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李旦有名无权
唐睿宗李旦的墓葬桥陵几乎埋葬了整个唐朝的宝藏,虽说他生前毫无作为。陕西省的境内有个著名的唐朝18陵,据说里面埋藏着许许多多名震中外的珍宝,其中最大的宝藏就是唐睿宗李旦的桥陵,这是唯一一座在中国封建王朝最鼎盛时期——唐朝开元盛世期间建造的,它有着1200多年的沧桑历史。
在当时刚建立之时,桥陵的地表建筑十分的宏伟,但是,到了现在却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存在着的只有桥陵神道以及巍峨的桥陵石刻。这些也足够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期唐王朝的强大。细细观看唐朝的历史,李旦一世,上下三代,一共出了5个天子,这当中也包括他自己在内,他曾经登基了两次,曾三度让位,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三让皇位国君,他似乎和皇帝这个宝座十分有缘。
公元684年2月7日,李旦第一次登上了皇位,前一天,他的哥哥李显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为了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王位,李旦把开封原“建国寺”的“建”字更名为“相”,并且亲自写了大相国寺的匾额(现为赵朴初的题额):宋代看守相国寺菜园的鲁智深,就是在这里倒拔的垂杨柳。
李旦登基以后,武则天下诏将年号改为“文明”,同时将李旦的长子李宪立为太子。从此,这个有名无权的皇帝,就和他的皇后一起,被武则天在皇宫中。之后,李旦开始了他傀儡皇帝的生活。
武则天则临朝称制,裁决一切的政事。没有母后的谕旨,李旦就不能随便出人宫廷,甚至都不能在皇宫中自由的行动。每天陪伴着他的除刘皇后,就是几个宫女和太监。或者说,李旦连傀儡都算不上,傀儡还能够在皇帝的宝座上装模作样地坐着,但是睿宗在皇宫自由走动的权利都没有,更别说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一坐了。
没过多久,就发生了扬州兵变和宗室越王贞等人发动的兵变,他们强烈地反对武则天摄政,要求由李旦来亲自处理朝政。面对他们的反对,武则天一面大力地,令一方面还要演戏归还李旦政权。公元686年正月,武则天下诏恢复睿宗的政权。只是李旦心里十分明白,这根本就不是母后的真意,她不过是在演戏,于是,李旦拒绝了。武则天看到儿子能这么准确地领会到她的意图,十分地欣慰,她就继续顺势把持朝政。
公元689年,武则天下令开始使用周历,诏书也改为“制书”。没过多久,许多人为了支持武则天的政治改制,纷纷上表请愿,恳请武则天更换朝代。在这样的政治风波浪尖上,名义皇帝睿宗也更是不敢反对。于是,他就顺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上表请求母后登宝座并赐自己姓武。
事实上,睿宗皇帝的这些举动并非出自他的本意,但却让武则天的改朝换代有了更好的台阶,同时还保全了自己。公元690年9月,武则天同意了儿子和群臣的建议,于9月9日,将唐朝的国号废掉,改为周,并称帝,李旦被降为皇嗣,赐予武姓,乔迁至象征接班人居所的东宫。
虽然李旦被立为皇嗣,并且赐了武姓,但是他实质地位没有一点改变,依然是个准傀儡。后来,武则天将她的侄子武承嗣封为魏王。但是武承嗣却并不甘心只居于魏王的地位,他想将皇嗣李旦除去,然后自己做皇太子,以便于将来方便继承姑母武则天的皇位。
为达到这一目的,武承嗣到处活动,请求武则天废掉儿子李旦,将自己立为皇太子。在废除和立皇嗣的这个问题上,一开始武则天拿不定主意,后经过和大臣们商议,她才认识到立子和立侄的利害关系,从那以后,不管武承嗣如何请求,她都置之不理。
武承嗣就开始想方设法地谋害李旦,他悄悄地教唆武则天的宠婢团儿,让团儿在武则天面前诬告李旦的皇后刘氏和德妃窦氏每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对着天诅咒女皇。这件事让武则天信以为真,而且让武则天非常恼怒,就立即下诏将窦氏和刘氏凌迟处死。
之后,武则天下诏不准公卿百官进见李旦,违抗者以斩问罪。武承嗣一看诬告起了效果,就更进一步的诬告李旦有谋反的心。武则天又一次相信了,但是,太常乐工安金藏为证明皇嗣没有谋反心,以剖腹见肠来感动了武则天,这才使武则天不再怀疑李旦,同时也破了武承嗣要谋害李旦的企图。
从这以后,李旦决定放弃皇嗣的位置,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