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朱元璋的好意却成了明朝的“大包袱”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9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的好意却成了明朝的“大包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贫寒,做过和尚,做过乞丐,最终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农民企业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贫寒,做过和尚,做过乞丐,最终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农民企业家”、大明“唯一董事兼CEO”。

在完成其“巨大家族企业”——大明的创建之后,朱元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个家族企业,永远为自己家的子子孙孙谋福利,让子孙可以永远享受他的奋斗成果。


于是老朱家的子孙,“不负众望”的成了大明朝最重的包袱之一。

起初朱元璋只是很单纯的觉得,自己家人比外人可信,于是……

开国不久,还没来得及大封功臣,他便急不可耐地把所有儿子都封为亲王。而那一年,他最小的儿子才刚刚一岁,真是名副其实的赢在娘胎里啊。

他规定皇族子孙不受普通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诸王的府第、服饰和军骑,仅低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

朱元璋给大明王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工资标准,给自己儿孙们制定的俸禄标准却唯恐:皇子封为亲王后年俸万石,是最高官员的近七倍。

明朝宗室年薪一览:

亲王(儿子):10000石(可传嫡长子)

郡王(孙子):2000石(可传嫡长子)

镇国将军(曾孙子):1000

石辅国将军(选孙子):800石

尚书(二品):700石

他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10岁起开始领工资享受俸禄,结婚时国家发放房屋、冠服、婚礼费用。死时还有一笔丰厚的丧葬费。

这种无微不至的“爱护”,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独一无二,以至于明人不禁感慨:“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前代矣”。


朱元璋觉得对子孙越好,子孙就会越珍惜他们老朱家的基业,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

自永乐后,各地亲王叛乱不断,使得当权的朱家后人不得不调整这一福利政策,但是就像撒一个谎就要用更多的谎去填补一样,这个该死的政策,让明朝的包袱越来越重。

为防止王爷们联合地方势力作乱,后代皇帝规定,亲王们终生只能生活在王府里,若想出城遛遛弯,得专门派人千里迢迢向皇帝本人递出申请。如果没有皇帝亲自许可,亲王连出城扫墓都不行。


为进一步防止亲王们有串通的机会,后代皇帝又规定,亲王们终生不得相互见面,这就是着名的“二王不相见”。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王爷们几乎被剥夺了所有的自由,成了高级囚徒。由于不能从事任何社会职业,他们增加收入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多生孩子。因为多生一个孩子,国家就按等级多发放一份俸禄。所谓

“宗室年生十岁,即受封支禄。如生一镇国将军,即得禄千石。生十将军,即得禄万石矣……利禄之厚如此,于是莫不广收妾媵,以图则百斯男。”

“利之所在,人争趋之,如水之就下,不可止也”。

在“制度”的作用下,明代中后期,皇族们展开了激烈的生娃竞赛。各地王爷们在床上拼命“播撒种子”,为了多生孩子招纳妻妾、强抢民女。


他们把妻妾们的生理期编列成表,按期临幸,以求提高效率。在紧锣密鼓的床笫战争中,生育纪录一次次被刷新……

老朱家刚分封时,子孙共有58人,过了一百八十年后达到两万人,再过一百年后明宗室人口又增加到二十万人。让人不禁想起,愚公搬山时说的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大概也就是这样吧。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宗室人口达到了28840人,岁需禄米860万石,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28%,引发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导致最后政府不得不拖欠宗室的工资。

