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章帝年间诞生儒学
东汉时期的第三任皇帝就是汉章帝刘炬,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是汉明帝的妃子贾贵人。汉明帝最宠爱的马贵人没有儿子,所以就把刘炬送给了马贵人抚养。后来马贵人被立为皇后,刘俎于公元60年被立为皇太子,那时,他4岁。公元75年,汉明帝驾崩了。年仅19岁的太子刘炬继承了王位,史称汉章帝。 汉章帝于公元85年在鲁地巡幸之时,祭拜了孔子及他的七十二个弟子。赐褒成侯和诸孔男女帛,同时也会见了当地孔子后代20岁以上的男子60人。汉章帝对随行的孔僖说:“今日的省会,对您的宗族应该是相当荣耀的吧?”孔僖回答说:“臣听说明君圣王都是遵从师傅的贵道。现今陛下屈尊而来,光临敝里。这便是尊崇师道,也使得皇帝增辉,备至的荣耀!”
这孔僖的回答正好切中汉章帝的要害,使得汉章帝不得不对他加大称赞:“若非是圣贤的子孙,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于是,就将孔僖提升为郎中。这个故事不但表现了汉代儒生的骨气和人格,同时也反映了章帝对儒生的重视。 校书郎杨终于公元79年秋天,因儒家经义的阐释章句非常的繁琐,又有很多歧义的弊端,向汉章帝建议在石渠阁论定“五经”,召集群儒,进行讨论,从而确定出一个“永为后世则”的蓝本。汉章帝采纳了杨终的这个建议。 同年十一月,诏令朝臣和诸儒在白虎观进行集会,议论“五经”的相同和不同处,“使诸儒共正经义”。白虎观是汉代时期非常著名的宫观,它设在未央宫中。应了汉章帝的传召,大夫、郎官、博士和诸儒将在这里展开一场盛大规模的辩论,历史上被称作“白虎观会议”。 这场辩论由汉章帝刘姐亲自监场裁决,涉及祭祀、社稷、封禅等诸多问题,经过辩论后,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并通过皇帝制成了定论。班固等受命编撰的《白虎通义》就是这次辩论的写照和这个时期思想的成果。 “通义”指的是统一的,能够通行天下的经学思想。所以说,这部书成为今文经学的政治学说提要,它广泛地解释了封建社会的所有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成为那个时候封建统治阶级的神学以及伦理学法典。 《白虎通义》完全继承了《春秋繁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同时将自然秩序和封建社会秩序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一个非常完整的神学世界观。它对天高高在上的地位加以利用,赋予天镇服和治理人的威严以及权力。其重点的刑罚科条是很合乎“天地人情”的。 强调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有分土无分民”,加强皇权和诸侯的控制,维护大地主阶层门阀士族特殊的权利,并且帮助门阀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强调对人一定要经常教化,利用礼乐来教化,革除贪欲的“六情”,反对奴隶制的残存,强调父杀子也应该诛杀。 提倡皇帝既称为天子,就要把天视作是自己的父亲,大地当作自己的母亲。在历代的皇帝当中,也有德行很好的。之所以都称作天子,是因为他们都是上天任命的。官吏的爵位也被分为五等,是效法“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也有的爵位只有三等,这是效法“日月星”三光。显然这些是继承了董仲舒的管制效法于天意的思想。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