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国时代竟还有一个第四国?

2017-05-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9
转发:0
评论:0
三国时代竟还有一个第四国?,三国顾名思义是指三足鼎立的形势,殊不知竟还有一个第四国。不作死就不会死,三国时代

三国顾名思义是指三足鼎立的形势,殊不知竟还有一个第四国。不作死就不会死,三国时代有个第四国,只因心太野,被一人灭掉

大家都知道三国是魏、蜀、吴,不知道在辽东还有一个割据势力,号称“辽东王”“燕王”,一直享受着半独立状态,俨然三国时代的“第四国”。

辽东指的是古代大梁水(今太子河)以及辽河以东广大地区,战国、秦、汉在这里设辽东郡,包括现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治所在襄平(今辽阳)。

汉末天下大乱时,公孙度被任命为辽东太守,他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很快稳定了局势,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使辽东令行政通,民安郡富。公孙度及其子公孙康在位期间,东征高句丽,西伐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势力深入朝鲜半岛,甚至越海占据胶东半岛部分土地,俨然成为独霸一方的诸侯。当时,中原地区曹操、袁绍等群雄争霸,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氏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

曹操击败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其次子袁熙、三子袁尚逃到幽州北部的少数民族乌桓部落。公元207年,曹操跋山涉水,远征乌桓,占领乌桓老巢柳州(今辽宁朝阳),杀了乌桓首领。袁氏兄弟无奈,逃到辽东投奔公孙康。公孙康畏惧曹操势力,杀了袁氏兄弟,将首级献于曹操。曹操表奏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从此辽东名义上归顺曹操,实际上统治大权仍然掌握在公孙氏手中,成为三国时期除魏蜀吴之外唯一有自治权的地区。

等到公孙康儿子公孙渊即位,公孙氏在辽东已历四代,中原地区是魏明帝曹痹谖弧2狈夤孙渊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公孙渊,字文懿,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他不甘心做魏国的辽东太守,想要自立建国。他先是利用魏国和吴国之间的矛盾,私下向吴国献媚。吴大帝孙权正好利用公孙渊来挟制魏国,他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率万余人,携带大量金银珠宝,乘船前往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同时换取辽东马匹。公孙渊垂涎于东吴的财物,但又不愿公开与魏国决裂,就诱斩来使,侵吞了东吴的士兵和珍宝,并将使者首级献于魏明帝曹薄2蔽了笼络公孙渊,拜他为大司马,封乐浪公。

明帝遣使者傅容、聂夔去辽东,公孙渊派兵包围使者居住的学馆,然后才出来拜见使者,并且口出恶言,根本没有把使者放在眼里。

公孙渊朝秦暮楚,出尔反尔,令魏明帝十分头疼。他派幽州刺史丘俭带兵到辽东边境,责令公孙渊进京觐见圣上。

公孙渊不肯俯首就擒,派兵迎战丘俭,双方在辽隧(今辽宁海城市)激战,恰逢数十日霖雨不绝,魏军不能适应,丘俭退兵。

打了胜仗,公孙渊愈发不把魏国放在眼里,干脆自立,称燕王,改元绍汉,按王国设置官署公卿。同时他再次联络孙权,争取外援。

彼时诸葛亮已经去世,魏国暂无战事。魏明帝决心解决辽东问题,他召回正驻兵关中的太尉司马懿,商量征讨公孙渊之计。

曹蔽仕韭碥玻“如果你带兵进攻公孙渊,公孙渊会怎样应对?”

司马懿回答:“有三条路:一是逃走,这是上策;二是据辽河抵抗,这是中策;三是死守襄平,这是下策。”

曹痹傥剩“你认为公孙渊会采取哪一策?”

司马懿回答:“以公孙渊的智商,应该是中策和下策。”

曹庇治剩“征讨公孙渊,需要多长时间?”

司马懿答:“去的路上一百天,战斗一百天,回来一百天,修整六十天,刚好一年。”

公元238年农历正月,司马懿率领四万人马,攻打辽东。

果然如司马懿所料,公孙渊派大将卑衍率兵数万,守在辽河东岸,建筑20多里的坚固工事,防止魏军渡河,自己守卫在老巢襄平。

司马懿先在辽河南段设置许多旗帜,制造疑兵,做出要在南段渡河的样子,卑衍果然上当,将兵力和注意力都放在防守南段上,司马懿率军悄没声息地从北段渡过了辽河。

渡河之后,许多将领建议攻打卑衍大营,司马懿说:“敌人工事坚固,攻打费力耗时,这正是敌人希望看到的,不如引蛇出洞,攻敌之必救,在野外消灭他们。”于是魏军马不停蹄,直接向襄平扑去。卑衍果然慌乱,率军追击。追到首山这个地方,中了魏军埋伏,大败,率领残兵败将逃回襄平。

司马懿马不停蹄,将襄平包围起来。当时正是秋七月,又到了霖雨季节,天降暴雨,一下就是一个多月。魏军浸泡在水中,坐立不安,晚上还不能睡觉,将领纷纷要求将营寨移到高处,司马懿不许。一位将领私自移营,被司马懿斩首,挂在辕门示众。

等到八月天气放晴,城中已经粮尽,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士兵毫无斗志。司马懿下令攻城,辽东将士纷纷投降。公孙渊率领百余骑逃走,被魏军杀于辽河岸边。

