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诸葛亮七次北伐为什么不直取长安?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6
转发:0
评论:0
诸葛亮七次北伐为什么不直取长安?,《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日本人曾把《三国》当兵书读,清朝的努尔哈赤在跟明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日本人曾把《三国》当兵书读,清朝的努尔哈赤在跟明朝作战时也拿《三国演义》当兵书学习,可见这本书里面是有大智慧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国中的大智慧。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原因就是三国里面阴谋诡计太多,而老人要恬淡一些才好。由此可见,不管是带兵打仗的人,还是民间的普通百姓,都把《三国》定位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毛主席也曾读过《三国》,在毛主席之前和之后也有许多人读过《三国》,可是真正读懂诸葛亮的几乎没有,尤其是诸葛亮七次北伐,在这之中千古一相的诸葛亮为什么都不直去长安,毛主席眼中,七次北伐的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

诸葛亮七次北伐,每次都是胸有成竹,稳扎稳打,但是每次都会遇到一些意外,所以北伐并不顺利,后来有人对诸葛亮这种稳扎稳打的方法提出了异议,认为“病者诡道也”,意味的稳扎稳打并不一定好,应该有所变通。

于是魏延就曾向诸葛亮提议,让他率5000精兵从子午谷去偷袭长安,可是诸葛亮直接就拒绝了,也没有给魏延解释,只是说子午谷道险要,不能行兵,魏延听了这个解释肯定不甘心啊,但是又拿诸葛亮没有办法。

以至于很多人在影视剧中看到这一幕后,都认为魏延的建议是对的,这个险值得冒。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其实在诸葛亮看来,长安只是一块鸡肋,更为重要的是长安已经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了。在董卓的时候就已经把长安搞的一塌糊涂,长安的人口和粮食都不足以长期立足,拿下长安怎么守住?

这样看来长安根本不是诸葛亮的战略之地,那么诸葛亮的理想之地是哪里呢?就是陇右之地,那里因为五斗米教的原因,迁移去了很多人,那里资源很丰富,尤其是粮食。

只有在那里建立一个据点,才能以此当跳板随时准北进,那个时期就只需要等到有时机出现就可以一鼓作气消灭曹魏,这才是诸葛亮的真正目的。

毛主席在曾读到此处的时候对诸葛亮的做法十分赞同,并且毛主席也曾用过相似的战略,那就是在国民党逼近延安的时候,毛主席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个主导思想下,毛主席是深深的理解了诸葛亮。

那么最后一点疑问,诸葛亮为何要吝啬五千兵马呢?虽然是长安是个鸡肋,但还是有点价值的。

诸葛亮之所以不批准魏延的计划,正是因为这块鸡肋不值得牺牲五千精兵去得到。子午谷那个地方在今天依然很难通行,但是从子午谷到西安的几十里路上却是平地,几个人都能看见,何况是五。

况且还是在翻过子午谷之后的疲劳之师,万一被魏军拦截埋伏就是死路一条,而五千精兵几乎占了北伐军队的六分之一。其实北伐出兵虽然声势浩大,但是人马最多不过十万,这其中 还有负责后勤补给的,还有警卫的,真正能作战的也就三四万。

