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与北魏的战争
梁与北魏的战争,梁天监二年(北魏景明四年,503年)至大通元年(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梁
梁天监二年(北魏景明四年,503年)至大通元年(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梁与北魏进行的战争。
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拓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称魏帝后,北魏为防御北方柔然南侵,筑长城、设军镇;同时,又不断向南扩展势力。在与南朝的征战中,其势力逐渐由淮北伸至淮南,进而到达长江流域,最后以长江为界,与南朝对峙。
梁代齐之前,北魏的势力已伸展至南阳(今属河南)、寿阳(今安徽寿县)地区。梁代齐后,北魏为巩固河南(泛指今黄河以南)的防务,多次派兵南下,欲夺取梁长江以北的土地。
北魏景明四年(503年)三月至五年三月,魏帝元恪派任城王元澄率兵5万与南朝降魏的萧宝寅、陈伯之等并力进攻梁朝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又派镇南将军元英进攻义阳(今河南信阳)。在钟离方向,魏军先后攻占颍川(今安徽霍山境),大岘(今安徽含山东北)、焦城(今安徽嘉山东北)等8城。在义阳方向,元英等魏军先后攻占义阳、樊城(今属湖北襄樊)等地(参见钟离、义阳之战)。北魏势力由黄河两岸向长江北岸延伸。
北魏正始二年(505年)十月,梁帝萧衍兴师攻魏,以其弟萧宏为统帅,领军进驻洛口(今安徽淮南东北)。三年二月,梁将昌义之与魏将陈伯之战于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失败。魏军最终攻占梁城,进围淮阳城(今江苏清江西古泅水西岸)。四月,魏将元英率军10余万迎击梁军,至九月,魏军接连攻占淮阳、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萧宏得知魏军大举南下的消息,甚为恐惧,遂拒纳部将建议,置大军于不顾落荒而逃,致梁军亡失近5万人。
这一年,梁军在与魏军作战中也取得局部胜利,梁将韦焙团徨浞直鸸グ伪蔽汉戏(今属安徽)(参见合肥之战)、霍丘(今属安徽)等地。梁天监五年(506年)九月,梁帝命徐州刺史昌义之率军进屯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以抵御北魏军的南攻。
六年春,魏帝元恪诏元英率数十万大军进攻钟离。梁军针对魏军不习水战的弱点,采取坚城固守与外围增援内外夹击的方针,大败魏军。钟离一战,魏军损失25万余人,是南朝宋以来对北魏作战的一次大捷,对阻遏北魏的进攻,稳定淮南形势起了重要作用(参见钟离之战)。
梁天监七年(508年),北魏郢州司马彭珍叛魏,并引梁军夺占义阳;同时,北魏三关(即:武阳关、黄岘关、平靖关,位今河南罗山及信阳南)守将亦投降南梁。魏帝遂诏元英率步骑兵3万人,在尚书邢峦支援下征讨叛将,复占义阳和三关。
十年,南梁琅邪人王万寿聚众起事,并杀南梁东莞、琅邪二郡太守,占据朐山(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投靠北魏,还请求北魏接管。为此,梁、魏两军在朐山展开了争夺战。至是年底,因朐山城内魏军粮草耗尽,守将叛变,梁军乘机攻城,大败魏军。
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十月,魏军发动了进攻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北)的战争,魏帝以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率步骑兵15万人南攻。四年二月,梁帝萧衍诏宁州刺史任太洪自阴平(今四川江油东北)小道进至魏军所占晋寿(今四川广元南)以北的北益州(今四川青川东北)境内,组织氐族蜀民断绝魏军粮道;又乘魏军北撤之际,领兵追击,连破魏军。进围白水关城(今四川青川东北)时魏将傅竖眼派统军姜喜等进攻任太洪,大破之。太洪撤围退走。魏军因魏帝元恪卒,无心恋战,遂撤军。九月,南梁游击将军赵祖悦领兵袭占北魏西硖口(淮水对岸山上筑有2城,统称硖石;在西岸者称西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十二月,魏将崔亮率军攻硖石,进围之,月余不克。次年二月,魏将李平督各路大军水陆并进,围攻硖石。梁守将出降,魏军复占硖石(参见硖石之战)。
