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不称帝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重臣之首,洋务运动发起人之一,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十月十一,是道光十八年 (1838年)殿试“同进士出身”,后成为林则徐、主张 “鸦片上税免禁”的军机大臣穆彰阿得意门生,人翰林任庶吉士, 之后曾叙任各部侍郎。
1853年因丧母而丁忧在籍,正值朝廷寻求 力量太平天国,经郭嵩焘力劝,接替已被朝廷属意派任太 平军的林则徐;曾国藩抵达长沙后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依 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仿效已经成军的楚勇,建 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作为一支地方官僚的私人武装,湘 军为清帝国与太平天国作战的主力之一。1858年5月,湘军攻占 九江,气势颇盛;I860年,湘军围安庆;1864年7月,湘军破太 平天国的天京(南京)。7月,朝廷加封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 爵。就当时而言,曾国藩在那时已经控制了整个统治集团,在军事
方面他比清政府强悍许多,许多学者都认为曾国藩反清称帝,应该 不是难事。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为什么曾国藩不称帝呢?主要有 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是忠君报国思想在曾国藩的脑子里深扎。曾国藩的忠君 报国思想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而他起兵正是为了保卫地主 阶级利益,保卫清朝。他的个人追求也仅是做个中兴名臣、封侯拜相、 光宗耀祖,所以有人认为曾国藩没有“造反”的思想。
第二种看法是时局不容许。当时清政府虽然开始衰落,但科尔沁 亲王僧格林沁拥有一支强大的以骑兵为主的军队。而且湘军攻陷天京 后,人心思归,战斗力锐减。最关键的一条,湘军起兵是以“保卫儒 教”和“忠君保国”为号召,一旦曾国藩称帝,很可能湘军要成为众 矢之的。再说,也没有所谓“友邦”的帮助,曾国藩称帝未必能得到 国际承认。所以有人认为曾国藩看清了时局,认为称帝只会死路一条, 所以他才明哲保身,在后来还请求削减湘军人数。
曾国藩是受后人推崇的人物之一,尤其是他的《家书》备受好评, 其思想影响了许多人。虽然我们不知道曾国藩为何不称帝,但是他却 是个被不少人赞扬的人物。
晚清历史,著名历史事件,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