所以说,用这样一直人马去换一座占领意义不大的城池,诸葛亮自然不愿意,而魏延的浅薄,根本不入诸葛亮的眼,所以他懒得详细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三国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不直取长安?
很多人在阅览三国历史的时候,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何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不采取魏延从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建议?而也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是因为不会用奇所致,但是,原因果真如此吗?诸葛亮为何不直取长安?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战略上的话题,相反,和蜀汉内部的政治,有非常大的关系:诸葛亮北伐蜀汉势力内部都有哪些派系?很多人都知道,蜀汉蜀国内部的派系主要分为荆州派和益州派,但是,除了这两种派系以外,刘备在夺取西川的过程中,还接收了一大派系,就是马超所带过来的西凉军。相比于荆州派系以及益州本土派系以外,西凉派在蜀汉内部的能量,同样也不容小觑。要知道,这支马超所带过来的西凉军,可是能够在战场上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战斗力非同一般,而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也非常倚重于西凉军,马超的弟弟马岱也一直跟随诸葛亮进行数次北伐。诸葛亮要执意进攻陇右的原因诸葛亮数次伐魏相信大家应该猜到了,为何诸葛亮要执意进攻陇右的原因了吧,因为那是西...
· 三国诸葛亮七次北伐为什么不取长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网络配图建立晋朝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著作,外国人甚至把中国的《三国演义》当作兵书来研究,在清朝时期,努尔哈赤也曾从《三国演义》中吸取大量的兵法精髓,可见此书内藏大智大慧。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原因是三国演义讲述更多的是权谋诡计,作为老人还是要恬淡一些才好,而水浒讲述更多的是兄弟义气、叛乱,打打杀杀,所以血气方刚的少年是不宜多看。也非常喜欢《三国》曾多次在重要会议场合谈及三国的某个桥段用于比喻当前形势,看过《三国》的人真正能读懂诸葛亮的人非常少。网络配图其中,对于诸葛亮七次挥师北上,却一直不取长安,这点让世人捉摸不透,而毛主席是为数不多恰恰读懂诸葛亮的人,毛主席甚至曾就诸葛亮为何七次不取长安作出了非常合...
· 为何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不直取长安?
很多人在读三国时有这样一个疑问,诸葛亮在北伐时为何不采取魏延的办法,通过奇袭,走子午谷,直接占领长安。诸葛亮尝试了很多办法北伐,从西出祁山,打算占据凉州到经过褒斜谷,北出散关但都没法成功。很多人说诸葛亮过于保守,不敢用奇兵,但是原因真的如此吗?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策略问题,反而这是一个蜀国内部问题。网络配图先来说一下蜀国的内部人员构成,蜀国基本分为荆州派和益州派,这是蜀国早期最主要的派系,但是刘备在攻取西山的时候,接收了一个新的派系,就是西凉军。蜀国的大将马超就是这个派系的,所以这个派系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最重要的是在战场上,西凉军日常勇猛,经常将敌军杀的片甲不留。在诸葛亮北伐中,也非常重视西凉军,马超的弟弟马岱也一直跟随诸葛亮北伐。恐怕大家已经猜到了,诸葛亮数次不直取长安而是执意进攻陇右的原因了吧。因为陇右是西凉军的大本营。长安虽然当时是一个大城市,但军事价值远远不如陇右。陇右有陇山的保护,...
· 诸葛亮北伐为何不直取长安城
三国中蜀汉后期诸葛亮曾经六出祁山北伐,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魏延曾建议诸葛亮直取长安城,那么为什么诸葛亮没有这么做,其中有何缘由呢?从地理上来讲,陇右的地形比较适合防守,只要诸葛攻下来就可以依靠高原地形防守。也可以占据优势俯视曹魏,进可攻退可守。另外资源上来讲,当地产马。曹大部分马匹都来自于这里。夺得陇右可以获得骑兵所需的马匹资源。其实,这也是军事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诸葛蜀国只能要么东攻吴,或北打魏,两者相比,北伐更有优势,而陇右也是关中的一扇大门,都知道汉中的土地肥沃,但是陇右相比于汉中一带更适合大规模屯田,这样大军长期作战就不需要再从汉中千里转运。战斗力上,陇右是马岱手下西凉铁骑的故乡,蜀汉收编这支部队后。攻取陇右可以解决西凉骑兵的思乡之情。但是,如果按照伟人的为何不直接攻取长安的说法呢?首先长安残破,人口凋敝。就算攻取长安也会面临陇右跟中原魏军的夹击。无人口无粮草如何坚守孤城?其次...
· 诸葛亮北伐为何不直取长安?出于何种考量?
在三国时代诸葛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谋略家,一生功绩卓著,但在其北伐的路上他为何不直取长安呢?这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呢?很多人在阅览三国历史的时候,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何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不采取魏延从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建议?而也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是因为不会用奇所致,但是,原因果真如此吗?网络配图诸葛亮为何不直取长安?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战略上的话题,相反,和蜀汉内部的政治,有非常大的关系:蜀汉势力内部都有哪些派系?很多人都知道,蜀汉蜀国内部的派系主要分为荆州派和益州派,但是,除了这两种派系以外,刘备在夺取西川的过程中,还接收了一大派系,就是马超所带过来的西凉军。相比于荆州派系以及益州本土派系以外,西凉派在蜀汉内部的能量,同样也不容小觑。要知道,这支马超所带过来的西凉军,可是能够在战场上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战斗力非同一般,而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也非常倚重于西凉军,马超的弟弟马岱也一直跟随诸葛亮进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