北魏正光二年(521年),梁武帝派兵征讨降魏将领文僧明和田守德,一举夺回义州(今河南商城西)。五年底,梁军夺占三关,进围郢州(治今河南信阳),后因北魏援军到达,未克,撤出对郢州的包围。
在此前后,北魏因六镇、关陇、河北、山东等地农民起义,致国力消弱自顾不暇。南梁乘此机会,发动了攻魏的作战。梁大通元年(527年),南梁领军将军曹仲宗、东宫直阁陈庆之联兵进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参见陈庆之攻北魏之战)。魏军在梁军营后筑13座城堡,企图控制梁军。陈庆之乘夜袭击,连克魏军4座城堡,其余9座溃败,涡阳守将降梁。涡阳一战,魏军全军覆没。此后,北魏日渐衰落。
点评:梁与魏互攻20余年,征战中,北魏多以骑兵长途奔袭,向南推进,后由于六镇、关陇等地民众起义的打击,内部矛盾激化,国力军力渐衰,才向北撤。南梁则处于防守境地,多以江、河为屏障,抗击魏军,阻其南进,间有出击;双方互有胜负,但各自均未达成战争目的。
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拓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称魏帝后,北魏为防御北方柔然南侵,筑长城、设军镇;同时,又不断向南扩展势力。在与南朝的征战中,其势力逐渐由淮北伸至淮南,进而到达长江流域,最后以长江为界,与南朝对峙。
梁代齐之前,北魏的势力已伸展至南阳(今属河南)、寿阳(今安徽寿县)地区。梁代齐后,北魏为巩固河南(泛指今黄河以南)的防务,多次派兵南下,欲夺取梁长江以北的土地。
北魏景明四年(503年)三月至五年三月,魏帝元恪派任城王元澄率兵5万与南朝降魏的萧宝寅、陈伯之等并力进攻梁朝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又派镇南将军元英进攻义阳(今河南信阳)。在钟离方向,魏军先后攻占颍川(今安徽霍山境),大岘(今安徽含山东北)、焦城(今安徽嘉山东北)等8城。在义阳方向,元英等魏军先后攻占义阳、樊城(今属湖北襄樊)等地(参见钟离、义阳之战)。北魏势力由黄河两岸向长江北岸延伸。
北魏正始二年(505年)十月,梁帝萧衍兴师攻魏,以其弟萧宏为统帅,领军进驻洛口(今安徽淮南东北)。三年二月,梁将昌义之与魏将陈伯之战于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失败。魏军最终攻占梁城,进围淮阳城(今江苏清江西古泅水西岸)。四月,魏将元英率军10余万迎击梁军,至九月,魏军接连攻占淮阳、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萧宏得知魏军大举南下的消息,甚为恐惧,遂拒纳部将建议,置大军于不顾落荒而逃,致梁军亡失近5万人。
这一年,梁军在与魏军作战中也取得局部胜利,梁将韦焙团徨浞直鸸グ伪蔽汉戏(今属安徽)(参见合肥之战)、霍丘(今属安徽)等地。梁天监五年(506年)九月,梁帝命徐州刺史昌义之率军进屯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以抵御北魏军的南攻。
六年春,魏帝元恪诏元英率数十万大军进攻钟离。梁军针对魏军不习水战的弱点,采取坚城固守与外围增援内外夹击的方针,大败魏军。钟离一战,魏军损失25万余人,是南朝宋以来对北魏作战的一次大捷,对阻遏北魏的进攻,稳定淮南形势起了重要作用(参见钟离之战)。
梁天监七年(508年),北魏郢州司马彭珍叛魏,并引梁军夺占义阳;同时,北魏三关(即:武阳关、黄岘关、平靖关,位今河南罗山及信阳南)守将亦投降南梁。魏帝遂诏元英率步骑兵3万人,在尚书邢峦支援下征讨叛将,复占义阳和三关。
十年,南梁琅邪人王万寿聚众起事,并杀南梁东莞、琅邪二郡太守,占据朐山(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投靠北魏,还请求北魏接管。为此,梁、魏两军在朐山展开了争夺战。至是年底,因朐山城内魏军粮草耗尽,守将叛变,梁军乘机攻城,大败魏军。
