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寒节气里踩岁与做牙风俗

2017-05-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5
转发:0
评论:0
大寒节气里踩岁与做牙风俗,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最近常在讨论一个问题,这是不是最冷的一周?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最近常在讨论一个问题,这是不是最冷的一周?大寒、小寒哪个更冷些?

气象局有数据表明,从1951年至2015年小寒、大寒时节全国平均气温统计发现,有42%的年份是小寒冷于大寒,28%的年份是大寒冷于小寒,其余30%的年份持平,寒冷程度相当。可见小寒更寒一些。当然不是所有地区,这里指很长一段时间的大部分情况。大寒节气时常与春节时间一致。在过去100年里,就有四次与春节同一天,分别在1909年、1947年、1966年、2004年。在近十年里,只有2023年的大寒与春节挨得最近,仅早了2天。

大寒有“踩岁”的习俗,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路上,供孩童踩碎,一则听响另一方面讨个好彩头“岁岁平安”。踩碎意为“踩岁”,同时孩子们也在玩耍中驱走了寒意,而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也更加浓厚了。踩过岁,从时间上来讲春节就不远了,这时候,人们开始准备新年的东西,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会提前开始收拾打扫,置办年货,邻里乡亲之间相互帮忙准备,春节会变得更加从容。

大寒还有一个不常被人提起的习俗,就是过尾牙节,此节在台湾地区还有盛行。尾牙是每年十二月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称为“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也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的祭祀活动。

"做牙"的风俗最初起于"牙商"。牙商即生意场上给人介绍生意的中间人,通过撮合两方,达成买卖,并收取一定的利润。就去每月要举行两次"牙祭",供奉财神爷,祈求生意兴隆。

如今,很多人对“尾牙”这个词比较生疏。目前过尾牙节主要流行于台湾、福建等地。尾牙节日也有原来的祭祀活动,演变为至今企业开年会,员工聚餐的风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闲话大寒节气
大寒为十二月中,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冬至一阳初生后,经小寒至大寒,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在逼迫寒气以全部能量抵制。由此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才是大寒。但大寒后十五日,壮阳就会出地驱逐阴寒,这就是立春。大寒是一年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小寒、大寒与小暑、大暑相对应,都是表示冷暖变化的节气。《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者,乃凛冽之极也。”意思是说,“大寒”是气候达到最冷的时候。今年,大寒日即是传统的“小年夜”,因此“大寒小寒,杀猪过年”的民谚再贴切不过。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温度低、风大,常常出现大范围的降雪情况,对铁路、公路、海运等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影响这些部门的正常运作。对农作物的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农作物以及牲畜要做好过冬防寒的措施。过了大寒又是新的一轮二十四节气的轮回,因此,大寒既是一年的结束,又是一年的开始。大寒节气里,各地的农活基本停止,老百姓们多是忙于为农作物和牲畜做防寒措施。大寒过后不久就是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老百姓们为春节准备着年货,写春联、打扫卫生,同时准备祭祀供品,祭祀祖先和各种神灵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有些地区,人们则是习惯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等待春节的时候用来招待客人。在大寒,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比如在广东佛山地区,老百姓就有吃八宝饭的习俗,安徽安庆有吃炸春卷的习俗,在有些地区则是吃比较滋补的芪杞炖子鸡、发散风寒汤,对易患感冒者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同小...
· 大寒之尾牙祭
临近年关,我们也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每年的这个时候,太阳达到黄经300°,《三礼义宗》里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阴气出地方尽,寒气并在上,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不过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寒潮南下频繁,基本是中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所以冷还是冷的,不要低估了它呢!与其它节气一样,大寒自然也有三候,即为:“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一候鸡始乳,这当然不是说鸡开始喂奶,而是说开始孵小鸡了。二候征鸟厉疾,字面的意思是猛禽变得更加凶猛了。三候水泽腹坚,水的肚子都冻硬了?这当然是在说湖泊河流都冻透了的意思,可以说是冰冻三尺的另一种说法。不过大寒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这就是...
· 大寒节气养生科普之防五寒
大寒节气最为寒冷还需防五寒1、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另外,一条得体的围巾、丝巾或者披肩,也能帮助保暖。2、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天冷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此时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好办法。洗鼻时,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3、防肺寒,喝热粥散寒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疾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