮。洪武至永乐年间,全国军屯约有八九十万顷。除大量军屯外,还实行商屯作为补助手段,即按“开中法”,由商人在边地募人垦荒缴粮,以补充军粮。募兵制明中期以后,由于大批屯田被豪右、将校侵占,商屯亦因“开中法”遭破坏而废弛,军卒生活无着而大批逃亡,卫所制逐渐崩溃。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京军覆没。为保卫京师,朝廷派官四出募兵以应急,大规模推行募兵制,募兵逐渐成为军队主力。大凡战斗力较强的军队都由招募而来,如抗倭名将戚继光之“戚家军”,俞大猷之“俞家军”等。但是,实行募兵制,养兵耗费大,募兵愈众,国库日绌,于是频繁地向民众勒索,激化了阶级矛盾。至明末,募集之兵训练废弛,战斗力转弱,并相继逃亡,终于无法挽救明朝的灭亡。
· 秦兵役制度
秦实行征兵制。据云梦荣简,民年17岁“傅籍”,成为“正”(待役者)。每年在郡县服力役1个月,主要从事上木石工程劳作,称“更卒”。一生中,轮流在郡县服兵役1年,充材官、骑士、楼船士,在京都或边郡服兵役1年,当卫士或当成卒。卫士警卫皇宫和官衙,戍卒屯戍边疆(一说材官、骑士、楼船士是正卒,一说材官、骑士、楼船士与卫士、成卒均是正卒)。不服役时,傅籍者是预备役人员。遇有战事,朝廷临时征发,奉调出战。此外,秦朝还实行“嫡戊”制度,即嫡罚商人、贫民、有罪之吏征战或戍边,并在紧急情况下赦刑徒、奴隶为兵。秦朝尚有免役制度。秦律规定,有爵者56岁免老(止役).无爵古60岁免老。贵族子弟、“不更”以上高爵、官吏、“学室”弟于、残疾人等,可免服兵役和徭役。
· 宋朝兵役制度
宋朝主要实行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经应募,终身为伍。北宋规定,诸路募兵由长吏或都监施行,以“兵样”或“木挺”为标准,选壮健者充禁军,其短弱者充厢军。新兵入伍,即在脸部或手臂刺字,以标明军号,故招募又称招刺。其家属可随住军营。宋军实行拣选制度,每年春秋按上、中、下3等标准进行训练考核,壮健有武技者,可由厢军升禁军,武技出众者,优给赏物,可补阙阶官。武技不及下等者,马军降为步军,又不及降为厢军。老弱者或陈低级别,或削除军籍,或降充“剩员”和供军中杂役。禁军、厢军以及土军,一般60岁退役,其衣粮供给减半。阵亡军士家眷有抚恤,伤残也有安置的规定。武官制度宋朝武官有阶官和军职之别。武阶官是表示官员等级、确定品位和俸禄而无实际职掌的虚衔,如大尉、通侍大夫、忠训郎等,其升迁称“转官”或“转...
· 两汉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两汉兵役制度有一个明显的演变过程。汉初,承秦制.实行征兵制。文帝时,正常征发不能适应戍边需要,晁错建议莫民实边,使边郡常驻之民与常驻之兵合而为一。武帝时,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大批小农破产流亡,豪宫之家多有免除兵役的特权,又战事频繁,兵员需要量大,过去行之有效的征兵制度不能正常进行,也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于是,兼行募兵制。此外,如谪兵、奴兵、少数民族兵也被广泛使用。东汉刘,刘秀改革军制,取消郡县正卒轮流上制度,兵员以招募为主。汉初,民27岁博籍(登记),成为具有兵役义务的待役人员,称为“正”。“正”20或23岁起役.轮流应征,服现役两年。一年在本郡为材官或骑士、楼船了;一年赴京师当卫士,或到边郡充戍卒(一说在本郡为材官、骑士、楼船,是正卒;卫士、戊卒为同样性质的服役,均不是正卒。前者系兵役,后者系摇役)。“正”不服役时,为预备役兵员,遇有战事,须随时应征,到60或56岁止。应役年限内的...
· 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国的兵役制度
三国形成时期之初,沿袭东汉,主要实行募兵制。至建安年间,因长期战乱,逃兵增多,人口减少,募兵困难,曹操、刘备、孙权,都开始逐渐实行不同名目的世兵制,以确保兵源。曹操将士兵家属集中居住,作为人质,并从中获取后备兵员。其兵称士,以服兵役为终身义务:其家称士家或兵户、军户。士家另立户籍,与民户分离,子孙世代为兵,士兵叛逃罪及家属。并规定士家女子不得外嫁,士死后寡妻遗女仍配嫁士家,以繁衍土裔。吴还实行世袭领兵制,将帅世袭,所统之兵亦世代相袭,家属随军营居。三国时期,除世兵制外,又用用募、收降、征兵补充军队。还以多种手段,从少数民族中获得大量兵员。如魏的乌桓兵、凉州兵,蜀的南中它军、叟兵,吴的山越兵等。三国沿袭汉制,建有抚恤制度。如士卒死亡,要收敛葬埋,魏曾规定送至其家,宫为设祭。对伤残将士,免摇役,授土地,给耕牛,分米谷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