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十月,魏军发动了进攻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北)的战争,魏帝以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率步骑兵15万人南攻。四年二月,梁帝萧衍诏宁州刺史任太洪自阴平(今四川江油东北)小道进至魏军所占晋寿(今四川广元南)以北的北益州(今四川青川东北)境内,组织氐族蜀民断绝魏军粮道;又乘魏军北撤之际,领兵追击,连破魏军。进围白水关城(今四川青川东北)时魏将傅竖眼派统军姜喜等进攻任太洪,大破之。太洪撤围退走。魏军因魏帝元恪卒,无心恋战,遂撤军。九月,南梁游击将军赵祖悦领兵袭占北魏西硖口(淮水对岸山上筑有2城,统称硖石;在西岸者称西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十二月,魏将崔亮率军攻硖石,进围之,月余不克。次年二月,魏将李平督各路大军水陆并进,围攻硖石。梁守将出降,魏军复占硖石(参见硖石之战)。
北魏正光二年(521年),梁武帝派兵征讨降魏将领文僧明和田守德,一举夺回义州(今河南商城西)。五年底,梁军夺占三关,进围郢州(治今河南信阳),后因北魏援军到达,未克,撤出对郢州的包围。
在此前后,北魏因六镇、关陇、河北、山东等地农民起义,致国力消弱自顾不暇。南梁乘此机会,发动了攻魏的作战。梁大通元年(527年),南梁领军将军曹仲宗、东宫直阁陈庆之联兵进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参见陈庆之攻北魏之战)。魏军在梁军营后筑13座城堡,企图控制梁军。陈庆之乘夜袭击,连克魏军4座城堡,其余9座溃败,涡阳守将降梁。涡阳一战,魏军全军覆没。此后,北魏日渐衰落。
点评:梁与魏互攻20余年,征战中,北魏多以骑兵长途奔袭,向南推进,后由于六镇、关陇等地民众起义的打击,内部矛盾激化,国力军力渐衰,才向北撤。南梁则处于防守境地,多以江、河为屏障,抗击魏军,阻其南进,间有出击;双方互有胜负,但各自均未达成战争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与北魏的战争
齐建元元年(北魏太和三年,479年)至齐永元二年(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南齐与北魏在今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区互相争斗,齐终遭失败的战争。南北朝时期,南齐统治时间最短,仅23年。这期间,南齐与北魏之间时有征战。魏太和三年四月,宋相国、齐公萧道成进爵为王,不到20天,宋顺帝刘准被迫禅位。齐王萧道成称帝,国号齐,改元建元,建都建康(今南京)。十一月,魏孝文帝拓跋宏以奉宋景和初年(465年)附魏的丹阳王刘昶复国为由,分兵数道大举攻齐。齐高帝萧道成遣骁骑将军王洪范出使柔然,约其共同击魏。柔然应允,以lO余万骑攻魏,但仅至塞上便还军了。次年正月,魏陇西公拓跋琛等攻拔齐马头戍(今安徽寿县西北)。齐闻讯发兵抵御,击破了攻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的魏军。二月,魏帝命梁郡王拓跋嘉和刘昶一起率兵攻寿阳(今安徽寿县)。面对魏步骑20万大军来攻,齐豫州刺史垣崇祖决定以水代兵,在城西北淝水上筑堰,尔后决堰放水...
· 史学文纵——梁初与魏战争
?齐末荆、雍之衅既启,魏人颇有欲乘机进取者。元嵩时为荆州刺史,嵩,任城康王云之子。云见第一节。魏荆州,初置于上洛,今陕西商县。大和中改为洛州,移荆州于鲁阳,今河南鲁山县。后又移治穰城,今河南邓县。表言:“流闻萧懿于建业阻兵,与宝卷相持,荆、郢二州刺史,并是宝卷之弟,必有图衍之志。臣若遗书相闻,迎其本谋,冀获同心,并力除衍。一衍之后,彼必还师赴救丹阳,当不能复经营疆垂,全固襄、沔,则沔南之地,可一举而收。缘汉曜兵,示以威德。思归有道者,则引而纳之;受疑告威者,则援而接之。总兵伫锐,观衅伺隙。若其零落之形已彰,息懈之势已著,便可顺流摧锋,长驱席卷。”诏曰:“所陈嘉谋,深是良计。如当机可进,任将军裁之。”已而无所举动,盖以荆、郢已一故也。及梁武帝起兵,元英时在洛阳,又请躬指沔阴,据襄阳,进拔江陵;又命扬、徐俱举。英时行扬州事。事寝不报。英又奏欲取义阳。尚书左仆射源怀亦以为请。以梁武已克,遂停。此...