明末国库空虚,明朝宗室的“保险箱”里却是金山银海,但是他们几乎都不愿意将钱拿出来给朝廷平乱、赈灾,最终明宗室成为民怨的焦点和叛军劫掠的对象。


老朱家宠爱子孙,想留给子孙享福的“蜜糖”却变成了一瓶慢性毒药,将他们老朱家的子孙包括整个明朝一起鸩杀。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说过“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留书、留德、留下教化给子孙,都比留钱给子孙要好。这本是很浅显的道理,可惜很少有人做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趣闻:朱元璋的好意却成了明朝的“大包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贫寒,做过和尚,做过乞丐,最终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农民企业家”、大明“唯一董事兼CEO”。在完成其“巨大家族企业”——大明的创建之后,朱元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个家族企业,永远为自己家的子子孙孙谋福利,让子孙可以永远享受他的奋斗成果。于是老朱家的子孙,“不负众望”的成了大明朝最重的包袱之一。起初朱元璋只是很单纯的觉得,自己家人比外人可信,于是……网络配图开国不久,还没来得及大封功臣,他便急不可耐地把所有儿子都封为亲王。而那一年,他最小的儿子才刚刚一岁,真是名副其实的赢在娘胎里啊。他规定皇族子孙不受普通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诸王的府第、服饰和军骑,仅低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朱元璋给大明王朝的官员们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低的工资标准,给自己儿孙们制定的俸禄标准却唯恐:皇子封为亲王后年俸万石,是最高官员的近七倍。明朝宗室年薪一览:亲王(儿子):100...
· 本是明朝的副将却成了清朝的“救星”?这个人是谁?
本是明朝的副将却成了清朝的“救星”?这个人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举兵叛乱,掀起“三藩之乱”,贵州、四川等地纷纷响应,湖南也很快落入叛军之手。当年横扫天下的八旗劲旅早已腐化堕落,吴三桂亲率领叛军直抵长江南岸,如入无人之境。就在吴三桂叛军横行无忌的时候,一位清朝将领站了出来,稳定战局,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此人就是清朝初年的名将张勇!据史料记载,张勇是陕西咸宁人,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他因精通骑射,在明朝担任副将,隶属于左良玉的麾下。顺治二年,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率军归顺清朝,张勇也在其中,他还因招抚了七百多人,被任命为游击,隶属于陕西总督孟乔芳麾下。当时李自成的旧部贺珍等人依然占据着汉中等地,时刻想进犯西安,“勇与副将任珍、马宁等御战,屡败之”。由于清军主力一直在南方作战,西北地区力量空虚,所以反清势力非常猖獗,张勇手下虽然兵力有限,却屡立战功,收...
· 书生赶考途中捡到包袱,后来竟成了封疆大吏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高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高翀者,江西峡江人,后入湖广安陆籍,嘉靖元年(1522)壬午科举人。科举制度,考中举人便可做官,享受较大的特权,俨然成为人上人,然而,高翀中举后,并没有因举人身份变得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他还是和往常一样,平易待人,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关于这点,从一件拾金不昧的事情中,便体现得淋漓尽致。话说有一年,高翀进京赶考(靠进士),从湖广安陆出发,来到磁州州城三十里的地方时,高翀赫然发现路边有个包袱。高翀很好奇,于是让身边唯一的仆人去捡包袱。仆人快速上前,拾起包袱打开一看,不由得眉开眼笑,道:“公子,你运气真好,这里面全是银子!”仆人边说边用手衡量银子的重量,又笑呵呵道:“公子,你发大财了,这包银子估计有几十两!”高翀连忙下马,接过包袱查看,发现里面的银子都刻着重量。高翀统计了一下,总共是55两。55两银子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买十亩良田,比一...
· 朱元璋有一爱好,没想到却成了春节必做的习俗!
朱元璋虽然是布衣出身,但是早年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饱受人间疾苦,早年没机会学习,此事成功后,才开始慢慢让自己充实起来,坐上皇帝以后,由于自己是贫苦出身,对老百姓非常的关心,平时也会吟诗作对,虽然文学水平不是那么高,但是也成了他的一大爱好。因此,如今也流传下来了,不少关于朱元璋所作的诗句。分享一首朱元璋的大作。《无题》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二声撅二撅。三声四声天下白,褪尽残星与晓月。虽然看起来比较土气,但是通俗易懂,关于朱元璋诗词对联方面的事情,在朱元璋迁都南京时的一个春节,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朱元璋下旨,让天下的百姓写春联迎接新年,但是就是这样一件比较喜庆的事情,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让朱元璋非常恼火。当时南京城内发生了一件因为春联,而引发的案件,消息传到朱元璋耳朵里,让他非常震怒,写春联本来是朕的旨意,可没想到闹出官司来了,因此,朱元璋非常看重,于是亲自到了知县府,乔装打扮一番...
· 隋炀帝聪明多才,为何却成了大昏君?
中国历史上的昏君,其实不见得个个都是昏庸之辈。乐不思蜀的阿斗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毕竟是少数;其他即使如成天和嫔妃玩做买卖游戏的南朝东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实也就是心思没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论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恰恰是因为太聪明了,结果倒成了昏君,而且是比上面提到的诸公更有知名度的大个昏君,这个人就是隋炀帝杨广。杨广之聪明多才,恐怕放到中国历史上所有明君行列中也不会逊色。他自己也认为,就算是跟士大夫们比才学,他也应该做皇帝的。话虽有点浮夸,但此公才学确实有,还在当皇子的时候,就跟士大夫诗赋唱和。从流传下来的诗作来看,多少有点意思,至少不像现在名气很大的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那么俗气。网络配图《隋书》上说他“好学,善属文,深沉严重,朝野属望”,应当说有点道理。杨广文才不错,武功也有那么点,隋平南陈,他是行军元帅,北却,他还是出征的主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至少...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