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笨拙者总比聪明人更聪明

2017-05-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4
转发:0
评论:0
笨拙者总比聪明人更聪明,看到这个题目各位读者是不是有一点疑问呢?笨的人怎么会比聪明人聪明呢?看完本篇文章

看到这个题目各位读者是不是有一点疑问呢?笨的人怎么会比聪明人聪明呢?看完本篇文章大家都明白为什么本人比聪明人更聪明了。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

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

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小偷在门外墙角等着,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那篇短短的文章曾国藩始终背不下来。小偷忍无可忍,觉得自己都能背下来了,于是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这个笑话并非空穴来凤。曾氏一族的天资并不出色。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又是个极为“精明”的人。

他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太平军起,举国束手无策。只有他独僻,以超人之胆识创立湘军。

在从皇帝到大臣或急于求成,或悲观绝望,满朝如无头苍蝇,纷无定计之际,曾国藩提出了“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的平定太平军战略,即“争夺武昌,控制长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安庆,进而攻陷天京”。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战略,清王朝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自古功臣,像他这样善于把握进退者不多。剿灭太平军之后,他的功名事业如日中天,此时他却极度冷静,在大盛之中察觉大衰的先机,毅然上疏请求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并采取果断手段,裁撤自己的权力之本——湘军。

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蹉跌,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的成功者并不多见。

他深通官场韬略,官场功夫如同太极高手,善于化解种种难题于无形之中。曾国藩的秘书赵烈文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曾国荃攻打南京不下之际,朝廷令李鸿章协助进攻。

李鸿章一方面不想夺了曾家兄弟的首功,向曾家邀功买好;另一方面又想把抗旨之责推给曾氏,因此私下到处解释,做了很多小动作。而曾国藩的对策是回复给皇帝一道辞气卑约的奏折,坚请派李鸿章前来,不望有功,但求无过,言语恳挚,不温不火。

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盘一目了然。赵烈文评价说,曾国藩的手段,平直无奇,却实高于李数倍。

仅举此数端就可看出,曾氏的“精明”已臻最高层次,实非常人可比。正是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人孔融为什么会被杀?
聪明人历来是受人称颂的,所以很多的人总是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此博取他人的眼球,最终实现名利双收。孔融是三国时期的聪明人,“四岁让梨”的故事还写进了今天的教科书。《世说新语》也记录了孔融能言善辩的故事: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是这样: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看门人觉得这小孩是...
· 解读曾国藩语录:真正聪明人,都下笨功夫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真正聪明人,都下笨功夫,这话有没有道理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这个笑话并非空穴来凤。曾氏一族的天资并不出色。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但另一方面,曾国藩又是个极为“精明”的人。他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太平军起,举国束手无策,只有他独僻,以超人之胆识创立湘军。在从皇帝到大臣或急于求成,或悲观绝望,满朝如无头苍蝇,纷无定计之际,曾国藩提出了“...
· 谁是三国第一聪明人?诸葛亮都不是他的对手
最近三国题材的热播剧《军事联盟》火了,可以说带火了一大批三国的军师们。那么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在军师众多的三国时代,到底谁才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军师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做了一个排名,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军师们的世界。网络配图第四名:荀彧荀彧在三国时代是一个悲情人物,他早年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就连一向孤傲的曹操都称荀彧为“吾之子房”,不过后来荀彧因为反对曹操称王,被曹操赐死(用空食盒),一代英才军师就此陨落。第三名:司马懿司马懿在三国时代可以算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物,他早年在曹操阵营里并不显山露水,但是到了曹魏后期,司...
· 三国第一聪明人是谁?不是孔明而是这位老寿星
《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未卜先知、无所不能,鲁迅评价他“智而近于妖”。历史上,诸葛亮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战略家、内政家存在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贾诩才是三国中最牛逼的谋士。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等人均已成了惊弓之鸟,打算各自逃亡。同为西凉军出身、当时籍籍无名的贾诩站出来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尊奉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此计为众人采纳。网络配图李傕、郭汜联军杀回长安,生灵涂炭,献帝丧胆。贾诩凭借此计,声名鹊起,然而正是此计,也让其遭受了无数骂名。贾诩从段煨处投奔张绣,有人问贾诩:“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
· 扶不上墙的刘阿斗实际却是一个十足的聪明人
扶不起的是阿斗,扶不上墙的是烂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也是一个意思的!“扶不起的刘阿斗”形容软弱无能,没有大志,不思振作的人。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刘备死后他继承皇位,称为蜀后主。刘禅平庸无能,虽然有诸葛亮等人辅佐,也不能振兴蜀国,最后蜀国被魏国灭。阿斗先生在中国百姓心目中一向就是个“弱智”的代名词阿斗先生,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的儿子。蜀汉后主。网络配图凡读过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阿斗虽然承继祖爷当了皇帝。但是昏庸无能一脑袋浆糊。他最出名的一次“走秀”,是被常山好汉赵云赵子龙怀里揣着大战长坂坡。赵四爷揣着个吃屎孩子,仍然砍瓜切菜一般剁了曹营有名战将八十多员。那一份功业,当真惊天地、泣鬼神。然而刘禅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无能,并且他是个十足的聪明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家唠一唠!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刘后主,领导蜀国41年。在刘禅漫长的政治生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