· 揭秘鸣梁海战与露梁海战是同一场战争吗
鸣梁海战是发生在朝鲜和日本之间战争,这一场战争发生在1597年,在这一场战争中,中国和韩国都有参战,最终的胜利方是朝鲜国。鸣梁海战不管是在朝鲜中国还是在韩国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露梁海战发生在1598年,露梁海战中朝鲜再一次成功击退日军。因为时间和名字都非常想进,人们经常认为鸣梁海战与露梁海战是同一场战争。露梁海战图片其实鸣梁海战与露梁海战并不是同一场战争,虽然两场战争的名字差不多,也都是朝鲜和日军为主的战争,但是发生的时间不同,产生的历史影响也不一样。从两场战争带来的历史意义来看,鸣梁海战更加具有历史意义。鸣梁海战与露梁海战虽然同样都是发生在朝鲜和日本之间的战争,但是实际上鸣梁海战中中国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朝鲜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虽然离不开中国的帮助,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朝鲜的一位军事将领身上,他的才能确实使日本人闻风丧胆,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他的主要成就是仅仅只用十二...
· 宋与西夏的战争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至南宋建炎元年(982年―1127年),西夏为立国拓疆,频频举兵攻宋;宋为遏制西夏扩张,实现一统,屡次集兵进击,双方展开断续近百年的战争。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多民族王国,自称大夏,又号白上国,史称西夏。党项族本是羌族的一支,原居四川省西北部和青海省东南部。公元六世纪,活动区域逐渐扩展。著名姓氏有8部,其中以拓跋部为最强。隋开皇五年(585年),其木首领拓跋宁丛附隋,率部落迁徙旭州(今甘肃临潭境)。唐太宗时,党项诸部相继归唐,唐以其部落首领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公元九世纪末,拓跋思恭因助唐黄巢起义有功,受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领银(今陕西榆林南)、夏(今陕西横山西北)、绥(今陕西绥德)、宥(今陕西靖边东)4州地,后增置静州(今陕西米脂西北),辖区扩为5州。宋初其首领李彝兴归附,加授太尉。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继捧立,党项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袭职,发生内讧。...
· 东汉与羌的战争
背景汉宣帝时代赵充国就对屡次侵犯边郡的先零羌进行就地打击。汉光武帝时代的马援亦是如此。本居住在黄河以北的大允谷(今青海省贵德)的烧当羌,其首领滇良联合其他诸羌,击败了先零羌,夺得了大榆中地。烧当羌因此开始强大,在新莽末年、更始帝、隗嚣时期,不断侵入边郡,甚至深入内地。滇良死后,儿子滇吾继立。滇吾继位后,该部落日趋强盛。过程烧当之乱57年秋,滇吾率部入侵陇西郡,在允街击败陇西郡太守刘盱。原来在陇西郡为汉朝守卫边疆的西羌人全部反汉。刚刚即位的汉明帝诏命谒者张鸿率兵讨伐西羌人。张鸿在允吾县被打败,全军覆没。十一月,汉明帝又派中郎将窦固与捕虏将军马武率领四万兵众讨伐西羌人。58年七月,马武等打败烧当羌,其他造反的羌人部落悉数投降或者逃散。滇吾第二年投降,亲自朝见汉明帝,护羌校尉窦林将滇吾译成滇吾、滇岸两名,说当初是滇吾与他弟弟滇岸率部入侵陇西郡,称两豪归降。汉明帝得知实情后,将他免官。滇吾死后,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