八月底结束战斗,困扰魏国三十多年的辽东问题终于彻底解决。如果不是公孙渊自我膨胀,妄图在魏、吴两大国间投机取巧,公孙家族还会继续享受“国中国”的特殊待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时代还有一个“辽东燕国”
三国时代是魏、蜀、吴三家并立的局面,但是除了这三国以外竟还有一个号称“辽东王”“燕王”,一直享受着半独立状态,俨然三国时代的“第四国”。辽东指的是古代大梁水(今太子河)以及辽河以东广大地区,战国、秦、汉在这里设辽东郡,包括现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治所在襄平(今辽阳)。汉末天下大乱时,公孙度被任命为辽东太守,他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很快稳定了局势,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使辽东令行政通,民安郡富。公孙度及其子公孙康在位期间,东征高句丽,西伐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势力深入朝鲜半岛,甚至越海占据胶东半岛部分土地,俨然成为独霸一方的诸侯。当时,中原地区曹操、袁绍等群雄争霸,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氏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曹操击败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其次子袁熙、三子袁尚逃到幽州北部的少数民族乌桓部落。公元207年,曹操跋山涉水,远征乌桓,占领乌桓老巢柳州(今辽宁朝阳),杀了乌桓首领。...
· 三国时代还有一个“辽东燕国”
三国时代是魏、蜀、吴三家并立的局面,但是除了这三国以外竟还有一个号称“辽东王”“燕王”,一直享受着半独立状态,俨然三国时代的“第四国”。辽东指的是古代大梁水(今太子河)以及辽河以东广大地区,战国、秦、汉在这里设辽东郡,包括现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治所在襄平(今辽阳)。汉末天下大乱时,公孙度被任命为辽东太守,他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很快稳定了局势,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使辽东令行政通,民安郡富。公孙度及其子公孙康在位期间,东征高句丽,西伐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势力深入朝鲜半岛,甚至越海占据胶东半岛部分土地,俨然成为独霸一方的诸侯。当时,中原地区曹操、袁绍等群雄争霸,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氏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曹操击败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其次子袁熙、三子袁尚逃到幽州北部的少数民族乌桓部落。公元207年,曹操跋山涉水,远征乌桓,占领乌桓老巢柳州(今辽宁朝阳),杀了乌桓首领。...
· 四国
历史古代史四国是日本文明较早得到发展的地区。在爱媛县、高知县和德岛县均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迹。上黑岩岩阴遗迹(日语:上黒岩岩陰遺跡)是四国著名的绳文时代早期遗迹,人类在这里持续居住了约一万年的时间。四国的人类文明程度在绳文时代后期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平城贝冢、宿毛贝冢等贝冢遗迹。进入弥生时代之后,四国开始出现大规模水稻种植并开始使用金属器,人口亦大幅增加。四国具代表性的弥生时代遗迹有德岛市的矢野遗迹(日语:矢野遺跡)、南国市的田村遗迹群等。四国发现了众多古坟,其中以香川县最多。四国规模最大的前方后圆坟(日语:前方後円墳)中,富田茶臼山古坟(日语:富田茶臼山古墳)和快天山古坟(日语:快天山古墳)位于香川县,涩野丸山古坟则位于德岛县。四国最大的长方形坟则是爱媛县四国中央市的宇摩向山古坟(日语:宇摩向山古墳)。进入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之后,随着律令制的实施,在四国开始兴建国分寺和官衙。现在已发现这些
· 四国同盟
背景奥地利外相梅特涅鉴于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的神圣同盟内容流于空泛,以宗教维系(他不相信以宗教为名的同盟能保证产生实质作用)。而且神圣同盟也欠缺英国的参与,因此欲重组一个新的同盟以拉拢英国进入欧洲协调机制之中。此联盟的目的是防止法国因不满第二次巴黎和约的条款苛刻而反抗,故四大列强加以联手及彼此支援,共御法国。内容重申储蒙条约,任何盟国如果受到法国攻击,各盟国将各出兵六万互相援助同盟将透过经常举行会议,以解决彼此的共同问题及商讨所应采取的协调行动,如盟约第六条指出:“加盟各国……为了商讨它们的共同利益,并为了考虑每个时期被认为是最有利于各国的安定和繁荣的措施,以及为了维持欧洲和平……应定期召开会议”因此引伸出日后的欧洲协调会议制度。四国同盟盟约有效期为二十年评价由于四国同盟在1820年以后,受保守君主制反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如奥地利、俄罗斯、普鲁士所控制,遂成为专制君主压迫欧洲各地民族主义及...
· 四国征伐
背景在本能寺之变后,失去织田信长势力威胁的长宗我部元亲顺势大幅扩张领土,在天正10年(1582年)击败了赞岐国的十河存保(中富川之战),攻陷阿波胜瑞城跟岩仓城,并以3万6,000兵马包围十河存保所在的十河城,在天正11年(1583年)击败羽柴秀吉派来支援十河家的仙石秀久(引田之战),平定阿波和赞岐两国。十河存保在天正十二年(1584年)逃往近畿依附秀吉,同时长宗我部元亲也先后与柴田胜家及德川家康等反秀吉势力联合,因此当羽柴秀吉和毛利辉元讲和后,长宗我部家也对和毛利氏友好的伊予河野氏和西园寺氏发动攻击,并获得东伊予豪族金子元宅等人的臣服。天正13年(1585年),汤筑城的河野通直称降后,长宗我部元亲大略完成四国的统一。同一时间,羽柴秀吉也和长宗我部元亲展开外交谈判,根据《长元记》所载,在双方展开和解会谈时,秀吉要求长宗我部家交出赞岐和伊予两国,只让元亲保留阿波跟土佐,但长宗我部元亲只愿意交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