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上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2017-05-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9
转发:0
评论:0
中国历史上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名人传记     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没错,她把持朝政长达

名人传记   

    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没错,她把持朝政长达四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垂帘听政从何而来的呢?“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垂帘是指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是指治理,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今天列举10位历代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垂帘听政”的人物。

 

 

1、秦国宣太后

    中国最早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开始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 

 

     宣太后在这40多年中,始终是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形成了秦国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华阳、泾阳,不闻其有王”的局面。昭王无法容忍母后长期临朝专权。最后,他听从范雎建议,收回全部大权,逐“四贵”于关外,改任范雎为相,这才彻底地结束了宣太后长期左右秦国朝政的局面。

 

2、赵国赵太后

    第二位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太后。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年纪太轻,故由太后执政。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她在回答齐国的使者是曾经说下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是个能力极强的老太太,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就是说她的故事。

 

3、西汉吕后

    吕雉,从小就美丽聪慧,以果断和狠毒著称。汉初,刘邦宠信戚姬,有废掉吕后另立新后的想法,吕后为了保住其皇后宝座,将皇后宝玺掌握手中,想了种种计策。吕后设计将韩信骗到宫中,命人用布将其兜起来,用竹签刺杀了韩信,从此吕后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吕后前后掌权十六年,据悉,她掌权时,位于今天的广州地区有一个南越国,非常兴盛,为了制约南越的发展,吕后颁布命令禁止卖铁器和马牛给南越,借以对南越国实行经济封锁。吕后当时用来发布命令的,就是这块皇后之玺。

 

4、东汉邓太后

    邓绥,东汉和帝皇后,史称邓太后。元兴元年(105年),和帝驾崩,时年27岁。邓皇后自己没有儿子,但她知道后宫生有两个儿子寄养在民间。一个年龄大些,但体弱多病,不能继位;一个是新生婴儿,刚满百日。她就立为皇帝,即汉殇帝,尊邓皇后为皇太后,邓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殇帝夭折,邓绥定立清河王刘安为汉安帝,是年不足13岁,邓太后继续临朝。她一直到永宁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帘听政达16年之久。

 

5、东晋褚太后

    作为一国皇太后,一生中伴历五位皇帝,三次出来垂帘听政,每次还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母亲、婶母、堂嫂;三次册立帝位,国中大事,均以“皇太后诏令”的形式颁布施行;三次临朝听政,又三次退隐归政,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司马聃年幼继位,褚蒜子晋升为皇太后,临朝执政。

 

    公元357年,褚太后归政其子。公元361年,司马聃暴病而死,立司马丕为帝­,再次垂帘。不到一年,司马丕“登仙”而去,立司马丕的弟弟司马奕为帝,司马奕在位仅8个月便一命归西,遗诏儿子司马曜继任,褚蒜子第三次出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有名的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提起垂帘听政,你知道垂帘听政从何而来的呢?“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垂帘是指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是指治理,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今天列举10位历代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垂帘听政”的人物。1、秦国宣太后中国最早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开始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宣太后在这40多年中,始终是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形成了秦国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华阳、泾阳,不闻其有王”的局面。昭王无法容忍母后长期临朝专权。最后,他听从范雎建议,收回全部大权,逐“四贵”于关外,改任范雎为相,这才彻底地结束了宣太后长期左右秦国朝政的局面。2、赵国赵太后第二位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太后。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
· 张太后:明朝历史上第一皇太后,重臣还要求其垂帘听政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太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他选定了自己的嫡长子朱高炽作为太子,这其实是朱棣没有办法,他并不喜欢自己的这个长子,因为他在武艺上的造诣很差,这与在马背上起家的朱棣格格不入,甚至一点也不像朱棣。而另一个儿子朱高煦就不一样了,无论是骑射还是各种兵器耍起来都游刃有余,眼看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摇摇欲坠,这个时候一个女人帮了他,那就是朱高炽的太子妃张氏,这位太子妃不仅知书达理非常贤惠,还生下了后来继承皇位的朱瞻基。朱瞻基的出生是非常巧合的,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突然做了一个梦,梦到父亲朱元璋要把大明的江山交给自己,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延续下去,这个时候正好有人来报说朱瞻基出生了。朱棣异常的高兴,认为是非常好的兆头,而朱棣在看了刚出生的朱瞻基后感觉各方面都像极了自己,因此朱棣此后一直没有改立过太子,而朱瞻基更是被朱棣封为了皇太孙。在朱瞻基的培育上朱棣很...
·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时期赵太后垂帘听政的传奇人生
导读:赵太后刚刚掌权,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对左右侍臣说说:“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左帅触龙(对侍臣)说,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走入殿内就用快走的姿势慢慢地走着小步,到(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竟不能快跑,不能拜见您有很长寸问了。我私下原谅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后的福体有什么毛病,所以还是想来拜见太后。”说:“我(也是脚行毛病)要靠手推车行动。”(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就靠喝点粥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特别不想吃饭,于是强迫自己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喜欢吃的食物,对身体也舒适些了。”太后说:“我不能(像您那样散步)。"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些。左帅公说:“老臣的犬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器,...
· 刘太后是宋朝历史中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吗?
刘太后临朝背景后世历史学家在整理刘太后临朝背景这个问题时公认的一点是,当时宋真宗突然病逝给朝廷带来了很大打击,也使得统治基础开始摇摇欲坠,这是构成刘太后临朝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如果宋真宗能够使得政权顺利交接,也就不会有刘太后临朝听政事件的发生,宋仁宗就能够顺利登上皇帝的宝座。其实刘太后临朝背景还应该包括刘太后自身的奋斗努力过程,刚开始她刚来到皇宫之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妃子,凭借一步步的勾心斗角和外面娘家的势力支持顺利掌握了大权,当时宋真宗突然病逝是刘太后代他传了遗诏,在这个时候这位妇人凭借着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勇气控制住了局面,让政权顺利平稳过渡。除此之外,当时朝廷上非常激烈的党派之争也是构成刘太后临朝背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北宋一朝党派之争尤为激烈,其严重程度和对国家的破坏程度超越了很多朝代,而刘太后正是凭借着党派之间的矛盾恩怨顺利掌握了统治权,她主要采取的是中庸办法,对于两派既不也不提拔...
· 除了芈八子还有谁?战国时期垂帘听政的太后
后妃垂帘听政(或曰临朝称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与后宫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在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曾多次出现过女主临朝称制的现象。她们手握国柄,执掌朝政,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太后临朝现象产生的背景一般是国君去世后,如果继位国君年纪幼小,可以由国君的母亲辅政。这种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垂帘听政的制度却要到东晋时期才开始。著名的东晋崇德太后褚蒜子在位40年,先后4次临朝称制。褚太后上朝则开始使用帷帘——白纱帷帐,与群臣隔开(不是电视剧里的珠帘)。估计这是汉朝董仲舒之后儒家思想盛行有关吧。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太后临朝有汉代吕后(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邓太后(东汉和帝皇后)以及唐代的武则天等。仅宋朝时代有四位垂帘听政的太后,一个是北宋的高太后(宋英宗的皇后,宋哲宗祖母)。另一个是南宋的杨太后(宋理宗之母)。还有一个是南宋的谢太后(宋恭宗之祖母)。电视剧《杨家将》中多次提及的辽国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